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毒全球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GoPubMed分析鼻病毒(rhinovirus,RV)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全球鼻病毒研究现状。

方法

以"rhinoviru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收录的鼻病毒研究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鼻病毒相关文献的高频主题词,以及文献发表时间、地域分布和期刊特点。

结果

在PubMed中检索到5 367篇文献,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鼻病毒相关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有所下降。文献发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鼻病毒研究文献数量世界排名第一,文章发表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和作者分别是J Virol和Tyrrell D。鼻病毒研究高频主题词主要为鼻病毒、人类、病毒、呼吸道感染等。

结论

利用GoPubMed对鼻病毒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鼻病毒研究已经成为病毒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置换术(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PVR)手术时机、适应证、人工瓣膜的选择和术后抗凝方案。方法我中心自2006年6月至2017年4月共行PVR 10例,年龄10~46岁,中位年龄22.5岁,通过总结病例资料及文献回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结果10例患者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其中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法洛四联症或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矫治术后
HIV-1感染机体后,可作用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相关细胞,引起其结构和功能异常,这有利于HIV-1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损伤BBB的分子机制有多种,其中Tat蛋白作为HIV-1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降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而且一些化学物质如甲基苯丙胺,可协同HIV-1 Tat蛋白损伤BBB。本文就HIV-1 Tat蛋白对BBB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阴性献血者血液输血存在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残余风险,评价其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初筛合格的45 551份无偿献血者样本,采用2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进行HBsAg检测,同时三联荧光病毒单人份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测HBV、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并对
目的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中,很多医生和患者对于母乳喂养仍有疑虑,评价孕期采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母婴阻断的HBeAg阳性的免疫耐受期患者,产后停药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共纳入患者415例,母乳喂养组220例,人工喂养组195例。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对于HBeAg阳性,HBV-DNA>2*10E+5 IU/ml的患者,孕24~28周开始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抗病毒治
目的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FibroTouch与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行肝组织活检术的CHB患者,同时行FibroTouch和FibroScan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硬度值、最佳诊断界值、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
CD80、CD86及其受体CD28和CTLA-4为T细胞功能的发挥提供必需的共刺激信号。病毒感染可能引起CD80或者CD86的表达下调而抑制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逃避免疫监视;亦有可能导致其表达的紊乱,诱导机体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失衡,从而无法有效的清除病毒导致持续的感染和炎症。因此,CD80/CD86:CD28/CTLA-4共刺激途径对于机体维持适度的免疫应答,以及病毒的清除和机体的恢复具
目的分离、纯化、培养和永生化小鼠脾脏原代网状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s, FRCs),筛选和鉴定永生化的FRCs克隆,证明永生化FRCs可用于SFTS病毒(SFTSV)体外感染研究。方法使用磁珠和流式细胞分选等技术分离、纯化和培养小鼠脾脏FRCs;使用SV40永生化FRCs,筛选单克隆并培养50代以上,使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 RNA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HPV18)融合蛋白和重组痘苗病毒联合免疫诱发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水平。方法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HPV18L231-600E7E6融合蛋白与表达HPV18E7E6融合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rVV18E7E6)联合免疫C57BL/6小鼠,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ELISA和假病毒中和实验分别对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组诱发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苗的稳定性是疫苗内在特性的体现。在疫苗研发、质控和上市后监测时均应开展稳定性研究。为保证疫苗质量,WHO和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均颁布了相关指南性文件。本文综述了疫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为开展疫苗稳定性研究提供思路。
随着网络通讯飞速发展,传染病传统教学模式及若干教学内容已不能较好的满足新时代的需要,网络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显示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