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葬花吟》是《红楼梦》中塑造黛玉悲剧形象的经典作品。本文将《葬花吟》作为整体来进行叙事学分析,把林黛玉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曹雪芹作为作者结合起来。虽然林黛玉是故事的叙述者,但《葬花吟》里必然有作者的影子,和其想渗透的思想和意境,很多代词指的绝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作为英译,需要有准确的人称,如何把握叙事视角,这就对翻译提出了难题,本文拟从叙事视角分析三种译本。
关键词:葬花吟 英译 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181-02
引言
《葬花吟》共有七种译本,这里重点分析三种译本。1973年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的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1978年出版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的,和1997年出版的许渊冲先生的《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的版本。为了方便起见,下文用霍译、杨译,和许译简称三种译本。《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作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虽然林黛玉是叙述者,但葬花吟里很多代词指的绝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而是“万艳同悲”,“千红一哭”。作为英译,需要有准确的人称,如何把握叙事视角,各种译本译者都煞费苦心,正所谓《葬花吟》英译,阶前愁煞诸译本。由于《葬花吟》并非叙事文体,而是抒情文体,本文仅分析译诗中的人称视角。
一、原文主题
《葬花吟》出现于小说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林黛玉因担心宝玉被贾政叫去受罚,特往怡红院探视,结果吃了丫头们的闭门羹。林黛玉天生敏感多疑,因晴雯不开门一事而错怪宝玉,加之宝玉偏巧此时送出宝钗,黛玉心中顿时涌起了万种莫名的屈辱心酸,次日又遇花饯之期,便勾起无限伤春愁思,独自手把花锄,拾起掉落一地的花瓣寻处埋葬。此时黛玉所吟唱的诗句,便是《葬花吟》。身世飘零、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痛发悲歌,这奠定了《葬花吟》的感情基调—— 感春伤春,自怜自悲,葬花寄怀。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如果我们再把《葬花吟》同荣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又觉得这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以上分析都涉及到《葬花吟》的人称指涉问题,下文从不同角度来一一进行分析。
二、诗句归类
(一)不含任何人称的诗句
1,3,4,11,13,15,17,25,39,40句。原文和译文都多不包含人称,除了13句“三月香巢已垒成”,霍译添加“his”,杨译无人称,许译添加“their”;15句“明年花发虽可啄”,霍译无人称,杨译添加“you”,许译添加“they”。
(二)显示或省略动作主语,且主语确定为黛玉的诗句
7,8,23,24,26,27,41,42,47句.霍译多用“Maid”“Maiden”,杨译多用“she”“her”,许译多用第一人称“I”。
(三)隐含广义人称指涉或主观感情的诗句
5,6句“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中由于有“闺中女儿”这个不确定性指称,三个译本出现了很大差异。“闺中女儿”可以仅指黛玉自指,也可指大观园中众女儿,也可指所有年轻女性,霍译中为“The maid”“her”,杨译中为“A girl”“her”“her”,许译中均将人称明确为黛玉自指,使用第一人称“I”“my”,以下分析将不再赘述。9,10句“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中由于“自”“不管”二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里10句英译中,霍译和许译加了人称,杨译避开了使用人称,霍译加了“Maid”,许译加了“They”。许译中除了黛玉自指的“I”“my”“me”外,他者均用“they”“their”,以下也不在赘述。12句“明年闺中知有谁?”为反问句,句中的“谁”,霍译使用第二人称“your”反问句,杨译使用第三人称“her”陈述句,许译采用第一人称,结合“my”“who”进行反问。14句“梁间燕子太无情”,关于“燕子”的指代,霍译中用“his”,杨译中无人称,霍译秉承他者用“their”“they”。16句“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对于这里的“人”,霍译为“Maid”,杨译中选用第二人称 “your”许译同上分析用“my”。22句“阶前闷杀人”仍和以上分析如出一辙,对于“葬花人”,霍意译“sorrowing mind”,杨译“their grave-digger”,许译仍为第一人称,但选用意译“My aching heart”。29,30句由于原文中有第一人称自指,“奴”三个译本均采用第一人称“I”“my”。31,32句霍译和杨译省去人称,许译则让位“I”。34,25,36四句均遵照原文未添加人称。37,38,48句与29,30句类似,遵照原文“奴”“侬”,三个译本均为第一人称。45,46句原文“尔” 三个译本依次为意译“these flowers”,直译为“you”,第三人称“they”,“侬”均为第一人称。52句“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花和人的结合,对于“人”,霍译“The Maiden”,杨译“maid”,许译“lass”。
