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莫克莎产房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尔康,坐车进入一条叫不出名字的峡谷。路的下边是脚木足河,路通向哪里,脚木足河就流到哪里。半个多小时后,车拐入另一条叫不出名字的峡谷。路的下边是茶堡河,也是路通向哪里,茶堡河就流到哪里。河在谷底,路抬高了一些,河与路之间,始终隔着恰好的距离,像两个尚未表白的暗恋者,或无须言词表达的夫妻,峡谷有多长,河与路就有多长,就这么默默相随。
   其实,车是逆流而上的。脚木足河是大渡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茶堡河是脚木足河上游的一条干流。其实,路与河的关系也是反着说的,并不是河跟着路走,而是路沿着河修。其实,路与河都决定不了走向,真正的主宰是峡谷,峡谷与河流是老相识,有多少道峡谷,就有多少条河,却不一定每条河都有路为伴。
   走着走着,我还发现,在茶堡河岸边,凡是路可以抵达的地方,一定有克莎民居。而且,越往前走,克莎民居越古朴本色,像这片峡谷故意深藏的体己私房。
   克莎民居,这是一个不能拆分的词语,它代表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藏式碉楼,也指向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嘉绒藏族。《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垒石为屋,高十余丈,为邛笼。”由此可知,隐身在大西南峡谷里的克莎民居,早就被中原人看见了,视之为奇观异俗。
   垒石为屋,是因为峡谷产石。外石内木,是因为峡谷也产木。总之,克莎的墙体,以方石为主,以片石造型,以添石补空缺,以黄泥粘连勾缝,内直外收,上窄下宽,立面整齐,棱角尖锐,呈竖起来的几何体梯形。克莎内部,则以木结构横梁互相支撑拉合,使整个建筑重心內向,更加稳定,虽风剥雨蚀数百年,仍可以屹立如初。
   远看克莎民居,或沿河而建,或依山而建,一定是坐北向南的,一定是七层高的。外形似碉似房,下部是石砌的方堡,四周带有许多瞭望孔,上部是木质的方笼,比方堡大出一圈,整个碉房如一个立起来的“冒”字。正是这个奇特的造型,让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是居住家人的房子,也是防御外敌的工事。据说,在阿坝州马尔康境内,有700多座文物般的克莎民居,且大都分布在茶堡河沿岸的峡谷里,几家或几十家为一个寨子。只是现在的寨子里,插花建了许多新的克莎,可称之为文物的克莎,便弥足珍贵。
   我要去的地方,叫沙尔宗镇哈休村。
  
   车停在茶堡河左岸一个小广场,那里有一棵庞然独立的老白杨,树干有几抱粗,树冠丰满而繁密,像一柄张开的巨伞。想不到白杨也会长得如此年久、如此沧桑。也许因为,哈休村也很年久、也很沧桑。村与树俱老,也是一种标配。
   深秋的茶堡河,水很清,水流很急,水面甚至泛着带有凉意的蓝。河上有一座吊桥,桥的两端各有一座木制的门楼,桥两侧护栏是用麻绳编织的密网,风吹过来,桥显得狭长而柔软,通过它去右岸看克莎民居,便有了一种仪式感。
   来哈休村之前,我去过西索村。可能距著名的卓克基官寨太近的关系,这里历史上就属于繁华之地,在山坡上层层叠叠的克莎是很抢眼的那种,像一群集结起来跳圈圈舞的年轻姑娘,描红涂绿,花枝招展,故意要与峡谷撞色似的。哈休村却在偏远的峡谷深处,我要看的这座克莎,极像个避世太久的隐士,孑然一身,伫立在河边,素心若雪的、素面朝天的,与河道谷壁叠印在一起,几无违和感。
   然而,它是一座有传统感的克莎民居,或者说,它是一座保留了许多历史信息的克莎民居。它建于明代,比附近的那座大藏寺还早,传说是哈休村的第一座克莎,这就成了它的资历,也成了我来看它的理由。在它身上,有高原雨雪淋出的锈迹,有超强紫外线照出的灼痕,似乎从矗起的那一天,就再也没被惊扰过,也没改动过。所以,只看了它一眼,我就感激地望了一下天空、峡谷、茶堡河,一座克莎,可以从明代活到现在,且活得如此完好,应是受了众神的庇护。
   克莎的主人叫阿让,妻子29岁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女儿叫三郎卓玛,早就嫁人了,生了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在城里读书。儿子叫三郎热单,30岁了还单着,三年前从阿让手里接过祖居,把它做成“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阿尔莫”,藏语是“龙”;“克莎”,藏语是“新房子”。按我的理解,叫阿尔莫,与原始崇拜有关,或是这座克莎的图腾,或是克莎主人的祖徽,因为在哈休村,只有阿让家在克莎前面加了一个龙。叫克莎,就有哲学的意味了,既然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那么克莎也每天都是新的,而且永远是新的,道理绝对说得通。总之,未等走进阿尔莫克莎,它就让我刮目了。
