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无真假,好事可留名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过火车司机、年逾七旬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1997年4月写过一篇短文“做好事不留名”,他从媒体经常表扬一些人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谈起,认为要求做好事者不留名或不宣传,未免对好人太过于苛刻,这种要求对全社会也没有必要。做了好事并不在乎他留不留名,关键是否真正做了好事。即使一个人为了留名而去做好事,也没有碍得谁,完全可以理解。当然沽名钓誉不在其例。如果媒体或社会经常宣传鼓励人们做好事不留名,一方面又号召人们多做好事,这是自相矛盾。
  笔者非常赞赏茅老的这一观点。在拙著长篇传记《非常儒商——储吉旺传》中写到身为宁波市慈善楷模的储吉旺,常因做了好事引出一些人的非议而苦恼时,引述了这篇短文。传记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后,笔者特向茅老赠书表示敬意。茅老收书后又写来一信,对做好事可以留名的话题作了进一步阐述:“做好事留名固然无可非议,但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的人更自由,也更有幸福感。否则如果做了好事而未能成名,便会感觉懊悔伤心。所以有名无名是无所谓的,关键是一定要做真正的好事。”
  我为茅老的真挚的性格、中肯独到反传统的思维所感动。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中,确实存在做了好事本人不宜声张的习俗,如果谁做了好事后大肆宣传或者是为了留名而做好事,效果就会大折扣,算不得真善人。媒体也常常宣传施恩不图报好事不留名的典型。
  笔者查找到较早宣传这一观点的是明代学者朱伯庐,他在家喻户晓的《朱子家训》中有这么一句话:“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后一句无可非议,但前一句值得反思。按他所说,真正的善事善举都应在背地里做,否则就不是真善。只要别无用心,善事就是善事,何来真假之分?做了善事,也不会因留不留名而改变性质。像包玉刚、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曾宪梓等很多爱国实业家,都为祖国捐了巨款,人们绝不会因为他们公开捐款而认为不是真善。由于《朱家子训》已被很多国人视为古训,朱伯庐的这句话流传很广,对人们公开做好事具有消极作用,甚至是一种伤害。
  一个人有了成绩和成就而希望被社会所公认和重视,这是人之常情和常理,也是人性与人道。淡泊名利的圣贤毕竟世所罕见,很多成功者做了好事,希望通过广泛宣传得到社会公认和重视,完全是正常的,他们的愿望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很多高风亮节的捐款者,最大的欣慰就是让受捐者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过去我们不许衣锦还乡造福桑梓的海内外成功人士树碑留名,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允许树碑留名,但很多人仍有微辞,认为这些人不是真善人,不宜提倡。随着社会的开明和进步,目前理解的人已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说明习惯成自然,也说明过去我们这方面的倡导有失偏颇,不符合人性。据从事侨务工作的人士说,很多造福桑梓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最使他们欣慰的,莫过于为他们的善举树碑立传,光宗耀祖。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愿,实事求是地表彰和弘扬他们的功绩,以吸引更多后来者报效祖国。
  笔者以为“善欲人见,不是真善”的观点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成为一种传统观念,说明一些国人的潜意识中还存在着某种劣根性——对成功者、行善者莫名的妒嫉。仔细观察,社会上说这种话的大多是不做善事而乐于议论的人,可以说朱伯庐的这句话成了某些喜欢说风凉话者的挡箭牌。这可能是朱伯庐始料未及的。
  善举无真假,好事可留名。施恩不图报,高尚人间情。感谢茅老点破、澄清了“做好事可以留名”这一非常简单的社会道德问题。笔者以为在当前中国还有大批贫困者需要资助、社会风气需要改善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主流报纸、电视台不妨开设一个《善德榜》,对每天涌现出来的好事善举逐一公布(本人要求保密的除外),使好事蔚然成风,鼓励更多的人理直气壮地留名做好事,鼓励更多的人为做好事而做好事,让行善积德者成为人们广为尊敬的道德明星。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暖和爱。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普通市民,也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原先也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丈夫叫王片舟,在柴油机厂上班,我叫陈建琴,给个体户打工。我们还于2001年贷款买了房子,尽管夫妇俩的薪水加起来不足千元,但我们省吃俭用,生活总算能维持下去。谁也没有想到天有不测风云。  2001年6月,我丈夫感到腰酸背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医院检查结果竟是尿毒症!捧着检测结果我双手颤抖,厄运为什么降临到我的身上啊!丈夫已经失业在家,
