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改变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角色、科学定位,深化课程改革。
  一.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以前教师是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进行教学,传统的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在新课改中,教师转变自身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力性和创造性。
  在讲授《日历中的方程》这一节知识时,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日历,从方正图、十字形、H字形、斜对角线等、动脑思考探索,发现日历中有很多种规律,到下课时,还不断有学生问我他们的发现是否正确,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觉得数学生动活泼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改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传统被动接受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
  讲授《探索规律》这一节知识时,先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火柴棒分组搭图,根据火柴棒的搭法,学生独立寻找表达规律的式子,再采取分组讨论,积极发言,老师点评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结合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传统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分离出来,而新课程的教学中,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对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每课、每节、每章、教学之后,我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总结自己的教学成败得失,在反思——提高——反思——提高中,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提高。
  4.老师作为新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讲授《视图》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以前的旧教材没有这节内容,平时学生见得也少,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我收集了十几个正方体的小盒子,上课时,采取6人一组,分组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角度来观察这些小正方体的立体实物图,然后画三视图,下来同学之间互动摆立体图,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掌握了“三视图”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开发,顺利完成了任务。
  5.教师作为研究者
  以前旧课程中教师作为“教书匠”的形象传道授业,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这样便于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和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比如我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时,我先让学生欣赏2002年教学家在中国举行的数学大会的会标“弦图”,并介绍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周髀算经》中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发展过程。学生利用自制的四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自制的“五巧板”,让学生分小组拼图,拼成不同的图形,并证明,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讨论验证勾股定理,达到形到数的转换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索,想象,创新的精神,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感受数学的美。
  我们应该多方面去展示数学美,我们能从中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进一步理解,更能享受数学的美,对数学更有兴趣,更加有激情,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件难事,而且充满了快乐,更有自信学好数学.
  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精神,而以前的旧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成了解题的机器,现在我觉得数学教学更具有趣味和挑战性,这就要求作为新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实践者,研究者,不断地用新课程的精神指导自己,在新课程中不断探索,学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让学生喜欢数学,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真正为社会服务。
其他文献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学习环境、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要。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直接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面就小学
期刊
当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语文课堂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必须深研教材、开发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开发教材情境氛围    传统的教学,教师“滔滔不绝、一味灌输”,学生“默默无闻、循规蹈矩”,整个过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语文,却惧怕开口动笔。这不得不
期刊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所谓小学生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在心理科学指导下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止心理异常,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塑造健全的
期刊
论文摘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提出“大成智慧学”教育设想。“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要求理、工、文、艺齐发展,要打通,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必须加强情感和品德的教育,必须是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育、课改    21世纪是高科技群体飞速发展和新的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相继到来的世纪。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提出“大成智慧学”教育设想。“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要求理
期刊
一说到评价,广大教师最常用到的就是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如每一次考试后,学生会根据分数的多少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学生及家长的喜怒哀乐被分数紧紧地牵着,分数高的全家高兴,分数低的全家愁云笼罩。其实,甄别与选拔功能只是课程评价的附加性功能,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迫于教育资源、教育机会乃至社会资源的限制而人为附加出来的。而它与生俱来的主体性功能却被人们抛之脑后。课程评价的主体性功能包括三个功能。一是为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需要相应的教育变革作为前提的支撑。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教育,教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师生用理性的思维及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教与学,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无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走出误区 教法创新 人文教育 源头活水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
期刊
教师论文写作是教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教师论文写作水平是学校骨干教研人员的重要任务,我们根据近年来在校的工作实际和自身的实践体会,试对如何提高教师论文写作水平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教师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教师论文写作是近年学校炒得比较热的话题,一方面是科研兴校的大环境所致,一方面是评职称的硬件规定所致,但对教师论文写作的认识众说纷纭,颇多微辞,有的甚至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没必要
期刊
进入新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
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因此在中学阶段,学校要不失时机地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以初步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其他课程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它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