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倡导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小学科学课堂倡导动手动脑学科学,“真枪实弹”搞科学,让科学活动中的“做”与“思”相伴相生。科学课型虽然多样,但是包含一些共同的模式与流程。对这些共同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深化“做思共生”科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工程项目类”课型的实施
[案例]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针对“怎么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在实验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交流各自的想法,在交流中生成方案:拍扁变薄,捏一个小碗,做成小船,空心半圆等形状。接着画出设计图,依图完成作品后尝试、验证,再相互评价逐步完善各自的作品。学生通过实践实现了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之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用同样大的一块橡皮泥浮在水面并承受最重的重物”,不断加深他们对于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其浮起来的认识。
学生在动手验证之前有着充足的思考时间,这个思考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经历“任务—交流—设计”过程,然后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又可以根据实践过程中的互评完善设计,改进作品。整个课堂上,学生经历了一名工程师的常规工作流程“提问—设计—交流—建模—验证—再设计—再建模—再验证”。教学中以“思”为核心,以“做”为关键,通过“做思共生”帮助学生激活经验,使科学课堂目标指向更明确,探究过程更有序,结论生成更科学,从而实现“手脑并用,做思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基调。
“活动探究类”课型的实施
[案例]
“坡的研究”一課,教师先从时间和路程两个维度分析球作水平运动的状态,调动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对数据和图表的比较,发现速度函数的图象规律,针对“影响物体在坡上运动快慢的因素”这个问题,先让学生预测,引导学生从坡的结构入手,而坡度大小、确定起点、对球运动距离的界定也都是实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在实验前明确变量如何控制,学生的操作才能规范,才能有效开展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完成测量球在斜坡上运动速度的实验,比较球在水平地面和斜坡上两种情况下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距离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两种运动的区别,再根据实验结论对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思”后“做”,在动手之前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探究活动更有目标、更有计划、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明确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再通过质疑与补充,不断完善实验的方案。之后,学生通过实验中的“做”和实验后的“思”,进入深层学习状态,经历“问题—猜测—实验—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以层层递进的“思”为“做”扫清障碍。学生在持续动手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过程的反思、现象的归纳促使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整个实验中,“做”的过程为围绕数据“思”的体悟积累经验,真正实现“做”与“思”共促、共生,体现“做思共生”课堂样态。
“主题学习类”课型的实施
[案例]
在开展“简单机械”主题的科学学习中,可以先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杆秤”和“自行车”作为研究载体。学习前,教师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查找信息,以形成一些初始问题,如:小杆秤是怎么制作的?杆秤上的刻度是怎么标示的?自行车上的变速器是怎么工作的?自行车上的刹车为什么能刹车?经过讨论、交流和梳理,将这些思考转化为研究子项目。
例如,在开展“研究小杆秤”的子项目学习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杆秤的历史,接着播放一段工匠制作杆秤的视频,然后给学生布置“制作量程为200克的小杆秤”的任务。“研究小杆秤”的子项目研究学习过程,不仅是制作出一个有称量功能的工具,而且是让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深入有效地思考:提绳位置、秤砣重量、秤盘位置三者之间是否只是单纯的三点(支点、力点、重点)关系?杆秤的量程和这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制作杆秤有没有步骤上的先后顺序?零刻度线在哪里?最大刻度位置是如何确定的?通过问题串的解决完成子项目的学习。
这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借助“做”这个载体,利用问题串来体悟“思”的研究脉络,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模式,按照主题学习的实施阶段,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解决,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把握三点:一是以“做”促“思”,激发学生主题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二是以“思”导“做”,聚焦学生学习面临的问题,主动学习;三是边“思”边“做”,关注学生主题学习中的动态生成,深化学习。简而言之,就是用“思”解决“做”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从而完成主题内容的学习。
