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学雄刊《精武》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回顾扫描 成绩斐然
  
  时序飞驰,好自为之。《精武》创刊已28年,这一时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在世界书刊如林的当代,《精武》不过丛林中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已。但在全球武林读物的行列里,它却格外引人注目;在国内武学书刊的队伍中,它也倍受关注。纵观这个刊物的发展历程,人们发现它有过低谷期、高原期,也有巅峰期与提高期。在经受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的欧风美雨及来自本国本土本地区的热浪与寒流的考验后,它并没有像某些刊物先喧腾热闹而后销声匿迹,也没有像某个刊物至今疲疲软软,岌岌乎殆哉。它仍然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地活跃在文坛武苑中,闪耀在书刊密如繁星的夜空里,它既受到练武群体的珍视,又受到文化热爱者的青睐;它既关注武术的技击与搏斗功能,又重视普通民众的养生、健身需求;它既注意武术专业人士的审美情趣,又关注传统武学爱好者的鉴赏倾向。它在与黑龙江卫视“龙武堂”栏目的强强联手中,双赢双利,在全国互联网期刊杂志点击率中,名列于前一百强之列。它已经成为武苑里的一朵奇葩,文坛上的一枝名花。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对中华武术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及世界武术文化,乃至人类文明起着重要、积极的影响作用。正因为如此,它始终拥有广大的读者群、高素质的作者群、高水平的编务团体。
  在自然界,今天的气象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与昨天与前天相关。在文化领域与武术领域里,《精武》这种境况的出现,也并非偶然。这是在所处的时代优势情景下与它的办刊方针、原则、风格及编者、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理所当然,首要因素是决策团体的思维走向与主编意识,他们确立了以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以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为宗旨的正确方针。最近几年,他们“敢”字当头,“创”字引路,尊重历史积淀、继承传统、力求创新、注意科学性与可读性结合,注意严肃性与活泼性结合,强化地方优势,突出民族特色,扎根黑土,立足东北,面向全国,举目世界,思连千载,情通十方。他们还给刊物提出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要求:“篇篇精彩,期期好看”,“以跳动的文字”吸引读者。这些要求正在一期期中落实。
  君若有疑,请让吾信手从案头取一期——2008年第6期予以简介,首篇《不战而屈人之兵——东方的隐忍与智慧》,作者以精粹的文字论及《孙子兵法》的精髓所在,然后生动地简叙两个关于酒的故事:一个是在国际酒博览会上,我方在被动局面下工作人员急中生智打破茅台酒,浓香醇美占鳌头得金奖,一个是本国造葡萄酒初进香港市场,那边海关人员以中国葡萄酒历史“短”而非议,他们赞扬法国酒已经一百多年。当时工作人员便吟诵了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佐证中国葡萄酒酿造已有千余年历史,相关人员眼界大开,于是才得以顺利进场。这两个小故事,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兵法谋略。在“奇功异法”专栏里,水火居士(吴宪民先生)提供了戴家心意六合拳基本原则,展现其“习用不二、以一御万、慧之胜用、敌焉不溃”的武学大道,并介绍其“十形”、熊形“观其外而知其内,察其进而知其止”,鸡形木鸡德全,虚实相乱,正合奇胜,气之相感,精神动焉。在《拳拳服膺话劈拳》中,言及“道艺养气、养神、养生,意诚心正,尽性立命,忘其有己、内外为一”等,读后,您会觉其戴家心意拳闪烁武学光耀,折射传统精粹。刊中另有一篇精妙文字,系青城派武术领军、养生大师刘滨绥掌门的《三上龙潭湾》小故事,介绍其师傅的奇闻轶事,有趣有味,发人深省。刊中尚有香港顾青女士的两篇关于训练太极静功的体悟,既有自身修炼法旨,又有儒道释关于专气致柔的体解,还有对“无为无不为”的人生境界的探索。刊中还提供了武术稀世之珍的影印宝典《西域罗汉得道真诠》。另值得一提的是《还原历史情景》一文,谈到武学大师孙禄堂遭人点穴暗算受伤的证据。孙乃武学泰斗,以往人们褒扬有余不置一辞之否,吾读此文并不感到有损孙之人格与一代宗师之声誉。宗师也是人,泰斗亦是人,是人就必会遭遇人间的争斗与成败的得失。编者敢登此类文章,说明编略是开放的。期刊末尾为几页广告,鉴于经济与市场营销需求,《精武》也登广告,却做得恰如其分。笔者翻检数家武学刊物,发现某家杂志的某期广告版面十占其四,且复重数年。而《精武》广告版面约占百分之六,这正是充分考虑读者利益的表现。
