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业大镇的“蝶化”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收事权,下放财权。铜梁县推行“一收一放”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了乡镇的“造血”功能,“兴工富镇”战略初显成效。全县35%的乡镇从纯农业乡镇“破茧”,“蝶化”成了工业乡镇,侣俸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破釜沉舟,从“吆鸭子”开始
  
  2001年初,当得知被县里列为工业重点乡镇纳入年终考核时,侣俸镇机关像炸开了锅。
  侣俸,素以“鱼米之乡”闻名全县,多年来,镇机关108个干部躺在“农业大镇”的“热炕头”上,日子就那样过着。如今,要纳入工业乡镇考核,一时间,干部们的心都悬起来了。
  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李知亮、镇长周良华深知县委、县政府“兴工富县”的战略决心。随即,镇里层层召开会议,统一上下的思想:侣俸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主抓工业,重视农业。
  然而,清理“家当”时让两个当家人“心子把把”都凉了:惟一一个年产值上百万的企业龙都制药厂濒临倒闭,此外,就剩几个不起眼的砖厂和预制场。
  这一年,尽管通过多方努力“输血加气”盘活了药厂,但到年终考核时,侣俸镇还是在9个工业乡镇中“吆了鸭子”。
  “是‘一收一放’的政策为乡镇松了绑,让我们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李知亮说。这一年,县里开始“上收事权,下放财权”,将乡镇干部、教师工资和村组干部误工补助纳入县财政统发,让乡镇有了轻装上阵的机会。
  几年过去了,李知亮、周良华们终于在这里导演了一出“破茧成蝶”的好戏。至2004年底,侣俸镇发展工业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了纺织、机电、制药、塑胶四大产业格局,并成为“重庆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67万元,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60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334%和43.9%。农民人均纯收入4年增长1368元,增幅达68%。
  
  曾经“睡着了”的农业镇
  
  曾经“闹热”的时候,侣俸镇108个机关工作人员被群众戏称为“一百单八将”,22个村每村安排了3名驻村干部,人浮于事的现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发展经济找不到着力点,“粮猪打天下”的局面一如既往。有人戏称其为“睡着了”的乡镇。
  “吃饭财政”导致农业乡镇负债累累。2001年,侣俸镇政府性负债1000多万元,其中工程欠款就达700余万元。李知亮每天上班接待的人绝大多数是讨债的。建筑队也多次锁住学校大门,逼学校还“危改”工程款。逢年过节,镇政府都要把债主们请到伙食团“整两杯”,向债主敬“消气酒”。因为欠债不还,法院曾数次查封镇政府账户。侣俸镇修一段公路,由于工程款迟迟未付,腊月三十,民工将公路堵断一天一夜,天寒地冻,周良华等“一班人”彻夜未眠。
  周良华说:“除了开会,就是躲债,抓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抓公益事业‘手长衣袖短’。”乡镇财政陷入恶性循环,一些干部苦笑着说,资不抵债,镇政府可以申请“破产”了。
  
  “一收一放”改变“弱肩挑重担”窘况
  
  2001年5月起,乡镇干部的工资等开支由县财政统筹解决。“从此,以前那种每到发工资时就紧张的状态总算解除了。”周良华说,“在那之前,每到月底,镇主要领导总是焦头烂额,一张‘苦瓜脸’,有一回连续3个月开不了薪。退休老教师冲到镇政府,把桌子擂得震天响……”
  李知亮告诉笔者,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收入多、潜力大的税种被纷纷上收,越到基层财力越薄弱。而事权又不断下放,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卫生医疗、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长期巨额投入并逐年增长的公益事业责任都落在了基层。“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弱肩挑重担,这是导致乡镇举步维艰的重要因素。”李知亮说。
  铜梁县实施下放财权制度,县里除保留8家企业和金融、邮电两行业外,其余企业税收按属地县、乡分成。除城市建设维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县级固定收入外,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下划乡镇,由乡镇与中央直接共享分成,县里只参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分成,其余收入全部下划,壮大乡镇财力。同时上收事权,从2001年起,县财政统发乡镇干部教师工资和村干部误工补助,并将全县乡镇中学和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
  通过“一放一收”,乡镇财权与事权基本对称,人均财力由7900元提高到1.5万元,得以“休养生息”的鄉镇,重新焕发出了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我对政府有了信心”
  
