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藏五十年的照片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转瞬已过五十个春秋,岁逾古稀的我,在祖国六十华诞之际,取出这帧珍藏半个世纪的照片,思绪又回到那难忘的时刻。
  1959年,我在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担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这所美丽的校园,曾是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所名小学之一,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荣膺过诸多荣誉,因此被省、市外办选为定点接待外宾学校。
  9月初的一天,团市委学少部的同志来到一中心小学,找到校领导和我,交给我们一项光荣的任务,要我们找和祖国同龄的学生组成少先队方阵,参加市里举行的国庆十周年游行。
  我接受任务后便忙开了,首先挑选1949年出生的十岁孩子,然后设计服装。为了显示少先队员的活泼和朝气,女孩子穿白衬衫,淡绿色背带裙,头戴鲜花,脚穿白袜子,带袢黑布鞋。男孩子穿白衬衫,蓝色短裤,鲜红的绸领巾特别显眼。
  在我的构思中,少先队员方阵应有一块特色标志牌,以体现共和国同龄孩子的时代气息。考虑到标志牌要孩子扛着行走,采用半圆形标志牌最合适。半圆形的标志牌上写什么字好呢?我思索了许久,认为写上“我们也十岁了”六个大字最有意义,而且由十岁孩子自己来写更真实,更具有童趣。于是我选了几个十岁的孩子到办公室,请他们每人写一张。孩子们写得很认真,有的孩子字写得很工整,但比较拘谨,缺少十岁孩子的稚气,最终我采用了一位男孩子写的“我们也十岁了”。老师们看到充满孩子稚拙的字体十分可爱,都非常满意。天蓝色标志牌的周围画了8个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头像,是美术老师郑钰画的。由于十岁孩子扛不动标志牌,我选了8名高年级的男生交换扛,由我带领方阵游行。
  50年前的南京,秋天比现在凉爽,10月的凌晨,使人感到丝丝的凉意。参加游行的少先队员,穿着外套和毛线衣,等到要出发时,外衣一脱,一个个精神抖擞像出征的战士,男孩帅气,女孩靓丽,人人如花似朵。这支活泼可爱的少先队方阵在游行队伍中格外显眼。当经过新街口检阅台时,少先队员们高擎着鲜花,有节奏地喊着口号:“庆祝国庆!”“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检阅台上和观看游行的群众一片欢腾!摄影记者拍下了“我们也十岁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我们也十岁了”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几乎在每年国庆节时都选登在各种报刊上。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回忆起当年一张张稚嫩的小脸,都非常想念这些学生,如果有机会能相聚一下该多好啊。六十年为一甲子,回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都已跨入耳顺之年。
  《金陵晚报》的记者吴聪灵同志知道我有这个愿望,报社报道也有这方面的需要,这真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今年9月3日,《金陵晚报》在头版刊出“我们也十岁了”的彩色照片,开展“寻找50年前的少先队员”活动, 在A叠08版刊登了我年轻时候的照片(国庆十周年拍摄),又刊登摄影记者郑青新拍的,我“看着老照片,回忆着当年”的照片。照片下吴聪灵写了一篇题为《七旬教师期待与昔日参加国庆游行的学生再聚首,50年前的少先队员,你们好吗?》的长篇文章。《金陵晚报》发行量大,影响广,“寻找”消息刊登后,报社和我就不停地接到电话,一个个当年参加国庆十周年游行的少先队员找到了。电话中,他(她)们充满着激情,回忆起当年参加“我们也十岁了”游行的情景,言有尽,情无穷。这里不妨摘录一点部分同学的回忆。
