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已经被所有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并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多方面进行培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对数学的阅读指导。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中,这些小学生挺爱举手的,可是每每要他回答问题时,他双不知所措,有时又不知所云,在这个时候,我就耐心的启发、鼓励、等待他们,给他一点时间,给他一个微笑,给他一个机会。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开发学习的潜能,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对学习的效果做出自我评估。
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具备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老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材开发能力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关教学材料,捕捉有益的数学信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搬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千米的认识”时,教材安排了一个城市的路标图,而这个地方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他们很难体会到图中所标的“10千米”和“23千米”大概有多远。因此,我把这个例题更新成我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同学的家到学校有2千米远”,让学生体会“千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拓宽内容来源的渠道。教师、学材与学生之间是动态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补充和完善学材内容。这样,学材就不再仅限于课本上那些固定的文字文本形式,而是融入了生活,联系了现实,成为能培基固本,启迪疑难的“立体”学习材料。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编排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枯燥性。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提供生动、有效的学材,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例如,如果将教材中“分数与除法”的例子稍加改变,以学生熟悉的“分物品”生活情境作为背景,提出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生产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通过讨论和探究,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圆形的车轮上所有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即圆内半径相等。这样,学习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又包含有一系列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问题。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数学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以试一试、做一做、讨论的形式编写。相当一部分的例题、习题较旧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讲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代化手段、几何图形等,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新教材的灵活性,给予教师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老师课前的准备与课上施教过程都是教师对教材开发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地运用教材。
三、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习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就像是窝窝头,不是牛奶、巧克力,孩子们不喜欢吃,相反如果让数学走进生活,孩子就会抢着吃争着吃。因此,教学中要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尝试和探究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万以内连加”时,内容很枯燥,于是我这样处理:抓住学校不久前曾举行体育达标运动会,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这一时机,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1分钟跳绳的成绩,然后让学生帮老师算算全班同学总成绩,这一下学生可来劲了,在“帮”老师计算总成绩的过程中,自己也自然地得出了万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看得见,摸得着”成为其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存在的问题,从而唤醒学生探究的需要。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三种不同车轮形状的自行车的动画。(第一种是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第二种为椭圆形车轮的,第三种是为圆形车轮的)在课堂上先出示三种不同形式的自行车,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自行车?并说明理由。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后,通过动画播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什么这三种自行车的行动轨迹会如此不同呢?从而为新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整个初中数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特别是新增“课题”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体察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堂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3.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
总之,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数学课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唯独如此,才能扯起数学新课标的帆,在新课程的汪洋大海中自由航行,驶向快乐学习的园地。
一、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已经被所有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并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多方面进行培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对数学的阅读指导。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中,这些小学生挺爱举手的,可是每每要他回答问题时,他双不知所措,有时又不知所云,在这个时候,我就耐心的启发、鼓励、等待他们,给他一点时间,给他一个微笑,给他一个机会。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开发学习的潜能,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对学习的效果做出自我评估。
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具备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老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材开发能力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关教学材料,捕捉有益的数学信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搬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千米的认识”时,教材安排了一个城市的路标图,而这个地方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他们很难体会到图中所标的“10千米”和“23千米”大概有多远。因此,我把这个例题更新成我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同学的家到学校有2千米远”,让学生体会“千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拓宽内容来源的渠道。教师、学材与学生之间是动态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补充和完善学材内容。这样,学材就不再仅限于课本上那些固定的文字文本形式,而是融入了生活,联系了现实,成为能培基固本,启迪疑难的“立体”学习材料。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编排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枯燥性。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提供生动、有效的学材,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例如,如果将教材中“分数与除法”的例子稍加改变,以学生熟悉的“分物品”生活情境作为背景,提出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生产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通过讨论和探究,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圆形的车轮上所有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即圆内半径相等。这样,学习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又包含有一系列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问题。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数学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以试一试、做一做、讨论的形式编写。相当一部分的例题、习题较旧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讲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代化手段、几何图形等,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新教材的灵活性,给予教师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老师课前的准备与课上施教过程都是教师对教材开发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地运用教材。
三、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习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就像是窝窝头,不是牛奶、巧克力,孩子们不喜欢吃,相反如果让数学走进生活,孩子就会抢着吃争着吃。因此,教学中要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尝试和探究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万以内连加”时,内容很枯燥,于是我这样处理:抓住学校不久前曾举行体育达标运动会,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这一时机,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1分钟跳绳的成绩,然后让学生帮老师算算全班同学总成绩,这一下学生可来劲了,在“帮”老师计算总成绩的过程中,自己也自然地得出了万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看得见,摸得着”成为其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存在的问题,从而唤醒学生探究的需要。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三种不同车轮形状的自行车的动画。(第一种是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第二种为椭圆形车轮的,第三种是为圆形车轮的)在课堂上先出示三种不同形式的自行车,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自行车?并说明理由。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后,通过动画播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什么这三种自行车的行动轨迹会如此不同呢?从而为新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整个初中数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特别是新增“课题”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体察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堂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3.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
总之,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数学课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唯独如此,才能扯起数学新课标的帆,在新课程的汪洋大海中自由航行,驶向快乐学习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