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天津市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所接受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依达拉奉联用1个月,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状态指标[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左右椎动脉(VA)的血流速度]、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精神症状、认知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MCA、VCA、PCA、VA血流速度水平为(33.61±5.25)、(53.58±6.16)、(33.57±3.45)、(33.57±3.45) cm/s,均高于对照组[(24.58±4.42)、(47.42±5.79)、(30.51±3.26)、(29.82±4.5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NGF、BDNF水平为(12.32±1.57) ng/mL、(12.46±1.53)pg/mL,均高于对照组[(9.08±1.13) ng/mL、(9.68±1.25) pg/mL],NSE水平为(47.16±9.22)μmol/L,低于对照组[(81.13±15.3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8.52±3.39)分,低于对照组[(12.47±3.56)分],MMSE评分、MoCA评分为(23.05±5.21)、(26.01±2.26)分,均高于对照组[(18.03±2.35)、(21.76±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满意,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还能调节神经因子,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我国不断推广绿色可持续生态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必须要对房屋建筑的设计工作予以重视,并将生态环保理念与房屋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基于此,该文重点针对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以供参考。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数学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充分培养学生受用终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学困生,在新课标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下,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制定适合学困生的教学辅导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全体发展,个体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期刊
血管性痴呆(VD)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治疗性血管新生是VD治疗的研究热点。毒损脑络为VD的重要病机,浊毒是导致病情发生发展的关键,解毒通络是VD治疗的关键环节。脑络与微循环在解剖形态和功能特点上具有相似性,解毒通络法和血管新生的微观作用机制相同,解毒通络类药物通过促进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保护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等方式促进缺血缺氧后血管新生,推测血管新生可能是解毒通络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进入创新情景中,建立语言环境,从而达到教学和能力培养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情景教学法进行介绍,同时分析了中职英语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建议,以期改进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针灸督脉经穴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常用的方法有:毫针针刺、灸法、针灸并用、电针、芒针、梅花针、穴位埋线等。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单个研究样本量偏小;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疗效判定多采用以记忆、语言、行为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的量表,评分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化的指标应用较少;疗效观察多以短期、近期为主;研究集中于已确诊的中晚期患
<正>血管性痴呆(VD)是由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最常见的痴呆类型[1]。与阿尔茨海默病相比,VD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如果能在早期予以及时干预治疗则可改善或恢复VD患者的日常认知能力[2-3]。目前尚无治疗VD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早期干预、控制危险因素、改善认知和对症治疗[4]。近年来
期刊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血管损伤,引起以大脑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数据统计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VaD患者发病约占15%~20%,而在发展中国家约占30%[2]。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寿命的延长,VaD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3]。VaD病因尚不明确,机制复杂,目
期刊
目的:以接受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循证护理干预,分析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12月接受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检查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查顺序号单双数进行平均分组,各53例,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平均时间、屏气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言,应用循证护
目的 探索螺旋递进式的床边教学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实习的156名护生,根据班级分为两组(各7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螺旋递进式的床边教学,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评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CTDI-CV)评分、综合能力、护理安全意识、期末考试成绩不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安全意识优于对照组,CTDI-CV总分及开放性思维、
黑龙江省讷河市是中国重要的马铃薯之乡。马铃薯产业作为讷河市的重要产业,是讷河市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多年来,讷河市依据自然和产业优势将马铃薯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讷河市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生产过程标准化、加工过程精深化、营销产品品牌化等举措,马铃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新格局。首先,分析了黑龙江省讷河市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