  请读者恕我繁言,您若重读任何一期《精武》,您都会有完全的新感受,有领略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读书方法的妙处。您会明确《精武》编辑方略不是口头的许诺,文字的做秀,而是扎实而具体的落实。正是这种落实,《精武》才有力地弘扬了文化,精粹地传播了武术,不断地培养了人才,并稳固地占有了一席之地。
  
  二、《精武》百杰 光彩照人
  
  《精武》百杰是近年该期刊重磅推出的一个引万花开放、万马奔腾的“一花”与“一马”,它涉及期刊的封面彩照与编者题词,并刊发杰出人物的理论性文章,旁及武友、武徒的情况介绍等,这一板块的特色是形成系列,强化刺激。其内容为彰显武林豪杰,宣传武学正道,弘扬武林正气,讲述教武练武故事,甄别武术真伪,评介武术竞赛等。
  在百杰的百花园内,有泰斗、英才、斗士、新秀、奇人、掌门、名家、大师、明师、天王、专家、高手、健叟等称呼,并有精短品评,大都恰如其分。例如“香港太极女杰”杨梦兰,“心手相应,人拳俱慧”;香港精武体育总会主席卢伟强,“乐天知命,行厚辞深”;“太极天王”王战军,“厚德载物,神勇无敌”;太极名家傅仁东,“勇于自立,惟德是从”;“太极铁娘子”阎素杰,“神寄太虚,拳多慧力”;返还太极拳大师张熙耕,“非常道士,玄用医者”;天罡绵掌拳高手陈广路,“底蕴深厚,功夫独到”;著名武术家冯志强,“纯任自然,神功天随”;太极高手杨义龙,“心手传情,名噪关东”;太极名师陈太平,“英雄本色,淳朴人生”;“龙江鞭王”张永明,“拳舒由己,刚柔随心”;形意大师赵宏伟,“身如三虎,威并八龙”;心意名家王保福,“知足常乐,宁静淡泊”;螳螂拳名家邵景福,“特立独行,龙腾虎跃”;易学俊才钟小军,“风骨透逸,志气英爽”;洪拳大家黄达生,“裕后光前,绵长如缕”等等。能够人选《精武》百杰,不仅是人选者的荣耀,更是该门该派武术与同仁的幸运。它所宣传的不仅仅是习武教武者的成就,更是独具特色的武术理论的实施业绩。编者以“实行开拓万古心胸,虚心成就千秋人物”为宗旨,编情编质基本上达到了“做客精武,入选百杰”的编辑目标,即所许诺的“让梦想插上翅膀,让平凡者走向成功,让杰出者更加卓越”。检阅《精武》百杰,您将观赏到山峰突兀、层峦叠翠的武界群山;您将欣赏到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 武林绝景。那里有各派武术的展演英姿,有练功习武的师承与传教,有经天纬地、雄视天下的高论。您观摩其拳照,品察其心胸,知其事迹,解其武道,您不得不佩服。或许您并非此派此门的习武者,然而您可以他山之山,用之攻玉,您可以武道之精华,推而广之,来滋补与润化您所习所教的彼派彼门。您所受到的启迪必积之于心而溢于言,形于身势。
  
  三、两间两答 奇峰突起
  
  答编者问、答读者问(以下简称两问两答)是《精武》持之以恒地推出的颇具活力与生机的板块。此块板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编者按语,二为编者问(或读者问),三为行家里手或有行功经验者的答语。这个块板办得奇光异彩,吸引并启发了广大读者。首先,所问有机锋,涉及热点、焦点、冰点话题,不避禁区,不畏非议,几乎都是读者或存疑虑、或一知半解、或似是而非的问题,读者提问或先谈背景,然后提出问题,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话题。编者基于信息通达,提问更有档次,问前有回顾、有简介、有评述,提问有深度。您会感到,哲人所说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正确。至于答问者,差不多都是知名武术家或知名学者。在答问中展示其文化功底、武术理念与练功体解。也论及全球、评述全国,可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有“千秋功罪”我可评说的勇气,有探幽发微、驾虚摩空的功力,读来觉其有趣有益。
  在诸多的两问两答中,有两位多次答问的先生倍受关注。一是“八极斗士”韩起先生,一是自称“狂生”的武术家李紫剑先生。此二人的共同点是功力深厚,文武两精,直言不讳,针砭时弊,见多识广,辩辞机锋。尽管他们的评述与观点不一定全对,或许有偏颇之意见,有失当之语辞,但无法否认他们武学观念的新颖性及对传统武学的继承性。常言道:相击发灵光,切磋成良玉。他们所答,可以激活我们怠惰的大脑细胞,扫除人们沉闷的空气与郁闷的情感,激发您去思考、去辨别、去探求。您不会出现看僵死的八股武术文字所产生的效应——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现举李紫剑先生的一答(载于《精武》2008年第七期等)为例:编者按指出,李先生为轨迹拳学开山祖师,引曙光于武界,播佳种于竹林,在不自由中自由发挥。起先,主编走访先生,先生并没受宠若惊,而是微笑不答,不过以精稿相赠,待登载,反响强烈,于是便有了旧事重提,请先生答问。中有一问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好境界,何时能达到,并让读者分享?李先生答曰:遥不可及。我只是一盏灯,而不是太阳。在回答有关练武成功问题时,李先生认为,“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原理原则不变,形式风格不定”、“性格决定成功,观念改变命运”、“历史是用来超越的,不是用来重复的”、“谁把传统文化当垫脚石,谁会走得更远”。李先生尖锐地抨击了武术界的两大弊端——对内因循守旧,尊古复古;对外枉自尊大,目空一切。以传统遮盖现实,以虚学代替科学,并尖刻地指出这是传统武术的两大恶俗。时过两年有余,这些光芒逼人的言辞,读来仍然震撼人心。李先生介绍了轨迹拳的理论、原则、训练举措与方法,还用事实介绍轨迹拳的教学效果与社会效应,还生动地介绍了轨迹拳的运动特点,即运动像轮子,桩功像傻子,舞法像仙子,弯步平拳像疯子,进步直拳像才子。还讲述了轨迹拳学发力线路是由内到外,由根达梢,先发力再练拳,从脊椎向拳头传导,这是顺手开船的方法,与逆水行舟的传统拳学刚好相反。以站桩言,李先生介绍了松、紧、动的三步训练法,李先生破译了千古之谜的拳学发力流程是按圆运动、涡圆运动、涡圆形变、离心发力、外延发力、尖端发力。这些解答映射出李先生非凡的功力、深厚的学养、敏锐的才思与卓绝的辩才。
