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郁中无声的呐喊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一生的作品都笼罩着阴郁和对死亡恐惧的阴影,本文将根据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蒙克一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创作作品的情绪和心理。
  关键词:生命 爱情 死亡
  1863年12月12日,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出生,他降生于挪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被认为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引领者,于1944年1月23日结束了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蒙克的绘画充斥着强烈的个人主观的悲伤压抑情绪,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毕加索、马蒂斯的绘画精神。
  早期蒙克的画风多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影响,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风格,也就是后來我们所知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画家们一反之前追求艺术美学的常态,尽可能地去表现他们或悲伤或困惑或愤怒或恐惧的内心,在动荡的社会里抓住唯一可以抒发情绪的宣泄口,这也是那些经典之作能引起共鸣的原因之一。表现主义潮流的兴起,是当时社会文化危机和社会精神混乱的集中反映。当时的表现主义画家们,大都受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不满现状,想要体现内心深处本我的欲望,不再害怕自己的情绪,心中的缺点赤裸地展现。他们强调与传统相悖,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革命”。而蒙克的绘画就充斥着他自己内心的绝望与恐惧。
  当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盛行,蒙克也受之影响,他通过自己的绘画主题来表现自己对生与死的领悟。他的每一幅画都强烈地传达着他的感觉和情绪,关于生存、死亡、爱情的一切,对于情绪的夸张表现重于对现实事物真实的描绘。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这种夸大情绪的宣泄总是让我们能够轻易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而这也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家庭因素影响。
  一、社会背景
  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包括工人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密集,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很多艺术家生活贫困落魄,他们不愿为资产阶级画画,这种失意以及对资产阶级的仇恨只能通过作品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痛恶、批判和失望直接表现出来。加以20世纪初受此影响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人生来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很多的欲望,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规则禁锢了这些本能欲望的释放。人总要找出宣泄的途径,许多画家也就选择了通过作品来发泄自己本能的欲望。
  二、家庭背景
  蒙克5岁时,母亲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后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由于妻子的离世,蒙克的父亲患上了精神疾病,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死亡后地狱恐惧的思想。14岁时,蒙克的一个兄弟和姐姐苏菲去世,21岁时,父亲去世,蒙克的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结过婚的兄弟也在婚后不久死去,唯一留在世上的妹妹也在小时候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从蒙克的家庭背景来看,蒙克的一生充满着悲惨与绝望,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他面前接二连三地死去,而且精神疾病也仿佛乌云般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这些给蒙克的内心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这样的死别在他身上反复发生,一次次的打击让蒙克崩溃,他被死神所诅咒着,对死亡的恐惧和疾病的绝望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给他的童年乃至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充斥着悲伤绝望又无助的原因了。正如蒙克自己所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最终,1908年蒙克在45岁时患上精神分裂症。
  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的,“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而一个幸福的童年必将迎来一个幸福的人生。”用精神分析方法来分析蒙克的作品,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作品充斥着灰暗、恐惧与悲伤的原因。
  从蒙克早期的经历来看,他深深地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这对他早期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其中1886年他画的《病中的孩子》就是描绘了他姐姐因肺结核去世的场景。整个场景灰暗低沉,床头穿着黑衣服的母亲低垂着头,几乎融入背景之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痛苦,整幅画颜色灰暗与少女稚嫩苍白的脸形成对比,让人对她还在美好的年龄却要面对死亡的恐惧感到惋惜。蒙克也把这个让自己终生难忘的悲痛的场景留在最深的记忆中。
  1899年,蒙克画了《母亲之死》这幅画,画中病床上蒙克母亲苍白的脸与病床及背景融为一体,前景中以无助的孩子为主题,他那悲伤的眼神,撅起的嘴以及将手捂住耳朵的动作都显示着孩子对母亲的逝去这一消息的拒绝,仿佛堵住耳朵他就听不到这一噩耗,母亲不会逝去。画面整体的灰暗色调烘托了悲剧的氛围,将孩子的痛苦和悲伤无助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作者潜意识里不想面对母亲逝去的现实,画中的孩子就像5岁的自己,痛苦无助,不想去面对。主体人物与背景中横向的病床形成“十”字结构,这与蒙克父亲对其灌输宗教思想有关,他给蒙克带来了地狱与死亡的恐惧。蒙克的多幅作品也都采取这样的构图,他在潜意识里就将这种“十字”与死亡的痛苦和恐惧联系在一起。
  《呐喊》创作于1893年,蒙克以真实经历的生活场景为依据,凭借个人的家庭经历与朋友的遭遇,选择用象征和隐喻手法,揭示了人的忧虑与恐惧。这幅《呐喊》也是《生命的饰带》组画中的代表作。
  对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蒙克说道:“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作品中血红的云彩给人以不祥的预感,与蓝紫色蜿蜒的海湾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孤独痛苦没有尽头的感觉;主体形象中的脸酷似骷髅,以及扭曲得像幽灵一样的身体和灰暗的衣服,反映出蒙克潜意识里对自己死亡的恐惧和无助,觉得自己逃离不了悲惨的命运;人物的表情夸张几近崩溃,加上双手捂住耳朵身体收紧的姿势,与上文中所看到的《母亲之死》中小孩的姿势一样,说明蒙克有一种面对死亡和痛苦及孤独的极度恐惧,并幻想捂住耳朵紧缩身体就不会被吞噬的逃避的精神态度。
