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且听风吟》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一经发表就荣获了日本各大文学奖项,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读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是读者对作者文字所产生的最为直观的感受,更是评价作品的重要依据,对《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学价值。
  一、《且听风吟》的语言创新
  村上春树并不是一个青年成名的作家,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他三十岁时所创作发表的,在他的小说内容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他对素材积累与写作实践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兴趣。《且听风吟》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更是一个优秀作家良好的开端。村上春树在经过自我革命之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小说名家,他对于自我内心的剖析和深入挖掘,结合了西方文化内容,对传统日本拖沓的小说风格进行了重新解构和创新。
  村上春树认为,越是想把语言变得直接,越是容易将语言歪解,将所表达的情感陷入泥沼当中。一部小说基本上无法脱离大量语句的修饰和描写,但是在作品《且听风吟》当中这种现象却少之又少,这也直接形成了一种独特简明的小说语言风格,更是村上春树直率的內心写照。在《且听风吟》中,村上春树表达了其独特的自然态度与创作思想,这些思想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路,也保证了《且听风吟》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
  二、《且听风吟》语言风格分析
  虽然《且听风吟》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简明质朴,但是其作品当中仍然蕴含着很多形象生动、意味深长的内涵。村上春树在进行创作时不过分将字词语句进行浓缩和精练,这样不经意而为之的“简明”保留了其文字风格独特的吸引力,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当中深深地陷入其中。一个优秀的作家往往可以通过琐碎的细节刻画将所想表达的情感传达给读者,而《且听风吟》当中每一个段落都仿佛是在笔下生花,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让读者可以在村上春树的文字当中自由地进行想象。即便是一些在生活中内心空虚的人,也会在阅读村上春树文字过程当中感觉到内心的波动。村上春树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有着对整个社会的批判,将最真实直观的思想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的文字也能够在人的心中激起涟漪。村上春树希望将自己对于真实社会的感受反映在小说内容当中,因此在他的作品当中毫不吝啬地加入一些富有个人经历特色的方言、粗话、特殊用语,如此这般也就形成了村上春树真实直率却蕴含思想的作品风格。
  (一)较为质朴的语句
  村上春树在其作品《且听风吟》当中通过一种特有的创新写作手法,先将作品用英语进行写作然后再翻译成日语,用这样的方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但同时由于村上春树自身英语语言掌握无法与母语相媲美,所以在翻译过后所得到的作品在风格方面就显得较为质朴与直接,但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美感。《且听风吟》当中基本上所有的对话都是通过较为简单的口语化进行表达,没有采用一些华丽的辞藻进行修饰,在小说技法方面也较为欠缺。
  (二)拥有丰富的意蕴
  小说是作者为读者所构建的“城堡”,好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心思,可以根据作者的文字感受到作者想传达出来的情感。虽然《且听风吟》在一些字词语句方面显得较为朴实,但是作者却通过细节的刻画描写让人物得以鲜活起来,无论是人物性格塑造还是场景描写等方面,都将作品的意蕴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读者能通过作者笔下所描写出来的内容,直接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空虚情绪。比如,在小说当中“鼠”这一角色的语言,其中有非常多口语化的内容,“什么有钱人,通通都是王八蛋”,“鼠”还在说完这句话后表现出满足的样子,这样一句话就能够领略到“鼠”在讲这句话时的动作与神态,自然而然地铺设成一个场景,这样的语言表现手法在《且听风吟》中随处可见,也撑起了这部小说丰满的意蕴。
  (三)幽默夹杂辛辣的讽刺
  幽默与讽刺往往是优秀小说的精髓,更是作者性格情绪的一种联系。绝大多数小说作品当中的语言风格都与现实中作家内心的思想和性格相挂钩。村上春树的文字大多都给人以沉闷、压抑、幽静的感受,在实际生活当中,村上春树也是一个较为沉闷的人。所以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所呈现的幽默也都能使读者感受到其沉闷压抑的气质。好的小说作品也会利用大量的讽刺来形成对现实现象和观点的看法,这也是作者的思想在作品中的映射。村上春树在作品当中也使用了大量的讽刺手法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
  三、《且听风吟》的语言表现手法
  《且听风吟》独特的语言艺术给其作品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更是作品的新颖之处。作品当中运用了大量的朴实语言,也采用了非常多的修辞手法,让作品能够拥有较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同时,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当时沉重的社会现状轻易地表现出来,仿佛在一个轻松的环境当中小说情节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推动。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也被叫作“村上春树体”。村上春树能够很好地运用不同的语言表现手法将自身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生的态度进行表达,同时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比喻
  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中,通过比喻的手法能够让文字更加形象生动,充满情绪,使文学作品的敏感性与艺术性大大地提高。在创作的过程中,比喻是在作品当中应用得较为频繁的一种写作技巧。而作品《且听风吟》当中也利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来帮助刻画作品内容,提高作品的文学性。如在《且听风吟》第五章节当中描写“鼠”对于书的厌恶时写道,“他便像苍蝇盯着苍蝇拍似的盯着书问”,读者很容易感受到作者想表达出来人物对于书本的态度,能够很好地理解小说人物在小说场景当中的情感。还有,作者在写到祖母过世的时候,利用比喻的手法刻画道:“与此同时,他79年来所怀有的梦,便如落在人行道上夏日阵雨一样悄然消失了,了无痕迹。”作者利用雨水在街道上蒸发来形容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怅然和难过,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读者之间建立起纽带,让读者能够领略到主人公在当时的心境。对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让作家的作品表现得更加成熟,对于作家处女作《且听风吟》中有多处运用得十分巧妙的比喻,可以看出村上春树拥有异于常人的写作敏感度。   (二)夸张
