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已是风雨兼程,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何功伟小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创建红色校园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何功伟小学以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为着力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校训追根溯源,坚定精神信念。1941年,担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的何功伟在恩施被捕,面对老父亲十余次狱中跪求,他不为所动,慷慨就义,以26岁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其“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的铿锵誓语响彻人间。为了更好地发扬何功伟革命精神,学校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决定把“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作为学校校训。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开展以“弘扬校风,传承校训”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红色电影和音视频,组织学生听红色故事,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校训精神。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创设红色书屋,传承红色精神。倡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感悟红色事迹,是学校成立红色书屋的初衷。为了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引导更多学生学习党史,学校专门开辟红色书屋,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在这里学习党史,重温先烈们的艰苦斗争历史。学校通过开展党史讲座、红色朗诵、文化展览等主题活动,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创作艺术作品,宣扬何功伟革命精神。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创作出来的红色文化代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何功伟革命精神,学校将何功伟事迹编成情景剧《你好,何功伟同志》,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讲述何功伟的生平事迹,不仅登上学校的舞台,更是走出校门,在村委会举办的党史活动中为群众表演。学校组织师生一起观看视频《回望初心:青年楷模何功伟》,学生被英雄的革命精神所感动,纷纷拿起笔,创作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张贴在学校文化墙上。
  开展红色德育活动,传承革命精神
  何功伟烈士的光辉事迹是何功伟小学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革命先烈不怕吃苦,勇于向前的精神给予师生无穷的精神营养。
  利用红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近年来,学校结合何功伟烈士事迹,深入挖掘“信念、理想、坚强、奋斗”等元素作为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并融入红色故事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开展讲何功伟革命故事的比赛中,学生讲述何功伟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不为所动的故事,让师生感受他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冲破家庭和社会重重阻力,在生命垂危的关头也毫不动摇的崇高理想信念。学生受到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等多方面的教育,革命精神被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教师也参与讲何功伟革命故事活动。通过开展教师组和学生组“我是红色讲解员”评选活动,学校建立了金牌讲解队伍,积极向社会各界宣讲何功伟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植根于青少年心灵。
  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创设学校育人环境。红色资源展示了生动的革命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为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收集何功伟的三封诀别信以及在狱中创作的《汨罗怨》《狱中歌声》《奴隶恋歌》等作品,形成校本教材,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诵读与体悟,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学习何功伟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进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校推动德育工作有效扎实地开展,创设红色情景剧,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使革命人物的形象立体起来,使革命文化的内涵丰富起来。学校开展“我在红色旗帜下成长”展示活动,表演“红色永流传”情景剧。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用稚嫩的表演生动再现何功伟父亲到狱中探监的情景。“你是我最心爱的儿子,我这是最后求你了,你难道就真的忍心舍弃父母和妻儿吗?只要点头就可以跟我回去,你就点一下头吧!”听到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的哭诉,何功伟心如刀绞,但他斩钉截铁地对父亲说:“爹啊,你不要上他们的当。我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头可断,头不可点!”情景剧将何功伟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再现。通过学生的亲身演绎、亲身感受,红色德育活动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依靠红色实践活动,实现德育效果持续提升。每到清明节,学校组织师生到位于方家坝的何功伟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面对着何功伟烈士的墓碑,学生心情激动,思绪万千。学生代表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少先队员代表讲解何功伟的英勇故事,带领师生重温红色记忆。每周升旗仪式上,少先隊员代表会轮流分享红色故事;每月主题队日活动中,少先队员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经典。在系列红色实践活动中,少先队员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深耕红色教育,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一直以来,何功伟小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成长需求,教师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开展阶梯式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红色文化,进而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主阵地,渗透红色精神。学校将红色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推动红色教育日常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校着重安排红色文化专题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红色课本剧表演;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生赏红歌、唱红歌,同时讲解红歌的创作背景,感受红歌中的革命情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一件件作品,学生表达感悟,理解革命精神……在学科融合中渗透红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特色校本课程,传递红色能量。学校将红色教育研究与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应用结合起来,组织全校教师开发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开发了以何功伟为主人公的《何功伟的故事》校本课程。通过学习《何功伟的故事》,中高年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