“做思共生”科学课堂的模式与流程,其实就是在科学课堂中追寻“做”与“思”的黄金分割点,找到“做与思”之间的动态平衡,追寻科学课堂生成的最大实效。“思”在其中,呈现出课堂中“做”的脉络;“做”在其中,搭建科学课堂“思”的骨架;“做思共生”,点燃高效课堂不灭的灵魂。
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222000)
“工程项目类”课型的实施
[案例]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针对“怎么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在实验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交流各自的想法,在交流中生成方案:拍扁变薄,捏一个小碗,做成小船,空心半圆等形状。接着画出设计图,依图完成作品后尝试、验证,再相互评价逐步完善各自的作品。学生通过实践实现了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之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用同样大的一块橡皮泥浮在水面并承受最重的重物”,不断加深他们对于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其浮起来的认识。
学生在动手验证之前有着充足的思考时间,这个思考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经历“任务—交流—设计”过程,然后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又可以根据实践过程中的互评完善设计,改进作品。整个课堂上,学生经历了一名工程师的常规工作流程“提问—设计—交流—建模—验证—再设计—再建模—再验证”。教学中以“思”为核心,以“做”为关键,通过“做思共生”帮助学生激活经验,使科学课堂目标指向更明确,探究过程更有序,结论生成更科学,从而实现“手脑并用,做思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基调。
“活动探究类”课型的实施
[案例]
“坡的研究”一課,教师先从时间和路程两个维度分析球作水平运动的状态,调动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对数据和图表的比较,发现速度函数的图象规律,针对“影响物体在坡上运动快慢的因素”这个问题,先让学生预测,引导学生从坡的结构入手,而坡度大小、确定起点、对球运动距离的界定也都是实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在实验前明确变量如何控制,学生的操作才能规范,才能有效开展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完成测量球在斜坡上运动速度的实验,比较球在水平地面和斜坡上两种情况下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距离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两种运动的区别,再根据实验结论对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思”后“做”,在动手之前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探究活动更有目标、更有计划、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明确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再通过质疑与补充,不断完善实验的方案。之后,学生通过实验中的“做”和实验后的“思”,进入深层学习状态,经历“问题—猜测—实验—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以层层递进的“思”为“做”扫清障碍。学生在持续动手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过程的反思、现象的归纳促使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整个实验中,“做”的过程为围绕数据“思”的体悟积累经验,真正实现“做”与“思”共促、共生,体现“做思共生”课堂样态。
“主题学习类”课型的实施
[案例]
在开展“简单机械”主题的科学学习中,可以先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杆秤”和“自行车”作为研究载体。学习前,教师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查找信息,以形成一些初始问题,如:小杆秤是怎么制作的?杆秤上的刻度是怎么标示的?自行车上的变速器是怎么工作的?自行车上的刹车为什么能刹车?经过讨论、交流和梳理,将这些思考转化为研究子项目。
例如,在开展“研究小杆秤”的子项目学习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杆秤的历史,接着播放一段工匠制作杆秤的视频,然后给学生布置“制作量程为200克的小杆秤”的任务。“研究小杆秤”的子项目研究学习过程,不仅是制作出一个有称量功能的工具,而且是让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深入有效地思考:提绳位置、秤砣重量、秤盘位置三者之间是否只是单纯的三点(支点、力点、重点)关系?杆秤的量程和这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制作杆秤有没有步骤上的先后顺序?零刻度线在哪里?最大刻度位置是如何确定的?通过问题串的解决完成子项目的学习。
这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借助“做”这个载体,利用问题串来体悟“思”的研究脉络,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模式,按照主题学习的实施阶段,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解决,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把握三点:一是以“做”促“思”,激发学生主题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二是以“思”导“做”,聚焦学生学习面临的问题,主动学习;三是边“思”边“做”,关注学生主题学习中的动态生成,深化学习。简而言之,就是用“思”解决“做”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从而完成主题内容的学习。
“做思共生”科学课堂的模式与流程,其实就是在科学课堂中追寻“做”与“思”的黄金分割点,找到“做与思”之间的动态平衡,追寻科学课堂生成的最大实效。“思”在其中,呈现出课堂中“做”的脉络;“做”在其中,搭建科学课堂“思”的骨架;“做思共生”,点燃高效课堂不灭的灵魂。
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