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学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句真心话,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对学业不太擅长。倒不是成绩糟糕透顶的差生,成绩嘛,也算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可是我本来就不太喜欢学习这种行为,实际上也不怎么用功。我就读的那所神户的高中是所谓的公立“重点学校”,每个学年都有超过六百名学生,是一所很大的学校。在那里,各门功课定期考试前五十名的学生,姓名都要公布出来(我记得好像是这样),可那份名单里几乎不会出现我的名字。也就是说,我不属于那约占一成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呃,往好里说,大致是中等偏上吧。
  要说为什么对学业并不热心,理由非常简单。
  首先是因为太没意思,我很难感受到乐趣。换个说法就是,世上好多东西都比学校里的功课有意思。比如说读读书,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去海边游游泳,打打棒球,和猫咪玩玩,等到长大以后,又是跟朋友们通宵打麻将,又是跟女朋友约会……就是这类事情。相比之下,学校里的功课就无聊得多了。仔细想想,嗯,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懒于学习、过于贪玩。因为我打心底明白,读许许多多的书、热心地听音乐,哪怕把跟女孩子交往算在内也没关系,这类事对我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个人学习,有时反而比学校里的考试更重要。当时在心中,这种认识有多少得到了明文化或理论化,如今我已经无法准确地回忆起来了,但似乎一直在冷眼旁观:“学校里的功课什么的,好无聊嘛。”当然,对于学业中感兴趣的内容,我还是肯主动学习的。
  其次,对于跟别人争夺名次之类,我自小就提不起兴趣,这也是原因之一。倒不是我矫揉造作,什么分数啦名次啦偏差值啦(万幸的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这种玩意儿还不存在),这类具体表现为数字的优劣评价很少吸引我。这只能说是与生俱来的性格了。虽然也不无争强好胜的倾向(也因事而异),但在与人竞争的层面,这种东西几乎从不露面。
  如今回想起来,在学校念书期间,最大的安慰就是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以及读了许多的书。
  说到书,我就像握着铁锨往熊熊燃烧的炭窑里乱铲乱投一般,一本又一本,如饥似渴地读过各种类型的书。单是一本本地品味和消化,每天就忙得不可开交(消化不了的更多),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为其他事胡思乱想。有时也觉得,这样对我来说或许是好事。如果环顾自己周围的状况,认真思索那些不自然的现象、矛盾与欺瞒,直接去追究那些无法认同的事,我很可能会被逼入绝境,饱尝艰辛。
  通过涉猎各种类型的书,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地“相对化”了,这对于十多岁的我也有重大的意义。就是说书中描写的种种感情,差不多都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一番,在想象中自由地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之间,目睹了种种奇妙的风景,让种种语言穿过自己的身体。因此,我的视点多少变成了复合型,并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还能从稍稍离开一些的地方,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世界的自己的模样。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地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可是一旦从好几处视点眺望自己所处的立场,换句话说,一旦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别的体系,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起来。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姿态。通过阅读学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收获。
  我的父母都是国语老师,所以对我看书几乎没有一句怨言。尽管对我的学习成绩颇为不满,但从来没对我说过“别看什么书了,好好复习迎考”之类的话。也可能说过,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呃,就算说过,也是轻描淡写那种吧。我在这件事上必须感谢双亲。
  再重复一遍,我对学校这种“制度”实在喜欢不起来。虽然遇见过几位好老師,学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味同嚼蜡,足以把这些全部抵销还绰绰有余。在结束学校生活那一刻,我甚至想过“人生只怕再也不会这么枯燥乏味了吧”———就是枯燥乏味到这种地步。但不管怎么想,在我们的人生中,枯燥乏味还是会络绎不绝,会毫不留情地从天上飘落而下、从地下喷涌而出。
  我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却并非“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起来”之类。我不指望那么多。因为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起来的,说到底还是孩子自己。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教学设备,更不会是什么国家和自治体的教育方针。孩子们也不是人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好比既有擅长奔跑的孩子,也有并不擅长奔跑的孩子。既有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也有想象力称不上丰富,不过会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异才能的孩子。理所当然,这才是社会。一旦“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起来”成了规定的“目标”,那么这又将变成怪事一桩了。