(四)整体人称分析
霍譯整体上较为准确的把握了人称,引导读者远观黛玉,并辅之以恰当的内心独白,使黛玉的形象哀怨动人。1~7节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客观描述了黛玉惜花葬花、借花抒怀、感叹花期短暂、感慨寄人篱下的心境。“艳骨”、“质本洁来还洁去”、“尔今死去侬收葬”译者仍旧采用第一人称,展开与花的对话。最后一节用maiden表示两次出现的“红颜”和“人”,避免了人称的混乱。第一小节中的“春榭”、“绣帘”,译者分别加了Maiden’s和her作为定语,以便较好地和下文衔接,说明黛玉待字闺中,惜春悲己的凄婉情怀。另外,第三小节“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霍译为Next year,when peach and plum-tree bloom again,Which of your sweet companion will remain?这里用了第二人称的your。 杨译在前后部分分别使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即第2.、3、6、7和13节使用了第三人称,中间部分第8、10、12节使用了第一人称。而且杨译的第5、9小节和霍译一样巧妙地回避了人称问题。杨译和霍译充分考虑了原作的语境,在前面使用了第三人称,客观地描述女主人公的行为,后面改为第一人称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
许译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一直采用第一人称,一以贯之,直抒胸臆,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并缩小了读者与译文的距离,激发读者的共鸣。许译使用第一人称记录下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避免了流露叙述痕迹。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柳丝榆荚”“两间燕子”“花”“艳骨”等在出现后,紧接着用they表示。许译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将原诗的客观叙述也变为译诗中I的主观自述,拉近了诗中人物和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其主观色彩。
三、叙事视角的作用
汉语诗词是一种意合特点十分突出的特殊语篇.其中人称指称关系的省略非常普遍。将汉语诗译成英语这种典型的形合语言,必须选取一定的人称视角,而不同人称视角会对诗的意境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凭借语篇叙事交际以及叙事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不同人称视角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景联想,造成不同的抒情效果以及体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一)同人称视角引起不同的情景联想。
在许多汉语古诗词中,做主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常常略而不用。在《葬花吟》中,原文第一人称黛玉自指有“奴”、“侬”,不明显的第三人称自指有“闺中女儿”、“葬花人”、“艳骨”。汉语采用的人称不同,理解就有差异,英译时就体现了理解上的差异。
另外原诗中大量句子省略了人称,另外在承前、蒙后以及对话的语境里,做主语的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也往往省去。这样可以使诗的描写更洒脱自由,使其内容更具广泛性和普遍意义,从而可以适用于各种人称。但是,在汉诗英译时'译者不可不避免地要面临着人称视角的选择问题。对于《葬花吟》原文中无明显人称的句子,译本倾向于增译出人称。4句“落絮轻沾扑绣帘”,原文省略主语,霍译增译her,杨译增译she,许译增译I。7,8句“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杨译增译第三人称she/her/her,许译增译第一人称I/my/I。10句“不管桃飘与李飞”,霍译增译Maid,许译增译They。12句“明年闺中知有谁?”霍增译第二人称your,杨译增译her,许译增译my。13句“三月香巢已垒成”,霍译增译his,许译增译their。15,16句“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霍译使用Maid,杨译使用you,your,许译使用they,my,their。20句“一朝漂泊难寻觅”,霍译增加了第三人称their,21句“花开易见落难寻’,省略主语,许译增加了见、寻代词Their,I。23句”独倚花锄暗泪洒”,原文省略主语,霍译增译Maid,杨译增译her。26,27句“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三个译本均分别增加代词Maiden/her,Her,I。31句“怜春忽至恼忽去”,40句“何处有香丘”,41句“未若锦囊收艳骨”,许译使用了I。43句“质本洁来还洁去”,杨译使用了you,许译使用了they。
