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斑马线上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9506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康体之风日盛。这不,一时兴起,也扔掉自行车,东施般的加入到步行者行列。一晃,一年多过去了,不觉体质有何补益,倒跟斑马线混了个脸熟。
  据说,这斑马线的始祖,源于古罗马庞贝人发明的跳石。那时的庞贝城,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但由于车马与行人交叉行驶,致使交通堵塞,且事故频发。为此,他们思来想去,便把行人道与马车道分开,并把人行道加高,即在靠近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方石——跳石,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如此这般,行人可踩着跳石,慢慢穿过马路。而驾车人行驶到此,须牵好马匹、放慢速度,刚好骑着跳石通过,否则,定会来个人仰马翻。别说,这一发明还真不错,顿时秩序井然,事故锐减。于是,各国城市纷纷效仿。一晃就是两千多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古老的跳石,显然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但再如何改进,人们似乎苦苦无解。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人才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因之像斑马的条纹被人们称之为斑马线)。这种横道线同样功能,却比跳石简便安全多了。因此,不但取而代之,而且风靡全球。
  不知道这玩意何时来到中国,也不知何时来到我们这座小城的。毋庸置疑的,它初来乍到,也有过“久藏深闺人未识”的窘境。
  远的不说,就说五年前吧,小小县城,即便最热闹街道的十字路口,也没多少车辆通过,这斑马线俨然成了一种摆设。行人走不走它,警察也懒得管你。有些走在上面的,也勾肩搭背、交头接耳,像逛公园似的。如今却不行了,车辆穿行不息,行人往来不止,再由着性子过马路,可就危险了。就说本人吧,开始步行时还很不习惯,望着呼啸而过的车辆,不免心生怯意。于是,先站在端头,左瞅瞅,右看看,见绿灯亮起便快速通过。既如此,还生怕那个二把刀司机斜刺里冲将过来,来个猝不及防。一次,为了赶时间,眼瞅着黄灯闪烁,也壮起胆子,想急匆匆窜过去,却不料被比我还性急的小轿车阻停在道路中间,吓得再也不敢动弹,而驾车司机则摇下玻璃丢给我几句国骂……
  此时此刻,我还真怀念起自行车流行的时代。
  等来到人行道上,没性命之忧了,便开始反思起来。反思的结果是,这年月,自行车虽环保,但不如汽车跑得快;人再硬,也硬不过汽车。所以,为保险起见,还需把交警叔叔的话牢记心头,那就是,步行者也须“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有了这种思维,郁闷的心胸霎时平复了许多,那个司机的叫骂声便扔进了风里。
  从此以后,多了些淡定,少了些浮躁。是的,人让着车,上班虽晚点了,但还有比自己晚的;或许面临纪委查岗的风险,但总比少胳膊断腿的,或者搭上性命划算得多。
  这似乎有点扯远了,还是说斑马线。有时觉得,这简洁分明的斑马线着实让人敬佩。它外观冷峻,性格决绝。无论酷热严寒,风吹雨欺,都默默地坚守岗位,分分秒秒地告诫行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与上方的红绿灯,就像天生的一对。虽然高低不同,职责各异,却能分工协作,步调一致。如果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话,一点也不为过。也许正是这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方构成了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红绿绿,走走停停,急急匆匆,忙忙活活。我在想,没有斑马线的日子,人们该咋过呢?
