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是需要学生感悟甚至是创新感悟的,学生的感悟和创新感悟需要学生有着比较强硬的两翼,那就是阅读活动中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可使学生阅读得以理想地感悟或者比较创新性地 感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 进取精神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一般说来,学生的阅读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产生相关的问题意识,并自主探究。学生的探究不可能是顺理成章的,肯定会遇到坎坎坷坷,这更需要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感悟中努力培养进取精神,教师需要做到什么呢?我认为,需要对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多让学生读出文本的问题,培养阅读的进取精神
  阅读教学其根本应当是学生的读,自古以来人们都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勉励人们很好地处理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读应当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并生发问题意识的主阵地。可在现代教育媒体十分先进的当下,人们似乎在自不自觉地忽视或者完全忽视了小学生的读。每阅读一个作品,老师都在导学案中,将阅读感悟的问题和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所必须实现的目标和盘托出,学生少有通过自己的读生发出阅读感悟之问题的,这就有悖于学生自主精神的体现。扪心自问,一堂语文阅读课,没有学生的自主阅读,凭着教师所预设的问题引领学生,课堂教学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得以体现了吗?这样的课堂教学,其生气何在?可以说是一片苍白。让学生先理想地读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需要正视学生的读,切不可以为学生的自读就能够真实解决多少阅读感悟中的问题,必须让学生多在课堂上以多种形式进行有意思的读。我们不要以为一布置学生读,学生就完全可以读出文章的味道,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他的课堂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先生是那样重视学生的读,是那样重视所有学生的读,尤其关注问题学生的读。窃以为千方万方,让学生先读和读好当是学生感悟的良方。
  二、多让学生探讨文本的问题,培养阅读的进取精神
  新课程理念大都新颖别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选择;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们必须思考的话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构建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比较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自主生发问题,学生所生发的问题交由学生自己解决,这十分有益于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如教学《爱之链》时,文本情节十分平淡,毫无高潮,不能给人任何轰动效应。但仔细品味着实是一首充满着大爱的赞歌,确实是以“爱”链接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情谊。作者的用笔是那样精细,读来令人感触颇深。学习《爱之链》时,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文本中的个中味道,学生们看到,是乔伊这样一个下岗后找不到工作的男子汉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老妇,事情发生在乡间小路,汽车抛锚几乎绝望的老妇得到乔伊无偿的修车帮助,使老妇得到了爱的帮助,学生们感到乔伊是爱的使者;学生们探究,乔伊——老妇——乔伊的夫人之间在传递着什么?那就是爱。老妇得到乔伊的爱,乔伊的夫人得到老妇的爱,乔伊的夫人会怎样做?得到乔伊夫人之爱的又会怎样做?孩子们浮想联翩,脑海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爱的形象。学生们便探究出真谛——爱如同一根链条,链接这许许多多人的心。尤其是学生真实意义上探究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伊……”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三、让学生多辩出探究的问题,培养阅读的进取精神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是人们在当今课堂上所追求的理念。但课堂不能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天下”,应当是人们实施课堂教学所必须秉承的原则,应当说真实意义上的课堂应当是群情振奋的课堂,应当是群体之间激烈争辩的课堂,完全可以是学生争辩得面红耳赤的课堂。事实上我们让学生激烈争辩了吗?诸多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有了,但骨子里的东西还不是那么令人信服的,因为诸多合作学生不是在交流感悟,多半是在交流学习资源。因此,问题意识的形成,进取精神的培养,必须在阅读感悟的学习流程中让学生多争辩,乃至激烈意义上的争辩。学生能够争辩,则说明学生都在探究,比较容易获取真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感悟,也比较容易获取正确、缜密意义上的阅读感悟。譬如教学《牛郎织女》时,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让学生进行深刻意义上的探究,其作品就无需再让学生阅读感悟,学生中有谁不知道牛郎织女之间的故事?应当说,只有让学生探究,学生才可以真实感悟其作品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因此,在教学中,神游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围绕作品之内容争辩,探究作品塑造牛郎织女形象的真实意义。从课堂学生争辩的情形看,学生的争辩是实在的,学生争辩所获取的感悟是逐步加深的。在激烈争辩的基础上,学生便比较有意义地发现《牛郎织女》表现出作者对善良人们的深深同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沈静.笔谈:我们怎样关照学生的需要[J].中国教师,2006.1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用“动能和动能定理”这一教学案例阐述微课程理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展示“问题探究三步式”教学法在微课程设计与运用中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微课程 案例反思  1.物理课堂的微课程理念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教学重点内容分解为4~5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称之为微课程。每个微课程都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都有其构思精妙的教学程序,都有能体现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
摘 要: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中有意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初中历史引入情境教学方式,可以直观展现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为略显死板的初中历史教学增加更多趣味。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境教学 必要性 具体措施 感悟  一、初中历史引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设立历史学科不过短短数十年时间,虽然时间很短,却因其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巨大,容易给人以沉闷无趣的感觉。多数学生,在课上听
摘 要: 柏拉图的游戏定义是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士多德的游戏定义是游戏为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常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收获快乐和成长。其中,区域游戏更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形态,要想适应这一潮流,就必须进行大胆革新。时代需要教育,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唯有如此,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为社会提供人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加入改革的洪流中,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语文老师,我就中学语文教学,结合实践,谈谈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情感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
摘 要: 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要因文而异,拓展学生的练笔空间,为学生打开思路,广开“写”路,巧妙地练,恰到好处地练,准确把握练的时机,练在当练处,或练在理解深入处,或练在情感共鸣时,或练在方法迁移点,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写”的迁移训练。  关键词: 读写迁移 活学活用 巧妙渗透 有效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读写是语文教学
摘 要: 文章研究了当前高职院“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的实施情况,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应用化学系党总支为例,阐释了品牌化的党建工作项目希望小学义务支教的开展、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党建工作项目 品牌化 义务支教  高职院系部党总支作为学院的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系部党建工作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
摘 要: 由于中职教育升学压力较小,致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创新精神和民主意识,大搞一言堂,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毕业后文化底蕴较差,发展后劲不足。本文尝试从小组合作形式运用方面浅谈中职课堂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积分评价 激励语言  新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新课程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意志品质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进校园”优秀文化项目为例,阐述该校“非遗”教育与培育、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非遗”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非遗进校园”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积累了很多文化与美德。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的基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义务教育初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显然,注重培养语言能力的传统教学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大纲要求,交际教学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成为目前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法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分为三部分:语音、词汇、语法,主要是辨别音素并能见词发音,见文
摘 要: 进入大学意味生活的角色、交往的角色到学习的角色都产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角色的变化,要求聋人大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生生活。在大学生活中,他们考虑较多的是大学继续教育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是否成正比,每年聋生退学比例不在少数,积极引导、共同协作才能帮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  关键词: 聋生 大学生活 残疾人 人际交往 适应性问题  一、案例背景  家庭是培育孩子各种能力的重要部分,而家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