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能够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深入到了幼儿园教育阶段,需要相关教师重视起科学有序教学开展,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实施,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将其作为幼儿的胡写乱画,而是应系统的为幼儿展开适当的引导。通过对美术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来合理的进行教学开展,以此促进美育目的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3-236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在这一时期,幼儿不是接触学科类的系统学习,而是进行着全方位的知识接触。美术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其科学有序的开展,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幼儿的美术教师,应准确的认识美术教学特点,结合幼儿的思维认知,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通过趣味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适当的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使得幼儿的注意力可以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发展。通过切实的提高美术教育效果,促进儿童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注重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随时随地的写写画画,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要知道美术教育不同于语数外等学科,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充分的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幼儿进行有主题的绘画。在没有强制性的情况下,打开幼儿绘画的大门。进行活动组织时,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写、画水平,展开科学的教育,让幼儿学好美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注意趣味元素的运用,与此激发其绘画兴趣,使得幼儿可以由“随便画”、“随心画”到“用心画”进行转变,提高美术课程教学效率。
在幼儿园活动开展中,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幼儿喜欢乱涂乱画,或者是玩一些纸屑,泥巴和印章等。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将幼儿的乱涂乱画和玩耍整合到美术绘画中。如给幼儿一张大白纸,然后让他们在玩纸屑的时候,可以将纸屑摆出一定的造型,或者是用印章画出趣味的图案。通过将玩耍内容呈现在纸上,以此来让幼儿可以随时的看到自己的成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讲童话故事、看视频等方式,增强幼儿对绘画学习的体验,激发其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直观演示的教学情境
与中小学阶段相比,幼儿在形象行为和直觉思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来实施教学,让幼儿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在直观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通过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进入场景,让其在场景中思考、创新。
例如,在绘制“各种各样的汽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和图纸,或者是在园内组织一个小型的汽车模型展览。通过这一情境创设,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车。或者是在风筝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不同装饰风格的风筝,并分发给幼儿一起玩,让其随身携带。在玩耍后让幼儿看一看自己手中的风筝,看能不能根据一些布料和画笔,制作出相应的风筝。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风筝的兴趣很高,这样教学活动开展时,幼儿也会积极的参与进来。
三、融日常生活于美术教育活动
生活是藝术的源泉。美术作为艺术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在进行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重视生活资源的利用。通过科学选择生活材料,进行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可以教给幼儿一定的知识。
比如,自然是最宝贵的资源,那么就可以让幼儿在园内发现自然之美,通过仔细观察绿树、鲜花、岩石、流水、石子小路,来感受自然的美好。或者是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从家里带一些板栗,然后让幼儿吃栗子留栗子壳,将栗子壳摆放成企鹅,小兔子等动物形状。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活动不仅会受到幼儿的喜爱,还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教师还可以借助节日活动,来进行美术教育。如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室外看一看街道和商店,感受其节日氛围和装扮。以实践活动开展,让幼儿可以充分的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在幼儿获得一定体验后,组织“用彩泥制作美味月饼”这一活动。这时幼儿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其活动参与度也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总而言之,为了切实的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事物,并创设场景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可以充分理解美术知识内容,积极参与美术课堂,切实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孙丽.灵活运用绘本创新农村幼儿美术教学[J].新课程,2020(50):14.
[2]沈辰.幼儿美术教育中绿色材料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63-64.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3-236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在这一时期,幼儿不是接触学科类的系统学习,而是进行着全方位的知识接触。美术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其科学有序的开展,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幼儿的美术教师,应准确的认识美术教学特点,结合幼儿的思维认知,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通过趣味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适当的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使得幼儿的注意力可以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发展。通过切实的提高美术教育效果,促进儿童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注重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随时随地的写写画画,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要知道美术教育不同于语数外等学科,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充分的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幼儿进行有主题的绘画。在没有强制性的情况下,打开幼儿绘画的大门。进行活动组织时,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写、画水平,展开科学的教育,让幼儿学好美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注意趣味元素的运用,与此激发其绘画兴趣,使得幼儿可以由“随便画”、“随心画”到“用心画”进行转变,提高美术课程教学效率。
在幼儿园活动开展中,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幼儿喜欢乱涂乱画,或者是玩一些纸屑,泥巴和印章等。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将幼儿的乱涂乱画和玩耍整合到美术绘画中。如给幼儿一张大白纸,然后让他们在玩纸屑的时候,可以将纸屑摆出一定的造型,或者是用印章画出趣味的图案。通过将玩耍内容呈现在纸上,以此来让幼儿可以随时的看到自己的成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讲童话故事、看视频等方式,增强幼儿对绘画学习的体验,激发其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直观演示的教学情境
与中小学阶段相比,幼儿在形象行为和直觉思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来实施教学,让幼儿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在直观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通过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进入场景,让其在场景中思考、创新。
例如,在绘制“各种各样的汽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和图纸,或者是在园内组织一个小型的汽车模型展览。通过这一情境创设,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车。或者是在风筝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不同装饰风格的风筝,并分发给幼儿一起玩,让其随身携带。在玩耍后让幼儿看一看自己手中的风筝,看能不能根据一些布料和画笔,制作出相应的风筝。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风筝的兴趣很高,这样教学活动开展时,幼儿也会积极的参与进来。
三、融日常生活于美术教育活动
生活是藝术的源泉。美术作为艺术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在进行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重视生活资源的利用。通过科学选择生活材料,进行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可以教给幼儿一定的知识。
比如,自然是最宝贵的资源,那么就可以让幼儿在园内发现自然之美,通过仔细观察绿树、鲜花、岩石、流水、石子小路,来感受自然的美好。或者是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从家里带一些板栗,然后让幼儿吃栗子留栗子壳,将栗子壳摆放成企鹅,小兔子等动物形状。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活动不仅会受到幼儿的喜爱,还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教师还可以借助节日活动,来进行美术教育。如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室外看一看街道和商店,感受其节日氛围和装扮。以实践活动开展,让幼儿可以充分的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在幼儿获得一定体验后,组织“用彩泥制作美味月饼”这一活动。这时幼儿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其活动参与度也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总而言之,为了切实的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事物,并创设场景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可以充分理解美术知识内容,积极参与美术课堂,切实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孙丽.灵活运用绘本创新农村幼儿美术教学[J].新课程,2020(50):14.
[2]沈辰.幼儿美术教育中绿色材料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