  与此同时,还有文武双全、侠肝义胆、敢于直言的实战八极拳家韩起,“知武非好斗、进道要无为”的“大力佛”刘治良,“陀螺法身不倒翁、得有得无笑正方”的八卦掌兼太极名家傅仁东,卢氏结构传人“身心不受世俗羁、津门矫矫龙头士”的靳爱祥等等先生的答问,可以说异象纷呈,奇峰崛起。读者不妨遵鲁迅之法“随便翻翻”,或照叶圣陶提出的精读与略读结合,读后绝不会有虚掷时间之感。
  
  四、谈武论道争鸣热烈
  
  争鸣是一种优化的谈论形式,具有时尚性与针对性。只要不陷入人身攻击与权势强压,此种形式利于活跃武苑文坛,可使谈论生机蓬勃与丰富多彩。使编者提出的“跳动”的文字内容得以落实。既然要争鸣,作者们就得读书、动脑、动手、动笔,就得钻研比较,就得实际体悟,既利于练功又利于学理。一潭死水与铁板一块的僵化局面便可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洞庭波涌连天雪”的壮观与“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的雄豪。《精武》也有它的“焦点访谈”、有它的“首发”与“特别关注”,有它的“百家讲坛”与“讲述”,有它的“新闻调查”与“新闻背后的新闻”。有的刊物害怕争鸣,担心电话不断、文章如雷片飞来而应接不暇,得罪人并冒犯权威,编者喜爱平平静静,这是一种编务的保守主义。
  最近媒体透露一则消息,一位美术家画了一幅裸画——《巫山神女图》,看后令人心惊肉跳,为其至美所动。然而,因其以自己女儿为模特(作画时女儿之母陪伴壮胆),遭来不少非议,说是不合礼仪,有伤风化。所引起的反响是好几家电视台为此做了节目。专家、学者、平民均发表了相同或完全相反的意见,其结果是让人们对遵照“礼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争议与非议,天没有塌下来,地也没有陷下去。所以争鸣、非议很多时候是一种强大的反作用,促使人们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建国以来,曾有“美是客观的”、“美是主观的”的争鸣,有“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争鸣,有“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争鸣,有“以成败论英雄”或相反论点的争鸣,这些争鸣尽管不可能单一地得出一个结论,它毕竟可以使我们的舆论生活多几层壮观的波澜与多几重灿烂的色彩。
  《精武》深谙此道。此刊经常有许多争鸣性的作品发表,涉猎武林人物、武林历史、功法真相、秘笈辨伪、武派源流等,这种编略并没有搅混武林水,引起天下大乱。关涉争鸣性的栏目有“谈武论道”、“精武群言堂”、“来函照登”、“精武专访”、“武史钩沉”、“围炉拳话”、“讲武堂”等,争鸣的形式也是多样多色的,或正面点题、或旁敲侧击、或含蓄讽刺等,争鸣的内容很丰富且有深度。涉及的武林人物有:孙禄堂、王芗斋、赵道新、薛颠、海灯法师、李紫剑、祝大彤、车星辰等,有逝者,有存者。涉及的拳种有合一通背、心意六合、八极拳、大成拳、太极拳、咏春拳、白鹤拳、苗刀等,涉及的内容有源流考、“原生态”、传承脉络、武林豪杰、拳种秘笈、武功秘诀、训练窍要等,还有专题性争鸣,如关于“拳成兵器就”,关于练太极中“毛发竖起”与抱球问题, 关于“武术节”,关于“武林大会”,关于房中术等。有探幽、有考证、有揭示“窜乱”、有反对胡编。争论的双方或许辞存龃龉,语有不逊,辨真掺假,用言不当等,但总体看,倾向是向上的。因每位作者练功品种不同,阅历有别,阅读有域限,文化功底不一致,传承嫡师不一,信息渠道不一致,必定对事实叙述有出入,对拳种拳理认识有差别,这些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细心的读者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审之改之。
  以笔者为例,笔者曾高度赞扬了李紫剑先生的拳品、学品、人品,其稿件有《三奇、三求、三过》、《太极拳杂谈中的五智三效应》,但也有针对李先生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的稿件,如《王芗斋及其消灭》等,这些文章的思考与写作的过程,使自己的思想有所深入,文笔者有所训练,功理有所明白,但是否可以说自己全都正确呢?绝对不可。凡是以为自己都正确、别人这也错误、那也荒谬者,则自己往往是错误、荒谬的。因此别人指出错讹是促使自己小心谨慎的一种清醒剂。许多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重要缺失往往是缺乏清醒剂所致。凑巧,浙江有位拳家对笔者的几个观点,如“醉梦态”、“老年养生太极非技击性”提出了异议,笔者认真读其著作,尽管意见相佐,仍然觉得有所收获。这两件事给笔者的启示是:文章千古事,理应慎又慎。我相信那些所有读过《精武》谈武论道、争鸣热烈的篇目的读者,一定如笔者之情形,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五、批判创新 活力无限
  
