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张雪门曾经说过幼儿的教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泥塑教育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泥塑教育的作用以及现状,然后就如何提高幼儿园泥塑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主要从基础理论和案例两方面展开。在泥塑教学中,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作品欣赏和评价,通过鼓励和建议提高幼儿游戏积极性。
关键词:幼儿 泥塑 开展策略 实践
一、走进泥塑活动,探索其中奥秘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大班泥塑活动中,如果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展创造能力,科学有效的组织好幼儿的泥塑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大班幼儿相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的泥塑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技能,注意力相对于中班也更为集中,在泥塑活动中目的也更加明确。在中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技能,能够对物体的主要特征进行塑造,也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大班的幼儿的泥塑活动任务在中班的基础之山进一步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还要进一步的表达物理的细微特征。
中国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具有数不尽的艺术种类,其中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艺术。泥塑艺术应用到幼儿艺术教学已有一段时间,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了幼儿的区域活动形式,提升了区域活动趣味性。然后,在幼儿进行泥塑教育时,往往比较重视技能的培训,这与我国传统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这样孩子往往对枯燥的技能不感兴趣而使泥塑教学渐渐的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中泥塑艺术教育的发展。新课改下,泥塑教育要求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兴趣后自行的进行泥塑艺术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就强调了在进行幼儿泥塑艺术教育时,需要特别的注重培养方法。
泥塑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游戏,在泥塑教育中,幼儿能够创造自己喜欢的模型,自己喜欢的动物、事物以及人物,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幼儿们天生喜欢有趣的事物,如果游戏内容和方法不合适,他们玩过几次就会失去兴趣,导致泥塑教育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幼师在进行泥塑艺术教育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从而为提高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泥塑教学,发现客观问题
泥塑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泥塑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就目前来看,幼儿的泥塑教育主要起源于中国的美术教育,然而这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因此专业性不强是必然的,这就导致了幼师在进行泥塑教育时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单一性是指幼师在进行泥塑教育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幼儿能够学习的实际专业知识不多;片面性是指幼师在进行泥塑教育时只能够从泥塑本身进行教育幼儿,而不能够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目前,幼儿接触的知识比较复杂,使得本来应该每天玩的他们负担相对有些过重,这有可能使得他们对学习泥塑知识产生厌倦感,大部分幼儿园不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的学习泥塑知识,从而使得泥塑课程在很多幼儿园被忽略转而被一些其他新鲜事物取代。
三、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开展幼儿泥工活动,幼儿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幼儿园泥工教学的开展不能处于孤立的状态,应该与教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应该设立不同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园的泥工教学中,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为孩子设置两种教育情景,一是物质环境,二是精神环境。前者所涉猎的范畴较为宽广,包括孩子的自身情况;游戏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时间、空间、地域等等。教师在进行泥工教学中可以以游戏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帶领孩子唱儿歌,让孩子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泥工技术,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作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入大自然环境,在空间广阔的情境下,丰富孩子的视觉感受,激发他们的动手创作欲望。后者涵盖的内容较为客观,教师在泥工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关注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努力使孩子的个性与兴趣得到满足,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泥工活动中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还不是幼儿的泥工水平,而是幼儿对手工操作和课外实践的兴趣,这也是幼儿受益终身的优良品质。
四、掌握正确方法,探究有效策略