  夸张是为了在写作过程当中将情緒进一步强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使用夸张的同时也会运用修饰和拟人等写作手法进行嵌套。《且听风吟》作品当中对于夸张的运用也是十分独到的。如在第三章节当中对主人公与“鼠”饮酒量的描写,“足以灌满25米长游泳池的巨量啤酒”,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文字当中感受到主人公与“鼠”的夏天生活是多么无聊寂寞,只能用酒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与生活。再比如,小说第七章节写到,作者的父母曾一度觉得性格沉默的主人公可能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甚至还将主人公送到精神病院的医生家里进行诊断。在后面又写到主人公如“河口决堤”一般在十四岁开始说了三个月,通过这样夸大的修饰展现出主人公在十四岁时所做出的改变。还有,作者在《且听风吟》第十章节当中也利用了夸张的说法,将夜晚的闷热比喻成“可以把鸡蛋蒸个半熟”,很直观地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身处的夜间气温环境。
  (三)细腻的描写
  在小说创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描写来营造一个丰富的意象和氛围。优秀的作者能够通过文字描写来帮助作品在表达上更加细腻和充实,提高作品的说服力,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对作品保留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不少小说名家在进行小说场景描述的过程当中往往刻画得十分细腻,将场景描绘得复杂而深刻。在作品《且听风吟》当中就有一段对角色“鼠”动作的描写:“鼠也就此打住,不再言语,烤火似的翻动着搁在桌面上的纤细的手指。”村上春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烤火场景来描写小说当中的角色,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其想表达的内容。另外,村上春树在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也十分细腻,如在小说第九章中就有描述:“她的语气里含有一种让我焦躁的东西。不过除去这一点,他又能给我带来几分缱绻的心绪的和一缕怀旧的温馨。”作者对主人公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同时运用了词汇来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进行表达。除此之外,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描写也恰到好处:“从大敞开的窗口,可以隐约望见海面,粼粼细波明晃晃地折射着刚刚腾起的太阳光。”通过寥寥数语就能够将主人公所看到的大海场景刻画在读者的脑海当中。
  四、结语
  村上春树曾经表达过作品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他是为了建造一个能让自己和别人心怀释然的场所。在进行《且听风吟》创作的时候,相信他也一定是抱着这个出发点进行创作的。他的思想和他的文字一样虽然简朴但是蕴含着深度,在不经意间就能够吸引到他人,让人在他所构建的场所当中舒服地停留,这就是村上春树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获取渠道与传播渠道也不断被开辟。发声渠道的增加不仅体现了技术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的便利,也带来了一系列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2020年发生的齐鲁晚报被造谣事件,对我们思考和破解移动社交环境下的信息真实和媒体伦理困境提供了启示。
母题及母题研究法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民间文学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的叙事学理论及方法,不同于主题学的分析研究,母题更为关注的是情节结构及最小的故事情节单元。母题研究对我们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等稳定、共通的要素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母题研究中又以“变形”母题最为常见。有关这一母题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老的神话及传说,诸如炎帝之女变成精卫鸟,夸父之杖化为邓林等,大约可以看到这种异类形体之间的异化、变形
期刊
月亮作为浪漫主义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在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下也代表着大相径庭的意象和情感.通过对比李白和歌德这两位中西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的生平经历,并从他们各自的写作手
期刊
英国剧作家、小说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讲述了主人公哈罗德·弗莱通过朝圣之旅获得救赎的故事。本文分别从朝圣前、朝圣途中、朝圣的省思三个部分,分析主人公哈罗德的心理变化。朝圣前,原生家庭的恶劣影响造成了哈罗德的心理缺陷,这也导致了他婚后生活的不幸,使他的心理产生了孤独与痛苦。朝圣途中,自然的力量给予哈罗德希望,他人的积极影响让哈罗德内心坚定。其次,他人的消极影响和自身的精神枷锁又使他内心
期刊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的代表作品,从第一篇童话的诞生至今约有两百年的时间,故事中爱与善的主题、积极乐观的精神温馨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儿童与成人的内心。即使是童话作品,作者对死亡情节的叙写却也从不避讳甚至情有独钟。探究爱与死亡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精神内核,甚至研究安徒生本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安徒生本人的人生遭遇出发最后回归文本,多角度分析《安徒生童话》中爱
期刊
19世纪的世界文坛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他是法国文坛中地位最高的人物,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的名著《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构成,汇聚刻画了成百上千的人物形象。本来是一部反映法国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却写成了历史,或是讨论情欲、政治、地理的百家讲坛。  一、伟大作家的苦痛童年  巴尔扎克出生在法国图尔城,是法国西部中产阶级家庭的富二代。
期刊
夔州是杜甫生命中最重要的地域,“狂”是其性格中不容忽视的一面,两者的连缀也当引起注意.史书中把杜甫之狂限定在漂泊西南时期.《新唐书》卷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杜甫
期刊
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伊豆的舞女》中的阿熏透露出少女般的清纯,《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哀婉动人,《千鹤》里的菊治夫人美丽妖艳,《古都》里的两姐
期刊
《长日留痕》描述了乡间别墅达林顿府的精奢场景,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选择了管家史蒂文斯来体现特定时期人们的身份危机。身份构建与环境有何密切关联呢?本文将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描绘实际上代表着史蒂文斯为之深信和着迷的神话。他深深依恋着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所在的土地。英国给予他安慰和骄傲,展示英格兰的无与伦比,无疑也是在肯定他自己的独特性,因为他属于这个国家。广袤的草地、清新的灌木丛、
期刊
考琳?麦卡洛所著的《荆棘鸟》是部著名的家世小说.作者从主人公帕迪?克利里应孤寡老人姐姐玛丽的邀请,携全家九口人从故乡移居到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开始,写到他唯一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