  但一次不经意地环顾,突然有一个惊人发现,怎么走在斑马线上的,多是饱经沧桑的老者,难道自己也进入老年之列了?这怎么可能呢?继而一想,不免洒脱一笑:早晚都要走的路,何必纠结。但话虽如此,仍有说不出的伤感。因为目睹他们的举止,虽有夕阳般的从容,但仍略显迟滞蹒跚;信心满满,亦透出力不从心。你瞧,那紧眨着眼的绿灯,分明在催促他们:快点,快点,红灯快亮了。
  也有活泼天真的孩童、小学生。和煦的阳光下,他们背着小书包,手拉着手,在父母或老师的牵引下,欢快地从斑马线上走过。这个时候,斑马线似乎温柔体贴了许多,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目送自己的孩子远远而去。
  很少见到青少年的身影,当然不包括来自他乡的游人。我琢磨,这类人,可能是人生的排头兵、冲锋队。对他们来说,时间是金钱,是速度,是挑战,是渴望,而斑马线太拘禁、太压抑,或者,太循规蹈矩了。
  信不信由你,斑马线像一人生大舞台,不时变幻着一张张似曾相识、未曾相识的脸,和蔼的,冷漠的,喜悦的,痛苦的。又像一枚铜镜,折射出人们深深埋藏的心路。有经心的颔首致意,有无意的冷眼斜视。有灯火阑珊处的叹息,有目光交汇时的灵犀……
  有一天,正在斑马线上走着,突然“砰”的一声闷响,回头一看,右后侧的马路上蜷曲着一老一少,鲜红的血迹,点状般喷射在白色的斑马线上,而肇事车辆竟刹出十多米才停住。人们一在阵慌乱之后,纷纷聚拢过来,出手相助。不一会儿,救护车来了,下来几个白衣天使,急急忙忙地将受害者抬上车。车辆鸣着笛声,向医院疾驰;处理事故的交警也来了,收驾照、勘现场,询问目击者……
  斑马线上,并不总是风和日丽,也有不测风云,也有旦夕祸福。
  斑马线分得清孰是孰非吗?
  行人感到自己是受害者。面对那些肆无忌惮的车辆,他们有说不出的无奈、无助、甚至是恐惧。还有那“滴滴”催促的喇叭声,总让你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怒气。
  驾车人觉得自己永远正确。他们埋怨行人的素质低,走个道也我行我素。甚至不走斑马线,穿行于车辆之间,想跟汽车抢时间、玩速度。出了事,你不负责谁负责?
  终于明白了,无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脑海里只有自己,唯独没有斑马线,没有他人。殊不知,斑马线就是规矩,无规矩何成方圆?倘若都不遵守规矩的话,斑马线岂不知成了“死亡之线”?
  从古罗马的跳石,到斑马线的应用,风风雨雨历经几千年,来到中国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守规的意识还没深入每个人的脑海,还要经过多少次的血染,才能形成共识呢?
  斑马线默默无语,似乎期待人们的回答。
  责任编辑:刘高亮
其他文献
母亲去世后的2010年8月10日,老屋后的祖坟山又添了一座新坟,那是父亲的。  有人说离别的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可我对父亲的怀念却与日俱增。  父亲个子不高,浓眉大眼,人见人爱。爷爷奶奶对父亲要求甚严,从不娇惯。父亲读书很用功,不仅成绩优异,还练就了一手好字,尤其擅长毛笔字。在马渡村小上学期间,父亲就深得村干部和老师的喜爱和器重,当过儿童团长和少先队长。父亲16岁那年,怀着对军营的向往,告
期刊
自从院子里有了块空地,就想着该种点什么。已经种下了几棵果树,按照规划,应该再种点花,可是什么花既能配得上我的这份期望的感情,又能符合我的审美观念呢?  最好、最理想的当然是兰花,兰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特别是明代薛网的那句“任是无人也自香”是脍炙人口的,爱花之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但是兰花的性格沉静中过于淡泊,清雅处稍显孤单,放在书房自是一番风雅。而我的小院必须是一位清雅脱俗、大气雍容的花中
期刊
在公园拍了几张照片,但不知道它叫什么。它开出来的花像芦花,但又不是芦苇开的。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家乡都把它叫仙科(土语),到深秋的时候把花的部分割下来扎笤帚,其余部分要不拿去扎篱笆,要不就当柴草烧。一般都是把它种在人大多到不了的地方,如坟茔、贫瘠的土壤里,没有病虫害,耐旱,只靠天上的雨水就可维持它的生命。它的叶片很细,像锯子一样的小齿轮,不小心一碰,很容易伤到皮肤。  这植物,是丛生的,不是