对于泥塑教育,合理的选择泥塑教育内容,对泥塑艺术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乐趣。理论联系实际指的是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被塑造的泥塑对象应该是幼儿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也是幼儿们所喜欢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协同。
(一)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泥塑教育内容选择的时候,要对内容进行筛选,内容难度应该适中,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乐趣,才能够使得他们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从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升华出新的东西。
案例:在选择泥塑教学活动的主题时,考虑到幼儿们喜欢各种小动物,比如小狗、猫、兔子等。为了提高幼儿泥塑活动的积极性,我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绘本图画,鼓励他们照着图画来制作泥塑模型。幼儿们一看到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图画,便很开心地玩起了泥塑。幼儿们先用大块的泥塑捏出动物的大致躯干,然后将从泥塑主干部分分别拉伸出一块来制作小动物的四肢。幼儿们结合绘本图画,再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模型。小狗张着大大的嘴巴,有的幼儿还制作了一根骨头放在小狗嘴里,将小狗的造型刻画的淋漓尽致。创作小猫的幼儿特意在小猫的嘴边画了几条细线,代表猫的胡须;喜欢小兔子的幼儿创作的兔子嘴巴还是分瓣的,看起来可爱极了。活动结束后,幼儿们捧着他们亲手创作的泥塑作品照了一张合影,仿佛在家抱着自己的宠物一样,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虽然幼儿们制作的小动物模型大小不一,在肢体比例和形态方面和真实的动物有所差距。但是幼儿们的创作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各具特色,基本上都能够反映该动物的最大特征。幼儿们全程注意力也很集中,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活动积极性。 在进行泥塑自由创作的内容中,幼师应该从幼儿兴趣爱好出发,鼓励幼儿们创作他们喜欢的对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升华,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幼儿的学习乐趣,使得他们更好的接受泥塑艺术教育。
(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门教育来讲,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幼儿泥塑教育时,需要采用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乐趣,使他们从根本上热爱泥塑游戏,在课外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玩的开心,也能够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泥塑知识,我们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如下图所示。
案例:在一次泥塑活动中,我首先挂出了很多几何形状的图片以供他们参考,这些形状有平面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幼儿们用泥塑来创造这些模型。基本上每个幼儿都能很快独立地完成,看上去也非常整齐。通过创作这些简单的模型,幼儿们很快便掌握了基本的泥塑技能,比如搓、团、捏、压等。看到幼儿们对创作这些简单的模型不太感兴趣之后,我有给他们展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模型-飞机。在创作飞机泥塑模型时,我们要求飞机翅膀是独立拼插到飞机上的,而不是和飞机机体一起捏。在飞机翅膀拼插到飞机机体上时,为了使泥塑的飞机结构牢实耐用,幼儿们必须要相互合作。因为幼儿一只手抓着飞机,一只手插接翅膀,不好用力,也容易扭散飞机模型。若是二名幼儿相互协作,则翅膀插接工作则会容易得多。在这次泥塑游戏中,我安排幼儿们首先学习简单的操作技能,然后训练比较复杂的技能,同时开展协同合作,有效提高了幼儿游戏积极性和操作技能。
在泥塑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学习塑造不同造型的模型,综合锻炼各种塑造技巧,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协作,循序渐进,鼓励幼儿们相互协作完成作品。在掌握基本塑造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和发挥想象力。
(三)拓展适合的教学主题
泥工活动是锻炼幼儿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了解生活和培养幼儿团结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泥塑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们的表现拓展活动主题,鼓励幼儿们合作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团结意识。
在一次室内活动中,我组织幼儿们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多彩的汤圆”的泥工活动,主要材料是一包汤圆和各种各样颜色的橡皮泥。幼儿们首先把白色的橡皮泥捏成半球型,然后选择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放在里面做馅,按照我演示的方法很快就做出了汤圆。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幼儿还制作了不同馅料和颜色的汤圆,各个汤圆的大小也不一样。不一会,教室课桌上就摆满了一排排的汤圆,看起来可爱极了。看到幼儿们玩泥工还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决定让幼儿们继续制作更多的泥塑模型。在活动总结阶段,我告诉幼儿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美食也是类似的做法。我说“今天我们就用彩泥来做你们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好吗?”我要求幼儿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相互帮助,小朋友都很兴奋拍手说:“好”。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小朋友玩的是不亦乐乎。当有个别小朋友叫嚷着不会做时,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自己还会主动去帮忙不会做的小朋友。从这活动中可以看出泥工还可以提高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的意识。虽然小班幼儿的手指协调能力还不是很灵活,做的不是很像,但是这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落实适合的教学环节
