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汉堡的烧烤趴
初到美国,学校为所有国际学生召开了一个盛大的迎新会,还很体贴地把当天的日程安排给每个留学生都发了一封长长的邮件。通篇1000多个单词,我只记住了一行,“中午在学校大草坪有烧烤自助party。”
就因为这一句话,我一上午基本就废了,台上教授讲的什么我完全忽略,一心盼望着12点赶紧到来,烧烤的香味仿佛已经开始飘过来了。当我们一群留学生兴致勃勃地冲到大草坪时,我顿时呆若木鸡。烧烤不应该是一座高高厚厚、香喷喷的肉山,以及各种香肠、牛排、肋骨吗?可是看着现场的原材料,我都要哭出来了。美国人的烧烤逻辑实在是太直接了,肉山倒是有,但是品种单一,除了热狗香肠就是汉堡牛排。
说是烧烤自助,其实就是汉堡自助。你排队,然后选面包,把烤好的牛肉夹进去,搁片蔬菜,挤点番茄酱或者黄芥末就算齐活。再拿瓶水,您就可以找地方歇着了。你要是以为这种现做的汉堡比麦当劳好吃,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人烧烤趴上的汉堡几乎不放盐,你觉得淡而无味,可人家要的就是肉的原味。
这种烧烤趴在美国大学里特别常见。我住的学生公寓经常会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搞一搞邻里活动,支个大帐篷,一帮人站在路边一手举着个汉堡,一手举着瓶啤酒吃得非常happy,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我到美国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再也不会掺和这种活动,美国同学拉我去,我总会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因为作为一个习惯了吃香喝辣的中国人我真不习惯这种味同嚼蜡的食物。如今,我是多么怀念国内的美食啊!
另外一位烧烤趴上的常客就是自制曲奇和布朗尼(介于饼干和蛋糕之间)。作为一个正常女生一我深深信奉某情感专家的名言:“女人都有两个胃,一个胃装正餐,一个胃装甜品。”我对甜食——尤其是蛋糕的热爱可想而知。不过到了美国之后,我基本算是戒掉了甜食,因为美国的甜品真是无与伦比、一塌糊涂得甜!
布朗尼在国内深受各种小资的喜爱,尤其在学生时代,哪个男孩在情人节当天送女友一盒布朗尼,那简直会招来全体室友的羡慕嫉妒恨,但在美国它就是家常小吃,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我的那帮同学,一大早就拿着用保鲜膜包好的布朗尼当饼干啃。我刚来那会儿还不知道美国甜食的深厚功力,有一次学院活动,我特别贪心地抢了一整盘的曲奇和布朗尼才吃了一块我就惊讶地发现,喝到嘴里的可乐居然完全没有味道了!喝多了还泛着一丝苦味。我实在受不了,端着个盘子忽悠我身边的中国师姐们,结果人人都摆出一副你当我是傻子呀”的表情。原来大家都上过当了。
学校附近有家卖cupcake(杯装蛋糕)的蛋糕店,常年爆满。我自然禁不住诱惑,以为这家的甜食一定不同凡响,所以也挤着排队。口味果然丰富,基本上从胡萝卜味到花生味,再从南瓜味到草莓味,什么都有。尽管如此,我愣是没吃出任何味道,除了腻到死的甜。和我同班的美国女孩在那家店打工,为了不浪费,每天晚上都能把当天没有卖完的cupcake带走,结果吃得整个宿舍身材集体变形。
被蹂躏的外来美食
美国原创食品其实少得可怜,大多都是舶来品。不管神马法国菜、印度菜、黎巴嫩菜、日本菜,到了这地界,都得按照美国人的理解改良一番,最雷人的就是改良过的中国菜,纯属臆想+变种。中国菜在美国相当受欢迎,我的美国同学说起出去吃饭,也不知是为了照顾我还是他们本来就好这一口,反正每次必定去中国馆子。有一天一个美国同学吵吵着要去重庆楼,到了那儿,我们指点江山点了一大桌子菜,美国同学欢天喜地地指着酸辣汤对我说,“我们可喜欢中国的酸辣汤啦,每次吃中餐都会点!”我闭着眼睛陶醉地喝了一口,扭过脸就对他说:“哎呦,这不是涮过鱼香肉丝的水吗?”
