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二宝,父母总喜欢有意无意地将两个孩子进行比较,虽说这样的比较并不是为了贬低某一个孩子,可父母一句不走心的话,却可能会让孩子走心。
案例
悄悄弹琴的妹妹
蕊蕊4岁了,准备开始学琴,不过她对钢琴并不陌生,因为从她出生起,哥哥就一直在学琴、练琴。平时钢琴老师来家里教哥哥,蕊蕊也在一旁看,虽然不懂五线谱和指法,但她学会了很多“行话”。
蕊蕊4岁生日之后,妈妈开始让她接受钢琴启蒙,哥哥的钢琴老师也开始教蕊蕊。蕊蕊很兴奋,每当老师夸她“蕊蕊真棒,你哥哥小时候都没有你学得这么快”时,蕊蕊就弹得更加卖力、更加认真。课下练琴的时候,爸爸偶尔会让哥哥去指导妹妹,还鼓励蕊蕊早日超过哥哥。
妈妈以为妹妹的学琴之路会很顺利,可是麻烦很快就出现了。最近蕊蕊上课状态还不错,可是老师走了之后就是另一个样子了,练琴总是不积极,偶尔还闹小情绪。她每次都要等哥哥练完琴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会坐在钢琴前面。不过,她拒绝家里人监督她练琴,也不许有人看她练琴,要把家里人都“请”出去才肯开始练琴。有时候,妈妈透过门缝看蕊蕊练琴,发现她经常把手指轻轻地放在钢琴上,但是不弹奏,只是嘴巴里念叨着“哆来咪……”。有时候弹下去,也是轻轻的,生怕声音大了被别人听到。
每当哥哥弹琴的时候,蕊蕊就会说:“我不听。”如果要求她听,她就开始耍脾气。哥哥也曾经邀请她一起进行四手联弹,给她两个很简单的音进行配合,但是试了两次都配合不好,蕊蕊就彻底崩溃了,大哭大闹。妈妈觉得很奇怪:“我们又没有批评她,她在发什么脾气呢?是不是觉得哥哥弹得好,自己刚学弹不好,怕别人笑话她?可是家里人从来没有批评过她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专家点评
洞察:有比较,就有伤害
案例中的蕊蕊与哥哥现在一起学习钢琴,但哥哥早学了3年。尽管之前妹妹耳濡目染对钢琴很熟悉,但毕竟只是旁观。从这个时间点来看,两个孩子学琴的起点不同,练习的时间不同,掌握的要领不同,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也许在大人心中并未刻意将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但客观事实在,比较就在。爸爸的一句“早日超过哥哥”,老师的一句“比哥哥弹得好”对两个孩子来说何尝不都是一种伤害?大人认为是一句鼓励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挑战和对抗,心中必然会滋生出很多复杂的情感。兄妹两个都练琴,高下一览无余。这种情况下,即使大人没有批评,妹妹的自尊心也会受到挑战。一次两次不算什么,长时间被挑战,就会产生担心和畏惧,孩子害怕跌入被一路比下去的逆境。
每一个琴童背后都有一部“血泪史”,学琴过程是艰辛的,随着级别的提升,初学时的好奇、玩耍感很快就会让位于枯燥索然的练习,不厌其烦的重复,漫长无期的工夫。相伴而来的会有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指责、自己的逃避。这些也是妹妹在“耳濡目染”时学到的,形同阴影一般构成了挑战。所以,妹妹的畏惧是双倍的,比较的伤害又让双倍的畏惧升级了。
解决:凸显共学的乐趣,帮孩子跳出逆境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清晰地分析出自己让孩子学琴的意义。“别人家的孩子都学,我们也得学”“多学才艺总没坏处”“音乐素养不可缺”等盲目的想法遍布。但是学琴最根本的意义并不在此,无论学钢琴、小提琴还是学架子鼓,都是手段,都应该是引导孩子成长的载体。借助于学琴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炼耐力,陶冶性情,塑造人格才是目的,说到底还是育人。好比交通工具与目的地的关系,育人是学琴要达到的目的地,学什么琴、怎么学、跟谁学、学多久都是为达到目的地选取的交通工具。通过学琴,孩子的品性、人格、自我意识得以形成,这才应该是学琴真正的成果。
兄妹共学与一个孩子单独学相比,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乐趣。既然学琴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帮助孩子战胜畏惧,引领孩子善于表达,支持孩子展现自我,那么在家有二宝都在学琴的过程中,父母就更需要完全放弃比较的习惯和心态,淡化两个孩子共学的竞争性、比赛性,反而要强化互補性、合作性,使共同学习的美好凝聚在孩子的人格中、品性中,成就一对心灵共同成长的兄妹。比如在蕊蕊的家庭,父母就可以鼓励兄妹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首曲子,展现各自的特色。练琴的时候,强调男孩有男孩的奔放,女孩有女孩的温婉;哥哥以熟练见长,妹妹就可以突出个性与创新;哥哥可以扮演小老师,妹妹也可以扮演小教练,教学相长,各显优势。再比如四手联弹时,要引导两个人找到合作的奇妙所在,双人配合的乐趣所在,这样才能让孩子跳出与他人比较的阴影,跳出逆境,用自信面对学琴本身的挑战,更能让每个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是另一个人的翻版或者比较对象。
田国秀