   三郎热单是个帅小伙,样子长得很有明星气,有点像演电视剧的胡歌。他身穿一件白色偏襟藏衫,腰系一袭褐色藏袍,手里擎着长长的哈达,文质彬彬站在老白杨树下,迎接跟我一样好奇的来访者。之前看过三郎热单的朋友圈,知道他喜欢摄影,曾在外面打拼多年,走过许多地方。就想他一定在别处见识了太多的高楼大厦,甚至拍摄了太多各式各样的民居,然后发现他家的克莎是独一无二的,便转身回到自己的峡谷,自己的茶堡河,自己的阿尔莫克莎。那只摄影镜头,让三郎热单的目光变得挑剔、敏感、笃定。
   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里,陈列了许多具有还原感的旧物,看上去不是做旧的,而是用旧的,楼上楼下,有一千多件。但是从进门开始,我就把这里当成阿让和三郎热单的家,而我是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
   我发现,阿尔莫克莎的内部结构堪称神奇,各层的窗户大小不等,极有私密性和安全感;各层均设木质楼梯连接上下,而楼梯又是活动的,撤了楼梯即可关闭楼洞;各层的空间各有功用,不但与人体器官相对应,而且人、神、畜三界同在一座屋檐下。一种扑面而来的陌生感,让我仿佛走入远古传说中的秘境。
   阿尔莫克莎是一条竖起来的街景,我攀着木梯向上徜徉。
   底层是关养牛羊的圈舍,它对应人体的肠子和排泄系统,因为做了博物馆,地上只摆了些拴牲口的绳套和槽具;二层是堆放草料的地方,也是给牛羊煮食的地方,它对应人的肚腹;三层是火塘、厨房兼客厅,家里重要的事情在这里商议,它对应人的心脏和胃;四层是寝室,它对应人的生殖和哺乳;五层是粮仓和晒台,从东南西边墙外面,伸出承木结构的阳台,用一圈外绕栏杆当农作物和牧草的晾架,晒台则用于晾晒胡豆、豌豆、青稞、麦子,我只知道,把食物放在高处是防止被抢,但说不出它对应于人的哪个器官;六层是经堂、僧舍和晒台,它相当于人的大脑,在经堂窗外,吊着一只彩色转经筒,表面已经斑驳,我轻轻转了一下,仍很灵动;七层是最高处,我是踩着一根独木梯从六层晒台爬上来的,这里是煨桑、祈福的地方,袅袅的桑烟和飘扬的经幡,相当于人的发辫,而且这里离天空最近,所有的心愿都可以对上苍诉说。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和所有的来访者一样,扶着斑驳的木梯,一层一层向上爬去,当我一口气爬到了最顶端的七层,灵魂好像经历了一次隆重的洗礼。由畜而人,由人而神,旋转着上升,上升,上升。感性与理性,诗性与神性,也是旋转着上升,上升,上升。
   当然,阿尔莫克莎四楼,是我停留最久的地方。在楼梯口的左手,有一个密闭的小房间,它是阿让家的产房。里面没有窗户,从打开的那扇木板门进去,需要低头躬腰,墙是用红柳树枝和牛皮糊砌在一起的,上面挖了一个放置油灯的壁洞,角落里除了一只老旧的长条木箱,再无其他。我猜,当年的长条箱上应该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褥,地上应该有一只装满热水的木盆,在产妇的呻吟声之后,便是婴儿的啼哭声,产婆忙乱的身影映在低低的泥墙上,等在门外的家人和喇嘛席地而坐,都在默默地为产妇和婴儿诵经、祈福。这是我想象中应有的样子,只不过,它现在成了博物馆的一间展室。
   尽管是展室,我还是被这间小产房吸住了。国内国外,也算走过许多地方,而且见过各种各样的民居,在家里为女人设一间专用产房,却是第一次看到。我听说,阿让的祖母在这里生了14个孩子,阿让的母亲在这里生了14个孩子,阿让的老婆格西,也就是三郎热单的妈妈,在这里生了两个孩子,因为她去世太早,否则也会生14个孩子。这个故事令我惊异不已,小产房仿佛是个魔盒,打开一下,就会从里面蹦出一个天使,“14”已然是这个家族乃至这座克莎的吉祥数。
   生育能力,来自生命本身。男人女人喝着雪山上流下来的水,吸着峡谷里甜美的空气,跳着嘉绒藏族的圈圈舞,然后带着欢笑和醉意回到飘着青稞香气的克莎。于是,那个雄壮的男人一次又一次抱过那个饱满而红润的女人,让那个饱满而红润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受孕;于是,小牛犊般的婴孩一个接一个出生,一年比一年长大,挤满了每一个楼层,甚至每一个角落,让克莎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生命宫殿;于是,就有了阿让描述过的景象:那时,家里楼上楼下都住满了人,佛堂僧房还住着家里的喇嘛。