期刊
一  纸杯里的咖啡没加糖,越喝苦味越浓。10分钟前,我走进新开张的“汉堡王”,见识“麦当奴的老冤家”的新气象。这位于“地王之王”的庞大店面,多年来开的是麦当奴,不久前才因租约到期被取代。刚才我进来,排在长队里,一排收款机在柜台上侍候。轮到我了,收款员是靓丽的墨西哥裔女孩,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她告诉我,买汉堡包薯条之类要等叫号,咖啡却由她负责供应,快得很。说罢,走向背后的大型咖啡机,磨磨蹭蹭好几分钟
期刊
儿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包粽子,戴奶奶亲手编制的“花花绳”(五彩丝线)。  离我们村不远的地方有好大的一片池塘子,池塘里长满了各种可以在水里生存的植物,其中就有包粽子时用的粽叶,至今,我都叫不上来那种植物的名字,但它的样子却始终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记忆当中。包括它每每在微风吹起时,叶子都会随风左右摇摆,晃动,伴随着一阵风的拂过,会发出一连串“沙沙沙沙”声,还有一声声或近或远、或大或小的青蛙叫声。  端午节
期刊
我一生下来,甚至还没有生下来的时候,我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当然是乳名。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祖父祖母和我的父母又希望人丁兴旺,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在乡村里很普通、叫起来很响亮的名字:刘大孩。村子里又多了一个叫刘大孩的孩子。当然,我们村子里不止一个孩子叫这个名字,我相信他们的名字缘由是与我一样的。从小到大,我就有点讨厌这个名字,没有个性而又很暧昧,名字始终长在我的身上,小时是大孩,长大了还是大孩,似乎是永
期刊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随着年轮的步步递增,我这个生于秦、长于秦的秦人,对秦腔的爱愈加浓厚。  爱秦腔根植于骨子里,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天晚饭后,我缠着父亲一同去村头村书记家听戏,书记家那低矮的半间小房子是我们村子的临时广播室,一张老旧的小桌子上放着扩音机、话筒、电唱机。书记关上房门,把一张黑色唱片放在电唱机上,唱片开始旋转,美妙的伴奏音乐响起,随之传来“王春娥坐机房自思自叹,思夫主想薛郎
期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  那时,家乡的水库建成了,可总得要人守!阶级斗争是万万不能放松的!公社书记告诫大家,要是阶级敌人搞破坏,偷偷炸了水坝,可以想象,那将是何等灾难!可谁来守水库?当然首要的是看阶级成分,肯定是贫下中农。公社干部想来想去,只有采取抓阄的办法确定次序,两年一次轮着来守。碰巧,我们大队抓到了首轮,就这样,烫手的山芋落到了我们生产队!  队长伤透了脑筋!把贫下中农
期刊
一个人缩在黑暗、狭小的房间里,感觉快要死掉了。  灰褐色的,长着难看花纹的柜子像是棺木般肆意地陈列着,散落一地的,是每日不可或缺但又无聊乏味的生活用品。也许就这么过去了,这一世,和窗外风景一样,天空并不灰暗,云絮里太阳发散着无力的白光。  暴躁得无以复加,一层又一层压抑上来的沉重感,想要排遣,却又毫无办法。于是就这样呆坐一日,并不感到快乐,找不到任何值得做的事情。被囚禁在这窒息的空间里了,想要打破
期刊
最早读《西游记》,是小时候在老屋。  冬天的夜晚,老家堂屋的桌子上燃着一盏自制的油灯——圆柱体的空墨水瓶里灌上柴油,纺线车纺出的粗棉线捻成灯芯,借助空气里充足的氧气,火苗绕过粗大的灯花,射出二三厘米高。妈妈三十来岁,坐在土布机头上,左右脚分别踩下踏板,布机上的经线随之上下起伏变换;两只巧手有韵律地灵动,油光锃亮的木梭带动纬线伴随着扣板“嘭嘭”地撞击来回行走,卷轴上崭新的土棉布一寸寸地卷动。  油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