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阿Q有着极其贫穷的经济地位、极其卑贱的社会地位,作为人,在当时社会境况下,阿Q没有获得过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的权利,但阿Q极不甘心,平生所作的努力都是在“争”,争尊严、争地位l争权力,却往往争而不得,争而必败。阿Q要生存,只好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不正视现实,用精神胜利法获得暂时的解脱。阿Q的病态心理,正是人为生存不得不趋于现实的真实心理、真实人性。阿Q极其不幸,阿Q的“争”令人深思。
[关键词]阿Q 争而不胜 人性之真
《伤逝》是鲁迅唯一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鲁迅以独特视角,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深刻揭示出在封建社会里,恋爱婚姻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个性解放。我们不防设想,把子君涓生放到我们的时代,给涓生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其人、其性格、其观念、其生活不变,未必不是一个悲剧的结局。涓生的爱情悲剧,除却社会根源,还源于自身个性的弱点。
一、情感冲动导致一叶蔽目
我们来看一看涓生的爱情发展过程。涓生如何发现了子君呢?“默默地相视片刻之后,破屋子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俗,谈男女平等,谈……她总是微笑着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这便是他们爱情的发端。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共同的追求使两位知识青年走到了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子君的觉醒、子君的大胆、子君的决然,使得卑怯、懦弱的涓生钦佩,子君的言行,正是涓生在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时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的,可以说,子君在封建统治势力面前的无畏,正弥补了涓生的怯弱,涓生一下子喜欢上了子君,甚至产生了依赖心理,“子君不在这破屋子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当时的境况下,子君的胆量是涓生最需要的,当涓生满足了这一心理需要时,以为一切都会如想象般美好。所以涓生对于情感、事业、生活的认识完全被这一时的满足淹没,以至于不得不“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情表示给她。”这便是涓生爱情的全部。我们不排除心有灵犀、一见钟情的爱情,但涓生的爱情除了这一点点共同的思想、追求,我们再也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基础的情感了。涓生把自己眼下最需要的心理满足当成了爱情,又由于心理满足造成认知的障碍,这样,导致涓生的“爱”与“情”的基础不坚实,不牢固。
二、注重自我导致不能正视现实
子君、涓生在世俗的讥讽中找到房子同居下来,打击便接踵而至。先是子君的奋斗目标实现后,把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的要义,人也变得庸俗、空虚起来,后是涓生的失业,生活的窘迫。面对这两个致命的打击,涓生态度如何?
“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子君的操心,妨碍了涓生的写作生活,使他不安起来,进而反感,甚至后来产生抱怨“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又加以阿随……”面对子君的变化,涓生不是面对,只是一味不满,一味埋怨。子君作为从封建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女性,不可能没有封建传统思想的烙印。涓生发现的同居后的子君的“变化”,其实不能称之为子君的变化,其思想是子君本身就有的,子君的视“爱情、婚姻、家庭”为生命的要义、生命的唯一,为生命的全部,反映了传统中国普通女性的爱情观,只是涓生先前没有认识,在涓生的爱情生活中,他忽略了爱情存在的土壤便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当涓生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这绝情的话时,对子君的打击,出乎涓生的意料也很自然。
涓生的不正视现实不仅表现在对子君,更表现在他对失业的态度上。刚刚得到被解雇的消息,涓生的反映是“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可以给别人去抄写,或者教读,也还可以译点书。”他自认为,自己有这点能力,便可以养家糊口,他忘记了那是怎样的时代。当工作没有着落,生活难以维持时,便把责任都推到了子君身上,对子君更是深刻的抱怨,“倘若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之。”他认为子君的现状是捶着自己的衣角,成了自己的累赘。自己逐渐趋于“灭之”的现状,是由于子君的“不求生”。他以为与子君的分手。可以挽救他的事业,这不能不说是涓生不正视现实、“空想主义”的又一写照。
三、良心的谴责导致痛不欲生
涓生抛弃子君后,“……更立刻自责、忏悔起来。”确切知道子君的死后,空虚、恐惧、后悔一起袭来,使得涓生又无力抗拒。顾遗迹,似乎是对过去的爱情的追思,其实是对自己不可原谅的罪过的一种精神抚慰,是对后悔之情寻求一种补偿。
涓生真的后悔了。为什么后悔呢?他后悔什么呢?我们可以假设另一种结局,分手后,如果子君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过上了比与涓生一起时更好的生活,涓生会后悔吗?他的后悔其实源自对一个生命毁灭心灵的不能承受,决不是对爱情的反恩。“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喉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与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着我,猛烈的烧尽我的悔恨与悲哀。”子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使得涓生良心受到极大谴责,痛不欲生。涓生的后悔正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纵观涓生恋爱、分手、破灭的全过程,涓生在不懂得爱情时而爱,爱即非爱;涓生所倾注的竭尽生命之情,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情之所需,并非爱的真情。涓生的悲剧有其社会根源,更有其自身个性因素,无论从社会从自身涓生的悲剧都是必然的,鲁迅塑造涓生其人,显示其性格弱性,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关键词]阿Q 争而不胜 人性之真