还有一次我做东请一位美国大叔吃饭,因为人家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非让我点一道北京家常菜。我琢磨了半天猛然想起了我心爱的木须肉。菜上来以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拽住服务生问:“大哥,你上错了吧,这怎么看怎么像北京烤鸭呀?”没错,只有北京烤鸭才会配上春饼和甜面酱吧?当大叔一脸兴奋地追问我木须肉为什么叫木须肉时,我对着一盘既没有鸡蛋,也没有黄瓜,更没有什么木须,只有圆白菜和肉条(对,你没看错,不是肉丝)的木须肉,早已无力吐槽。
传说中的贵族范儿美食——法国菜,也在这里无情地遭到了“蹂躏”。一天下课,我表示饿得能吃下一头牛,于是同班的一哥们兴高采烈地带我去了一家特别隐蔽的法国馆子,并且号称那里的可丽饼是极品中的极品。看着我一脸的犹豫,他热心告诉我那个可丽饼做得特别像中国煎饼果子,好吃极了,所以无须担心。我好了伤疤忘了疼,兴奋地答应了,可你知道端上来的是什么吗?软软的甜蛋饼上还有厚厚一层蓝莓酱,蓝莓酱上又盖了厚厚一层奶油。我鼓足勇气咬了一小口,天呐,小蛋饼里还填满了巧克力酱,再次差点被甜死!那哥们儿还一脸期待,天真地看着我:“好吃吗?这可是我的最爱!”
来美国就等于上了新东方
刚来美国,我常常听见前辈们自嘲“来美国就等于上了新东方”。千万别误会,这里的新东方不是外语培训,而是厨师烹饪学校。虽然大多数留学生在国内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煮个鸡蛋都得百度需要几分钟的主,可是在美国待几年,人人都可以练成大厨。就像网上调侃的:“要娶就娶海归女,因为她们一般都会做菜,而且中西餐都很精通,保证你有口福!”
我们一帮新来的留学生第一次包饺子,整个过程就是一场灾难。我是其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位,但也仅限于会包,其他什么和面、剁馅、擀皮一律没沾过手。我们把面和好了,在面团上铺了块湿布,等着它醒好,然后大家就躲到一边玩三国杀。等我们想起来,面都干成石头了。于是,我们这帮书呆子有的上网搜索,有的直接拿起电话给国内的爸妈打过去,父母倒也直接,“加点水继续和呗。”父母明显高估了我们的智商,加点水,到底是加多少呢?于是,我们手一抖、再一和,那面就软得可以当橡皮泥了。这回大家都学聪明了,水多了就加面粉呗!就这样加点水、加点面、再加点水……最悲催的是,加着加着面粉没了!基于不能浪费的原则,我们还是用软塌塌的面皮包饺子。过去煮饺子煮破了是因为包得不紧,这回吃片汤是因为饺子皮煮着煮着就化没了。
到了美国,我们就得努力地在奶酪和蔬菜的夹缝间求生存、变适应。在捅了太多篓子、闹了不少笑话之后,我们也在慢慢长大,作为仍然没习惯美国饮食的留学生,现如今我们很多人已经可以成功地做出北京炸酱面、烤出家常曲奇了。
出国了你会发现,煮菜真的没那么难,而且只要食材在,菜谱在,人在,基本上想吃什么都能做成。
而且,做菜能让人有种归属感。吃很会做菜的同学做的菜能让人有种妈妈在身边的家的感觉,慢慢的会在脑中神奇的把做菜和归属感连上线,通过互相交流做菜经验得到心理上的极大地满足。从A那里学习到的尖椒肉丝可以一转身在和B的聚会上施展出来并得到赞叹,这感觉实在太棒了。
慢慢的,有时候学习压力大了,有时候感觉独在异乡为异客了,寂寞了,伤心了,这时脑海里会突然浮现起几年前,十几年前经常在家里吃的爸妈做的某一道菜,于是拿起电话越洋讯问爸妈做法,带上购物袋出门买上所有的食材回到厨房按照回忆一步步重现。
最后,坐在桌前品尝着回忆中带出来的菜肴,家庭生活的片段不知道从脑海哪个角落一一跑出来,以前认为平淡异常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却很温馨。心里的落寞也被一一抚平了。
