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艺人张国荣突然跳楼自杀后,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说法有两个:一个是说张国荣去年5月拍摄灵异片《异度空间》后,出现失眠、精神恍惚、脾气暴躁易怒等症状,当时就有多事之徒说他拍鬼片中了邪。当然,比较可信的解释恐怕还是他因为太投入片中角色,以致戏拍完了仍无法从中抽身,导致精神过度紧张。
另外一个说法就更邪门了,23年前,张国荣和陈百强及钟保罗三个人共同主演了一部名为《喝彩》的电影,影片中这三个男主角都被安排死去了。而在现实生活中,三个人也全都先后死于非命,实在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语成谶”这句成语。
张国荣的死到底和拍电影有没有关系尚可存疑,不过演员过分投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至不能自拔的例子倒是屡见不鲜。
为了艺术不惜燃烧自己,这似乎是许多天才演员的“通病”,也就是说,当芸芸众生黎民百姓得到艺术享受的时候,注定要有艺人付出毁掉自己的情感和正常生活的代价,甚至生命。
无可救药的例子
里佛·菲尼克斯曾经是好莱坞的希望之星。1993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天才演员因吸毒过量猝死在星光大道上。执导了菲尼克斯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那个叫爱的东西》的美国导演彼得·波格丹诺维奇撰写了一篇回忆文章。
文中,波格丹诺维奇不无伤感地说道,菲尼克斯拥有卓而不群的天赋,但他很容易陷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能自拔。菲尼克斯曾对彼得说,他本人并不沉迷于毒品,他只是沉迷在自己扮演的角色里。
菲尼克斯以扮演那种自恋、骄傲、才华横溢并有自毁倾向的角色而闻名,最后,他也确实死于自毁。
贝拉·路高西是历史上众多扮演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演员中最成功的一个,他主演的《达丘拉》被认为是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影片中最深入人心的一部。成功似乎改变了路高西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认同,由于非常沉迷于吸血鬼角色,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居然都躺在那个臭名昭著的棺材里,1956年他去世后更是和那件吸血鬼招牌似的大斗篷埋在了一起。
也许这只是“作秀”,但也不能排除路高西真的把自己当作了吸血鬼的可能。
“冰岛女神”比约克只演过《黑暗中的舞者》一部电影,这惟一一部电影就让她登上戛纳电影节影后宝座,同时也让她做出决定:此后再也不拍电影了。
比约克自己表示,这是因为她要把全副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但是与她共同拍摄《黑暗中的舞者》的人都知道,比约克把全部的激情充入了她所扮演的塞尔玛这个人物形象之中,导演说她工作起来像个“死人”,完全变成了戏中人。
而塑造的这个经典银幕形象的代价是:彻底牺牲自身个性。当她一身古怪打扮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时,人们都搞不清楚她究竟是塞尔玛,还是比约克。
到底是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演员而言,就如同庄周梦蝶一般令人迷惘而不得其解。
让痛苦慢慢释放
凭《美丽心灵》荣获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的罗素·克罗承认,为了演好片中神经质又带点骄傲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他利用有限的资料不断揣摩人物心理,每到演出前夜,他总是变得神经兮兮睡不着,即使睡了也会做噩梦。到了后来,他几乎无法抽离角色,险些像角色原型一样精神分裂。
在影片拍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罗素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以约翰的神态摸摸额头。当然,最后他还是慢慢找回了自己。
朱丽安·摩尔是公认的美国演技派明星,她在拍摄《沉默的羔羊》续集《汉尼拔》之时,由于太过入戏,下了戏回家之后仍无法脱离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吃人医生的恐怖阴影,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摩尔在接受《名利场》杂志的专访时说,经过心理医师的辅导,她了解到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部分的潜意识中,具有“吃人医生”的隐藏特性,但这并不表示暴力是合理的。虽然如此,摩尔后来还是放弃了出演恐怖片《小岛惊魂》的机会。
