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作家杨绣丽:一片真情书写“集体雷锋”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时间,记录军队文职护士的战“疫”故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能透视作家内心的光明与黑暗、道德与善良,也是检验一名作家是否具有责任和担当的一次大考……”这是近日上海女作家杨绣丽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的一段话。
  杨绣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协创联室副主任、上海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并兼《上海作家》杂志副主编。近年来不仅诗歌散文佳作频出、获奖连连,更引人注目的是从2013年开始,她先后出版了 “军魂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专著,被读者和网友称为“作家中的迷彩派”“女诗人中的軍粉”。
  与时代同行,为勇士放歌。在这场战“疫”中,杨绣丽和许多上海的作家一样,第一时间用真情记录这场“战役”。《上海纪实》电子期刊上已经推送的30多篇抗击疫情纪实作品中,杨绣丽的《二月的孔雀蓝——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文职护士抗疫故事》,以新颖的题材、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文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文职干部是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后的一支特殊队伍,为记录这一“特殊群体”在抗疫一线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杨绣丽一直与她们保持联系,近2个月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写作体验:担心与崇敬交织,快乐和悲伤交集,许多次为她们感动落泪……终于,作品在第一时间完成,鼓舞着更多战“疫”一线勇士的士气。

“对军人的尊崇,是我爱兵写兵的初心”


  对军人难了的情结和真诚的崇拜,是杨绣丽爱兵写兵的初心和动力。
  机遇总是垂青事前有准备的人。2013年6月,因黄浦区“文化拥军”的需要,杨绣丽领受了写作出版南京路上好八连报告文学专著的任务。作为女性作家,如何把握大体量的军队题材作品,她既觉得使命光荣,又深感挑战巨大。
  “把主要功夫用在采访上,靠丰富的思想使作品有立意,抛掉性别意识……” 杨绣丽给自己提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她深入连队与数十名官兵交谈;她远赴山东、安徽、江苏,走访好八连驻扎过的地方和历任连队指导员、连长;她走访连队周围的居民、孤老,让他们讲心中的八连;她勇敢自信地向10多位将军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经过两年的采访和写作,《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在好八连进驻上海南京路65周年之际出版发行。当年亲历上海战役的迟浩田上将欣然为该书题词作序。序言中写道:“《永不褪色》全面阐明好八连精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深远意义。既是好八连听党指挥、永葆本色的全景展示,又是人民军队浩气长存、继往开来的历史缩影,更是上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真实写照,堪称新形势下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精品佳作,值得广大官兵和青年朋友认真研读。”

“军事题材同样需要用诗的韵律去表达”


