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辩论引进课堂 让学生唇枪舌剑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及人文素养。条条大路通罗马,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其中,把辩论引进课堂,让学生唇枪舌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教师在课前可根据课文特质精心预设思辨点,在课上可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疑问点、认识上的矛盾点巧设辩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不仅可活跃气氛,增进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言语交锋中,增强语言能力,在观念碰撞中,领悟思想,升华认识。
  一、在辩论中品味语言
  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语言精美,用词形象,情感丰富,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在全面、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确定辩论的“点”,引导学生唇枪舌剑,从而达到品味、内化、积累的目的。请看下面一位教师教学《故都的秋》的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了课文第一段。我觉得作者写“从杭州到青岛,再由青岛赶往北京”不如写成“从杭州赶往北京”来得好,同样的意思,话却变得简洁了。大家读读想想,是不是同意我的观点?
  生1:我认为还是不改的好。课文中用两个分句写,让我读起来感受到了路途的遥远。
  师:同样是从杭州到北京,同样的路途啊!
  生1:我感受到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文中这样说,我真切感受到路途是那么遥远。
  生2:文中这样写,似乎让我看到了作者风尘仆仆赶往故都的情景。
  生3:我体会到了作者急切赶往故都的心情。
  生4:我读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切的向往。你们听——
  (该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茅塞顿开,我的眼前也好像浮现出一个马不停蹄奔向故都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语言是形象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逐步形成语感。《故都的秋》开头一段为什么不用一句话而用两句话写呢?如果我们不去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引导学生思辨,不让学生来一番唇枪舌剑,学生怎么能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怎么能领略到语言的美妙呢?
  二、在辩论中领悟思想
  文章是思想的产物。一篇文章作者不仅仅是给我们叙说一个故事,再现一个场景,描述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健康的、美好的思想或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懂内容,还要促使学生透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内容感悟文章美好的思想情感,从而受到影响和教育。
  一位老师在学生学完课文《生命桥》以后,巧设一问:读完这篇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可以改为《白色桥》。大家同意吗?这一问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稍作思考便纷纷举手,有的说:“不好,这座桥是老羚羊用生命架起来的。”有的说:“这座桥是羚羊群摆脱危险、保全生命的桥。”这位老师还是坚持己见:“怎么不好?蓝天下,白色的羚羊架起一座白色的桥,多美的题目啊!”有学生立即站起来争辩:“用《生命桥》更美!因为这座桥是老羚羊为了拯救小羚羊的生命,毫不犹豫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身体搭建起来的,这种为了后代、为了他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更美!”还有学生发言:“《生命桥》这个题目让我们读起来有一种敬畏感、悲壮感。”说罢,这名学生用悲壮的语气把题目读了一遍。
  这一教学片段,教者在总结阶段巧设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稍作思考便投到与老师的辩论中。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对老羚羊的行为了然于胸,所以辩论起来是有理有据,胸有成竹。学生在激烈的唇枪舌剑中进一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受到了美好精神品质的陶冶。
  三、在辩论中升华认识
  辩论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凭借已有的资料,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抓住对方的破绽予以驳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活跃,随着论辩的进程,认识也不断地变得清晰、深刻起来。且看下面《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片段。
  学生学完课文后,老师安排了一个质疑的环节,要求学生说说还有什么问题。
  生:读了课文,我总觉得肖邦并不是一个爱国的人,因为他在自己的祖国遭受沙俄入侵的情况下,不是勇敢地奔赴战场与敌人战斗,赶走侵略者,而是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这能说是爱国吗?
  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也可以再读读课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肖邦对祖国是很有感情的,课文中写他离别祖国时“泪水溢满眼眶”“回头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不正反映了他不忍离开祖国吗?
  生:我补充一点。肖邦虽然身在巴黎,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己的祖国。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唤醒民众起来斗争!怎么能说他不爱国呢?
  生:既然他爱国,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在国内不一样可以创作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练习曲》吗?
