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6-01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广大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搞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小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特别所在城市内的学校,对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将满腔的热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接班人。要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改善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1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小学生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 通过各种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3 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孩子们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我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4 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小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5 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相结合搞好德育教育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我们的工作还属于探索阶段,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推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17-01  【摘要】本文作者旨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关注学生的人文文化成长。  【关键词】教材;关注;人文文化;成长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就像走来的一个巨人,体量很大,人口很大,国土也很大,知道他走了很长的路来,却不知道他的性格,有些人甚至对他踏着的脚步感到恐惧。巨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6-01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教师不仅应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同等高质量的课堂互动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3-01  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生物教学成效呢?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1 构建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只有以亲切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0-01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1-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就是使之成玉。  翻开语文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尤其是选入了大量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1)02-0008-01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学年段的教育。我今年教的是二年级,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4-01  1 背景  如何在科技教育中扎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从小处着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生活的点滴中挖掘“亮点”,同样能起到触类旁通,潜移默化的效果。下面就结合笔者在实践中一些做法粗浅谈的一些体会。  2 教师的策略  2.1 思想发动。营造浓厚的科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2-01  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但更新思维方式,活教活学方可使教学成绩日新月异。怎样激活创新思维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行教学尝试。  1 树立求同存异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只局限于抓纲务本,一本教参往往是教师们传授知识的蓝本,从字词、文学常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5-0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梅贻琦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于承担着基础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所谓名校的宣传中,占地多少亩建筑面积多少平米实际上是最不具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7-02  【摘要】所谓“一岁看小,三岁看老。”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在幼教工作中我们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通过与同伴交往的亲身体验,使幼儿感受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会让人受到欢迎,并能发自内心的去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父母等与幼儿经常接触的人应起到表率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