在泥塑教学中,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师评价和欣赏也是非常关键的。来自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能够将幼儿們创作泥塑作品的兴趣内化动力,让他们彻底地爱好泥塑活动。教师在泥塑活动结束后,组织一场泥塑作品展示会,欣赏幼儿们的作品并一一点评,能有效提高幼儿泥塑活动积极性。
案例:在泥塑活动《我最爱的水果》中,我首先给幼儿们介绍了创作泥塑作品的四个主要步骤:打泥,塑泥,上底色,彩绘。然后幼儿们便动手开始制作了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会对他们的操作手法和选材提出一定的建议,并和他们一起完成泥塑作品,营造出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在泥塑活动结束后,我划出了一块作品展示区,让幼儿们把他们的作品都拿过来交流展示。看着自己亲手创作的画作,幼儿们显得非常开心和有成就感。幼儿们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相互之间看了又看,造型漂亮的泥塑模型旁边围了一圈小朋友。我一一欣赏了幼儿们的作品,并给出了评价。比如彤彤捏的草莓形态虽然简单,但草莓上下二部分都很对称,样子也很形象逼真。我先表扬了彤彤草莓捏的很逼真,她开心的笑了,手舞足蹈。然后我又问浩浩“你捏的是不是一颗长胖了的苹果呀”,这下他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我马上又补充到:“胖一点的苹果更好吃”。浩浩的脸上又绽放出了开心的光彩,整个人都变得生动起来了。看着浩浩短时间内又变得开心了,我心中暗想:幸亏没有直接的批评他,否则就打击了他的活动积极性了。在欣赏环节,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受到了表扬和鼓励,无论是作品的整体质量还是某一项操作技巧,他们的游戏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为下一次泥塑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们自由制作阶段,教师从旁给予合适的指导,让他们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之后,幼儿教师认真观察和欣赏泥塑作品,对幼儿们在泥塑活动中的亮点提出表扬,也给他们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
五、结论
幼儿泥塑艺术也被幼儿学校广泛开展,这恰巧融合了幼儿的兴趣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泥塑艺术教育不仅锻炼了幼儿从小动手能力,同时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随着泥塑游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和家长们的重视,对幼师在组织泥塑游戏时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幼儿泥塑教育课堂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泥塑艺术的基本技能进行展开,遵循由简到难、由个体到协同的科学规律。
参考文献:
[1] 张希清,郭忠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
[2] 赵健磊,张宏岳.中国民间泥塑技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 魏礼飞.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33-36.
[4]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56-165.
[5]周文燕.幼儿泥塑活动教学指导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27):71.
[6]陆玉娇.浅谈在中班开展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88-489.
关键词:幼儿 泥塑 开展策略 实践
一、走进泥塑活动,探索其中奥秘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大班泥塑活动中,如果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展创造能力,科学有效的组织好幼儿的泥塑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大班幼儿相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的泥塑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技能,注意力相对于中班也更为集中,在泥塑活动中目的也更加明确。在中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技能,能够对物体的主要特征进行塑造,也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大班的幼儿的泥塑活动任务在中班的基础之山进一步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还要进一步的表达物理的细微特征。
中国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具有数不尽的艺术种类,其中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艺术。泥塑艺术应用到幼儿艺术教学已有一段时间,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了幼儿的区域活动形式,提升了区域活动趣味性。然后,在幼儿进行泥塑教育时,往往比较重视技能的培训,这与我国传统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这样孩子往往对枯燥的技能不感兴趣而使泥塑教学渐渐的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中泥塑艺术教育的发展。新课改下,泥塑教育要求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兴趣后自行的进行泥塑艺术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就强调了在进行幼儿泥塑艺术教育时,需要特别的注重培养方法。
泥塑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游戏,在泥塑教育中,幼儿能够创造自己喜欢的模型,自己喜欢的动物、事物以及人物,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幼儿们天生喜欢有趣的事物,如果游戏内容和方法不合适,他们玩过几次就会失去兴趣,导致泥塑教育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幼师在进行泥塑艺术教育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从而为提高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泥塑教学,发现客观问题