   老主人阿让一直没有出现,我只好问小主人三郎热单,你家祖上是不是很富有,否则不会建这么好的一座克莎,你的家族在这里也不会世世代代住这么久。他只跟我说了两个字:“很旺。”看似在回避,其实说出了真相。植物很旺,说明根系深长,长势良好。家门很旺,说明族大枝繁,继继绳绳。从三郎热单的语气里,我听出了自豪,也听出了他对自己的期待。
   但是,我偶尔会看到,在三郎热单的目光深处,隐藏着一丝孩子式的忧伤。母亲格西去世时,三郎热单只有两岁。“三郎”,藏语是聚福气的意思,那么小就失去母爱的三郎热单,一定觉得福气少了许多,与长辈相比,更是孤单了许多。再说,母亲格西走后,父亲阿让再也没有续娶,阿尔莫克莎四楼的产房,也就一直空置在那里。所以,三郎热单当初决定回到哈休村,绝不只是做一间民居博物馆。因为他在微信里告诉我,回来之后,一直与父亲阿让住在一起,除了管好博物馆,还会拿起相机出去拍照。但他并不走远,有时会起个大早,爬到山顶去拍云海和日出,然后发朋友圈。看样子,他未来的打算是在哈休村娶妻生子,续写祖辈的生育传奇,让家族世系再次——很旺。
   在阿尔莫克莎门旁,还立了另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哈休遗址”简介。原来,在茶堡河边,地面之上的传奇是阿尔莫克莎,地面之下的传奇是哈休遗址。据介绍,这个遗址目前只挖掘了很小的一块,距阿尔莫克莎不到300米。如果考古专家把那个灰坑不断放大,他们的手铲很可能就挖到三郎热单祖屋的门前了。
   去网上查了一下,哈休遗址果然了不起。它是四川乃至大渡河上游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距今已有5500年至5000年,下层是新石器文化,上层是秦汉文化。在出土文物中,考古专家還有一个重要发现:生活在这里的古人喜欢在器物上涂朱。我便想他们所崇尚的红色,究竟是身体里的血,还是天上的太阳?那时候的天气太冷了,他们是想通过血和阳光的红,给瑟瑟发抖的身体驱寒取暖吗?
   更重要的是,哈休遗址竟然与成都平原的古蜀文化有关。古蜀国最早可追溯到距今4500年前。时空顺序是这样的:先是宝墩遗址,那里被认为是蜀国的开国之都;之后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它们是今人更熟悉、更称奇的所在。然而,宝墩文化的上游在哪里,这是考古界一直在苦苦寻觅的难题。哈休遗址得见天日之时,一切都迎刃而解,它遥遥在前,并与宝墩、三星堆、金沙一脉相连。
   在生命的长链里,哈休遗址是古蜀文化的产房,是比阿尔莫克莎更早的产房。正因为它的存在,远在新石器时代,大渡河上游的崇山峡谷就升起了第一缕人间烟火。
   就是说,哈休产房不但比阿尔莫克莎产房更早,而且还更大、更悠久。因为有文物证明,哈休文化一直绵延到秦汉。那么,哈休的子孙们不但与三国时代的蜀将姜维打过照面,还可能以资深土著的身份加入了蜀国军队,也未可知。
   由部落到国家,由种族到民族,这是文明和进化的结果,它们是一点一点清晰起来的,一点一点有了分野的。所有的族属,都自带属于自己的生命胎痣、文化烙印,就像嘉绒藏族,就像克莎民居。
   有人告诉我,阿尔莫克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鲜明的象雄文化元素。象雄历史绵延了一万八千年,它的源头在藏地。古象雄佛法是藏地本土最古老的佛法,比如祭山神、转山、煨桑,等等。象雄文化是西藏文化的根基,古老的象雄与年轻的吐蕃,就像正统的东汉与窃国的曹魏,虽然曾经强盛无比的象雄被后来崛起的吐蕃打败,但是古象雄国的遗民还在,象雄文化仍如蒲公英的种子,深植在古象雄国旧地,而靠近汉地的嘉绒地区就在其中。因为在川西北的阿坝州和甘孜州,至今仍有人在用古藏语说话,在用象雄文诵经。活的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
   公元七世纪,吐蕃正与大唐作战,松赞干布派古象雄国的一支后裔进入嘉绒地区,当他们告别了藏西北古象雄国的故土阿里地区,浩浩荡荡开拔到了川西北的峡谷地带,就再也没有回去,因为他们在这里听到了古老而熟悉的乡音。率领这支队伍的将军叫柯盘,而这支队伍素以英勇善战著称,他们与当地的嘉良、东女、附国等嘉绒土著混居,最后建起了十八个土司官寨。在马尔康境内,就有四个土司的领地,所以马尔康的别称,叫“四土”。从此以后,一支以农耕为主的嘉绒藏族,便被世人看见。    从唐代到明代,之间相隔了700年。在哈休遗址之上,有了一座嘉绒藏族的阿尔莫克莎,而且是哈休村的第一座克莎。事实上,这是一片古蜀文化与嘉绒藏族交错混血的土地,在阿尔莫克莎身上,象雄文化的异质感当然就楚楚可见了。
