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材;疑点;辨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1(B)—0038—01
北师大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235页中间有一段评论王维的《鸟鸣涧》诗的话:“一如前面的‘人闲桂花落’,桂花落下来,这是视觉形象……因为桂花很小……”读完此段解说后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因为此句后紧接的一句是“夜静春山空”。俗语讲“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夜间山中之景的绝句,桂花在春天开放吗?退一步讲,此处讲的桂树是否为能多次连续开花的四季桂呢?据资料介绍,四季桂花期长,除严冬酷暑外都会开花,以秋季最盛,树型矮小,香气较淡,较适宜庭院种植观赏。那么是否是为观赏而特意种植的桂花呢?带着这些问题,再次查阅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原来, “花”即“华”,“桂花”就是“桂华”。“桂花”就是月光,相传月中有桂树,此句应为“桂花落人间”的倒文,意思是月光静静地照在大地上。这样解释以后,就更容易体会下句用“夜静春山空”承接的好处,一个“空”字对这种幽静增加了表现深度。笔者由此想到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几个疑点,现辑录如下。
一、《陈涉世家》中的一个疑点
对“苟富贵,勿相忘”一句中“相”字,一般教材都解释为“相互”之意,其实这种说法有些欠妥。“相”字,似乎可以理解为偏指“佣者”而言。原因有三。首先,从原文内容看,顺着文意,陈涉讲完此话后,“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佣者”的回答显然是针对陈涉所说的话而言,是在笑话陈涉不可能会富贵,实现此种宏伟理想的希望不大,设想富贵后不会忘记穷哥们更是天方夜谭。其次,从“相”字的用法来看,在文言文中,“相”字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如《诗经·邺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后汉书·赵熹传》:“尔曹若健,远相避也。”《陌上桑》中有“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句,是说男人看了罗敷的美貌,回家之后再看自己老婆,不由地“怨怒”起来,而不是说夫妻“互相”抱怨。现代汉语中,仍有表偏指一方的例子,如“以身相许”、“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再次,从《史记》写法看,《史记》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史学巨著。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自然承袭了史家的“春秋笔法”,尽显一字褒贬之能事。太史公把陈涉作为“世家”来记述,就是要突出其在“灭暴秦”时的“首发之功”。陈涉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敢为天下先,是一个不该被忘记的英雄。他的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与“佣者”自有明显不同。这种反抗命运,改变贫贱地位的强烈愿望,也即“鸿鹄之志”恰好就能借助语言描写来表现,作者正是以此来刻画鲜活的英
雄人物形象的。
二、对《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的解释
《桃花源记》中的两处原文分别为: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外人”在这两个句子中,教材中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第一句中,“悉”做“都、完全”讲,桃花源之人的衣着与渔人的衣着是否完全相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其衣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桃花源诗》中“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两句来看,是没有多大变化了。但渔人就不同了,已是经历了从汉到魏晋之间近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也许正是此种原因,才能“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从本文的叙述角度看,顺应文意,正是由于“渔人”衣着不同,才使得桃花源之人“大惊”。因此,应该突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完全不一样”,而非“完全一样”。
三、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冻”字的解释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写将领们在黄昏时节顶着风雪前来送行武判官的情景,后一句重在写景,以表现边境天寒风劲之貌。对“冻”字的这种理解却值得商榷。根据生活经验,红旗很难冻住,万一发生冻住的情形,则如此大风肯定会把旗子撕烂。那如何理解呢?清明时节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会宁县的三军会师园,观赏相关雕塑,当看到园中最大的雕塑时,猛然之间有所感悟:看起来旗帜在飘扬,火炬在燃烧,然而这些都是静止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把飘扬和燃烧的这种形态凝固了的缘由啊。由此可想到,凝固了的飘扬之态的旗子,同样也能表现出这种风大风急之势。因此可把“冻”字理解为形容词,“像冻住了一样”,则文从字顺,符合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1(B)—0038—01