  我寄望于学校的,只是“不要把拥有想象力的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这样就足够了。请为每一种个性提供生存的场所。这样一来,学校一定会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同时与之并行,社会也能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
  选自《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其他文献
谈亲情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
有那么一段时间,六点钟下班后,我坐公交车从公司回来,下车后我并不着急回去,而是会去一个地方坐很久。那个时间段,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开始发出刺眼的光芒,街道两边的商铺也陆续开了灯。我喜欢沿着下车的方向往南走一百米远,在接近下一个十字路口的位置,街边是一家银行,还有一个拍婚纱照的店面,这个时候都关门了。门口有五六层台阶,偶尔有路人坐在台阶上休息,我便是其中一个常客。为什么要选择坐在这里呢?因为这个位
我在大学期间经历了初恋。这次恋爱是我的初恋,把我害得相当惨,因为我爱上了他,他却没有爱上我。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世界上最惨痛的经历就是这种明珠投暗的经历。回忆中,那段生活不能叫作生活,只能叫煎熬。当时我不知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如果一个女人在23岁之前还没有陷入恋爱,她一生就不会再爱了。因为爱是迷恋,岁数一大,一切都看明白了,就不会再迷恋或者说痴迷了。我心里有点紧迫感,觉得应当恋爱了。他就在这个时刻走入
当下,北京城区彰显多地小吃的老街,或许首推护国寺街。儿时的记忆,深刻且鲜活。记得少年时,玫瑰色早霞冉冉升起,上空鸽哨迂回盘旋。我从胡同深处向街心走去。四合院老榆树探出墙外,枝头串串榆钱儿泛着清香;古街几家饭馆开门迎客,空气中弥散着甜香。护国寺小吃店的餐桌上琳琅满目,让隔窗凝视的我,两眼放光。橙黄色,是铁笊篱上泛着油珠的炸糕、薄脆;明黄色,是盘中精巧、甜软的蜂糕、豌豆黄;奶白色,是碗里散发奇香的杏仁
从武汉回到横店,天已经黑了。家里黑漆漆的没有开灯。爸爸出去了,锁着门。我在门口站了一会,气喘吁吁的。既想脱掉从外面带回来的黑暗,也想脱掉从家里面溢出来的黑暗。我想给爸爸打电话让他回来开门,电话响了一声,就把电话挂了。我用手机看了看,看见钥匙,找了一根竹竿把它挑出来把门打开。房间里有很大的霉味,以前妈妈看我长时间在外面会把被子拿出来晒,这些事情一直是她在做,她不在了,我就记不住晒被子的事情,爸爸也记
看了看炕上,你不在。药盒不在了,串珠也不在了。有时候人不在,但药盒在,串珠在。有时候连串珠也不在了,那一准儿是你拿在手里,出去了。到了后来,串珠成了你一件不离手的东西,像是很有趣的玩具。但我知道你不是把它当成一个玩具,你是在心里一下一下拨着你的念想。有时候你已经打起了呼噜,那手中的串珠仍然动着。如果有谁悄悄地把串珠从你的手中拿开,你会一下子睁开眼睛,露出茫然失措的样子。我说过,一旦有一天你不撥串珠
我突然患了肝病,立即像当年的四类分子一样遭到歧视。我的朋友已经很少来串门,偶尔有不知我患病消息的来,一来又嚷着要吃要喝,行立坐卧狼藉无序。我说,我是患肝病了。他们那么一呆,接着说:“没事的,能传染给我么?”但饭却不吃了,茶也不喝,抽自己口袋的劣烟,立即拍着脑门叫道:“哎哟,瞧我这记性,我还要去XX处办一件事的!”我隔窗看见他们下了楼,去公共水龙头下冲洗,一遍又一遍。似乎那双手已成了狼爪,恨不能剁斷
我是一个跨时代的人,我身上时代的东西太多。王蒙说,他身上充满了政治的历史和历史的政治。我跟他有一点儿不同,我太多地对时代的干预,当然,我也太多地受到了时代对我的人生和命运的干预。我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在这个时代和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时候,我投入了文学。当文化发生转型的时候,我投身到文化。我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感情太深了,所以我的文学更关注普通小人物的命運。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90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将一篇小说习作寄到本省一家文学杂志,随后有编辑回信提出四条意见,让我按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仔细读过编辑的意见后,我略作修改,将习作再次寄给这家杂志时,我附上一封信,明白地表示,对他们的四条意见,只同意一条,其余皆不认同,特别不能认同这家杂志的编辑对习作中人物特殊命运的不认同,并且设问,天下之大为什么不能允許各种各样性格人物的存在?这篇习作的命运自然也就特殊不了,很快就被“原璧奉
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害怕贫穷的人,更容易铺张浪费。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它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俭节约,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世代受穷的人家,对贫穷早已习以为常。倘若偶然的机会让他发了财,他会将之视为巨大的盈余,就该用来享受或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