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虚词六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六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就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三、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将它们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四、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为“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五、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六、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它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新的火种。在教学本课时,通过有感情地读、绘声绘色地讲、设身处地地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记带胶卷了﹚而感到惋惜。  小摄影师带着遗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往往是由兴趣产生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首先要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教育心理学》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渴望获得所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所以,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例如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普通话的说话能力更为关键。通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差,当众说话时,多数学生还是畏畏缩缩、期期艾艾。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对提高语
期刊
《程少堂讲语文》这本书中,程少堂老师认为语文味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其中第一个就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书中讲到: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最基本的是要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即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很好地统一起来。比如:对课文中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略其意境美。对于这段话,笔者深有同感,教学中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文体特征,才能教出诗歌
期刊
爱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有力量、最自然的连接点。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是具有慈母之爱、严父之严和益友之知的“有心人”。慈母之爱要爱得得体,严父之严要严得适度,益友之知要知得确实。这样,才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进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情感教学。  一、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倾情投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感染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
期刊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的认知结构范围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例如:在“平方根”一节中,我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已学过
期刊
案例一  一天,我们学完分数乘法(三)(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开始做后面的练习题。做了大量的分数除法练习,孩子们觉得晕头转向,只剩下最后一题了,我让孩子们先做,再交流。  题目(书12页)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再生纸就是以废纸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再生纸产量约为其废纸原料质量的4/5。  ⑴淘气家每年能收集废旧的书籍报纸约为50千克,如果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制成多少千克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和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起源于生活,从最原始的正整数开始。在有文字之前,人们用石子、沙粒、树枝或贝壳等实物来计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和问题。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