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院校发展独特性,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为了院校本身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应认真研究应用型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找准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位置,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法两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18-03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现象的凸显,地方本科院校为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纷纷朝着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但由于受各种外部因素和学校内部原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普遍存在转型道路艰难和转型效果有限的情况,学校仍停留在原有的传统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阶段,没有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做文章。事实上,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特征,更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积极探索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主要是指培养的人所要具有的规格,即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方面为人才培养方法,即行动层面的教育内容和途径,主要指向培养的方式和过程,具体指专业设置、课程建构、教学选择和质量评价体系四方面。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人才培养目标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办学者、管理者和教师的群体意识,是激励学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它反映教育的本质要求,即价值层面的人才培养方向,从根本上回答办学者的办学取向。
  (一)“视野下移”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教育层次而言属于本科教育,就教育类型而言属于应用型教育,致力于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区域分布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坐落于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即地市级城市,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源于地方。
  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管理者对应用型教育所持有的信念与态度,这种信念和态度来源于院校对社会责任和学生前途的认识。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时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履行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由于其布局的市域性、服务的地方性、定位的应用性和自身的缺陷性等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改变以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雷同于其他大学的情况,改变盲目追求培养目标的通用型取向,确定“视野下移”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向。根据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学校应坚持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地方支柱产业等提供直接的人才输出和科技文化服务,从而弥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基础薄弱,生源的辐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有限的缺陷,极大地发挥地方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明显的“地利”优势,也有利于提高县市、地市、乡镇等高等教育入学率,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彻底改变院校过去人才培养目标的广大空现象,更接地气,进而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要求。
  (二)“应用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
  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培养人的目标本质上应有所不同。在教书育人的目标定位上,《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其分为这几种,分别为培养学术研究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应用型特征,应用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一定社会系统中的经济发展、文化政策、科技水平所制约,并通过将受教育对象培养成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履行其服务职能。它致力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尽管地方高校纷纷提出走应用型本科之路,但由于受传统学术传承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院校仍然不自觉地追求已发展成熟的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办学定位上趋同,从而导致毕业生实际质量和市场需求相错位的现象,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和办学条件无法和省属重点高校以及高水平大学相比,学校的培养过程也过于重视“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实训、生产实习等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明显不足”,且由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不能落到实处,培养的人才专业理论素养不及研究型高校,而应用能力方面也逊于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导致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出路,也使得原本不充足的教育资源浪费。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向应用为主导的目标靠近,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人才培养方法是学校为实现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在课程建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上采用的方式。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法上也必须相应地做出改革和创新。
  (一)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加趋于严格和多样。为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的社会匹配度,增强毕业生工作胜任力,应用型本科院校须以需求为导向,依托其区域优势,从院校自身发展出发,开设应用型专业,为所在区域发展进步服务,而转变传统学科观念,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的一条主要途径。从产业的升级改造步伐出发,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断改革专业设置。以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具体应表现为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生成才等设置和灵活调整专业,相对研究型教育,更应凸显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导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一要充分调研,面向本地区合理设置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关注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以此设置专业,且在一定时期内所设置的专业应是社会需求较长且院校自身发展能承担的专业。二要转变观念,保持所设专业的应用性。只有转变观念,专业建设由以往的学术型转变为改革创新后的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优化与社会实际接轨,才能不偏离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三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灵活调整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兼顾考虑区域其他高等院校办学情况,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灵活调整,对传统学科专业和需求不好的专业及时加以变动,微调和革新相结合,留强去弱。同时为适应地方新兴产业对人才的亟须,及时合理设置新专业。四要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的培育。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专业,主要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地方重大基础建设、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作用的学科专业”。   (二)专业为主、通识为辅,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是对专业内涵的直接界定,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外在形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应用性取向,决定了在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保持以专业为主。通识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毫无地位,不开设此类课程的院校占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专题研究也相当少,事实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是“注重人才的岗位性和职业性要求的本科人才,要求他们具有本科底蕴,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顺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要科学合理地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应以专业为主,以通识为辅。