纵观以上分析,在原文没有出现明显的第一人称时,霍译多使用第三人称Maid/Maiden,第二人称you/your,杨译人称随原本变化而变化,更忠实于原文,但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可能稍难理解。许译则凡倾向于一致地用I/my表示黛玉自指,用they/their表示他者。
(二)不同人称视角造成不同的抒情效果
霍译和杨译均选自其各自的《红楼梦》译本。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是出于个人爱好的选择,他的读者群主要是西方读者。在翻译时自然受到英语文化规约的影响,偏重神似,处处考虑使译语读者便于欣赏这部作品。《葬花吟》也不例外,易于理解是第一目标,抒情自然流畅。杨译目的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紧扣原文,努力传达曹雪芹的思想和意图,抒情视角也跟随原文。许译纯粹是译诗而译《葬花吟》,其人称的统一便于从黛玉角度直抒胸臆。自古以来诗歌就是人们“志”与“情”的载体。而且,由于汉语意合性特点所决定,许多诗词的主语往往都采用零位指称,也就是人称代词通常被略去.极少保留在诗中。要把这样一些诗词译成以形台为突出特征的英语,每个句子上非得配上主语不可。所以,人称视角的选定仍然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
四、分析叙事视角的重要性
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常常在物理世界中寻找一定的物象凝注自己的感想,寄托自己的情思,使之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得以呈现。因此,“咏物言志”,“托物抒情”正是诗人的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力的结构达到同形契合、异质同构的自然结果。毫无疑问《葬花吟》亦是明显的林黛玉借春借花抒怀的例子。诗人以花自喻,来感叹命运无常,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曹雪芹通过《葬花吟》为黛玉悲哭,同时也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在洋洋洒洒的52行诗词中,《葬花吟》采用的抒情视角基本是第一人称。“闺中女儿”、“葬花人”、“红颜”和“人亡”的“人”似乎是第三人称指广义的红颜或大观园中的姑娘们,又可理解为黛玉以此自称自己的境遇。这给英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诗人自己常常不露痕迹地消融在客观景物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而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英语句子的主谓缺一不可,而且在性,格,数上要求严格一致。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得不使用主谓提挈全句的基本程式重构译诗语篇,自然面临着不同人称叙事视角的选择问题。
结语
人称视角的选取与原诗意境的再现是密切相关的,在翻译过程中,同一诗作完全可能因为译者选定的人称视角的不同而产生意境上的差异,并且可能因此而使读者获得不同的主观感受,产生不同的读者反应。以第三人称作主语,让作者作为不出现于作品中的叙述者进行翻译,给人以客观记实,生动自然的感觉,可以引发读者由字面到画面的生动联想,使诗词的字面描述在读者的感觉中转化成一种画外的“叙述声音”;运用第一人称,让作者成为出现于作品中的叙述者,直接在译诗中露面,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较为亲切感人。以第二人称作主语,可以使译诗成为作者对读者的谈话,显得情真意切。尽管不同人称视角的叙述方式各有所长,但是,无论译者选取哪种人称视角,都必须首先考虑原诗的主题意义,只有将人称视角与原诗的主题意义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对人称视角或叙事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诗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Ho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Group Ltd,1972.
[2] Xu yuanchong.Song of the Immortals—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M].Beijing:New word Press,1994.
[3]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
[4] 曹建輝.从《葬花吟》中看诗词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
[5]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 范红升.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的特点对翻译的启示[J].福建:福建外语,1996(1).