  和谐、协调、稳定与矛盾的转化、发展结合是事物生存与前进的普遍规律。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是武界发展的规律。假与真对立,丑与美互生,善与恶互显,不批判便不能遏制假恶丑,不批判也不能彰显真善美。在社会上,假烟、假酒、假药何以变本加厉,原因是批判与打击缺乏力度。在政治生活中贪赃枉法与腐败成风何以有禁令而难行,原因是缺乏调控机制与遏止举措。在武术领域里,颓风败俗何以愈演似乎愈烈?原因是相关方面纵容与庇护,揭露与批判不彻底。武刊是社会生活的窗口,是武学的前哨,是武人的喉舌,是武功的镜子。一个办得出色的武学刊物,它的职责是在弘扬武学正道、彰显武德武功、昭示武举武技、表彰武林英模、培养武英举子的同时,严肃地揭露与批判武界的歪风邪气。如果对这一面坐而视之,置之不理,或有所忽视,必定纵容奸邪,戕害民众,这便是失职。须知,我佛慈悲亦惩恶。
  历年来的《精武》在事关原则与全局的问题上,旗帜是鲜明的,立场是明确的。它不害怕丑恶,不掩盖矛盾,不担心麻烦,它引导并允许读者充分发表对武林旧习气、坏风俗的批判意见,其批判内容有直接针对性,涉及武林的假恶丑现象。这种批判揭露与争鸣尽管有某些关联,但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争鸣的话题或许是两可两难的,是有商量余地的,而批判的主体对象是永远值得否定的。比如弄虚作假、神化师尊、魔化功法、招摇撞骗、骗人钱财、淫人妻女、伪造武术学历、剽窃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乱纪等假、恶、丑行径,都是应该揭露、批判乃至惩罚的。批判有直接揭露与间接批判两种形式。直接揭露的如《苦涩女儿心,艰难习武程》(《精武》2008年第十二期)系辛瑶的处女作,文章来自武林底层,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毫不掩饰地揭露了某些武校及影视某些工作人员的劫财劫色的丑恶行径,读后令人对恶人愤慨、对受害弱者同情。而阿句(吴宪民先生)的《武林屁话》系列则是另一种批判形式——调侃、讽刺等,可以引发人们思考。
  值得指出的是,批判是必须区别情况、有分寸的,对唯利是图、沽名钓誉的批判与对为非作歹、违犯国法这两类问题性质不同的批判应该是有区别、有界限的。批判也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推倒一切。至于对武功中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生吞活剥、贪多求快等功理、功法的偏差的批判则是为了在继承中创新,更应慎重、合理,以事实说话,以科学性服人。而且对于受众还应耐心等待其觉悟,要讲究方法,不可强制、压迫。
  古人有言,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推陈方能出新。故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创新与前进。《精武》近年来十分珍视武学武举的创新改革。表现在敏锐感知,积极宣传,大力推广等方面。这种创新意识体现在主编的指导思想里,展现在刊物的内容中,表现在对创新者的认可与扶植中。李文奎先生是山东地区的一位习武者,后被《精武》誉为太极名家,得到了扶植与鼓励,他的达摩杖功法是其自编的创新太极新形式,他的功理、功法也得以在“精武”展演。再如王海涛先生介绍并研究的德建禅师禅武医系列(见《精武》2009年第四期、2010年第二期与第四期)。德建禅师为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第十八代传人,武功高超,修禅透彻,医术精湛,且德高常人。他于1990年皈依禅门,削发为僧。1992年受三坛大戒,抱“沧海可填山可搬,修禅武医心不移”的志向在上师的传教下,刻苦修心习道,终于功有大成。他所创制的内养功法既有禅门的传承,又有自我的创新。他所发明的德建爬山步法及禅武医中的一指禅医法、推心置腹法、问心无愧法经过了众多武者与患者的检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里想重点介绍“德建步”走法,走是人人最易忽视的形式。按禅师提供的技艺,可使百脉畅通,心旷神怡,走出智慧与理趣。其办法是左右移身,合胯转腰,呼吸自然,气定神闲。久练可缓解并防治腰椎、颈椎方面的毛病。操作简易可行,先左脚轻稳抓地。重心左移,右腿转胯提膝,面朝左前方,再提右脚,与走左脚方法对应。经多人照法试验,确有效果。德建禅师还用现代最先进仪器探讨丹田呼吸与脑机能的对应性,使其功法继承与创新性的结合有了科学依据。他提出的松肩式、虚桩、丹田呼吸、自为丹田呼吸等方法极有训练价值与保健价值,是对禅武医三结合的一大贡献。
  除此,尚有卢忠仁系列、傅仁东系列、陈太平系列、程克锦系列、冷先锋系列、陈平秋系列、瀚海鹤系列、车星辰系列、刘东晨系列,均在不同程度上,保持并坚持着在继承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前提下,前进并发展。