  三封家书传信念,时空回信表感恩。校本课上,教师对何功伟在狱中两次写给父亲的信以及《给许云同志的诀别书》这三封红色家书进行重点剖析,结合现代化教學设施,展现何功伟的革命故事。通过“读”“讲”“写”等方式,学校全面展开红色教育,如,学校利用早自习读《何功伟的故事》,利用校本课讲何功伟革命故事,教师组织学生给何功伟写回信,“我未曾生活在你们那艰难困苦而又热血沸腾的年代,然而幸运的是我在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学校读书”“胜利之路尽管极其曲折,但终将通向新中国,这是您所坚信的”……学生的字句中,流露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三首诗歌扬正气,改编创作永流传。何功伟的《狱中歌声》《奴隶恋歌》《汨罗怨》激起学生的创作欲,学校组织开展“学英雄、颂精神”主题征集活动。“你是漫山的翠林,终年守卫着这片光荣的沃土,中国革命的摇篮,你却默默地无息无声,你是天上的云海,那样的宽阔无垠”……学生用稚嫩的文字,写出一首首小诗歌颂英雄。
  从入学开始,学校就在学生的心灵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用红色校园文化予以滋养,特色实践活动加以灌溉,全方位课程体系助力,为革命种子的开花结果、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创建红色校园  打造“流动红色讲堂”
  何功伟小学坐落于望城坡脚下何功伟村。建校以来,学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红色文化特色校园,形成“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的学校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结合何功伟的事迹和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信念、理想、坚强、奋斗”等元素作为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其具体内涵和要求如下:
  信念:以坚定目标、信念至上、报效家国为主线,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正视挫折的勇气。让学生坚信学业必成,事业必成,人生必成。
  理想:以志趣高雅、胸怀高远、行为高尚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人生志趣和理想追求。让学生从小继承革命传统,树立远大抱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坚强:以不畏艰险、刻苦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让学生懂得挫折使人成长,苦难使人成熟,磨难使人成才。
  奋斗:以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只争朝夕为主线,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斗志。让学生懂得懒惰一事无成,拼搏成就人生的道理。
  近年来,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校本教材研究,倾力打造多彩课堂。学校以何功伟的故事、三封家书为蓝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校本课程,通过“教师领学+学生自学+师生互学”的方式,教师让学生诵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流动课堂。在创建红色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努力让学生做好革命精神传播者和传承者,让何功伟的革命故事进万家,让何功伟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学校积极组织教师、高年级学生组建红色宣讲队,打造“流动红色讲堂”,把何功伟的革命故事“搬”进乡间、村舍,让村民在家门口接受红色教育。
  责任编辑/陈殷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及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地区的常住居民进行有关AR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放问卷总数为2400份,有效问卷为2052份,有效率为85.5%。总的2周患病率为6.4%,其中男性2周患病率为6.5%,女性2周患病率为6.2%,男、女间差异
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WalterMesserklinger重新引进了鼻内镜技术,1985年,美国DavidKennedy创制了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一词,经过近30年的发展,采用鼻内镜技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患者 女,38岁,2009年12月冈头痛、鼻塞、脓涕到我科门诊就诊。行前鼻镜检查见右侧中鼻道脓性分泌物,诊断为”鼻窦炎”予口服阿莫两林克拉维酸钾、硒部糖皮质激素以及中成药治疗。
学校印象  恩施市何功伟小学是一所以何功伟烈士名字命名的学校,创建于1972年,当时命名为方家坝小学。2000年,学校更名为恩施市何功伟小学,占地面积3026平方米。由何功伟烈士亲密战友许云同志题写校名。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231名学生,14名教师。  2017年,学校成为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分校区,中心校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资源,借助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带动
期刊
患者,女,22岁,因“双耳闷胀、听力减退6个月,头痛2个月,吞咽困难、口齿不清20余天”于2010年8月22日入住风湿免疫科。患者于2010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闷胀,双侧颞部隐痛及耳痛及听力减退,就诊于外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双侧中耳乳突炎”,2010年3月行“双鼓室置管术”,术后1个月左右因继发化脓性中耳炎而拔除置管。2010年6月、7月又分别因“急性中耳乳突炎”、“双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于
为了使全国各地编委更多地了解和参与本刊审稿、定稿工作,本刊编辑部从2006年丌始组织召丌京外定稿会,每年各个专业组至少在京外召开一次定稿会。迄今为止各专业组任京外各地已经召开定稿会二十余次,2012年已经在京外侣歼了3次定稿会。5月日本刊削咽喉头劲专业组在广州召开了定稿会,共有13位编委和通汛编委参加会议(图1)。
水杨酸盐(salicylate)是乙酰水杨酸的衍生物,存在于植物、药物、香水和防腐剂中。人体摄人正常剂量的水杨酸盐出现不良反应,称为水杨酸盐不耐受或水杨酸盐敏感症。根据水杨酸盐来源的不同,水杨酸盐不耐受可以是食物不耐受或药物不耐受的一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阿司匹林不耐受(aspinn intolerance,AI),又称为阿司匹林敏感症(aspirin sensitivity)。
患者 男,42岁,因睡眠打鼾、憋气、白天困倦、嗜睡2年,加重3个月于2011年11月2813入院。咽干,咽部异物感,无咽痛,无口臭,近1个月内无发热。持续正压通气治疗1个月不习惯而放弃。7年前车祸“脑外伤昏迷3d”,之后常感困倦,易“感冒”,在当地常输液但用药不详。入院检查: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隐窝无脓栓,咽黏膜慢性充血,悬雍垂、软腭、腭咽弓与腭舌弓肥厚,Friedman舌位高度分级Ⅱ级;体质量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鼻内镜下经鼻改良Lothrop手术(endoscopicmodifiedLothropprocedure,EMLP)的临床随访结果,分析EMLP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2003--2011年在我院完成EMLP手术的73例额窦病变患者,其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14—72岁,平均45.6岁。术前行鼻窦CT扫描,肿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手术后在内镜下随访。结果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部分患者由于肥胖、颈短、严甄呼吸闻难不能平卧等原因致气管切开困难,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