[7] 刘耕路.红楼梦诗词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 王建平.汉诗英译中不同人称视角对意境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2.
[9] 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10] 温建平.汉诗英译中的人称确定与译者的诠释空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11] 张君玲.谈翻译是语言符号艺术学再现——黛玉葬辞译文赏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
关键词:葬花吟 英译 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181-02
引言
《葬花吟》共有七种译本,这里重点分析三种译本。1973年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的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1978年出版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的,和1997年出版的许渊冲先生的《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的版本。为了方便起见,下文用霍译、杨译,和许译简称三种译本。《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作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虽然林黛玉是叙述者,但葬花吟里很多代词指的绝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而是“万艳同悲”,“千红一哭”。作为英译,需要有准确的人称,如何把握叙事视角,各种译本译者都煞费苦心,正所谓《葬花吟》英译,阶前愁煞诸译本。由于《葬花吟》并非叙事文体,而是抒情文体,本文仅分析译诗中的人称视角。
一、原文主题
《葬花吟》出现于小说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林黛玉因担心宝玉被贾政叫去受罚,特往怡红院探视,结果吃了丫头们的闭门羹。林黛玉天生敏感多疑,因晴雯不开门一事而错怪宝玉,加之宝玉偏巧此时送出宝钗,黛玉心中顿时涌起了万种莫名的屈辱心酸,次日又遇花饯之期,便勾起无限伤春愁思,独自手把花锄,拾起掉落一地的花瓣寻处埋葬。此时黛玉所吟唱的诗句,便是《葬花吟》。身世飘零、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痛发悲歌,这奠定了《葬花吟》的感情基调—— 感春伤春,自怜自悲,葬花寄怀。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如果我们再把《葬花吟》同荣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又觉得这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以上分析都涉及到《葬花吟》的人称指涉问题,下文从不同角度来一一进行分析。
二、诗句归类
(一)不含任何人称的诗句
1,3,4,11,13,15,17,25,39,40句。原文和译文都多不包含人称,除了13句“三月香巢已垒成”,霍译添加“his”,杨译无人称,许译添加“their”;15句“明年花发虽可啄”,霍译无人称,杨译添加“you”,许译添加“they”。
(二)显示或省略动作主语,且主语确定为黛玉的诗句
7,8,23,24,26,27,41,42,47句.霍译多用“Maid”“Maiden”,杨译多用“she”“her”,许译多用第一人称“I”。
(三)隐含广义人称指涉或主观感情的诗句
5,6句“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中由于有“闺中女儿”这个不确定性指称,三个译本出现了很大差异。“闺中女儿”可以仅指黛玉自指,也可指大观园中众女儿,也可指所有年轻女性,霍译中为“The maid”“her”,杨译中为“A girl”“her”“her”,许译中均将人称明确为黛玉自指,使用第一人称“I”“my”,以下分析将不再赘述。9,10句“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中由于“自”“不管”二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里10句英译中,霍译和许译加了人称,杨译避开了使用人称,霍译加了“Maid”,许译加了“They”。许译中除了黛玉自指的“I”“my”“me”外,他者均用“they”“their”,以下也不在赘述。12句“明年闺中知有谁?”为反问句,句中的“谁”,霍译使用第二人称“your”反问句,杨译使用第三人称“her”陈述句,许译采用第一人称,结合“my”“who”进行反问。14句“梁间燕子太无情”,关于“燕子”的指代,霍译中用“his”,杨译中无人称,霍译秉承他者用“their”“they”。16句“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对于这里的“人”,霍译为“Maid”,杨译中选用第二人称 “your”许译同上分析用“my”。22句“阶前闷杀人”仍和以上分析如出一辙,对于“葬花人”,霍意译“sorrowing mind”,杨译“their grave-digger”,许译仍为第一人称,但选用意译“My aching heart”。29,30句由于原文中有第一人称自指,“奴”三个译本均采用第一人称“I”“my”。31,32句霍译和杨译省去人称,许译则让位“I”。34,25,36四句均遵照原文未添加人称。37,38,48句与29,30句类似,遵照原文“奴”“侬”,三个译本均为第一人称。45,46句原文“尔” 三个译本依次为意译“these flowers”,直译为“you”,第三人称“they”,“侬”均为第一人称。52句“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花和人的结合,对于“人”,霍译“The Maiden”,杨译“maid”,许译“lass”。