初到美国,学校为所有国际学生召开了一个盛大的迎新会,还很体贴地把当天的日程安排给每个留学生都发了一封长长的邮件。通篇1000多个单词,我只记住了一行,“中午在学校大草坪有烧烤自助party。”
就因为这一句话,我一上午基本就废了,台上教授讲的什么我完全忽略,一心盼望着12点赶紧到来,烧烤的香味仿佛已经开始飘过来了。当我们一群留学生兴致勃勃地冲到大草坪时,我顿时呆若木鸡。烧烤不应该是一座高高厚厚、香喷喷的肉山,以及各种香肠、牛排、肋骨吗?可是看着现场的原材料,我都要哭出来了。美国人的烧烤逻辑实在是太直接了,肉山倒是有,但是品种单一,除了热狗香肠就是汉堡牛排。
说是烧烤自助,其实就是汉堡自助。你排队,然后选面包,把烤好的牛肉夹进去,搁片蔬菜,挤点番茄酱或者黄芥末就算齐活。再拿瓶水,您就可以找地方歇着了。你要是以为这种现做的汉堡比麦当劳好吃,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人烧烤趴上的汉堡几乎不放盐,你觉得淡而无味,可人家要的就是肉的原味。
这种烧烤趴在美国大学里特别常见。我住的学生公寓经常会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搞一搞邻里活动,支个大帐篷,一帮人站在路边一手举着个汉堡,一手举着瓶啤酒吃得非常happy,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我到美国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再也不会掺和这种活动,美国同学拉我去,我总会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因为作为一个习惯了吃香喝辣的中国人我真不习惯这种味同嚼蜡的食物。如今,我是多么怀念国内的美食啊!
另外一位烧烤趴上的常客就是自制曲奇和布朗尼(介于饼干和蛋糕之间)。作为一个正常女生一我深深信奉某情感专家的名言:“女人都有两个胃,一个胃装正餐,一个胃装甜品。”我对甜食——尤其是蛋糕的热爱可想而知。不过到了美国之后,我基本算是戒掉了甜食,因为美国的甜品真是无与伦比、一塌糊涂得甜!
布朗尼在国内深受各种小资的喜爱,尤其在学生时代,哪个男孩在情人节当天送女友一盒布朗尼,那简直会招来全体室友的羡慕嫉妒恨,但在美国它就是家常小吃,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我的那帮同学,一大早就拿着用保鲜膜包好的布朗尼当饼干啃。我刚来那会儿还不知道美国甜食的深厚功力,有一次学院活动,我特别贪心地抢了一整盘的曲奇和布朗尼才吃了一块我就惊讶地发现,喝到嘴里的可乐居然完全没有味道了!喝多了还泛着一丝苦味。我实在受不了,端着个盘子忽悠我身边的中国师姐们,结果人人都摆出一副你当我是傻子呀”的表情。原来大家都上过当了。
学校附近有家卖cupcake(杯装蛋糕)的蛋糕店,常年爆满。我自然禁不住诱惑,以为这家的甜食一定不同凡响,所以也挤着排队。口味果然丰富,基本上从胡萝卜味到花生味,再从南瓜味到草莓味,什么都有。尽管如此,我愣是没吃出任何味道,除了腻到死的甜。和我同班的美国女孩在那家店打工,为了不浪费,每天晚上都能把当天没有卖完的cupcake带走,结果吃得整个宿舍身材集体变形。
被蹂躏的外来美食
美国原创食品其实少得可怜,大多都是舶来品。不管神马法国菜、印度菜、黎巴嫩菜、日本菜,到了这地界,都得按照美国人的理解改良一番,最雷人的就是改良过的中国菜,纯属臆想+变种。中国菜在美国相当受欢迎,我的美国同学说起出去吃饭,也不知是为了照顾我还是他们本来就好这一口,反正每次必定去中国馆子。有一天一个美国同学吵吵着要去重庆楼,到了那儿,我们指点江山点了一大桌子菜,美国同学欢天喜地地指着酸辣汤对我说,“我们可喜欢中国的酸辣汤啦,每次吃中餐都会点!”我闭着眼睛陶醉地喝了一口,扭过脸就对他说:“哎呦,这不是涮过鱼香肉丝的水吗?”