《伤逝》是鲁迅唯一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鲁迅以独特视角,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深刻揭示出在封建社会里,恋爱婚姻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个性解放。我们不防设想,把子君涓生放到我们的时代,给涓生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其人、其性格、其观念、其生活不变,未必不是一个悲剧的结局。涓生的爱情悲剧,除却社会根源,还源于自身个性的弱点。
一、情感冲动导致一叶蔽目
我们来看一看涓生的爱情发展过程。涓生如何发现了子君呢?“默默地相视片刻之后,破屋子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俗,谈男女平等,谈……她总是微笑着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这便是他们爱情的发端。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共同的追求使两位知识青年走到了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子君的觉醒、子君的大胆、子君的决然,使得卑怯、懦弱的涓生钦佩,子君的言行,正是涓生在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时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的,可以说,子君在封建统治势力面前的无畏,正弥补了涓生的怯弱,涓生一下子喜欢上了子君,甚至产生了依赖心理,“子君不在这破屋子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当时的境况下,子君的胆量是涓生最需要的,当涓生满足了这一心理需要时,以为一切都会如想象般美好。所以涓生对于情感、事业、生活的认识完全被这一时的满足淹没,以至于不得不“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情表示给她。”这便是涓生爱情的全部。我们不排除心有灵犀、一见钟情的爱情,但涓生的爱情除了这一点点共同的思想、追求,我们再也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基础的情感了。涓生把自己眼下最需要的心理满足当成了爱情,又由于心理满足造成认知的障碍,这样,导致涓生的“爱”与“情”的基础不坚实,不牢固。
二、注重自我导致不能正视现实
子君、涓生在世俗的讥讽中找到房子同居下来,打击便接踵而至。先是子君的奋斗目标实现后,把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的要义,人也变得庸俗、空虚起来,后是涓生的失业,生活的窘迫。面对这两个致命的打击,涓生态度如何?
“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子君的操心,妨碍了涓生的写作生活,使他不安起来,进而反感,甚至后来产生抱怨“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又加以阿随……”面对子君的变化,涓生不是面对,只是一味不满,一味埋怨。子君作为从封建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女性,不可能没有封建传统思想的烙印。涓生发现的同居后的子君的“变化”,其实不能称之为子君的变化,其思想是子君本身就有的,子君的视“爱情、婚姻、家庭”为生命的要义、生命的唯一,为生命的全部,反映了传统中国普通女性的爱情观,只是涓生先前没有认识,在涓生的爱情生活中,他忽略了爱情存在的土壤便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当涓生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这绝情的话时,对子君的打击,出乎涓生的意料也很自然。
涓生的不正视现实不仅表现在对子君,更表现在他对失业的态度上。刚刚得到被解雇的消息,涓生的反映是“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可以给别人去抄写,或者教读,也还可以译点书。”他自认为,自己有这点能力,便可以养家糊口,他忘记了那是怎样的时代。当工作没有着落,生活难以维持时,便把责任都推到了子君身上,对子君更是深刻的抱怨,“倘若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之。”他认为子君的现状是捶着自己的衣角,成了自己的累赘。自己逐渐趋于“灭之”的现状,是由于子君的“不求生”。他以为与子君的分手。可以挽救他的事业,这不能不说是涓生不正视现实、“空想主义”的又一写照。
三、良心的谴责导致痛不欲生
涓生抛弃子君后,“……更立刻自责、忏悔起来。”确切知道子君的死后,空虚、恐惧、后悔一起袭来,使得涓生又无力抗拒。顾遗迹,似乎是对过去的爱情的追思,其实是对自己不可原谅的罪过的一种精神抚慰,是对后悔之情寻求一种补偿。
涓生真的后悔了。为什么后悔呢?他后悔什么呢?我们可以假设另一种结局,分手后,如果子君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过上了比与涓生一起时更好的生活,涓生会后悔吗?他的后悔其实源自对一个生命毁灭心灵的不能承受,决不是对爱情的反恩。“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喉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与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着我,猛烈的烧尽我的悔恨与悲哀。”子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使得涓生良心受到极大谴责,痛不欲生。涓生的后悔正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纵观涓生恋爱、分手、破灭的全过程,涓生在不懂得爱情时而爱,爱即非爱;涓生所倾注的竭尽生命之情,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情之所需,并非爱的真情。涓生的悲剧有其社会根源,更有其自身个性因素,无论从社会从自身涓生的悲剧都是必然的,鲁迅塑造涓生其人,显示其性格弱性,引人深思、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