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功能恢复影响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7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参考组(n=30),将2019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0)。参考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行为转变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出院时、随访6个月的老年髋部骨折的日常生活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结果:出院时、随访6个月,观察组FRS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关键词:行为转变干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护理;功能恢复
  前言
  骨质疏松会引起患者的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密度降低,当患者发生碰撞或不慎跌倒时极易出现骨折。常规骨折多采用钢板或石膏固定治疗,但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骨质问题所引发,骨骼的恢复速度缓慢,外固定法的疗效差,临床建议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尽早手术,预防肢体功能持续减退。有学者研究表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恢复,术后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有利于功能恢复[1]。但老年患者依从性较差,常规护理难以达到预期干预效果。行为转变干预是指根据患者需求,制定不同阶段的行为干预策略,逐渐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为探讨行为转变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功能恢复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展开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7月的患者纳入参考组(n=30),将2019年8月—2020年2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0)。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骨密度值≤-2.5;③意识清醒,自愿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丧失自我护理能力;②经排查,鉴定为病理性骨折。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协会审批。参考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1~75岁,平均(67.12±3.62)岁;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股骨部位骨折1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76岁,平均(68.06±3.50)岁;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股骨部位骨折1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卧床静养,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饮食干预,嘱患者尽早进行关节活动等。
  观察组术后在参考组基础上予以行为转变干预护理,具体如下:①意向阶段与准备阶段:组建行为转变干预小组,成员为主管护师2名,护士3名,负责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动机访谈法评估患者术后护理需求,列举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因素,与患者观看相似病情治疗成功的短视频,鼓励陪同家属参与护理;与患者共同制定各个阶段(住院期间护理、出院后护理)具有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期间讲解药物的药理机制、健康饮食,为患者做双侧踝关节、健侧膝关节屈伸等运动的示范,强调规律用药、健康饮食、合理作息与功能锻炼等对康复进程的影响;在小组成员、患者家属的监督下签订契约;②行动阶段:按原定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护理干预,定期辅以饮食、用药及功能锻炼等指导;对患者各个阶段的进步予以赞扬,鼓励患者表达感受与护理需求,结合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与护理需求适时调整锻炼计划;组织病友交流会,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享心得体会;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怀、陪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③维持阶段:自患者出院当天至随访6个月,间隔7d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肯定其进步,纠正其不良生活、饮食方式,必要时进行家庭回访。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随访6个月采用老年髋部骨折的日常生活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al recovery scale,FRS)评估两组功能恢复情况,该量表含有行走能力、轻家务能力等11项指标,最高分值为100分,分值高表示功能恢复良好[2]。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以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干预前,两组FR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随访6个月,观察组FRS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能通过手术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难以避免,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其术后恢复进程缓慢。如何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的康复信心,调动其锻炼主观能动性,是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随访6个月,观察组FRS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行为转变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行为转变干预在制定策略时结合患者护理需求,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参与感,还能增强医患间的沟通,有利于后续护理干预的顺利开展[3]。准备阶段时,为患者做功能锻炼的正确示范,避免患者动作不规范导致再次骨折。循序渐进式增强肢体及关节的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的钙质流失,有助于维持骨量[4];对患者的进步加以赞扬,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使其积极参与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维持阶段中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予以指导,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行为转变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彭伟娇,胡杏娟,赖洁珊,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2):69-71.
  [2]张世民,袁锋,俞光荣.老年髋部骨折的功能恢复测评量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0):1525-1527.
  [3]朱慧,卞龙艳,曾萍.行为改变护理干预可促进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06):411-415.
  [4]方曙静,刘梅,杨菁.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03):531-534.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文职岗位的一个分支,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只有综合能力较强的档案管理员,才能把工作干得尽善尽美。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形势下,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管理员不能有半点粗心,否则就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差错。本文通过介绍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提升档案管理员的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新路径。  关键词:档案管理员;文书档案;管
期刊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提高乡镇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意义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乡镇基层医院;意义方法  一、要着力提高乡镇基层医院理论学习实效  一百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仍独特地闪烁着永恒的真理光芒。它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它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
期刊
摘要:社会分工是一种标志人类文明飞速进步的经济现象和生产方式。从历史上看,分工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存在。原始公社时期便存在打猎、捕鱼的分工,还有缝制衣物、采摘果实的分工,到了今天不断细化与专业化的分工,我们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分工现象。马克思认为,分工是特定历史阶级发展的产物。社会分工作为超越纯粹经济学视角的经济伦理、社会学范畴,它的发展过程可以作为理解整个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本
期刊
摘要:深度分析媒介形象可以彰显新时代统一战线下多党合作优越性,对于推动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为切入点,对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下,致公党人士抗击新冠疫情总结工作经验,以防疫防控期间在2020年1月27日至2021年1月6日发布235篇稿件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微信文章发布篇名、浏览量、点赞量、在看量以及评论综合分析媒介形象。总结发现新媒体平台潜力大且及时响应
期刊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虽然社区在行政层级上属于基层末端,但在实际上起着联系多个政府部门与广大群众的桥梁作用,是政府政策的最终推动和执行者。“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提出“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郎溪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效。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主
期刊
摘要:对于我国而言,拥有着辽阔的土地面积,因此,农田建设愈发增多,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临着一定的考验。当前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导致粮食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这样的情况,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对粮食安全进行监管,确保农田保护列入到相关事宜当中,但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文章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对策  在高标
期刊
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立规矩”的重要会议。毛泽东曾多次高度评价这次会议,说“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这次全会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就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对新时期维护党中央权威谈几点启示。  启示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最大的纪律和规矩  卢沟桥事变之后,党中央及时召开了洛川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不断增强农业扶贫产业项目的作用,促使乡村产业的崛起,鼓励贫困地区农户挖掘当地的发展潜力并激发生产力,达成农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针对当下农业产业扶贫进度进行探究,提出合理措施,希望能提升困难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强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展开。  关键词:农业扶贫;产业项目;乡村振兴  前言  若想达成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
期刊
从2004年开始医药电商概念的提出,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在政策以及社会需求的推动下经历了发展期到目前的快速发展期,商业模式较成熟,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状态。这从逐年提升的医药电商交易规模以及渗透率可以体现,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较发达国家美国仍有6倍左右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我国医药消费者线上购药习惯培养良好的情况下,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线上购药有望取代药店成为药品采购主要渠道。整体看来,医药电商领域发
期刊
摘要: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伟大事业,虽然这条路遍布艰险,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和反复提炼,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伴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国家发展面对的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以史为鉴,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