还有一次我做东请一位美国大叔吃饭,因为人家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非让我点一道北京家常菜。我琢磨了半天猛然想起了我心爱的木须肉。菜上来以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拽住服务生问:“大哥,你上错了吧,这怎么看怎么像北京烤鸭呀?”没错,只有北京烤鸭才会配上春饼和甜面酱吧?当大叔一脸兴奋地追问我木须肉为什么叫木须肉时,我对着一盘既没有鸡蛋,也没有黄瓜,更没有什么木须,只有圆白菜和肉条(对,你没看错,不是肉丝)的木须肉,早已无力吐槽。
传说中的贵族范儿美食——法国菜,也在这里无情地遭到了“蹂躏”。一天下课,我表示饿得能吃下一头牛,于是同班的一哥们兴高采烈地带我去了一家特别隐蔽的法国馆子,并且号称那里的可丽饼是极品中的极品。看着我一脸的犹豫,他热心告诉我那个可丽饼做得特别像中国煎饼果子,好吃极了,所以无须担心。我好了伤疤忘了疼,兴奋地答应了,可你知道端上来的是什么吗?软软的甜蛋饼上还有厚厚一层蓝莓酱,蓝莓酱上又盖了厚厚一层奶油。我鼓足勇气咬了一小口,天呐,小蛋饼里还填满了巧克力酱,再次差点被甜死!那哥们儿还一脸期待,天真地看着我:“好吃吗?这可是我的最爱!”
来美国就等于上了新东方
刚来美国,我常常听见前辈们自嘲“来美国就等于上了新东方”。千万别误会,这里的新东方不是外语培训,而是厨师烹饪学校。虽然大多数留学生在国内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煮个鸡蛋都得百度需要几分钟的主,可是在美国待几年,人人都可以练成大厨。就像网上调侃的:“要娶就娶海归女,因为她们一般都会做菜,而且中西餐都很精通,保证你有口福!”
我们一帮新来的留学生第一次包饺子,整个过程就是一场灾难。我是其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位,但也仅限于会包,其他什么和面、剁馅、擀皮一律没沾过手。我们把面和好了,在面团上铺了块湿布,等着它醒好,然后大家就躲到一边玩三国杀。等我们想起来,面都干成石头了。于是,我们这帮书呆子有的上网搜索,有的直接拿起电话给国内的爸妈打过去,父母倒也直接,“加点水继续和呗。”父母明显高估了我们的智商,加点水,到底是加多少呢?于是,我们手一抖、再一和,那面就软得可以当橡皮泥了。这回大家都学聪明了,水多了就加面粉呗!就这样加点水、加点面、再加点水……最悲催的是,加着加着面粉没了!基于不能浪费的原则,我们还是用软塌塌的面皮包饺子。过去煮饺子煮破了是因为包得不紧,这回吃片汤是因为饺子皮煮着煮着就化没了。
到了美国,我们就得努力地在奶酪和蔬菜的夹缝间求生存、变适应。在捅了太多篓子、闹了不少笑话之后,我们也在慢慢长大,作为仍然没习惯美国饮食的留学生,现如今我们很多人已经可以成功地做出北京炸酱面、烤出家常曲奇了。
出国了你会发现,煮菜真的没那么难,而且只要食材在,菜谱在,人在,基本上想吃什么都能做成。
而且,做菜能让人有种归属感。吃很会做菜的同学做的菜能让人有种妈妈在身边的家的感觉,慢慢的会在脑中神奇的把做菜和归属感连上线,通过互相交流做菜经验得到心理上的极大地满足。从A那里学习到的尖椒肉丝可以一转身在和B的聚会上施展出来并得到赞叹,这感觉实在太棒了。
慢慢的,有时候学习压力大了,有时候感觉独在异乡为异客了,寂寞了,伤心了,这时脑海里会突然浮现起几年前,十几年前经常在家里吃的爸妈做的某一道菜,于是拿起电话越洋讯问爸妈做法,带上购物袋出门买上所有的食材回到厨房按照回忆一步步重现。
最后,坐在桌前品尝着回忆中带出来的菜肴,家庭生活的片段不知道从脑海哪个角落一一跑出来,以前认为平淡异常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却很温馨。心里的落寞也被一一抚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