  尽管《精武》所登发之稿件很丰富,很有活力,但这毕竟只是继承与创新的广阔天地的武举活动中之一块空间。正如哲人所言,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练武者各有千秋,可供总结与提炼的材料浩如烟海。您若仔细探究,定会令人想到曹孟德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理。英雄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六、精品文稿 环顾举隅
  
  《精武》本年搞了一次“最受读者欢迎的优秀作者”的评选活动,文中列出了七十余位,是一个优秀作者群。这是《精武》搭起编者、作者、读者沟通桥梁的谋略,亦是对作者、读者练好武功、写好文章的激励之策,其意义很大、很深、很远。
  武学文章,看似容易,实则难为。您必须文武两爱,且文武两能。孔子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质”指思想内容,“文”指表达方式。两方面不可偏颇,必关涉学养。而武学文章不仅对作者的学养有要求,还需作者有扎实的练功体悟,这比一般写作要求更高。只有功底深厚、学养渊博、且激情荡漾,才可能倾真情于笔,然后文思如泉,注体验于纸妙笔生花。眼底六州风雪,笔下云霞满天。您的脑子必须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活跃状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后才能思之思之,神鬼通之。表面看来,就那么一篇优秀的小文章,或许只是某个招式、某个拳术的观念的体会,而它所折射的或许是作者数十年乃至若干代人孜孜以求的练功与学理的结晶。故优秀作品、作者都是值得珍视与探究的。
  在《精武》的众多优秀作者群中,被主编誉称为“太极铁娘子”的阎素杰的文稿极有特色,她用自己的切身体悟讲述了太极拳的训练原则、原理与方法。她说:“太极拳已成为世界性语言,太极拳是高级活气功。”她主张从太极文化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从复兴中华民族的角度,让太极拳展示其光芒。(《精武》2010年第四期)
  谈到太极拳,我在这里想侧重介绍由廖达中先生整理并推荐的“太极健叟”李品银大师的系列文章,属于精品之精品,可称为极品。这些文章主要刊发在《精武》2009第三至第六期及第九、第十一期上,其中《太极拳是科学的长寿运动》《尽志无悔太极情深》、《可得却不易得的国宝太极拳》及《锻炼太极拳的程序与方法》、《我把中医推拿带到了美国》等是李先生本人作品,另有几篇是其拳友弟子对李先生的介绍,及李先生对其老师的介绍与怀念。这个系列有七种“奇”:一奇在李先生的经历。因反“四人帮”而蹲监狱,因肝硬化而生命垂危,通过练太极拳而重新获得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二奇在李先生学习太极中所表现的志气、热情与毅力。李先生拜师上百,访友上千,单练及与人推手对打上万,终于练成高功。李先生不拘囿于一派一拳,陈、杨、吴、孙、武当,拳、剑、揉手均习,博采众长,集于一身。三奇在李先生的太极成功志向与生活太极。李先生对太极的训练时间与空间无所限制。可算随时顺势,随机把展。除定时定点外,尚有洗脸、刷牙、洗菜、排队、做饭、走路、骑车、爬楼梯、看电视、等车候船等,可以说是分秒必争、一刻不停。四奇在李先生在练太极获得成功、练推拿得其诀窍后,于花甲之年到美国,打出一盘天下,获得四方景仰,治疗疑难杂症,疗效举世惊骇。如治不孕不育,使夫妻同床十余载被医院判为绝育的生了宝宝,使被名牌医院判为只能做截肢手术的骨折患者得以保存健全肢体且康复如常等等。五奇在李先生极简明地总结出太极拳训练的程序与方法是四个字——学、练、拆、摆,并提炼出一个成功公式:功夫=(刻苦练正架+动脑筋)×时间。六奇在李先生将太极训练的经验理性化、哲学化,便于有志于此拳的人们的记忆与理解,其表述为“五个三”,即“三大于”、“三先于”、“三松于”、“三饱满”、“三保持”等。七奇在李先生见解独特。以对太极拳的解释为例,李先生认为:虚实阴阳属太极,四肢身体动作属拳,内形推动外形方可称为太极拳,这是抓住了实质,且是自我表达。避免了众口一词的弊端。关于习拳者的节节贯穿,李先生提供的方法是两腿靠尾间调整,上肢靠大椎调整,含胸拔背指挥气沉丹田,深肩坠肘时指挥含胸拔背,腰、胯、膝、踝、肩、肘、腕节节贯穿,行气如九曲珠。
  李先生系列在太极拳训练体悟中乃至武术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的意义在于:1.给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一个祛病延年、健康向上的范例。2.为被各类疾病困扰的各个年龄阶层的患者树立了一个战胜病魔、顽强生活、造福民众的榜样。3.以切身体会给所有训练太极者提供了求师学道的训练原则、要素、程序、方式及方法,并提供了将健身、治病、技击、医疗诸种功能汇为一体、发挥太极拳整体效应的样板。4.给武术界提供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服务民众、走向世界的思维模式与运作方式。
  品读李先生系列,您爱不释手,您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太极天地,鼓舞您的情志,启迪您的人生,指导您的训练。李先生系列是一个不可多得、难能可贵的至宝系列,您应反复赏析展演,绝不可浅尝辄止。正如吴宪民主编在给李先生太极剑珍照上题词所写:“传授五百弟子桃李满天下,养生技击专家绝技冠中华”、“太极百年靡靡风,侠魂销尽武魂空。野蛮体魄数健者,几人精神似李公”。这个题词题出了上述李先生的七奇四意义的中心在于“精神”二字。亦即“信念创造奇迹”。世上之事,成在“精神”,败也在“精神”。余仿李先生“三大于”格式,体悟到练人大于练拳,练德大于练人,练心大于练身。
