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宠爱有加,独立性很差,甚至上大学还要父母陪读。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挖掘人的潜能,注重塑造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意思是说: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面对只有四个角的物品,已经告知了一个角而不知道有其他三个角的人,则不要再讲新的内容了。
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和琢磨。即不是老师替学生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灌输给学生标准答案。这是值得今天的老师思考和借鉴的,也是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方法。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自主性学习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摸索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一、设疑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疑难的学习,不是深层次的学习。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就是说,读书学习要有疑问,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从心理学研究角度看,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多创设有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得尊重学生的思考。
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运用设疑法。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一开始不是千篇一律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几课。”而是学生问:“老师,第几课我有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预习上下工夫。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规范落实,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常规化。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得到初步落实。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反之,无论教师如何努力,都不会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对于预习,我认为可按照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粗读要预习的内容,以领会教材的大意。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标注,比如用红笔标出重点问题,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疑难问题。
2.查缺补漏阶段: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对文中的疑难字词,用符号标出,查工具书析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对于查到的对理解教材有用的资料,可以补充在教材的空白处,也可以另加一张专门用于加批注用的纸贴在书的醒目处,以便以后轻松复查。
3.寻疑解惑阶段:扫除完学习障碍后,回过头来再看书,如果里面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记下来,或做出重点听课标记,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解。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
4.总结验收阶段:正常情况下,经过以上三步已经预习了本章节的要点,这时,让学生合上书本,把刚才看过的内容再回想一遍:本章节讲了哪几个问题,重点概念是什么?主要思路是什么?还有哪几个问题不清楚,等等。这样做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并起到验收预习效果的作用。一些学生预习效果欠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这一环节。
经过预习,学生会有疑而学,有疑而问,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有疑”。
二、悬念法
悬念法就是欲言又止,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要“爱生心切”,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什么都想提醒、都想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灌输学生标准答案。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如教高一语文时,高一新生都喜欢问:“老师,怎么不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给我们?”我说:“要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们会答得更好!”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语文各个单元相同类型的课文,我通常只精讲一课,要求学生按精讲的课文的方法预习学习同类型的新课。比如在教《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时,我就精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后边的三首学生自主学习,我在旁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学习,从而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归类引导法
归类引导法就是在设疑、悬念之后,归类并规范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不同类型的课文都有不同的学习、分析、答题的方法,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学习好课文。一般我要求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均要回答最基本的三个问题:一写什么?二怎么写?三表达什么?就是要基本读懂,然后掌握不同类型的课文的学习、分析、答题的方法。比如,对于诗歌意境分析的答题,就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方法。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1)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2)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 明净炫丽。(3)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2)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3)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够圆满地解决问题,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并有更大的进步。
“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意思是说: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面对只有四个角的物品,已经告知了一个角而不知道有其他三个角的人,则不要再讲新的内容了。
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和琢磨。即不是老师替学生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灌输给学生标准答案。这是值得今天的老师思考和借鉴的,也是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方法。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自主性学习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摸索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一、设疑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疑难的学习,不是深层次的学习。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就是说,读书学习要有疑问,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从心理学研究角度看,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多创设有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得尊重学生的思考。
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运用设疑法。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一开始不是千篇一律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几课。”而是学生问:“老师,第几课我有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预习上下工夫。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规范落实,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常规化。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得到初步落实。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反之,无论教师如何努力,都不会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对于预习,我认为可按照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粗读要预习的内容,以领会教材的大意。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标注,比如用红笔标出重点问题,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疑难问题。
2.查缺补漏阶段: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对文中的疑难字词,用符号标出,查工具书析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对于查到的对理解教材有用的资料,可以补充在教材的空白处,也可以另加一张专门用于加批注用的纸贴在书的醒目处,以便以后轻松复查。
3.寻疑解惑阶段:扫除完学习障碍后,回过头来再看书,如果里面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记下来,或做出重点听课标记,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解。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
4.总结验收阶段:正常情况下,经过以上三步已经预习了本章节的要点,这时,让学生合上书本,把刚才看过的内容再回想一遍:本章节讲了哪几个问题,重点概念是什么?主要思路是什么?还有哪几个问题不清楚,等等。这样做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并起到验收预习效果的作用。一些学生预习效果欠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这一环节。
经过预习,学生会有疑而学,有疑而问,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有疑”。
二、悬念法
悬念法就是欲言又止,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要“爱生心切”,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什么都想提醒、都想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灌输学生标准答案。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如教高一语文时,高一新生都喜欢问:“老师,怎么不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给我们?”我说:“要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们会答得更好!”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语文各个单元相同类型的课文,我通常只精讲一课,要求学生按精讲的课文的方法预习学习同类型的新课。比如在教《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时,我就精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后边的三首学生自主学习,我在旁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学习,从而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归类引导法
归类引导法就是在设疑、悬念之后,归类并规范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不同类型的课文都有不同的学习、分析、答题的方法,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学习好课文。一般我要求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均要回答最基本的三个问题:一写什么?二怎么写?三表达什么?就是要基本读懂,然后掌握不同类型的课文的学习、分析、答题的方法。比如,对于诗歌意境分析的答题,就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方法。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1)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2)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 明净炫丽。(3)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2)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3)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够圆满地解决问题,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并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