不过,也不是每个入戏太深的演员都需要心理辅导,梁朝伟在这方面有自己的高招。在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拍完了一年多后, 梁朝伟说,他演《花样年华》最辛苦之处,在于必须和角色一起“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
“投入角色后,即使没拍戏,也必须保持这个角色的情绪,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多,完全没办法恢复自己的生活方式”。 梁朝伟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甘愿为艺术而献身的演员的困扰。为了走出困扰, 梁朝伟现在每拍完一部戏后,就让自己有一段时间和空间休息,完全不接触电影圈子里的人和事,过纯粹平常的生活。
打破“本色”的牢笼
演员把自己的个性带入表演当中,或者把人物的个性带入生活当中都是很平常的事。
杰克·尼克尔森总演些“狠”角色,现实生活中他也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不管演技多么高超,他总归洗脱不了“本色”演员之嫌。
只有那些能够在跨度极大的不同角色之间游走自如的人,才能摆脱社会角色混淆的“梦魇”。
有“千面人”美誉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几乎在他的每一部电影中都是以绝然不同的面目出现。《我的左脚》中,他是半身麻痹的残疾人;《布拉格之恋》中,他是愤世嫉俗的风流医生;《因父之名》中,他是少不更事的“愣头青”;《纯真年代》中,他又是温文尔雅的绅士。
刘易斯最近的一个角色是《纽约黑帮》里的黑社会老大“屠夫比尔”,在影片拍摄的几个月里,刘易斯一直坚持在任何时候都以影片角色的口吻讲话,入戏不可谓不深。他甚至以比尔的方式切肉,投出飞刀。
但是今年“奥斯卡”颁奖开幕之前,刘易斯很理性地表示;一旦美伊战争爆发,他就拒绝出席颁奖典礼。显然,残暴好斗的“屠夫比尔”并没有侵蚀刘易斯的理智。
对张国荣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他的生活方式的确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的银幕形象。是“角色”害了他?还是“本色”害了他?实在难下定论。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中国有一些专门饰演领袖人物的特型演员,他们在生活中常常端着伟人的架子不放。和那些“痛苦的天才”不同,这些演员不觉得角色混淆有什么不好,相反,他们倒是很享受这种混淆。 ■
另外一个说法就更邪门了,23年前,张国荣和陈百强及钟保罗三个人共同主演了一部名为《喝彩》的电影,影片中这三个男主角都被安排死去了。而在现实生活中,三个人也全都先后死于非命,实在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语成谶”这句成语。
张国荣的死到底和拍电影有没有关系尚可存疑,不过演员过分投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至不能自拔的例子倒是屡见不鲜。
为了艺术不惜燃烧自己,这似乎是许多天才演员的“通病”,也就是说,当芸芸众生黎民百姓得到艺术享受的时候,注定要有艺人付出毁掉自己的情感和正常生活的代价,甚至生命。
无可救药的例子
里佛·菲尼克斯曾经是好莱坞的希望之星。1993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天才演员因吸毒过量猝死在星光大道上。执导了菲尼克斯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那个叫爱的东西》的美国导演彼得·波格丹诺维奇撰写了一篇回忆文章。
文中,波格丹诺维奇不无伤感地说道,菲尼克斯拥有卓而不群的天赋,但他很容易陷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能自拔。菲尼克斯曾对彼得说,他本人并不沉迷于毒品,他只是沉迷在自己扮演的角色里。
菲尼克斯以扮演那种自恋、骄傲、才华横溢并有自毁倾向的角色而闻名,最后,他也确实死于自毁。
贝拉·路高西是历史上众多扮演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演员中最成功的一个,他主演的《达丘拉》被认为是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影片中最深入人心的一部。成功似乎改变了路高西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认同,由于非常沉迷于吸血鬼角色,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居然都躺在那个臭名昭著的棺材里,1956年他去世后更是和那件吸血鬼招牌似的大斗篷埋在了一起。
也许这只是“作秀”,但也不能排除路高西真的把自己当作了吸血鬼的可能。