  今为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纪检组组长王继志说,1959年我是鼓楼区一中心小学四(5)班学生,任中队委。当年9月初,我荣幸地被选入少先队方阵。每天放学后,车老师带领我们在学校大操场训练步伐,我们认真反复地演练,每个人都劲头十足。经过了大半个月的刻苦训练,我们少先队方阵已经达到了步调一致的规定要求,行走起来热情奔放,活泼可爱,充满朝气。那个国庆节,清晨天气较冷,5点钟我穿着漂亮的队服,赶到了学校。在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学校后门出发,来到广州路东面集中,等待游行开始。上午10点钟,当少先队方阵临近新街口检阅台时,广播喇叭里传出女播音员激动的话语:“同志们,一群身穿漂亮队服的少先队方阵向检阅台走来,他们扛着“我们也十岁了”的大标志牌特别醒目,他们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孩子,他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长大后是国家的栋梁……”那一天,少先队方阵成了游行大军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今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德杭说,我出生于1949年9月25日,是不折不扣的共和国同龄人。国庆节游行那天,我站在“我们也十岁了”标志牌的前面,手捧鲜花,我觉得自己能和新中国同一年诞生真是幸福。国庆节后一两个月,听说电影院放映当时游行的场面,我约上同学去看,当银幕上出现了“我们也十岁了”的标志牌和少先队方阵时,我心情激动不已,我不就站在里面吗?虽然记录片一闪而过,不能确定哪一片人浪里哪一个是我,但我还是非常自豪。
  从金陵职大国际技术学院英语老师岗位退休的冯世萱非常有趣,她清楚的记得当时肯定参加了少先队方阵。因为当时她穿了学校发的绿裙子感觉很美。可是照片上模糊不清的童颜与一样妆容的笑脸,竟然找不到哪一位是自己了。后来我告诉她,由于你个子高,长得漂亮,我给你安排在第一排中间。她仔细辨认后终于看清楚了,就是第一排中左数第5个。她说,半个世纪后,我才看到这张“我们也十岁了”的照片,可以说,我与当年的自己“重逢”,更为高兴的是很快就可以与更多的同学重逢了。
  在这篇回忆录里,每个“少先队员”都有他(她)独特的感受,都能说出自己心情激荡的往事。可是有一名“少先队员”我不能不提,她就是今江苏教育电视台少儿艺术团总监吴君柔。她从报纸上看到我丢失了“我们也十岁了”庆典游行的全景照片的讯息,随即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有一张,可以翻拍给我。有一句古诗曰“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意思是说心中的愁思无从向人诉说,只能像车轮似的在自己的肚子里回环辗转。这里我改一个字叫“心喜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来表达我的喜悦之情。
  多年来,报上刊登的“我们也十岁了”的照片只是一个局部,我曾有一张“我们也十岁了”庆典游行的全景照片(见题图照片,右2为作者),它是一张8英寸的黑白照片,是当时《南京日报》摄影记者曲超宏拍摄的。这张照片上能看到我在少先队员的身边。1959年10月2日在《南京日报》上刊登后,他又洗了一张送给我留作纪念。这张照片记录了我23岁时为庆祝国庆十周年付出的辛劳,它是我一生的珍爱。一次被友人借去未还,时间一长就忘记是谁借的了,一提起这张珍贵的照片,我的心不怡之长久兮!可以说,这张照片是我当年现实生活的再现,更是我人生经历的艺术记录,丢失了,不能不说是我照片传记的缺憾!
  吴君柔获得这张全景照片还富有戏剧性。她说,当年她是鼓楼区一中心小学三(4)班的学生,就是站在标志牌前面第一排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女孩。当时她父亲在邮局工作,有一天经过环球照相馆时,看见照相馆的橱窗里展出了一张“我们也十岁了”国庆游行的大照片,父亲一眼从中看见了女儿的身影,当时就找照相馆又冲洗了一张带回家。这张照片的再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五十年了,吴君柔,谢谢你!