   记得,在阿尔莫克莎七层楼顶,插了那么多彩色的经幡,它们在峡谷的劲风里猎猎飘扬。在一个角落,安放着主人精心制作的小小木框,像一方通透无阻的窗棂,亦像一条留给风穿行的过道,因为木框内垂吊了两只风轮式小经筒,风便是转经人的手指,两只小经筒一刻不停地旋转着,发出轻轻的喧响,似与上天私语。站在那里,我不由得微闭起眼睛,一边偷听那私语,一边把两只手臂伸向了高远的天空。
   那一刻,我终于知道,大自然是万物的产房。因为这片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在它弓起巨脊的那一刻,所有的泥石向四处流淌而去,冷却之后,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北部,就有了大渡河上游这一片倾斜而下的崇山峻岭,就有了这一片峰峦重叠、沟壑夹峙的幽深谷地。而在茫茫的川西北就有了绵延的邛崃山脉,就有了无数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主峰贡嘎山更是高达7556米。山是水之母,造山就等于造水,大渡河因此而奔流不息。
   那一刻,我终于知道,青藏高原与川西北雪山是人类的产房。地处其中的大渡河上游峡谷地带,北接甘青,南通云贵,正好夹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之间。浩浩两河,既是华夏的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母。正因为处在南北交流的走廊里,处在民族迁徙的通道内,让大渡河上游的峡谷河流造就出了哈休文化,让它在源头为古蜀文化输血,造就出了嘉绒藏族,让无数的神奇在這里发生。
   那一刻,我也终于知道,阿尔莫克莎本身就是一座产房。在时光的年轮里,它以不一样的坚韧、不一样的温柔,哺育了一方天地、一方人文。阿尔莫克莎四楼那间小产房,接生的只是自家的子孙;阿尔莫克莎却是站在古老的哈休村头,以数百载的守望,以母性的慈悲和包容,给南来北往的人们点亮一盏长明的烛光。
   许多年来,我始终保持了一个习惯,每走一地,都要去看土著的民居。人类曾经山洞居、树上居、地穴居,最后升至地面居。地面上的风景,不断在演变,变得最快的是城市,于是城市越来越同质化。只有那些初始的、裹着岁月包浆的土著民居,尚具有不可复制的辨识度,我也因此而关切它们在与不在,以及是怎样一种在。因为每一座民居的屋檐下,不只覆盖着生命的悲喜苦乐,更覆盖着文化、信仰乃至生活方式。
   正因为如此,我会永远记住马尔康的阿尔莫克莎,茶堡河边的阿尔莫克莎,哈休村的阿尔莫克莎。而且,只要我想起四楼那间小产房,我的耳畔就会响起喇嘛悠长的诵经声。
  责任编辑 侯 磊
其他文献
二月里  我站在运河边喊河  惊动了河边柳  枝条芽尖绿中点点泛红  随喊河声摇曳  二月里  我站在运河边喊河  河身上的冰就发黑了  冰裂炸纹  竟有清澈的河水溢出  蒸腾出淡淡的雾气  润泽我  那喊河的声音  一下子便清脆起来  喊河  喊来二月的抖动  喊河  喊出南风的呼应  她温柔地拂来  伴着喊河的激昂  轻轻脱去一冬的污垢  带来丝丝春意  二月风光变  运河的燃灯舍利塔  伸直
期刊
法老有一座金字塔  二百三十万块粗粝的石块  垒着欲望、权力、生死  垒着灵魂和永世未解的谜  神秘的甬道通往星际的迷航  据传有万千的宇宙波  会在合适的时候聚集在它的   能量场  我有一座尖字阁  尘埃里隐藏着人世间的爱恨   情仇  一点也不比它少  当我与它站成一排的位置  吉萨高原上的砂砾就在身边   聚拢  我的背影也有了一座三角的   模样  从远山采来巨石  在星际唤来慈航  十
期刊
【摘要】社交媒体上的疗愈视频日益流行,这类视频不仅带给受众类似“奇怪的满足感”的审美感受,而且引发学界对社交媒体上的审美范畴迷因进行反思。文章用康德美学理论和网络观察法来探讨这些图像的观看与延伸轨迹,试图在类似转发、点赞等假定被动性过程中恢复受众的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判断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日常碎片,还是基于互动形成和转化为群体判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范畴迷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享,而是一个由共享观