北师大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235页中间有一段评论王维的《鸟鸣涧》诗的话:“一如前面的‘人闲桂花落’,桂花落下来,这是视觉形象……因为桂花很小……”读完此段解说后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因为此句后紧接的一句是“夜静春山空”。俗语讲“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夜间山中之景的绝句,桂花在春天开放吗?退一步讲,此处讲的桂树是否为能多次连续开花的四季桂呢?据资料介绍,四季桂花期长,除严冬酷暑外都会开花,以秋季最盛,树型矮小,香气较淡,较适宜庭院种植观赏。那么是否是为观赏而特意种植的桂花呢?带着这些问题,再次查阅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原来, “花”即“华”,“桂花”就是“桂华”。“桂花”就是月光,相传月中有桂树,此句应为“桂花落人间”的倒文,意思是月光静静地照在大地上。这样解释以后,就更容易体会下句用“夜静春山空”承接的好处,一个“空”字对这种幽静增加了表现深度。笔者由此想到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几个疑点,现辑录如下。
一、《陈涉世家》中的一个疑点
对“苟富贵,勿相忘”一句中“相”字,一般教材都解释为“相互”之意,其实这种说法有些欠妥。“相”字,似乎可以理解为偏指“佣者”而言。原因有三。首先,从原文内容看,顺着文意,陈涉讲完此话后,“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佣者”的回答显然是针对陈涉所说的话而言,是在笑话陈涉不可能会富贵,实现此种宏伟理想的希望不大,设想富贵后不会忘记穷哥们更是天方夜谭。其次,从“相”字的用法来看,在文言文中,“相”字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如《诗经·邺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后汉书·赵熹传》:“尔曹若健,远相避也。”《陌上桑》中有“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句,是说男人看了罗敷的美貌,回家之后再看自己老婆,不由地“怨怒”起来,而不是说夫妻“互相”抱怨。现代汉语中,仍有表偏指一方的例子,如“以身相许”、“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再次,从《史记》写法看,《史记》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史学巨著。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自然承袭了史家的“春秋笔法”,尽显一字褒贬之能事。太史公把陈涉作为“世家”来记述,就是要突出其在“灭暴秦”时的“首发之功”。陈涉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敢为天下先,是一个不该被忘记的英雄。他的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与“佣者”自有明显不同。这种反抗命运,改变贫贱地位的强烈愿望,也即“鸿鹄之志”恰好就能借助语言描写来表现,作者正是以此来刻画鲜活的英
雄人物形象的。
二、对《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的解释
《桃花源记》中的两处原文分别为: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外人”在这两个句子中,教材中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第一句中,“悉”做“都、完全”讲,桃花源之人的衣着与渔人的衣着是否完全相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其衣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桃花源诗》中“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两句来看,是没有多大变化了。但渔人就不同了,已是经历了从汉到魏晋之间近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也许正是此种原因,才能“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从本文的叙述角度看,顺应文意,正是由于“渔人”衣着不同,才使得桃花源之人“大惊”。因此,应该突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完全不一样”,而非“完全一样”。
三、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冻”字的解释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写将领们在黄昏时节顶着风雪前来送行武判官的情景,后一句重在写景,以表现边境天寒风劲之貌。对“冻”字的这种理解却值得商榷。根据生活经验,红旗很难冻住,万一发生冻住的情形,则如此大风肯定会把旗子撕烂。那如何理解呢?清明时节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会宁县的三军会师园,观赏相关雕塑,当看到园中最大的雕塑时,猛然之间有所感悟:看起来旗帜在飘扬,火炬在燃烧,然而这些都是静止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把飘扬和燃烧的这种形态凝固了的缘由啊。由此可想到,凝固了的飘扬之态的旗子,同样也能表现出这种风大风急之势。因此可把“冻”字理解为形容词,“像冻住了一样”,则文从字顺,符合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