泥塑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泥塑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就目前来看,幼儿的泥塑教育主要起源于中国的美术教育,然而这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因此专业性不强是必然的,这就导致了幼师在进行泥塑教育时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单一性是指幼师在进行泥塑教育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幼儿能够学习的实际专业知识不多;片面性是指幼师在进行泥塑教育时只能够从泥塑本身进行教育幼儿,而不能够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目前,幼儿接触的知识比较复杂,使得本来应该每天玩的他们负担相对有些过重,这有可能使得他们对学习泥塑知识产生厌倦感,大部分幼儿园不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的学习泥塑知识,从而使得泥塑课程在很多幼儿园被忽略转而被一些其他新鲜事物取代。
三、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开展幼儿泥工活动,幼儿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幼儿园泥工教学的开展不能处于孤立的状态,应该与教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应该设立不同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园的泥工教学中,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为孩子设置两种教育情景,一是物质环境,二是精神环境。前者所涉猎的范畴较为宽广,包括孩子的自身情况;游戏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时间、空间、地域等等。教师在进行泥工教学中可以以游戏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帶领孩子唱儿歌,让孩子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泥工技术,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作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入大自然环境,在空间广阔的情境下,丰富孩子的视觉感受,激发他们的动手创作欲望。后者涵盖的内容较为客观,教师在泥工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关注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努力使孩子的个性与兴趣得到满足,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泥工活动中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还不是幼儿的泥工水平,而是幼儿对手工操作和课外实践的兴趣,这也是幼儿受益终身的优良品质。
四、掌握正确方法,探究有效策略
对于泥塑教育,合理的选择泥塑教育内容,对泥塑艺术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乐趣。理论联系实际指的是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被塑造的泥塑对象应该是幼儿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也是幼儿们所喜欢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协同。
(一)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泥塑教育内容选择的时候,要对内容进行筛选,内容难度应该适中,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乐趣,才能够使得他们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从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升华出新的东西。
案例:在选择泥塑教学活动的主题时,考虑到幼儿们喜欢各种小动物,比如小狗、猫、兔子等。为了提高幼儿泥塑活动的积极性,我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绘本图画,鼓励他们照着图画来制作泥塑模型。幼儿们一看到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图画,便很开心地玩起了泥塑。幼儿们先用大块的泥塑捏出动物的大致躯干,然后将从泥塑主干部分分别拉伸出一块来制作小动物的四肢。幼儿们结合绘本图画,再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模型。小狗张着大大的嘴巴,有的幼儿还制作了一根骨头放在小狗嘴里,将小狗的造型刻画的淋漓尽致。创作小猫的幼儿特意在小猫的嘴边画了几条细线,代表猫的胡须;喜欢小兔子的幼儿创作的兔子嘴巴还是分瓣的,看起来可爱极了。活动结束后,幼儿们捧着他们亲手创作的泥塑作品照了一张合影,仿佛在家抱着自己的宠物一样,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虽然幼儿们制作的小动物模型大小不一,在肢体比例和形态方面和真实的动物有所差距。但是幼儿们的创作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各具特色,基本上都能够反映该动物的最大特征。幼儿们全程注意力也很集中,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活动积极性。 在进行泥塑自由创作的内容中,幼师应该从幼儿兴趣爱好出发,鼓励幼儿们创作他们喜欢的对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升华,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幼儿的学习乐趣,使得他们更好的接受泥塑艺术教育。
(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门教育来讲,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幼儿泥塑教育时,需要采用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乐趣,使他们从根本上热爱泥塑游戏,在课外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玩的开心,也能够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泥塑知识,我们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如下图所示。
案例:在一次泥塑活动中,我首先挂出了很多几何形状的图片以供他们参考,这些形状有平面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幼儿们用泥塑来创造这些模型。基本上每个幼儿都能很快独立地完成,看上去也非常整齐。通过创作这些简单的模型,幼儿们很快便掌握了基本的泥塑技能,比如搓、团、捏、压等。看到幼儿们对创作这些简单的模型不太感兴趣之后,我有给他们展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模型-飞机。在创作飞机泥塑模型时,我们要求飞机翅膀是独立拼插到飞机上的,而不是和飞机机体一起捏。在飞机翅膀拼插到飞机机体上时,为了使泥塑的飞机结构牢实耐用,幼儿们必须要相互合作。因为幼儿一只手抓着飞机,一只手插接翅膀,不好用力,也容易扭散飞机模型。若是二名幼儿相互协作,则翅膀插接工作则会容易得多。在这次泥塑游戏中,我安排幼儿们首先学习简单的操作技能,然后训练比较复杂的技能,同时开展协同合作,有效提高了幼儿游戏积极性和操作技能。