【摘要】当前国际话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但“西强东弱”的不平衡话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势下,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为我国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传播、建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选项和可能性。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发展成果,在融入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改善国际涉华舆论生态、有效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之中,有着现实
张鲁镭  元宝刚二十出头,他要结婚了。  小艾隔着窗户递进去一只苹果,元宝吭哧一口,苹果下去一半儿,有奶白色的汁液在他牙齿间翻滚。小艾开心得咯咯乐。她又从兜里掏出个梨递过去,一只滋味清甜果肉细腻的雪花梨。  看元宝吃完,小艾摸出一根火腿肠往他嘴里塞,火腿肠有小胳膊粗,双汇牌的。元宝吃得直打嗝,小艾兴奋地蹦起来,她变戏法似的又递进去一个咸菜疙瘩,足有拳头那么大。元宝苦着脸,我的活祖宗!小艾把嘴噘得老
一   三叔是我们家的一个疮。   三叔是个发明家,自封的,他这么说,我们也不好否认。三叔曾经有份体面的工作,人民教师,教小学生。和三婶结婚后,就辞了职,谁劝也不听。为这事儿,我奶奶拎着笤帚疙瘩追了他两条街,最后体力不支,躺在当街浑身抽搐。我三叔回头看了一眼,以为我奶奶装的,就远远地喊:“妈你快起来,多丢人?”我奶奶还是抽搐。三叔这才慌了,把奶奶背到镇卫生所,医生说是中风了。   从那以后,
期刊
1   一盏灯,别在黑暗的胸前,如徽章,如花朵,如指引,一盏就成为黑暗的核心。   三月的一个黄昏,郊游路过京郊密云区太师屯镇的一个小山村。村中水泥铺路,路边的两家门前,香椿树刚刚滋出小小的芽苞。暮色降临,山风微寒,沿街的路灯亮了,金黄的灯光与夕阳的余晖融合,笼罩着依山势散布的院落屋舍,大雁翅膀造型的灯罩,一支鸟的队伍飞翔在小村的上空。有小狗跳跃着追车欢跑,村口的路灯与一株树冠庞大的栗子树相邻
李忠效一、边疆扫墓  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上最好处的关系是男女关系,最不好处的关系也是男女关系。  21世纪初的一个夏日,南方某烈士陵园来了4个人。不是清明,来扫墓的人本来就少,又是中午,人就更少了。  烈士陵园坐落在一个朝阳的山坡上,这里安葬了近千名烈士的遗骸,一个墓碑连着一个墓碑,整个山坡白花花的,在南国炽热阳光的照耀下,整个墓园都是耀眼的白光,如果没有稀疏的松树点缀其中,那白色会
喜欢坭兴陶,由来已久。   30多年前,还在陕西工作的时候,朋友曾送一把坭兴壶,仿明式龙蛋款。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云:“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传明代时大彬即有此款。龙蛋本为宜兴紫砂造型,传到坭兴壶这里,因为泥质细腻,打磨光滑,呈古铜色泽,椭圆形线条,顺滑流畅,简约大方,殊为可爱。这把壶且用且养,已经有了包浆,20世纪90年代初调往北京,举家北迁,小心翼翼地把壶与其他几样陶器瓷器装箱,垫了厚
对于相机抖动、场景深度变化、目标位置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图像运动模糊,传统去模糊算法往往受限于模糊核的各种约束或正则化,且优化时间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模糊方法。将深度自编码器网络应用到图像去模糊领域,结合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生成器网络模型,采用生成对抗网络建立框架去除图像运动模糊。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去模糊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获得更清晰图像的同时也缩短了复原时间,在GO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