期刊
我曾接过一个班,班里好几个留长发、蓄怪鬓角的学生,而且还大有发展趋势。我当时看了很生气,便不假思索,就在班上宣布:“长头发、怪鬓角一律要剃去,否则就要采取强制措施。”谁知这几个学生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于是,我把一个“典型”的学生拽到办公室,摁在椅子上强行理发。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面对办公室许多老师的目光,他是红着脸进来,含着泪出去。正在我为自己的“杰作”洋洋得意时,却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那几个男
期刊
一直有个理想,要做一名好老师。  初为人师的我将满腔热情全都倾注在学生身上。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听话。他们顽皮,个性强,像野马一样不羁。他们的行为往往出人意料,我那颗平静的心,也总是因为他们而掀起波澜。  开学初的一次实验课,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两名女生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火苗随着酒精在整个实验桌上蔓延。我几步冲过去,马上用湿抹布灭火,可那小小的抹布根本不起作用。我大声喊:“快点用抹
期刊
瞧!这是我家的合影。那个带着眼镜,神采奕奕的中年人是我爸爸;那个抿着嘴笑,晶莹的眼睛里充满着喜悦的是我妈妈;这个手捧鲜花,脸上露出酒窝的当然就是我了。充满干劲的爸爸,任劳任怨的妈妈和伶牙俐齿的我组成了这样一个充实、完美、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拍照那天,我迈着轻松的步伐回到了家。一推开门,迎面香味扑鼻而来。好奇心促使我走进厨房想要看个究竟。哇!今日晚
期刊
我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老师正确的批评,但教师批评学生应注意方式。随意的批评会失去作用,不得体的批评容易引起反感,体现着关怀和鼓励的批评才最受学生欢迎。收起我们的生硬面孔,慎用我们的训斥和责备,我们一句称赞的话语,一束关注的目光,或许就能改变学生的一切。平庸的教师用嘴说话,优秀的教师用心说话,嘴说出的话作用于耳,心说出的话作用于心,作用于心的话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效果。教师只有靠人格魅力发出诚信之
期刊
早春的阳光映照着美丽的海河之滨,依然翠绿的垂柳拂着行人的脸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晨风拂面,似乎还飘来甜丝丝的气息,阳光正孕育着万物。  然而,阳光却不能使这个16岁的女孩苍白的脸色红润起来了。她是全家人的太阳,而她希望的阳光在哪里呢?她叫高姗,她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女孩,经过9年的寒窗苦读,她带着对未来无限的希冀和对知识的渴望来到第二南开中学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但是一次身体不适而到医院进行的检查却几乎
期刊
为了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扩展企业的品牌魅力,向社会奉献爱心,尽企业的社会责任,隆顺榕制药厂开展了多种公益活动。2003年5月1日,天津市中药制药厂正式更名为天津隆顺榕制药厂。    中药厂(隆顺榕)“一帮一”助学活动    2002年3月30日,由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职工救助中心组织的“困难职工救助中心‘一帮一’助学活动启动仪式”在职工救助中心举行。总工会刘凤山主席、郑茹芸部长、救助中心王金生主任
期刊
烟台恤养院创办于1933年,座落在烟台市南山路南首开花石山麓下,是个集幼儿园、学校、工厂、企业、农场等融为一体的大型民办慈善团体,专门收养社会上无依无靠的孤、婴、残、老。所需经费由社会募捐转为经济独立自给自足,历时20余年。据我了解,类似这样模式的慈善机构,迄今为止绝无仅有。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8岁时母亲病逝,父亲是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生活十分艰难。就在这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时候,幸亏被一位
期刊
提起河南的嵩山少林寺,恐怕说不知道的人不多。当年电影《少林寺》的播映,使得千年古刹少林寺声名远扬。2004年,随着千名孤儿救助项目的启动,少林寺又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千名孤儿救助项目是河南省慈善总会与嵩山少林寺共同发起的,由嵩山少林寺负责筹集救助资金,河南省慈善总会与嵩山少林寺共同组织实施,以市县为单位,救助1000名左右孤儿,为他们每人每天发放1元钱的生活费补贴;每人每年发放价值100元
期刊
去年深秋的一个星期日,我随大岚镇李志根来到柿林村。只见漫山遍野树枝头的红柿子,如悬挂着无数的小红灯笼和遮天盖地的红枫形成如火似锦的海洋,林莽间绿树映衬及山腰上的绿茶树,犹如翠龙蜿蜓腾跃盘旋,构成一幅饱含秋韵的美景。    昔日悲惨儿,今日伶俐童。漫步在乔木林的林间小道的半路中,迎面遇见了7岁的男孩沈全冠,活像一只欢腾的小马驹,爬上爬下地玩得非常起劲。他两眼瞪得滚圆,目视了老朋友的到来,他和老李是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