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吃货”

来源 :阅读(科学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人类外,许多动物也是名副其实的“吃货”,而且动物们的菜单上也是荤素齐全,花样繁多哦。那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呢?
  大熊猫是竹子的忠实食客,它们吃的竹子多达六十三种。大熊猫一年四季都吃不同的竹子美食:春夏季主要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竹笋为食;秋季常吃青翠的竹叶。就连硬邦邦的竹竿,它都能吃得津津有味。长得很可爱的大熊猫,吃饭的速度却非常快,它们几乎不把竹子嚼碎就吞下去了。大熊猫长着厚实的食道,胃里还有着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会把大熊猫吃进肚里的尖利竹子包裹成便便,这也是大熊猫狼吞虎咽却从不担心竹子扎到自己的原因。大熊猫虽然每天都要吃大量的竹子,但却只能消化其中的百分之十七。为了维持身体的能量供给,大熊猫只能吃个不停。
  蓝鲸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磷虾是它最爱的美食。蓝鲸的大嘴巴和我们人类过滤食物的漏勺类似,它的嘴巴前端整齐排列着两排像筛子一样的板状须,肚子里长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能自由扩大、缩小的褶皱。蓝鲸可以先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让海水从口巾排出,当海水排干净后,再吞下剩下的磷虾。蓝鲸有四个胃,所以它的食量极大,一只蓝鲸一次可以吞食磷虾200万只,每天要吃掉5吨的食物。如果蓝鲸腹中的食物少于2吨,它就会感‘到饥饿。
  尽管海鲜味道鲜美,但对于许多食客来说,能够大口大口地品尝鲜肉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少动物都随身携带锋利的“牛排餐刀”,方便它们在抓获猎物后,大饱口福。大家听说过鼩鼱(qu jTng)吗?这家伙的毒牙可是出了名的厉害哦。尽管鼩鼱在体形和重量上远远地输给了大型动物,但它却能轻松地捕猎体型比较大的动物。鼩鼱还善于捕蛇,每当鼩鼱感应到附近有毒蛇时,会立即张开大嘴,露出门牙,以极快的速度狠狠地咬向蛇的七寸。被鼩鼱咬住的蛇不一会儿就中毒而亡了。战斗结束后,鼩鼱就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别看鼩鼱体型不大,食量可不小,一只鼩鼱每天要吃掉和自己体重一样的食物。在食物丰富的情况下,它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己三倍体重的食物。鼩鼱必须依靠不断进食来维持自己身体的热量,如果长时间没有进食,它的体温会迅速下降,然后死亡。
  自然界百花齐放,花蜜是随处可见的“饮品”。除了大家熟悉的蜜蜂、蝴蝶以外,蜂鸟也很喜欢喝花蜜。别看蜂鸟长得小,食量却不小。一只蜂鸟一天就要吃掉相当于自己两倍体重的花蜜,它喝蜜的速度比人类眨眼的速度还快。蜂鸟吃得多,消耗得也快。蜂鸟的翅膀平均每秒就要震动50次。为此,蜂鸟每天不得不吸取数百朵花的花蜜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能量。蜂鸟的导航能力和记忆力极好,它们可以准确地记住每一朵自己吸过花蜜的花的位置,估算出那朵花需要多长时间重新充满蜜汁。除了喝花蜜以外,蜂鸟每天也会捉些小虫子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但蜂鸟长而尖的嘴巴该怎样抓虫子呢?蜂鸟的下巴上长着与众不同的喙,这种喙可以扭转外翻,从而使嘴巴横向大张,如同戴了大号手套的棒球手。
  秃鹫,被称为“草原清洁工”,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秃鹫每天可以吞食相当于其体重20%的肉,腐肉中的各种病菌只是为它加了点“调味剂”而已,这主要因为它们的胃酸很强,能分解一切病菌,甚至能融化骨头。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都聚集在一起。秃鹫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就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如果对方纹丝不动,它就继续在空中盘旋察看。在这段时间里,假如动物仍然一动不动,它就飞得低一点,从近距离观察对方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倘若对方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秃鹫便降落到附近,悄无声息地向对方走去。走近尸体后,秃鹫就用嘴啄一下尸体,然后马上跳开。这时,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便放下心来,一下子撲到尸体上狼吞虎咽起来。
其他文献
人体的头发依种族和发色的不同,数量也略有差异。黄种人约有10万根,白种人头发较细,约有12万根。一般正常成年人头发总数约为80000~100000根不等,平均每平方厘米内约150根头发。  人体头发从毛囊中生长出来,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囊里的毛母細胞分泌的黑色素决定的。如果头发的黑色素数量多、密度大,头发就呈黑色,反之则颜色浅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头发。  之所以会有“白发越拔越多”的错觉,是因为白发
期刊
