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一切教育者要全身心地去爱学生,为学生着想,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教育、个性心理等素质教育的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变,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广大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思想纯洁,可塑性很大,极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从小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大为重要。所谓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管理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生活有许多行为规范需要人们去遵守、去适应,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及时地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使他们的个性社会化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成熟水平。
  2.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持久性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内化了的道德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所负道德责任的情感上的道德评价。具备自我管理能力会促进外部行为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如果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促进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
  当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后,遇到问题就会以较高的道德水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处世不慌,临危不乱。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全部纳入自我管理的科学轨道,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如果我们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自觉地联系起来,并能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成长进步离不开自我管理,那么,就会像人们每天吃饭、穿衣、睡觉等生存需要一样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采取专题课、讲座、故事会、主题会、看电影、参观展览、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社会生活,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2.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
  调查发现,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的学生一般都有用以加强自身修养、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如写日记、设座右铭、阅读书籍、按自订计划进行自我检查等等;而对自己要求不很严格的学生大多缺乏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由此看来,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种管理的实施中都渗透着自我管理因素,没有自我管理就没有真正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精心地指导他们。首先要使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目标,使他们把教育目的同个人成才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从而把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与远大的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加紧个性品质的锻炼和形成。强调自我管理不能造成失控状态,要教育学生懂得约束自己,控制自己,通过自我管理“战胜自己”,用约束力量使自己走上正确的轨道。
  3.提供效仿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供效仿榜样对学生成长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以最尊敬、敬佩的人为榜样。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影响他们行为规范的形成,而且熏陶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其下决心去做,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利用榜样的成才史、奋斗史、为祖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使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心灵上,成为激励其前进的力量。这样才有真情实感,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易于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4.培养学生稳定的情感
  掌握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速度。随时注意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的速度,是控制学生情感的技巧。情感不稳定的学生大多急于追求理想,不注意节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要求过高。这恰恰暴露了学生的不成熟性,而他们为了掩盖这一不足就急于追求更高的理想,最后导致恶性循环。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要求的标准应符合学生的实力或比学生的实力略高。要保持较高速度,就要避免过分竞争。如果要求过高的话,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失败的经验。鼓舞学生斗志的最大动力是成功的经验,是教师的赞扬。
  5.要注意磨练学生的人格
  在美国,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好坏,孩子都愿意从小打工,进行独立与责任的磨炼,这种人格的磨练既不是兴趣,也不是高尚的娱乐与修饰。现代社会中,磨练人格应该与生活和工作相结合,要想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困难的工作中取得成绩,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顽强的性格。对磨练人格应该像重视锻炼身体和重视学习一样放在心上。
  6.要培养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苦于自卑感的学生大都生活在空想和幻想的世界里,这种不现实使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得更不实际。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使学生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全面、公正地判断环境状态。特别是失败的时候,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客观地认识失败也是控制感情的手段。苦于自卑感的学生还往往对自己的缺点看得很重,忽视了自己的长处,这对自己是不公平的。这时教师不妨帮助学生自我检查一下,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心情郁闷的学生,要引导他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抒发出感情,这样才会使他感到轻松。
  7.注意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对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虽然工作头绪多、时间紧,但仍要注意抽出时间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对家长的素质、文化水平、家庭环境及教育方法有了较深的了解。掌握了学生家庭教育的第一手材料,对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个别家庭出现的教育偏差,及时给予引导和指正,使家长与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讲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历史教学灌注“活水”;讲求教学过程的趣味化,为历史教学增添“情”“趣”;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历史教学增添“异彩”。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教育策略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
期刊
摘 要:《历史与社会》是为了适应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的培养,更注重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地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本人认为,本学科教师若长期坚持图文结合的教学,学会对教材和图册的重组与整合,使它更好地为我所用,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功。这样,让学生养成运用配套图册来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习惯,考察身边事物,则能有效地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
期刊
教育是一种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行为,教育传播媒体也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着。那么,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多媒体技术如何来辅助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语文文本上有些内容往往无法描述,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很难突出、突破;知识的记忆往往枯燥无味;文章所描绘的美丽学生很难想象,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等等情况,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期刊
摘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指导,完善实施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广大教师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期刊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象、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呈现于屏幕上,并能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那么随着电脑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网络设备的日益完善,多媒体在平常教学中将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物理学科具有实验性强、抽象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如何使物理问题形象化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无疑对提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思想性是语文教学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而且要学习文章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对人对事的看法,从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当前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中如何渗透的问题,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一、全面理解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正因为这样, 信息技术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已愈来愈显得重要。  那么,教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现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似乎学生只是一个木桶,教师在不停地往里灌水,根本不顾木桶是否已经有缺漏,这样将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浅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学习 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在一般人眼中可能会认为很简单的,似乎只要会写汉字、会说中国话,就可以教语文,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在小学里,语文是一大主课,比重不在数学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的呼声。新时代的教育必须迅速从传统的圈子里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那么,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又应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