(四)整体人称分析
霍譯整体上较为准确的把握了人称,引导读者远观黛玉,并辅之以恰当的内心独白,使黛玉的形象哀怨动人。1~7节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客观描述了黛玉惜花葬花、借花抒怀、感叹花期短暂、感慨寄人篱下的心境。“艳骨”、“质本洁来还洁去”、“尔今死去侬收葬”译者仍旧采用第一人称,展开与花的对话。最后一节用maiden表示两次出现的“红颜”和“人”,避免了人称的混乱。第一小节中的“春榭”、“绣帘”,译者分别加了Maiden’s和her作为定语,以便较好地和下文衔接,说明黛玉待字闺中,惜春悲己的凄婉情怀。另外,第三小节“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霍译为Next year,when peach and plum-tree bloom again,Which of your sweet companion will remain?这里用了第二人称的your。 杨译在前后部分分别使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即第2.、3、6、7和13节使用了第三人称,中间部分第8、10、12节使用了第一人称。而且杨译的第5、9小节和霍译一样巧妙地回避了人称问题。杨译和霍译充分考虑了原作的语境,在前面使用了第三人称,客观地描述女主人公的行为,后面改为第一人称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
许译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一直采用第一人称,一以贯之,直抒胸臆,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并缩小了读者与译文的距离,激发读者的共鸣。许译使用第一人称记录下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避免了流露叙述痕迹。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柳丝榆荚”“两间燕子”“花”“艳骨”等在出现后,紧接着用they表示。许译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将原诗的客观叙述也变为译诗中I的主观自述,拉近了诗中人物和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其主观色彩。
三、叙事视角的作用
汉语诗词是一种意合特点十分突出的特殊语篇.其中人称指称关系的省略非常普遍。将汉语诗译成英语这种典型的形合语言,必须选取一定的人称视角,而不同人称视角会对诗的意境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凭借语篇叙事交际以及叙事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不同人称视角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景联想,造成不同的抒情效果以及体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一)同人称视角引起不同的情景联想。
在许多汉语古诗词中,做主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常常略而不用。在《葬花吟》中,原文第一人称黛玉自指有“奴”、“侬”,不明显的第三人称自指有“闺中女儿”、“葬花人”、“艳骨”。汉语采用的人称不同,理解就有差异,英译时就体现了理解上的差异。
另外原诗中大量句子省略了人称,另外在承前、蒙后以及对话的语境里,做主语的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也往往省去。这样可以使诗的描写更洒脱自由,使其内容更具广泛性和普遍意义,从而可以适用于各种人称。但是,在汉诗英译时'译者不可不避免地要面临着人称视角的选择问题。对于《葬花吟》原文中无明显人称的句子,译本倾向于增译出人称。4句“落絮轻沾扑绣帘”,原文省略主语,霍译增译her,杨译增译she,许译增译I。7,8句“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杨译增译第三人称she/her/her,许译增译第一人称I/my/I。10句“不管桃飘与李飞”,霍译增译Maid,许译增译They。12句“明年闺中知有谁?”霍增译第二人称your,杨译增译her,许译增译my。13句“三月香巢已垒成”,霍译增译his,许译增译their。15,16句“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霍译使用Maid,杨译使用you,your,许译使用they,my,their。20句“一朝漂泊难寻觅”,霍译增加了第三人称their,21句“花开易见落难寻’,省略主语,许译增加了见、寻代词Their,I。23句”独倚花锄暗泪洒”,原文省略主语,霍译增译Maid,杨译增译her。26,27句“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三个译本均分别增加代词Maiden/her,Her,I。31句“怜春忽至恼忽去”,40句“何处有香丘”,41句“未若锦囊收艳骨”,许译使用了I。43句“质本洁来还洁去”,杨译使用了you,许译使用了they。
纵观以上分析,在原文没有出现明显的第一人称时,霍译多使用第三人称Maid/Maiden,第二人称you/your,杨译人称随原本变化而变化,更忠实于原文,但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可能稍难理解。许译则凡倾向于一致地用I/my表示黛玉自指,用they/their表示他者。
