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现在小学生上作文课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总有部分学生见文题后,不是着力于构思,而是偷偷地翻阅有关作文的书籍、查找资料,七拼八凑、改头换面,略加整理甚至直接背写下来,便成了自己的作文,拿来交差。这样往往作文内容千篇一律,人物张冠李戴,内容枯燥。同时,学生也养成了脑懒手惰的习惯,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正确的指导,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有了兴趣,才有强烈的内驱力。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写出情感丰富的作文。那么,作文教学中,如果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大至谋篇布局、小至词句都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对于那些讨厌作文的学生,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待他们老师要当面指导、当面批改,从字、词、句、段、篇到结构、选材、内容等,逐一指导批改,并明确指出他们“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成功”、“哪个地方需要适当补充”,并用鼓励的语言帮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把学生看成是有创造力的个体,鼓励他们。写作的热情,从内心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效果要好。
二、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例如,我在上小学三年级作文时,要同学们定一篇自己的喜欢的游戏,我就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与学生们同做游戏,让同学们体验游戏的过程与乐趣,并在游戏时让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很多同学都顺利完成了此次作文,还有几位同学的作文被选送到上级参加评比。在实际中很多的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三、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需要摘录。
3.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3.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理,写作文“写什么”是同学们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没有写作的材料,只是不善于发现、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写作的机会加强指导。如:课下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做游戏,就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同学的动作表情,指导他们写好《课间十分钟》,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还要要求学生平时下功夫,多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记日记、写读书笔记,不但可以为习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着眼,从内容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不空讲作法,具体指导学生怎样发现和捕捉材料。例如:写《成功的一件事》,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成功的事件和感受,回忆成功的过程,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成功的,都可以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论能不能作为材料使用。材料确定后,再想想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表达的顺序以及如何抓住重点等,一一具体指导。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事、物,多种多样,学生平时多观察、勤思考,定能如鱼得水,思路越拓展越宽,就会觉得可写的内容很多。另外,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增强范文意识,提高能力
发挥范文的引路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范文意识,让学生从范文中吸取营养,学习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优点。如:《梅花魂》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和送“我”梅花图的事,表达了海外赤子情系祖国的深切感情,而题目“梅花魂”兰个字则包含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迷人的张家界》一课,开头用“这次来到了张家界,我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迷人的景色”引起下文,结尾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直接扣题,“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首尾呼应,前后连贯。再如《第一场雪》中描写雪后美景的方法,《月光曲》联想的方法、造词的方法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学习《白杨》一课,就让学生仿照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练习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在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范文,也可以利用小学生习作,甚至可以写下水作文来指导。
总之,教师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感情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感到作文内容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动手动脑,就能写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现在小学生上作文课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总有部分学生见文题后,不是着力于构思,而是偷偷地翻阅有关作文的书籍、查找资料,七拼八凑、改头换面,略加整理甚至直接背写下来,便成了自己的作文,拿来交差。这样往往作文内容千篇一律,人物张冠李戴,内容枯燥。同时,学生也养成了脑懒手惰的习惯,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正确的指导,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有了兴趣,才有强烈的内驱力。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写出情感丰富的作文。那么,作文教学中,如果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大至谋篇布局、小至词句都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对于那些讨厌作文的学生,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待他们老师要当面指导、当面批改,从字、词、句、段、篇到结构、选材、内容等,逐一指导批改,并明确指出他们“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成功”、“哪个地方需要适当补充”,并用鼓励的语言帮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把学生看成是有创造力的个体,鼓励他们。写作的热情,从内心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效果要好。
二、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例如,我在上小学三年级作文时,要同学们定一篇自己的喜欢的游戏,我就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与学生们同做游戏,让同学们体验游戏的过程与乐趣,并在游戏时让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很多同学都顺利完成了此次作文,还有几位同学的作文被选送到上级参加评比。在实际中很多的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三、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需要摘录。
3.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3.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理,写作文“写什么”是同学们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没有写作的材料,只是不善于发现、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写作的机会加强指导。如:课下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做游戏,就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同学的动作表情,指导他们写好《课间十分钟》,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还要要求学生平时下功夫,多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记日记、写读书笔记,不但可以为习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着眼,从内容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不空讲作法,具体指导学生怎样发现和捕捉材料。例如:写《成功的一件事》,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成功的事件和感受,回忆成功的过程,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成功的,都可以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论能不能作为材料使用。材料确定后,再想想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表达的顺序以及如何抓住重点等,一一具体指导。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事、物,多种多样,学生平时多观察、勤思考,定能如鱼得水,思路越拓展越宽,就会觉得可写的内容很多。另外,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增强范文意识,提高能力
发挥范文的引路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范文意识,让学生从范文中吸取营养,学习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优点。如:《梅花魂》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和送“我”梅花图的事,表达了海外赤子情系祖国的深切感情,而题目“梅花魂”兰个字则包含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迷人的张家界》一课,开头用“这次来到了张家界,我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迷人的景色”引起下文,结尾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直接扣题,“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首尾呼应,前后连贯。再如《第一场雪》中描写雪后美景的方法,《月光曲》联想的方法、造词的方法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学习《白杨》一课,就让学生仿照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练习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在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范文,也可以利用小学生习作,甚至可以写下水作文来指导。
总之,教师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感情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感到作文内容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动手动脑,就能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