  桥身的直线与蜿蜒的海湾和扭曲的沙洲形成对比,云彩的曲线与海湾的旋涡状的曲线相呼应,形成巨大幽深的漩涡,给人以要席卷所有挣扎不出的恐怖;桥的直线以及桥上反道而行的人都与主体人物形成对比,反映出主人公与行人处于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恐惧与孤独和痛苦都只是自己的感受,这与作者此时的精神状态相关。这时他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情感的宣泄,与他从小到大的悲惨经历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对自身终将得精神疾病的焦虑,甚至是对痛苦和地狱的惧怕都有关系。
  蒙克的一生被疾病、死亡、癫狂所追赶着,仿佛没有享受过幸福,让我们有种窒息感。但他将这种压抑、痛苦与恐惧都通过作品呐喊宣泄出来,他一生中创作了上千幅作品,每一幅都是用心灵去创作的,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掩盖,只是赤裸裸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大家。他经历的痛苦成为他艺术的源泉,他的作品不是单纯色彩、线条以及明暗的结合,而是人内心精神的诉说。这让我们与他产生共鸣,仿佛听到了蒙克的呐喊就在我们耳边。
  (作者简介:王源滋,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今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从前慢  儿时,奶奶家有一个小园子,到了春夏之交,就成了我的天堂。鸟儿飞起就像是喝醉了似的,虫儿鸣叫就像是在说话似的,花儿开放就像是睡醒了似的。园子里的果儿,想结一个便结一个,要是不想結,便一朵花儿也不开,一颗果儿也不结,都那么自由快活。我常常看着奶奶在园里翻腾着,屁股撅得老高。那时候,她的腰还不像现在这么弯,眼睛也没有如今这般花。她揪一把韭菜,摘几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我去找菜叶上的“花大姐”,有时
期刊
文学现象是人类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体现了人生和人性的丰富内涵,表现了作者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文学作品的创作展现的是作家的心理结构,揭示的是经过作家心理投射、性情浸润、心灵再造的世界。文学作品的鉴赏也是读者结合自己人生体验的心理再创造过程。作家的人生体验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作家心灵感悟的结果。  由于作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作家更多地倾向于对外部世界的描摹和展现,通过对外在世界的客观
期刊
摘要:《带灯》是贾平凹站在他深爱的乡村大地上创作,且关注当下农村问题的一部小说。作品中的带灯是个复杂的女性,她既正视现实人生又充满着浪漫情怀,既坚守着传统的道德伦理,又追求诗意理想,在重重矛盾中最终理想幻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带灯的人物形象,发掘《带灯》的独特价值及作者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带灯 坚守 诗意 幻灭  贾平凹的《带灯》围绕农村的上访问题,发掘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诸多问题以及中国乡村潜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本文将以广西北海市为例,阐述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 服务 推广项目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服务社会公众、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建立发达和完备
期刊
有人说他是书法家,也有人说他是诗人,还有人说他是作家。这些说法都不为过,因为他的人生有那么多的精彩,他的人生始终与艺术为伴。  他,就是潘大成,一位看上去敦厚、淳朴,却满腹才华的关东汉子。他是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理事,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人民美术报理事会理事,北京仁和书画院理事。  多年来,他在公务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已经创作了数百篇
期刊
生命  我卑微到塵埃里  向大地借来凉薄的生命  过了些许年 才明白  人生也无非是事情  事情让人有说不完的谜  没有密码 只有令人  枉自嗟呀的事与情  我的人生无非是你  你给我猜不透的表情  毫无暗示 只有令我  蹒跚不前的羁与绊  我卑微到尘埃里  说自己的生命是你  你弯弯月牙样的眼睛  掠了一眼 这低贱的蝼蚁  我的骄阳  如果太阳会开花  它是不是在你  心里发芽  一面生长 一面
期刊
摘要:武汉方言在普通话广泛使用的情况下,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不少媒体都曾指出武汉方言的传承在小孩子中的“断档”现象。经过对武汉中心城区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武汉本土小学生对武汉话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并开始影响其语言态度。这一现象对武汉方言的传承与传播非常不利。  关键词:方言调查 武汉方言 刻板印象 方言保护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武汉方言在本土小学生中所受欢迎程度并不高,并且大多不喜欢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媒介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媒介评价出现之后。但是现阶段,我国媒介评价状态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作为低门槛、草根化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网络媒介评价的前沿阵地,网民微博在媒介评价中发挥着巨大能量。这改变了传统的媒介评价来源,媒介评价不再是专家学者的“专长”,普通人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但也带来了多元化评价观点以及一系列的问题。
期刊
摘要: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代表作,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安德里亚的《基督城》都反对私有制,主张建立一种大同社会。他们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都无法摆脱宗教的困扰,并且忽视了人性的弱点。三者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对此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更要正确地看待这些理想国家的模型,形成自己理性的看法。  关键词:理想国家模型 《太阳城》 《基督城》《乌托邦》 比较  一、三种理想国家模型概述  
期刊
摘要:教育学在教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教育使命的主要体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网络的日益普及,高校教育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因此,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学的作用,就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教育学转变有所了解。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教育学 转变  在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对自身使命进行重新定位,在提升教育学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教育学和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