(二)不同人称视角造成不同的抒情效果
霍译和杨译均选自其各自的《红楼梦》译本。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是出于个人爱好的选择,他的读者群主要是西方读者。在翻译时自然受到英语文化规约的影响,偏重神似,处处考虑使译语读者便于欣赏这部作品。《葬花吟》也不例外,易于理解是第一目标,抒情自然流畅。杨译目的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紧扣原文,努力传达曹雪芹的思想和意图,抒情视角也跟随原文。许译纯粹是译诗而译《葬花吟》,其人称的统一便于从黛玉角度直抒胸臆。自古以来诗歌就是人们“志”与“情”的载体。而且,由于汉语意合性特点所决定,许多诗词的主语往往都采用零位指称,也就是人称代词通常被略去.极少保留在诗中。要把这样一些诗词译成以形台为突出特征的英语,每个句子上非得配上主语不可。所以,人称视角的选定仍然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
四、分析叙事视角的重要性
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常常在物理世界中寻找一定的物象凝注自己的感想,寄托自己的情思,使之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得以呈现。因此,“咏物言志”,“托物抒情”正是诗人的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力的结构达到同形契合、异质同构的自然结果。毫无疑问《葬花吟》亦是明显的林黛玉借春借花抒怀的例子。诗人以花自喻,来感叹命运无常,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曹雪芹通过《葬花吟》为黛玉悲哭,同时也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在洋洋洒洒的52行诗词中,《葬花吟》采用的抒情视角基本是第一人称。“闺中女儿”、“葬花人”、“红颜”和“人亡”的“人”似乎是第三人称指广义的红颜或大观园中的姑娘们,又可理解为黛玉以此自称自己的境遇。这给英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诗人自己常常不露痕迹地消融在客观景物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而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英语句子的主谓缺一不可,而且在性,格,数上要求严格一致。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得不使用主谓提挈全句的基本程式重构译诗语篇,自然面临着不同人称叙事视角的选择问题。
结语
人称视角的选取与原诗意境的再现是密切相关的,在翻译过程中,同一诗作完全可能因为译者选定的人称视角的不同而产生意境上的差异,并且可能因此而使读者获得不同的主观感受,产生不同的读者反应。以第三人称作主语,让作者作为不出现于作品中的叙述者进行翻译,给人以客观记实,生动自然的感觉,可以引发读者由字面到画面的生动联想,使诗词的字面描述在读者的感觉中转化成一种画外的“叙述声音”;运用第一人称,让作者成为出现于作品中的叙述者,直接在译诗中露面,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较为亲切感人。以第二人称作主语,可以使译诗成为作者对读者的谈话,显得情真意切。尽管不同人称视角的叙述方式各有所长,但是,无论译者选取哪种人称视角,都必须首先考虑原诗的主题意义,只有将人称视角与原诗的主题意义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对人称视角或叙事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诗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Ho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Group Ltd,1972.
[2] Xu yuanchong.Song of the Immortals—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M].Beijing:New word Press,1994.
[3]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
[4] 曹建輝.从《葬花吟》中看诗词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
[5]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 范红升.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的特点对翻译的启示[J].福建:福建外语,1996(1).
[7] 刘耕路.红楼梦诗词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 王建平.汉诗英译中不同人称视角对意境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2.
[9] 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10] 温建平.汉诗英译中的人称确定与译者的诠释空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11] 张君玲.谈翻译是语言符号艺术学再现——黛玉葬辞译文赏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