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进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纵观人类历史,从古到今,凡是取得成功的人总是充满自信的人。尤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更是不能立足于社会,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老师就得从一点一滴小事中精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年龄虽小,一些具体真切的人和事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英雄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羡慕英雄名人,钦佩他们的胆识和才智,并能自觉地模仿他们去做,去要求自己将他们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激发自信心。其次,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选择身边的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自信向上。教师要坚持不懈,逐渐使学生从学榜样过渡到自觉需要的精神状态,产生自信心,形成一种执着前进的动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还需要有系统的教育
  
  学生的自信心很脆弱,教师必须认真加强教育,才能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首先,教师要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整体思想素质,把握各种时机,进行多方位教育。其次,要重点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认识的正确方向。
  
  三、寻找契机,培养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机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首先,对学生要多信任,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在很好地完成学习的同时树立自信;其次,要委以学生重任,满足学主的表现欲,老师要善于发现差生的特长,用其所长提高他们的地位;再次,促进成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帮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成功,使之尝到成功的滋味,得到实现的满足,并以此为基点,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巧用时机,刺激批评反馈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从正面促进学生进步,又可以反面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特别对优等生,老师要掌握时机,指出其缺点或给以中肯的批评。三言两语,批评过后,迅速淡化批评的气氛。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又使他们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悄悄改正。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既能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调动其自身向上的因素,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团结向上的集体的建成。
  (河北省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正】 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我们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他在说明革命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时,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日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现身中山市华侨中学,以“我的读书教育生涯”为题,现身说法谈读书与教育。在谈到有天才天赋的孩子时,杨振宁建议此类孩子父母,不要将天才孩子当做天才来养,否则会是一个悲剧。(见2009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   说到对天才的培养,想起了我国古代王安石写的一篇文章《伤仲永》。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人高得多。遗憾的是,因为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不当,让他沦落
为了提高效率,加强养成习惯的培养.我制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合作研讨;拓展延伸,开阔思路;布置作业,复习巩固。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给学生
摘要:一直以来,如何让中学生上好体育课,爱上体育课,是广大体育教师努力的方向。国家几年前就颁布了体育课程新标准,其目的也是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建立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并能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目前,学生上体育课的行为习惯并没能很好地按新课改的目的去发展,如果没有体育中考的任务的话,学生上体育课就希望上成活动课。也就是让他们自己玩,不想老师教授课程内容。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
阅读,是我们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有效的阅读手段或方法,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才干,激发我们的创造才能。
海涅曾很心碎地说过一句话:“夜间,想到德国,睡眠便离我而去,我再也无法合眼,泪流满面。”这句话,也令我失眠,辗转榻上,久久沉吟。后来,我终于得出一种破解:心碎的深处,与日耳曼民族跌宕的历史有关。  这个民族,既有爱因斯坦伟大的相对论,尼采、黑格尔、马克思伟大的哲学,贝多芬、瓦格纳伟大的音乐和歌德的伟大诗篇,也频生恶魔,包括希特勒、纳粹和法西斯主义。民族的样相,伟大与丑陋、辉煌与陷落,高贵与卑劣,都
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找出策略解决问题并检验其正确与否的教与学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这一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
新课程的理念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一种挑战于学科本位论的崭新教育价值观。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影响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远的,“对话”作为语文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平等、民主,张扬着个性、人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建构对话平台,使语文课堂成为养育人性的圣殿呢?  一、 创设对话的时机  克林伯纳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这本《王斌泰教育文集》为我们打开了一番探求教育真谛的新天地,使人感受到作者不拘于常规的创新意识,而且其科学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见解观点,突显了理论气质和教育精神。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用典型事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