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建筑结构抗震微博教学实践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8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微博这一新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探讨教学新思路。文章首先分析了微博的教学优势,接着阐述了在建筑结构抗震教学中,利用微博进行的教学实践。最后,对基于微博的建筑结构抗震教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基于微博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优化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博;建筑结构抗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TU97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12603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在中国,各种类型的微博网站已经占据时代潮头,比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它可以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手机短信、彩信、QQ等随时随地分享给你想分享的对象,满足用户社会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使整个网络变成一个可写、可交互的媒体[1]。截止2013年3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达到5.03亿,这其中不乏大量的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在这个时代中借助微博这样的新媒体展示独立个性,并通过微博获取知识[2]。网络提速、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学生微博用户的持续增长等因素,使得我们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笔者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中,尝试将微博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探讨教学新思路和途径。
  一、微博的教学优势
  微博是Web 2.0技术的应用形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与传统博客相比,具有“短、灵、快”的特点[3]。调查数据显示,57.4%的学生、35%的教师经常使用微博,这说明微博被师生较广泛接受,且学生相比于教师更容易和乐于接受新事物,尤其是网络新兴媒体[4]。微博融合了多种媒介功能,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打破了以往媒体的更新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缺陷。微博用户可将微博作为一个即时信息的交流平台,除了发布自身信息外,近半用户表示会在微博上进行信息转发[5],因而,作为互动性强的个人媒介,微博引入教学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便于师生实时交流
  通过微博交流,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博用户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来发布和浏览消息。微博具备独特的“@功能”,如果学生有问题,只需在微博发布消息,并且“@教师”,或者以私信的方式给教师发消息,教师可以立即收到留言,并以微博的方式回复学生。与传统QQ或email相比,这种发送方法省去了登录网站才能查看留言的繁琐,而且所有人均可见,避免了相同问题重复提问、重复回答。
  (二)便于学生相互协作学习
  微博用户通过互相关注、在线对话等形式相互交流,推动了人与信息的进一步融合,达到“人-信息-人”的无缝链接,通过“粉丝”的不断转发扩大信息覆盖面,使互动产生的影响不断上升,为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把需要预习的内容发布在微博上,也可以要求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和心得共享到微博。学生之间通常已互为“粉丝”,他们之间的信息可以完全共享,因此通过微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随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一门课结束后才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这样会导致即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修正。通过微博进行教学管理可以建立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查阅微博中与学生互动的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程度,可以加强对互动性过程的监控与调节。根据与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可以评价学习的进度和效果。教师通过与学生在微博的讨论记录还可以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促使教师及时调整课程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需要。
  (四)便于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碎片化时间就是指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段,比如在公交车上、火车上、出租车上、堵车的路上、等红绿灯的时。这些时间不足以完成一项具体的事或者进行一次具体的活动,只能拿出手机做一些碎片化的事,如:刷微博。微博的兴起正是充分利用了现代人碎片时间过剩,随时拿出手机浏览网页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和要点发布在微博上,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二、基于微博的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实践
  作者在所负责的本科生建筑结构抗震教学中,充分发挥微博的特性,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在新浪微博平台开通微博账号,相互添加“关注”成为微博“粉丝”,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如下活动。
  (一)微群讨论
  微群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以微博的形式更方便参与交流。作者在开课之初,建立了“建筑结构抗震”微群,并邀请学生加入该群,组建了由教学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数字化虚拟活动空间。在微群内,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作为组织者,教师在微群内发布课程相关通知,设定讨论主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作为参与者,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并拓宽学生的讨论话题。这种新颖的讨论方式克服了某些学生不敢当众发言的羞怯心理,增加了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
  (二)微盘课件共享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件通常是在课堂上以U盘拷贝、课后EMAIL的形式发布给学生。但是,这种发布课件的缺点是只能一对一,对于大量学生,需要多次拷贝,而且课件发布后得不到信息反馈。在基于微博的教学中,作者每次课后将课件传至新浪微盘,并通过微博共享,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下载或在线观看课件,对于课件中的疑问,直接在微博中以评论的方式提问,教师以评论的方式答疑。對于作业、课件中的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及学生需要阅读的课后资料,笔者以同样的形式共享,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手机浏览微博学习抗震课程的相关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和创新,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内容有搭建多级结构创新大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设“卓越工程师”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以“设计院模式”为蓝本,构建 “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新模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性教学体系;结构创新大赛;校企合
期刊
摘要:近年来,翻转教学模式(FCM)正成为日渐兴起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实施FCM是否具有可行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FCM主要特征和国内高等教育现状,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FCM教学改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选课分流、完全FCM、部分FCM、混合FCM的概念设计,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提出了实施混合FCM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建筑学专业五年本科教学的综合性检阅,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思考与优化,关注毕业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探索一种多学科协作、研究和教学互为促进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满足当前毕业生去向多元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文章通过“生产性要素融入的绿色社区研究与设计”课题对“有农社区”这一学科前沿领域进行研究,对多学科联合的研究性毕业设
期刊
摘要:文章在明确绿色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定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规划与开发过程及实验课程体系,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成与要求,从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建设、资源共享建设4个方面归纳了中心管理机制和共享机制。研究结果可为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也可为其他同类虚拟仿真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要:联系岩土工程实践,以及岩体的不可透视性、赋存环境复杂性等特征,提出了虚拟现实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并结合深部井巷工程介绍了该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基于该平台的教学方法改造提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安全轻松的虚拟环境中学习、感知实际工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真实环境中实际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岩土工程;虚拟现实;
期刊
摘要: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经过六年毕业环节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高等教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新型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培养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阐述了重庆大学工程管理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创新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探索了毕业设计基本教学规律、设计题目选择与联合设计运行机制和毕业设计保障及管理方式,为培养具备知识融合性、能力综合性和多专业协调性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毕业设计工作中,构建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近3年的实践证明,该管理体系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科教育;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6010906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专
期刊
摘要:  文章针对空气调节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点和一些高校在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改革时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在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中实施“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和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空气调节课程; 校企联合;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900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期刊
摘要:  针对新版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探讨,通过与旧版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分析,详细阐述其修订或删减的主要依据,并对新版规范的修订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进而提出建筑抗震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新要求,同时也为工程技术人员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版规范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规范;修
期刊
摘要: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水力学实验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中,对基础实验实行自选式教学模式,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投入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基础实验;创新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