  除此,精品文章尚有高壮飞先生提供的王培生系列,有大成拳的李虎系列、张方的儒道佛修炼系列、孙国玺、司马平、李驻军的太极系列及阿庸(吴宪民先生)的武学系列,笔者虽举数例,但仍有多篇缺漏。
  
  七、惊鸿一瞥 崇实尚真
  
  真善美三结合是文风的至要,一个杂志的文风几乎决定了这个杂志的生命。真、善、美三字最不易者为真,最难达其高者为善与美。而真是大前提,不真难求善与美。最近,一则《何小安征婚》广告在网上广为流传,点击率高,且为多家报纸转载,不在于其文字的华丽,用语有什么技艺,而在于“真”。“真”中自有善恶与美丑的分辨。红楼梦厌弃“千人一面、千人一腔”故有“真事隐、假语存”之美妙;《阿Q正传》所以令人捧腹而笑、含泪而思,是因阿Q的影子至今仍在,它所影射的“假洋鬼子、假革命”的幽灵仍在四处游荡,其自我安慰表现出我们民族心理的负面,十分逼真。当代文坛,小说、戏剧、小品、诗歌所以出现低谷与寒流,不是出自文字的美不美上,也不是出自愿望的善不善上,而是出自真不真上。许多名作家、名编剧、名演员由于生活圈子狭窄,体验贫乏,叙写与表演都缺乏生活的积累与体悟,不能引起读者、观众的心灵震撼。阿凡提故事中,有一则笑语:阿凡提慷慨地以味美的兔肉招待任何朋友,于是朋友接踵而至,阿凡提亦照应不暇。一天,一位自称是阿凡提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阿凡提便招待“兔肉汤”——一碗清水。这位朋友反问:你不是用兔肉待客吗?阿凡提答这是兔肉的兔肉的兔肉。这是以假反假的智慧,令人深思。因为缺乏真实的生活,有不少相声、小品以低级趣味甚至令人作呕的笑料以取悦观众,不少作家以洋人、死人、机器人、卡通人、太空人为题材,(这些可以写,但不能泛且要写得出色)让他们统治文坛而避开热腾腾的当代社会与现实生活,可见真并非易事。至于其他领域,假则简直显得十分疯狂,商品流通领域,则已屡见其病,举例可俯拾即是。一偶然机会,笔者与一统计大员共处一室数日,待熟悉了解后,问及统计数据真实性问题,该员坦然曰:“不真。”某曰:“不是 有统计法吗?”该员曰:“为我所用。”在严肃的数据面前亦可弄虚作假,还有什么可以保其真呢?前不久,有关方面揭露体育界足球方面的颓风败俗与腐败情形,说穿了两个字“造假”而已。
  社会上的假风也必定感染武术界与武人。在假风有所泛滥、真气严重不足的情势下,《精武》一直坚持崇实尚真的文风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崇实尚真的文风有两点原则,一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读者的练功实际,并予以切合实情的指导,客观地报道武林人物与百家功法,不故意夸饰、神化、虚化、幻化、不贬低、诋毁、甚至污蔑,不脱离实际情况,不蔑视读者的身心需求。二是内容实在、精炼、简明,且生动、活泼、新鲜有趣、有力,尊重读者的接受心理,不搞假的、空的、套套性的,不浪费读者可贵的光阴,不搞“一片肉加一桶水煮”,所写之文章言之所物,言之成理,不是空空洞洞、陈词滥调、语言如垃圾、内容如破袜子。要实施崇实尚真的文风,必须将原理与方法结合,将理性与感性结合,将大师与众人沟通。在论述功理的深度时,不能忘记它的广度;在阐明功法的科学性时,不能忘记它的可行性;在探讨它的文化底蕴时,不能让它封闭在古老的书橱里;在研究传统文化的精华时,不要忘记其历史的局限性及剔除裹挟在其中的糟粕。
  崇实尚真的文风的推行,还必须有过硬的措施。措施之一是重视编者的按语及编者所写的文章的示范作用。这点,《精武》做得较为实在。先摘引《寿世金书》发表时的水火居士(吴宪民先生)前言:余十八岁在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服役,式国老夫子以精擅岐黄名噪北疆。彼此身份悬绝若云泥,余仰之弥高而已。越一年戴家心意授业恩师黄猛辞世,引荐乏人,生平以未得式国老夫子授业为憾。后蒙其女高家艾相赠高老所著《岳武穆王九要论》,余于夫子更加倾心服膺,且与年俱甚。接着,前言里叙写了所登《针灸穴位名解》的来龙去脉及拜读的载欣载奔。既有文字功底,又有个人体味。这将作者与读者拉近了距离,使人有亲切之感。同样,由水火居士(吴宪民先生)撰写的《戴家心意拳精义分享》系列(《精武》2009年第二至第六期)所写不离个人阅历,有得有失,不瞒不吹,经验教训,一并献上。内容精湛、文笔简练,功法独创,合于大道。单就标题而言,颇有韵味,不咀嚼人家嚼过的馍,自己的脑袋长在自己的脖子上。如《胁肩累足与美人挂画》、《打人如走路与打人如亲嘴》、《悟得婴儿顽,打遍天下如斗鸡》等。此类题目有生动性、回味性、引读性。毫无疑问,编者的按语及所写的文章对崇实求真的文风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措施之二则是编者优先选用所刊文章对文风的引导。故然,刊物的编发质量取决于作者群的来稿质量。然而作者是需要引导与激励的。如果您经常刊发崇实尚真的文章,作者们就会意识到您的编辑风范,他则会朝着您的风范要求去写。如同厨师从顾客的美食反馈中,来改善与提高自己的烹调技艺。《精武》的编辑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如优先选择“跳动”的文字稿件发表,组织板块性、集约性稿件,促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全方位地感受某一方面的信息,从而加深印象,提高练功层次。编者在众多的彩照中,持久地以诗、词、歌、赋及对联形式提示精髓,概括中心,升华境界,便于读者记忆。