實验材料:  一次性纸杯秒表,针,水盆。  实验步骤:  1.先倒满一纸杯清水,质量大约为300克。  2.用针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3.当水往下滴的时候,开始用秒表计时。刚开始时,水多,压力大,水滴得比较快。  4.五分钟后,纸杯里还剩下三分之一的水。  5.由于水变少了,压力变小了,后来水滴得慢一些。当水全部滴完,大约用了10分钟。  以10分钟滴完300克水为例,计算一小时浪费水量:30
期刊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不仅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在天文学上,古希腊科学家的论述更为丰富。在公元2世纪,有一位天文学家叫托勒密,创设了“地心说”体系。而在16世纪的波兰,还有一位天文学家叫哥白尼,他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这是和“地心说”完全对立的一种学说。两位科学家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对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天动说”和“地动说”之
期刊
食盐可以为人体提供两种必备的矿物质——钠和氯,但如果摄人的食盐过多,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或许你不信,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食盐对蔬菜的影响吧!  切几片黄瓜或者撕几片生菜叶,在黄瓜上或者生菜叶上撒满盐,静置几天,几天后黄瓜或生菜叶蔫了。這是因为食盐把蔬菜中的水份“赶”了出来。如果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分,细胞周围体液中钠的含量就会过高,这样一来,细胞中的水份就会被“赶”出来,而这种缺水的细胞根本就不能很好地为
期刊
粥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然而,在煮粥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煮开的粥会溢出来。  原来,米粒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和水放在一起烧的过程中,米粒中的淀粉会溶于水中,使煮粥的水的粘度增加,变成热的淀粉膜,这种液体的黏度和表面张力都比水大。因此,当锅里的粥烧开时,产生的水蒸气不太容易脱离粥,从锅里跑出来的水蒸气就像吹肥皂泡那样,吹出一个个气泡来。气泡外面就包了一层这种淀粉膜。淀粉膜黏糊糊的,且有较大的表面张力,
期刊
如今,当你用手机入神地观看卫星转播的国际新闻节目,或者收看奥运会和其他国际体育比赛卫星实况转播时,你可曾想到,就在60年前,这种情景还只是一个幻想而已。  只能利用短波和微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人们迫切需要远距离通信。当时的远距离通信手段主要是利用短波和微波。可是它们各有各的缺点:短波的性能不稳定,而且频率范围太窄。微波虽然频率较宽,但它只能像光一样沿直线传播,而地球的表面
期刊
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于是,小红等同学设计了以下的探究实验,比较不同产地的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以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1.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2.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3.用酸碱指示剂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的结果如下:  4.将形状、大小、
期刊
鲨鱼对水中的血腥味极为敏感,水中一丝一毫的血液都能把鲨鱼吸引过来。  鲨鱼的鼻孔连通嗅球,将嗅觉信号传回大脑。通过对鲨鱼大脑的研究,科学家得出结论:鲨鱼极端依赖于自己的嗅觉。鲨鱼大脑的重量和体积只占整个身体很小的比例,但大脑的70%都专注于嗅觉功能。  尽管引起嗅觉和味觉的物质分子非常相似,但嗅觉和味觉这兩种感官还是彼此不同的。不同的感觉器官会刺激分泌不同的激素,激发不同的生理反应,引起不同的生理
期刊
你想知道茶怎么往高处流吗?今天,科学老师给我们上了这样一节有趣、好玩的课。  老师先去端了一盆热水过来,然后加入茶叶变成了茶水。老师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能让茶水自动往高处流吗?”  有的同學说:“可以用水管吸。”有的同学说:“能不能一边放水里,一边摇晃呢?”结果发现这些方法都不行。  后来,老师拿出了一个矿泉水瓶和一条水管,将水管缠绕在矿泉水瓶上,问:“如果这样,你们能想到怎么做吗?”一位同学上
期刊
前段时间,家里买了一个新的热水瓶。用了几天,妈妈对我说:“现在的产品质量太差了,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瓶里的开水很快就凉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突然想到了我学过的一个知识:热量在液体、固体里的傳递速度,比在空气里快。我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把热水瓶灌得太满了?”妈妈觉得很奇怪:“你怎么知道的?”听妈妈这么一问,我就自信地说:“妈妈,老师给我们讲过,热量在不同物体中的传递速度是不同的,水的传热系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