中国抗逆力研究与推广的先行者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案例
悄悄弹琴的妹妹
蕊蕊4岁了,准备开始学琴,不过她对钢琴并不陌生,因为从她出生起,哥哥就一直在学琴、练琴。平时钢琴老师来家里教哥哥,蕊蕊也在一旁看,虽然不懂五线谱和指法,但她学会了很多“行话”。
蕊蕊4岁生日之后,妈妈开始让她接受钢琴启蒙,哥哥的钢琴老师也开始教蕊蕊。蕊蕊很兴奋,每当老师夸她“蕊蕊真棒,你哥哥小时候都没有你学得这么快”时,蕊蕊就弹得更加卖力、更加认真。课下练琴的时候,爸爸偶尔会让哥哥去指导妹妹,还鼓励蕊蕊早日超过哥哥。
妈妈以为妹妹的学琴之路会很顺利,可是麻烦很快就出现了。最近蕊蕊上课状态还不错,可是老师走了之后就是另一个样子了,练琴总是不积极,偶尔还闹小情绪。她每次都要等哥哥练完琴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会坐在钢琴前面。不过,她拒绝家里人监督她练琴,也不许有人看她练琴,要把家里人都“请”出去才肯开始练琴。有时候,妈妈透过门缝看蕊蕊练琴,发现她经常把手指轻轻地放在钢琴上,但是不弹奏,只是嘴巴里念叨着“哆来咪……”。有时候弹下去,也是轻轻的,生怕声音大了被别人听到。
每当哥哥弹琴的时候,蕊蕊就会说:“我不听。”如果要求她听,她就开始耍脾气。哥哥也曾经邀请她一起进行四手联弹,给她两个很简单的音进行配合,但是试了两次都配合不好,蕊蕊就彻底崩溃了,大哭大闹。妈妈觉得很奇怪:“我们又没有批评她,她在发什么脾气呢?是不是觉得哥哥弹得好,自己刚学弹不好,怕别人笑话她?可是家里人从来没有批评过她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专家点评
洞察:有比较,就有伤害
案例中的蕊蕊与哥哥现在一起学习钢琴,但哥哥早学了3年。尽管之前妹妹耳濡目染对钢琴很熟悉,但毕竟只是旁观。从这个时间点来看,两个孩子学琴的起点不同,练习的时间不同,掌握的要领不同,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也许在大人心中并未刻意将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但客观事实在,比较就在。爸爸的一句“早日超过哥哥”,老师的一句“比哥哥弹得好”对两个孩子来说何尝不都是一种伤害?大人认为是一句鼓励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挑战和对抗,心中必然会滋生出很多复杂的情感。兄妹两个都练琴,高下一览无余。这种情况下,即使大人没有批评,妹妹的自尊心也会受到挑战。一次两次不算什么,长时间被挑战,就会产生担心和畏惧,孩子害怕跌入被一路比下去的逆境。
每一个琴童背后都有一部“血泪史”,学琴过程是艰辛的,随着级别的提升,初学时的好奇、玩耍感很快就会让位于枯燥索然的练习,不厌其烦的重复,漫长无期的工夫。相伴而来的会有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指责、自己的逃避。这些也是妹妹在“耳濡目染”时学到的,形同阴影一般构成了挑战。所以,妹妹的畏惧是双倍的,比较的伤害又让双倍的畏惧升级了。
解决:凸显共学的乐趣,帮孩子跳出逆境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清晰地分析出自己让孩子学琴的意义。“别人家的孩子都学,我们也得学”“多学才艺总没坏处”“音乐素养不可缺”等盲目的想法遍布。但是学琴最根本的意义并不在此,无论学钢琴、小提琴还是学架子鼓,都是手段,都应该是引导孩子成长的载体。借助于学琴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炼耐力,陶冶性情,塑造人格才是目的,说到底还是育人。好比交通工具与目的地的关系,育人是学琴要达到的目的地,学什么琴、怎么学、跟谁学、学多久都是为达到目的地选取的交通工具。通过学琴,孩子的品性、人格、自我意识得以形成,这才应该是学琴真正的成果。
兄妹共学与一个孩子单独学相比,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乐趣。既然学琴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帮助孩子战胜畏惧,引领孩子善于表达,支持孩子展现自我,那么在家有二宝都在学琴的过程中,父母就更需要完全放弃比较的习惯和心态,淡化两个孩子共学的竞争性、比赛性,反而要强化互補性、合作性,使共同学习的美好凝聚在孩子的人格中、品性中,成就一对心灵共同成长的兄妹。比如在蕊蕊的家庭,父母就可以鼓励兄妹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首曲子,展现各自的特色。练琴的时候,强调男孩有男孩的奔放,女孩有女孩的温婉;哥哥以熟练见长,妹妹就可以突出个性与创新;哥哥可以扮演小老师,妹妹也可以扮演小教练,教学相长,各显优势。再比如四手联弹时,要引导两个人找到合作的奇妙所在,双人配合的乐趣所在,这样才能让孩子跳出与他人比较的阴影,跳出逆境,用自信面对学琴本身的挑战,更能让每个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是另一个人的翻版或者比较对象。
田国秀
中国抗逆力研究与推广的先行者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