  构建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以满足社会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就课程类型的构成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构成应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构成,且专业课程比重相对较高,以达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目的。就课程内容而言,由知识性内容和行动性内容构成,与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用型高校的技能和工程应用型课程明显多于研究型大学。由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除重视专业教育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增强毕业生再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转变课程观念,强化专业与通识的有效联系,将通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体系之中,共同致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适当修学自然科学课程,拓展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使通识课程成为专业课程的良好补充。
  (三)重视教学中的行动导向,强化实践教学
  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都需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应重视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关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发挥学生个性,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除此之外,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多家企业建立关联,可定期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士为学生授课,使教师和学生更直接地关注行业的变化动态和应用能力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更自主地进行“教”与“学”活动。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自成系统。国外许多应用型院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独立或者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践教学经过系统的整体设计,形成“由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术运用、创新能力训练的递进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专业对实践课程的安排、学分和方式的要求不一,实践计划的时间安排不一。为加强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建设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建设按照模拟实际职业场景,反复训练应用能力的原则做好建设和调整工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征,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尽量安排学生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训,体验企业真实的运作方式,感受不同于学院的企业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坚持能力本位,实施开放多样的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反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促使高校改革和调整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不管对高校还是对学生个人而言都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对高校而言,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顺利开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学习效果、明确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目标取向,为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需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坚持用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来评价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依此改革考试、考查的内容和方式。相应的,能力本位的质量评价体系能促使院校坚持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方向,并根据目标不断调整培养各环节,使院校优化专业结果、合理设置课程,不断强化实践教学,从而保障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
  能力本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评价标准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和研究型院校。就评价方式来说,要避免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就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学业评价时就不能只参照常规的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而应变理论学习效果评价为应用能力评价,根据不同教学环节、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以消除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就评价主体来说,要注意多方评价主体的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定位主要在行业,市场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用人单位是最具发言权的评价主体,市场就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考场”,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改变以往由学校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面,转而争取行业的参与,以学校和行业企业多元参与为基础制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履行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也间接提升了院校在行业中的社会声誉。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性发展需立足自身,结合经济社会需要,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和灵活调整专业,追求专业为主、通识为辅的课程体系,并加强行动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能力本位的多样化质量评价作用,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得杰.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比较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麦茂生,吕力.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07.
  [4]朱立荣.论应用型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战略[J].科技创新导刊,2012.
  [5]陈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
  [6]刘国艳,曹如军.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现实困境与求解之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7]张晓华.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bcd课程结构研究[J].课程与教学论,2009.
  [8]郭冬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定位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9]阳朝,吴晓蓉.地方大学与大学区域性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10]严启英.多元学业评价模式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08.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文化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文化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去的教学方法。
提出一种天然气基钙钛矿型氧化物化学链燃烧中温太阳能燃料转化方法,利用近400℃太阳热驱动天然气基的LaCu0.1Ni0.9O3化学链燃烧,将太阳能转化为高品位燃料化学能.新方法不仅
用CALPHAD方法评估了Co-Cr-W三元系,计算了1000,1200和1350℃的相平衡。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描述了液相,fcc相,bcc相和hcp相。σ相,μ相,R相分别用模型(Co,W)8(Cr,W)4(Co,Cr,W
[摘 要] 随身课堂是本校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移动网络学习平台。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对随身课堂的二次开发,从教学辅助、教学评价和师生个人知识管理三方面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随身课堂,使生理学的学习随时随处想学就学、想问就问,使教学追踪动态达到实时化,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生理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随身课堂;生理
这个夏天最热的赛事当属世界杯了,每一场大型赛事背后都蕴含着浓郁的商机,每个人在关注赛事本身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多借势营销的身影。这次沙龙,我们就趁着世界杯的热度,来谈
随着科技与体育运动更多地融合,产生了许多新颖和实用的训练器材,田径训练器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杠铃、沙袋和哑铃。本文意在介绍几种训练效果较为突出的器材,以供广大教练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师生沟通,提高英语综合学习成效,对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需要加强关注.为了充分发挥情景教
一解放前,中国是帝国主义长期角逐的場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而有了新的发展。在大战中发了横財的美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写作,摸索出一条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小学生英语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写作;入门指导;多种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63-1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