  生:肖邦是一个音乐家。他与敌人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音乐,而当时在国内他是不可能有比较好的创作环境的,这个条件国外才具备。事实也是这样,肖邦在巴黎勤奋创作,用“催人奋起的旋律”鼓舞人民的斗志。
  生:我从一个资料上了解到,当时肖邦是被迫离开祖国的,否则他离开时也不会那么伤心难过了。
  师:你讲得好,肖邦确实是被迫离开祖国的。他虽然身处异乡,但仍惦记着灾难深重的祖国。这一点课文里写得很清楚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来体会肖邦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爱国情怀!
  四、在辩论中增强语言能力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敏于听而善于言。所谓“敏于听”,就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哪些说对了,哪些说得不合理;所谓“善于言”,就是要针对对方说得不合理的地方,指出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一切都必须凭借语言这个工具。课堂上,老师的引领、学生思想的成果、对文本的解读等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完成。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说,积极地说,大胆地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言语的交锋,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情节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好多老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完成了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复述好故事就结束了。有位老师别出心裁,在学生复述完故事后,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说说你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的印象。很快学生中形成了两种水火不容的观点。这方说王母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她只想到自己,而无视织女的感情。另一方说王母是一个执法如山的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方说王母不近人情,铁石心肠。另一方说王母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在她眼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织女虽然是她的外甥女,但她不徇私枉法。这方说王母不是真的爱织女,王母理解的幸福就是在天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她理解织女的感受吗?织女和牛郎生活虽然清貧,但男耕女织,举家和睦。她把织女抓回天宫,活生生拆散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使织女抛夫别子,织女还会幸福吗?她如真爱织女就应当尊重织女的选择。另一方却说王母是很爱织女的,她是为了织女的幸福才抓她回天宫的,她是不想让织女跟着牛郎吃苦。这方说王母没错,织女触犯天条在先,王母抓她在后。织女犯法必受惩罚,是自食其果,罪有应得。如果王母徇一己之私,睁只眼闭只眼,今后她将如何面对众神?如何管理整个天界?法律的尊严又何在?另一方却说王母完完全全是为了个人的脸面,为了自己那所谓的统治者的尊严……
  课堂上学生各持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王母这个人物,观点碰撞,语言交锋,高潮迭起。这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智慧的学习活动。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文本解读教学中的简单化、浅层化的趋势谈起,提出深入创作背景、深入作者的创作心理、深入疑点进行解读、在比较阅读和补白式文本解读方法中重现语文的魅力,并遵循立足文本、把握文本价值,悟而有度的解读原则,让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语文的深度解读走向深刻,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关键词】文本 深度解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对 38例婴儿蒙被综合征进行分析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检查、脑电图、B超等进行分析。结果蒙被后几乎同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依次为肺、脑、心血管、肾、
校园暴力危害性之大,应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预防校园暴力必须标本兼治,以荣辱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是中心环节。 The harmfulness
抑制控制各成分间的关系是该领域当前的核心问题。借鉴脑成像及功能障碍者的新近研究成果,对该问题进行阐述,发现抑制控制系统中,存在注意抑制、认知抑制、行为抑制两两间的
The reaction of [Et4N]2WS4 with 4 equiv of CuCN in pyridine produced a new polymeric complex [WS4Cu4(Py)4(m-CN)2]∞ 1, whose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characte
新生儿阑尾炎十分罕见 ,术前确诊极为困难 ,病死率很高。本科收治3例 ,男2例 ,女1例 ;年龄19天~26天 ,平均年龄22天。3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9天~15天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11.3天。病理报告 :化脓性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感染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感染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rimethyl phosphite modified HZSM-5 zeolite and un-modified HZSM-5 zeolite treated with 100% steam at 673,773,873,973 and 1073K, resp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统计实践的创新和统计教育的创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切实打好教育这个基础,以统计教育的创新,推进统计实践的创新。必须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