  措施之三是锤炼艺术性,即提倡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表达方式。艺术性使真实性活起来,鲜起来,使文字“跳起舞来”。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从古至今,我们的先人中圣者、贤者及普通民众十分重视这种表达方式的锤炼。先举贤者、圣者一例,朱熹诗曰:“昨日江中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水上自在行。”诗中没一字谈读书,却标题为《观书有感》。再举一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谈时间,胜谈时间。至于普通民众中重视生动表述则是不胜枚举。形容一把伞坏了,则说:“烂得哭起来。”形容一个人很坏,则说:“头上长疮,脚下流脓”,形容一个人会说,则说:“把坐着的说得站起来,把走着的说得飞起来”,形容教育小孩为“养儿不可娇,娇儿要上灶”,形容克服缺点为“小洞不补,大洞尺五”,说某人不行,“驴子那个挨地——不是一只脚”,说某人“背后有树”等。至于鲁迅,则有许多独创写法,如从口袋里“挖”出一个名片(不说拿),从脸上“读”出许多文字,“今天天气哈哈哈”等,武术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提法,如“复归于婴儿…‘四两拨千斤”等,这种表达方式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思考的空间。
  措施之四为关注兴奋点。电视所讲的“看点”是什么呢?看点即兴奋点。一篇有一篇的兴奋点,一期有一期的兴奋点。兴奋点能引发兴味,激发思考。有兴奋点就有吸引力,凝聚力,没有兴奋点就没有吸引力与凝聚力。一篇文章有一个兴奋点就可算好文章,一个期刊有几个兴奋点就可算好期刊。但现实表现是,许多文章往往一个兴奋点也没有,这就必定如同垃圾。一个期刊如果垃圾成堆,这个期刊的生命力何在?
  “腹有诗书气自华,雄怀壮志必求真”,一个武学刊物如果能坚持崇实尚真的文风——这是需要编者的全身心投入的,它绝不会办垮,反而会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武苑文坛。
  
  八、展望《精武》 英雄办刊
  
  何为英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曹孟德之口说出了他的英雄观念,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吞吐天地,包藏宇宙。干大事不惜身,见小利不忘命。多谋善断,勇而有智,能屈能伸,知进知退,解民众于水火,以天下为己任,聚天下之豪杰,成万世之伟业。这个英雄观念在根性上仍有很大的生命力。当然,所实施之内容则是需面对今天的现实。
  笔者以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您面临的或大或小或全局或部分的事情,不避艰难险阻排除形形色色的干扰,办出成绩,求得人生的愉悦与价值,即可称为英雄。英雄不是单一追求青史留名,不是追索轰轰烈烈。英雄有有名、无名、大与小之分,但无好坏之别。历史就是由千千万万这样的英雄写就的。那些青史留名的大英雄不过是无数英雄的代表而已。故古代诗人有“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感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政治家、企业家、金融家、理论家、军事家、武术家等大英雄的同时,还更需要在各个岗位上扎实奋斗的无名英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繁荣昌盛。
  就武学、武人、武术言,把一个刊物办好,也是需要很多无名的、有名的英雄们来支撑的。长江大桥乃至鸟巢那样的大建筑仅靠一根主钢梁行吗?不行。在当今,信息已被称为“高速公路”,百人百口,百口百味,众口难调。欣赏角度不同,价值取向不一,取舍标准有别,练功功法不同门,练功层次有差异,文化涵养有深浅,这些情况利弊同生。正因为如此,期刊便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与生存空间,这正是《精武》等刊物得以经久不衰的根因。故《精武》提出“篇篇精彩、期期好看”的标准是能做到的,正是从广大读者 群的不同需要考虑的,正是从读者爱好武术之倾向性的实情来着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达,广大读者对期刊的质量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但他们阅读共性不会变——以较小的金钱与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大的阅读效益与借鉴价值。他们中有人往往用挑剔的目光甚至带点偏激的标准或以超前的意识来对待并衡量一个期刊,而市场的营销竞争是残酷的。“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这是《精武》今后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与光荣的任务。