  “虽然是命题作品,是部队题材,同样需要作者用诗歌创作应有的情感、心灵和技巧去把握、去表达。”为写好当代军人,杨绣丽这样要求自己。
  《永不褪色》的成功写作出版,使黄浦区“文化拥军”的又一项目——撰写全国首家“模范消防中队”事迹纪实文学的任务再次落到她的肩上。好八连的形象还不时在脑海中浮现的杨绣丽,又被消防官兵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所感染。
  她一次次来到南车站路500号那个干净整齐的营院;一次次来到营区三楼,俯瞰院子里一群年轻朝气的战士认真训练;一次次在会议室里和战士们进行交谈,和历任指导员、中队长进行交流。这本书写作时间紧、采访任务重,杨绣丽就像消防战士一样打了一场突击“硬仗”。
  作为献给建军90周年的一份厚礼,《蹈火英雄》于2017年八一前夕如期出版。公安部领导在《赴汤蹈火,朝夕奔梦》的序言中写道:从这部长篇纪实中,看到来自上海黄浦江畔的公安消防官兵,用担当、用勇气、用胆略画出的闪亮橙色轨迹、谱写的青春风采。他们的高尚情操、优良作风、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值得全国公安战线官兵学习和弘扬。
  武警上海执勤第十中队自1982年进驻南京路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勤务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10次、三等功 19次,荣获16项全国性荣誉,被驻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霓虹灯下新一代”。
  怀着对十中队官兵36年如一日在南京路为民服务的感动,饱含对人民子弟兵守一方平安的崇敬,杨绣丽又历经一年多的采风、座谈、采访、写作和反复修改,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风展红旗》。2018年10月18日,在上海南京路广场举行的首发仪式上,一位慕名而来的读者说:“军队在群众的眼中是神秘的,但通过作家杨老师入木三分的描写,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战士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本书让我们更多地知晓了新时代的军营,更加理解尊崇新一代的军人”。
其他文献
庚子年,除夕夜,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雷霆出征,驰援武汉。疫情面前,党心军心民心,心心相映。  “为什么人民如此信任解放军?”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这个问题再一次被网友提出来。众多答案中,一位军事记者的回答获得最多点赞——  “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个亲切的称呼:人民子弟兵。子弟兵,是人民母亲在呼唤这支队伍的乳名,让人想起血浓于水,让人感受到母子深情。”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走过93年光辉历程的人
期刊
7月22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彭斌茹第三届强军奉献奖发放仪式在四川眉山举行。当天共有191个官兵家庭获奖,现场发放奖金总计84.4万元。  “强军奉献奖”是由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眉山阳光置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代表彭斌茹出资设立,总金额为1000万元。奖项类别包括凡是眉山籍官兵和眉山市驻军官兵,以家庭为单位,从2017年起,每年在部队获得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奖励10万元;获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奖励4万
期刊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坚持用强军思想强壮硬骨头、铁心跟党走,用实战实训锻造硬骨头、打赢当先锋,用优良传统滋养硬骨头、守纪严如铁,用组织炉火淬炼硬骨头、堡垒作用强,着力锻造“三个过硬”连队,不愧为“新时代硬骨头钢铁连”。  强军兴军,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硬骨头精神”。  大力弘扬“硬骨头精神”,就要铸就坚决听党指挥、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坚持党指挥枪,永远听党话、坚决跟党走,坚持党对
期刊
杨国忠与家人站在颁奖典礼舞台上  今年1月,“致敬新时代的保障兵”颁奖典礼在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礼堂举行。  “下面,请海军‘奋斗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杨国忠上台领奖。”  杨国忠,29年前,大学刚毕业一路辗转,来到湛江这个偏僻的修理厂;29年后,他依然奋战在这片热土,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这份军工事业。  他甘于把自己“铆”在平凡又艰辛的航保岗位上,向死而生,历经2次癌症后依然重返工作岗位,用生命
期刊
北斗三号任务常规推进剂加注场景  火箭常规推进剂易燃、易爆、毒性极大,脾气犹如“魔鬼”一般,喜怒无常,极不好惹,令人望而生畏,谈之色变。  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却有一群专门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他们住的离塔架最近,离危险最近,他们就是卫星加注分队的队员们。  走进该中心西昌发射场,笔者远远地看到,这群鲜为媒体关注的人,依旧专注地埋头工作,正为下次发射精心地准备着。  装载火箭常规推进剂的火车专列
期刊
2020年7月,《雷锋》杂志迎来创刊五周年。这五年,是艰苦创业的五年,是砥砺前行的五年,也是令人骄傲的五年。《雷锋》杂志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期刊”,两次荣晋“数字阅读影响力100”,两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期刊,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军委政治工作部连续4年将其列为全军选订刊物。  《雷锋》杂志以其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上了一份高尚的
期刊
中国光大银行石家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蔡雪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光大银行石家庄分行党委坚持把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作为首要工作,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两手抓、两手硬”,在抗击疫情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自身业务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近期,该分行一般存款时点余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8.5亿元,创历史新高,存、贷款余额均在当地同行业中排名第1位。  全力支持医疗防疫等相关企业工
期刊
多姿多彩的上海南京路,承载和成就了太多人的梦想。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南京路上接触和结识了不少人:明星、名模、名嘴和“名笔”(诗人、作家、书画家)等诸如此类的名家名人和商业达人、政界要人。  但要说在南京路上所结识的人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却是一位知难而进、助人为乐的女退伍军人。她就是我尊敬的陶依嘉大姐。  17年前,我从军队转业进入黄浦区工作。上班的第2天正赶上每月20日“南京路为民服务日”。那天
期刊
近日,“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率辽宁的爱心志愿者奔赴西藏,开展“郭明义爱心团队高原行”精准扶贫和捐资助学活动,以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爱心连接辽藏大地。  “那曲海拔高、条件苦,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这里的扶贫工作做得很好。我们爱心团队能够参与其中感到很荣幸。”2020年6月29日下午,郭明义从拉萨出发乘坐3个多小时的火车硬座,抵达海拔4500米高的那曲,马不停蹄地来到那曲市党政会议中心,与困
期刊
提起光大证券的周国平,认识他的人总会把他和雷锋联在一起。“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这是雷锋的名言,也是周国平的人生信条。  2016年年初,周国平受中国光大集团委派赴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挂职担任县委常委,分管扶贫和招商引资工作。挂职期间,他像雷锋那样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螺丝钉精神。他从每天的村民走访中发现,全县的小产业几乎都属于作坊式生产,产能低、利润低,受众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