“冰岛女神”比约克只演过《黑暗中的舞者》一部电影,这惟一一部电影就让她登上戛纳电影节影后宝座,同时也让她做出决定:此后再也不拍电影了。
比约克自己表示,这是因为她要把全副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但是与她共同拍摄《黑暗中的舞者》的人都知道,比约克把全部的激情充入了她所扮演的塞尔玛这个人物形象之中,导演说她工作起来像个“死人”,完全变成了戏中人。
而塑造的这个经典银幕形象的代价是:彻底牺牲自身个性。当她一身古怪打扮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时,人们都搞不清楚她究竟是塞尔玛,还是比约克。
到底是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演员而言,就如同庄周梦蝶一般令人迷惘而不得其解。
让痛苦慢慢释放
凭《美丽心灵》荣获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的罗素·克罗承认,为了演好片中神经质又带点骄傲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他利用有限的资料不断揣摩人物心理,每到演出前夜,他总是变得神经兮兮睡不着,即使睡了也会做噩梦。到了后来,他几乎无法抽离角色,险些像角色原型一样精神分裂。
在影片拍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罗素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以约翰的神态摸摸额头。当然,最后他还是慢慢找回了自己。
朱丽安·摩尔是公认的美国演技派明星,她在拍摄《沉默的羔羊》续集《汉尼拔》之时,由于太过入戏,下了戏回家之后仍无法脱离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吃人医生的恐怖阴影,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摩尔在接受《名利场》杂志的专访时说,经过心理医师的辅导,她了解到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部分的潜意识中,具有“吃人医生”的隐藏特性,但这并不表示暴力是合理的。虽然如此,摩尔后来还是放弃了出演恐怖片《小岛惊魂》的机会。
不过,也不是每个入戏太深的演员都需要心理辅导,梁朝伟在这方面有自己的高招。在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拍完了一年多后, 梁朝伟说,他演《花样年华》最辛苦之处,在于必须和角色一起“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
“投入角色后,即使没拍戏,也必须保持这个角色的情绪,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多,完全没办法恢复自己的生活方式”。 梁朝伟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甘愿为艺术而献身的演员的困扰。为了走出困扰, 梁朝伟现在每拍完一部戏后,就让自己有一段时间和空间休息,完全不接触电影圈子里的人和事,过纯粹平常的生活。
打破“本色”的牢笼
演员把自己的个性带入表演当中,或者把人物的个性带入生活当中都是很平常的事。
杰克·尼克尔森总演些“狠”角色,现实生活中他也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不管演技多么高超,他总归洗脱不了“本色”演员之嫌。
只有那些能够在跨度极大的不同角色之间游走自如的人,才能摆脱社会角色混淆的“梦魇”。
有“千面人”美誉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几乎在他的每一部电影中都是以绝然不同的面目出现。《我的左脚》中,他是半身麻痹的残疾人;《布拉格之恋》中,他是愤世嫉俗的风流医生;《因父之名》中,他是少不更事的“愣头青”;《纯真年代》中,他又是温文尔雅的绅士。
刘易斯最近的一个角色是《纽约黑帮》里的黑社会老大“屠夫比尔”,在影片拍摄的几个月里,刘易斯一直坚持在任何时候都以影片角色的口吻讲话,入戏不可谓不深。他甚至以比尔的方式切肉,投出飞刀。
但是今年“奥斯卡”颁奖开幕之前,刘易斯很理性地表示;一旦美伊战争爆发,他就拒绝出席颁奖典礼。显然,残暴好斗的“屠夫比尔”并没有侵蚀刘易斯的理智。
对张国荣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他的生活方式的确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的银幕形象。是“角色”害了他?还是“本色”害了他?实在难下定论。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中国有一些专门饰演领袖人物的特型演员,他们在生活中常常端着伟人的架子不放。和那些“痛苦的天才”不同,这些演员不觉得角色混淆有什么不好,相反,他们倒是很享受这种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