在泥塑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学习塑造不同造型的模型,综合锻炼各种塑造技巧,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协作,循序渐进,鼓励幼儿们相互协作完成作品。在掌握基本塑造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和发挥想象力。
(三)拓展适合的教学主题
泥工活动是锻炼幼儿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了解生活和培养幼儿团结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泥塑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们的表现拓展活动主题,鼓励幼儿们合作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团结意识。
在一次室内活动中,我组织幼儿们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多彩的汤圆”的泥工活动,主要材料是一包汤圆和各种各样颜色的橡皮泥。幼儿们首先把白色的橡皮泥捏成半球型,然后选择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放在里面做馅,按照我演示的方法很快就做出了汤圆。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幼儿还制作了不同馅料和颜色的汤圆,各个汤圆的大小也不一样。不一会,教室课桌上就摆满了一排排的汤圆,看起来可爱极了。看到幼儿们玩泥工还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决定让幼儿们继续制作更多的泥塑模型。在活动总结阶段,我告诉幼儿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美食也是类似的做法。我说“今天我们就用彩泥来做你们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好吗?”我要求幼儿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相互帮助,小朋友都很兴奋拍手说:“好”。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小朋友玩的是不亦乐乎。当有个别小朋友叫嚷着不会做时,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自己还会主动去帮忙不会做的小朋友。从这活动中可以看出泥工还可以提高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的意识。虽然小班幼儿的手指协调能力还不是很灵活,做的不是很像,但是这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落实适合的教学环节
在泥塑教学中,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师评价和欣赏也是非常关键的。来自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能够将幼儿們创作泥塑作品的兴趣内化动力,让他们彻底地爱好泥塑活动。教师在泥塑活动结束后,组织一场泥塑作品展示会,欣赏幼儿们的作品并一一点评,能有效提高幼儿泥塑活动积极性。
案例:在泥塑活动《我最爱的水果》中,我首先给幼儿们介绍了创作泥塑作品的四个主要步骤:打泥,塑泥,上底色,彩绘。然后幼儿们便动手开始制作了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会对他们的操作手法和选材提出一定的建议,并和他们一起完成泥塑作品,营造出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在泥塑活动结束后,我划出了一块作品展示区,让幼儿们把他们的作品都拿过来交流展示。看着自己亲手创作的画作,幼儿们显得非常开心和有成就感。幼儿们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相互之间看了又看,造型漂亮的泥塑模型旁边围了一圈小朋友。我一一欣赏了幼儿们的作品,并给出了评价。比如彤彤捏的草莓形态虽然简单,但草莓上下二部分都很对称,样子也很形象逼真。我先表扬了彤彤草莓捏的很逼真,她开心的笑了,手舞足蹈。然后我又问浩浩“你捏的是不是一颗长胖了的苹果呀”,这下他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我马上又补充到:“胖一点的苹果更好吃”。浩浩的脸上又绽放出了开心的光彩,整个人都变得生动起来了。看着浩浩短时间内又变得开心了,我心中暗想:幸亏没有直接的批评他,否则就打击了他的活动积极性了。在欣赏环节,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受到了表扬和鼓励,无论是作品的整体质量还是某一项操作技巧,他们的游戏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为下一次泥塑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们自由制作阶段,教师从旁给予合适的指导,让他们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之后,幼儿教师认真观察和欣赏泥塑作品,对幼儿们在泥塑活动中的亮点提出表扬,也给他们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
五、结论
幼儿泥塑艺术也被幼儿学校广泛开展,这恰巧融合了幼儿的兴趣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泥塑艺术教育不仅锻炼了幼儿从小动手能力,同时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随着泥塑游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和家长们的重视,对幼师在组织泥塑游戏时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幼儿泥塑教育课堂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泥塑艺术的基本技能进行展开,遵循由简到难、由个体到协同的科学规律。
参考文献:
[1] 张希清,郭忠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
[2] 赵健磊,张宏岳.中国民间泥塑技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 魏礼飞.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33-36.
[4]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56-165.
[5]周文燕.幼儿泥塑活动教学指导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27):71.
[6]陆玉娇.浅谈在中班开展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8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