  “解放”了的乡镇活力迸发。侣俸镇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近三分之二的力量主抓工业。短短两三年,侣俸镇不但盘活并壮大了药业,还扶持发展起了纺织、机电、制药、塑胶等产业。
  “2003年的7月14日。”李知亮至今记得清清楚楚。这一天,40多位纺织企业老板被请到侣俸镇实地考察,豪华车队从镇政府大院一直排到了街上,侣俸街道上万人争睹这一“奇观”。有21位业主当场签订了意向性投资协议,10位业主主动交了押金。
  两三年的休养生息,侣俸镇财力已得到恢复性增长。镇里挤出200多万元前期启动资金,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纺织基地建设管委会,为企业实施“保姆式”服务。
  7月签订进场协议,8月完善相关手续,9月破土动工,10月实现基础设施“三通一平”。周良华对那些无眠的日日夜夜记忆犹新:“干了10多年乡镇工作,从来没感到那么过瘾!人人浑身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劲。”
  2004年5月18日,纺织基地首家企业投产。到现在,已有30余家企业入驻该基地,其中15家建成投产,安装织机1000余台,就近吸收400余农民进厂务工。
  曾经“睡着了”的侣俸镇成了一方热土,到处如火如荼。在金鸿浆纱厂,车工刘锐告诉笔者,她2004年初进厂,到现在月薪达到1200元。据其介绍,在侣俸镇纺织基地10多家企业上班的400余名民工,平均月薪在1000元左右。这相当于他们以前种1年庄稼的收入。
  周良华说,如今,农村工作也比以前好做多了。以前3个镇干部驻1个村,干些“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之类的事,“狗搞熟了,人搞生了”,干群关系“疙疙瘩瘩”的。现在1名干部驻3个村,还觉得轻松加愉快。
  4年来,侣俸镇在逐年自筹近800万元改善工农业及场镇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还偿还了政府负债436.14万元,政府全部工程负债预计明年可以偿清。建筑商陈恒明说:“过去,政府欠我90多万元学校危改工程款,弄得我心头悬吊吊的。现在只剩几万元没兑现了。我一点都不着慌,因为我对政府有了信心。”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冠仁,作家,制片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硕士毕业于悉尼大学。17岁发表首部长篇小说《你不说谎?!》。于《收获》《上海文学》腾讯《大家》等各类媒体发表文章逾百篇。现从事电影制片工作,《地球最后的夜晚》联合制片人。  第一章 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  叶瞳瞳  叶瞳瞳不记得还有比2014年2月12日更倒霉的日子了,早上7点开始打工:斯塔拉菲尔德火车站对面
期刊
与全国的其他地区相比,重庆在“十一五”期间还必须过一道坎。这就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  移民迁建的高潮过后,国家投资明显减少,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在经历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之后,经济缺乏产业支撑的问题凸显。库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渝西经济走廊、都市发达经济圈和全市均额,2004年库区人均GDP仅为都市发达经济圈的1/3;除万州、涪陵和长寿3区外,其余16个区县缺乏二、三產业尤其是
期刊
放眼西部,重庆和成都皆属重量级城市。然而,这对“欢喜冤家”怀着林林总总的“恩怨情仇”,长期以来却是竞争多于合作。  重庆直辖之后,四川汽车工业几近消失。但汽车制造基础薄弱的四川省并不是着眼于培养汽车配套企业,而是独立搞了川汽,并花力气引进了丰田来试图重振四川汽车业。另一方面,重庆长安集团目前近300家配套企业中,一半来自重庆本地,一半来自江浙地区,极少来自四川。  其实,川渝山水相连,文化同宗同脉
期刊
为及时总结提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重庆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领导小组和重庆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决定,从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在全市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征文活动,并在本刊开辟专栏,陆续刊登理论文章。  这次征文活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期刊
“十一五”期间,投资将继续拉动重庆的经济发展,但钱从哪里来?  笔者认为,应培育并增强资本形成能力,使重慶成为金融机构聚集地和区域性金融市场,并通过金融创新建立吸纳资金、聚集资金的“高地”,引天下资金为我所用。  要保证投资强度,实现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大开放发挥金融资本形成的“虹吸效应”。  在“十一五”期间,重庆应该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开融资渠道。  “请进来”,重庆企业界应
期刊
作为普通的农民党员,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同样要回答好如何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让共产党员的名称熠熠生辉。农村普通党员,在体现党员先进性方面,要在五个方面带好头。  带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农村普通党员尽管无职无权,同样可以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真信、真干,在思想和行动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带头宣传和执行党的
期刊
“三百工程”、“对口帮扶”、“服务型政府”,江津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三招”破解困扰农民的持续增收难、脱贫致富难和办事难,把“群众得实惠”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三百工程”确保持续增收    “地薄、闭塞、光棍多。”这是江津市石门镇金石村的真实写照。“百万工程”启动后,镇干部动员村民种花椒,村民胡世先成了当地“吃螃蟹”的第一人。他承包200亩荒山种植花椒,没两年,一次收获近1.5万公斤鲜花
期刊
凡是登记了就业信息的农转非人员,只要不挑肥拣瘦,镇政府在24小时内负责为他们推荐一次工作,直到找到工作为止。24小时帮你找“飯碗”,南岸区南坪镇的这一做法深受群众欢迎。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南坪镇历经了数次大规模征地拆迁。大量农转非人员因缺少就业技能,只能靠吃“低保”度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守着这片热土,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以往,虽然党委、政府也很关注农转非人员就业及培训,但由于
期刊
在众多农业乡镇债务沉重、发展乏力的时候,铜梁县侣俸镇从一个传统的农业镇向工业镇的嬗变具有“标本”意义。  侣俸镇“破茧成蝶”是该镇干部群众不懈努力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是铜梁县实施的“上收事权、下放财权”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當前,财政体制缺陷带来的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让许多乡镇特别是农业乡镇发展难以为继。收入多、潜力大的税种被纷纷上收,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长期
期刊
“四星挂牌,五星服务,‘江山10号’是三峡航运上一颗璀璨明星。”这是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沈力在乘坐“江山10号”轮之后,写下的感言。  用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党委副书记陈胜军的话说,“江山10号”轮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船上党支部这个“流动的堡垒”功不可没。  政委汤美庆的父亲是一个老干部,身患晚期肺癌,由于正值黄金周,船上离不开人,以致父亲在临终的时候都没能见上儿子一面,这不能不说是汤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