  笔者在这里以一个对武术感兴趣、爱好武学刊物的读者及热心武学文章写作的作者谈一下设想:《精武》在今后的编导与营销工作中,理应继续坚持以往正确的方针与开放搞活的谋略,坚持独立创新、崇实求真、新鲜活泼与生动有力的风格,进一步根据武学、武术发展的新情况加大正确方针贯彻的力度,尤其应为新形势下武术的普及——“武术七进”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更要率先为武术在四年内向学校普及、力争85%的学校开设武术课程、使85%的学生初懂武术并练习武术的目标而努力。还要为武术进机关、企业、乡镇、军营、社区率先在北疆做好舆论准备,并做出推进的具体工作。比如,是否可以针对武术进学校、机关组织而做某期专版或者增刊,这就需要考虑理念、实验及普及试验点。只要保证质量就必定可以加大《精武》的发行量,促使普及武术工作先在哈尔滨及黑龙江省乃至东北站稳脚跟,然后推行全国。
  我想:《精武》应是一所出色的学校,您可根据自己的实情学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武术理念,获得武术训练的技巧与方法,使您身心两健,受到武者做人与习武的高境界的培育。
  《精武》应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各路武林英杰可以在这里展现您们飒爽的英姿与真实的功夫,展演自己的奇功异能,充实您的精神,体现您的人生价值。
  《精武》应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高峰论坛,您可以在这里发表您的真知灼见,检验您的研究与探索成果,评价武界的新动向并推测其发展走向。
  《精武》应是一个高雅的娱乐场所,您可以在这里获得身体的调适与心理的欢愉,您在获得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的同时,获得了知识并引发了哲学与美的思考。
  《精武》还应是一个免费的诊疗所,您在这里可以获得防病治病的技巧与方法;还应是一个义务的心理咨询师,它的咨询热线直通您的心灵,抚平您的烦恼,安慰您的灵魂,使您解除郁闷,以阳光的心态对待人生,使您学到“君子坦荡荡”,丢掉“小人常戚戚”;《精武》更应是您具有收藏价值的珍本,它所影印的几乎失传的文本依靠《精武》的魅力才得以解除藩篱,然后因您的实践与收藏才得以焕发青春。
  我相信,有雄豪、慧眼之士为《精武》掌舵,有众多热心武学的明达与勤奋的习武者对《精武》的投入与关爱,有默默奉献智慧的无名英雄的辛勤耕耘,未来的《精武》一定前程辉煌。
  以英雄人,办《精武》刊;以英雄刊,创英雄业。让我们共同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引导这个伟大的时代前进。
其他文献
健身气功是我国国粹,一种以强身健体为主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便发现有很多动作与今日的健身气功十分相似。
【正】 一、秸秆氨化技术 当前,秸秆氨化方法主要有液氨堆垛氨化法、碳氨池法氢化法、尿素氨化法等。1993年8~9月,我们在盘县西冲大屯乡采用液氮堆垛氨化法,即氨化窖法到得了
古轮公(1831—1914年),俗姓吴,少室山阴偃师市佛光乡杨树庙人。五岁从湛谟大师出家少林寺,得赐法号寂勤,后成清末少林寺拳法掌门、少林禅武医文化集大成者。
近日,希望森兰研制的超大功率高压变频器,经过半个月的测试,通过近百项的严酷试验,并最终通过72小时满电压、满电流、满功率的三满试验。该高压变频器额定输入电压为10kV,额定输出
育龄女性如果在打算怀孕前做好备孕工作,就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地调理一下身体,而万事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开展,才能掌握有度.作好备孕也不例外。了解自己的
据吾师邓奕宗师口述,本门拳术是至善禅师在火烧南少林寺后逃至岭南,为逃避清兵追捕而藏匿于戏班红船当小工,因缘际会下,戏班主窦华宝及大花脸锦(新锦)获授本门拳术,为纪念本门拳术源
他75岁当背包客,畅游欧洲;93岁到医院做义工;98岁硕士毕业;100岁时,他的书法被大英图书馆收藏。不久前他还出了一本自传,成为畅销书作者,他几乎“逆着时钟”生长——
当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行列,打太极已形成了一种代表着时尚健身与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体验自然的潮流。记得王志刚老师的《性格决定命运(女人篇)》一书中就提到:性格本是人的天性,但环境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改变了性格,也就改变了命运。    与师结缘是我人生之幸事    我师:傅仁东先生,山东人,武式太极拳传人;而我:出生于军人世家,酷爱“哲拳”多年。我与傅老师相距六十多公里,几次的
传统养生强调生命活动要张弛有度,最重要的就是慢呼吸养生。《黄帝内经》曾指出,人体应根据“五十营”调节呼吸节奏,即经脉之气在人体内一昼一夜循行全身五十周,经过换算相当于一
各位对自己身材不够满意的朋友们有福了!本期我们健康锦囊特别奉献!独家探访:揭开"瘦子房间的秘密"!不吃药,不打针,甚至不用刻意节食和运动,就能让你们轻松愉快地瘦下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