  我虽然重新获得了这张珍藏五十年的照片,但它毕竟是人生中短短的插曲。小学语文教学却伴随了我二十多个年头。1956年,我从南京市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只是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听说是作为优秀生被分配到市师附小(今琅琊路小学)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春风得意马蹄疾”。1958年调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才有了上文说的故事。后调力学小学、渊声巷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亦曾调南京市教研室编写江苏省小学语文乡土教材。我爱文学,更爱小学语文教学,我一边教一边学,把小学语文课文作为范文,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我尝试着把文学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曾效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著的《教育诗》,学着写教育儿童文学,虽发表了《同学之间》《翠竹青青》《贴在画上的树叶》等文章,但毕竟缺乏天才之分,未成大就。如果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留有痕迹的话,就是在《江苏教育》《云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诸篇论文,小学语文教案《黄继光》《种子的力》等亦被收入书中。我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教学难点也曾做过探讨,发表了如《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括号的使用》《关于〈月光曲〉的传说及教材》《“五九七·九高地”怎么读》《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有何区别》等文章。1986年8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编的36万字的《小学语文信箱》一书。1981年我被天津新蕾出版社聘为社外编辑,参与创办小学语文辅导读物《小学生作文》。1982年调离学校从事文化、新闻工作。由于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时常翻阅小学语文课本,特别是看到“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编得好,有感而发,应约写了五千字的《从小赋予孩子美的符号》的感言。
  人是有感情的,往往参加工作后的第一项工作会成为终生所爱。不是吗?至今,小学语文课本像情人似的伴随着我身边,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想当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在祖国六十大庆的时候,我失而复得珍藏五十年的照片,又对小学语文教学略作小结,借此盛世中华,普天同庆,良辰美景,愿以《诗经·小雅》中的一首祝福诗《天保》献于伟大的祖国。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 无不尔或承。
  (车大敬,原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主任记者,江苏省美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时值盛夏。  繁茂的大树下,纷扰的蝉声里,春的回忆似乎已经渐渐远去。然而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事业来说,“《张庆文集》首发式暨张庆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却让今年的四月成为记忆中柳手莺步的季节、与诗共舞的春天。  两个日日夜夜,紧张;众多点点滴滴,难忘。会场内外的那一个个令人激动的画面和镜头,像一束束散发淡淡幽香的花,绽开在所有与会者的心头,悄然留驻在人们的枕旁案边。  钟山春韵  4
期刊
一、 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2. (动画课件)小刚和小秋是一对好朋友,这天,他俩正在公园里玩,忽然拼音王国的国王把小秋抓走了。小刚可着急啦,你们想帮他吗?  3. 豆豆龙说,要闯拼音王国可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你们敢吗?  4. 豆豆龙还告诉大家,凭大家现在的力量还救不了小秋,必须带上法宝闯过三关才行呢!想要法宝吗?  [评析:此环节创设了学
期刊
十月,金秋。今年的十月更加与众不同。因为,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荣历程。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六十年,旧貌换新颜。而今,我们的“母亲”——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立地顶天!我们用六十年走过了别人用百多年走完的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更是快马加鞭。成绩,属于伟大的党,亲爱的祖国,智慧的人民。其中,也融入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贡献。没有教育的大发展,没有合格的母语
期刊
这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复习声母g k h以及它们与介母、韵母拼读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复习g k h的读音和在四线格中的写法,全班40个学生,39个学生热情高涨,可有一个坐在第一组倒数第二张桌子的一个小女孩,不管同学们读音如何响亮,挥手说出声母在四线格中写法的动作如何整齐,可她就是不动嘴、不动手。当老师复习到音节“ɡ—u—ā—ɡuā ɡ—u—ō—ɡuō h—u—ā —huā
期刊
一、 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    前不久,我听一位老师教《在仙台》。在课堂上她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里的一段话,写一写看到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有何感受。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我打开作文本,不禁吃了一惊。原来这篇作文从头到尾都细细地改过。所有不通的地方都改顺了,连用错的标点也都一一改正。当看到有些语句的下面加上了一串红圈圈时,我仿佛看到了老师鼓励与赞许的目光。唉,“步”字怎么又多加了
期刊
语文教学的效率为什么总是不高呢?十几年来,不少人对此作了考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套路、实验的方案,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诚然,经过大家的努力,语文教学是前进了,然而毋庸讳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是什么道理呢?我想,这大概就是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最近阅读书籍报刊,偶见有述及语文学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课内阅读的点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是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逐步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内在动机,让孩子渴望阅读,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自觉阅读。笔者针对本班53名孩子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形成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练习设计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思想理念,有三大特点:    一、 练习设计的综合性    练习设计的综合性指的是字词句篇的综合,听说读写的综合,三个维度的综合,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三上《练习3》的“处处留心”有一篇关于“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的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还有说写练习:(1) 你知道下面几种植物是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的吗?想一想,再连线。(2) 请选择上
期刊
一、 找词连句说内容    1.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老师这里有4个词语来考考大家。出示: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2. 这4个词语分别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赶快用眼睛去找,用笔勾画出来。  指名学生读。  3.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句子。那么,你们能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变成一段完整的话吗?  4. 刚才我们把梅兰芳学
期刊
一、 课前交流    师:上课之前,我们进行“精彩识字3分钟”。同学们课余又认识了不少汉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这些汉字的?  生:猜谜语。  生:讲故事。  生:编顺口溜。  生:熟字加偏旁,还有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组汉字,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吗?仔细观察这三组汉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显示)千 干;日 曰;开 并  师:这几个汉字还有个幽默小故事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