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无公害农产品要求在生产过程使用的化肥、农药必须是无污染、低残留的。而农村发展沼气不仅可以开辟能源利用,而且为农业生产提高了大量优质的沼肥,沼肥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使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而且还能降低化肥、农药的残留,截至2012年底,我市户用沼气累计达到13.8万户,据资料查证:一个10m3的沼气池,年产沼肥5000kg,那么13.8万户沼气,年产沼肥69000万kg,试想如果将这些沼肥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时,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将是不可低估的。同时,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还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口感、色泽较好,营养成分增加等),这又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说:用沼肥生产农产品绿色优质无公害。
一、“三沼”综合利用现状
1、酥梨喷施沼液
沼液是家畜粪尿厌氧发酵的副产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液体肥料,它不但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具有防病抗逆作用。我市祁县昭馀镇西关村的于润庆。经试验表明:对照田每亩酥梨产量2045kg,喷施沼液每亩生产2400kg,比对照增产355kg,增产17.4%。结果说明,梨喷施沼液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可保花、保果,增强树势和树体抗寒能力,并且能提高抗轮纹病、黑心病的能力。
2、沼渣种西瓜
试验地为修文镇郭荣。通过试验表明:露地西瓜基施沼渣,生长期喷施沼液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照田每亩西瓜产量2095kg,沼渣种西瓜每亩产量2500kg,比对照增产405kg,增产率19.3%。同时沼渣沼液种植西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色泽好。而且还能防治西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是一种顽固性土传病害,单纯用药剂不好防治,而用沼肥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良好。具体方法是:亩施沼渣2000~2500kg作基肥,采用沼液浸种,经催芽、育苗、移栽,在西瓜膨大期,结合叶面喷施沼液,用沼渣进行追肥,方可控制枯萎病,因此说:用沼肥生产的西瓜安全、优质、无公害。
3、沼肥种玉米
①沼渣种玉米,试验地为秋村李卫平。试验表明:玉米基施沼渣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未施沼渣的玉米田,亩产玉米570kg,施用沼渣玉米田亩产673kg,每亩增产103kg,增产率达18.1%,同时基施沼渣可培肥地力,减少土壤板结。②玉米沼液浸种试验在昭馀镇西关村武正卫责任田。试验表明:玉米沼液浸种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每亩增产90kg,增产率为16.5%,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与壮苗率。
二、沼肥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沼气池发酵原料短缺,降低了沼气正常使用率。随着养殖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庭院养殖逐渐减少,户用沼气原料严重缺乏,农户购买原料,既麻烦,又成本高,致使原有的沼气池废用。
二是其它方便快捷的能源代替了沼气。农户嫌麻烦,一般使用电磁炉、光波炉、生物质炉等代替了沼气灶做饭。
三是技术服务不配套,日常维修服务跟不上。
三、加强三沼综合利用对策
1、宣传引导农民是沼气建设工作的主体
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沼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农民建设的沼气建设机制。
2、开展三沼综合利用,需要政府资金扶持
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确保农产品安全绿色无害。三沼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降低农药、化肥在农产品的残留,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因此,建议政府要加大三沼综合利用的投资力度,对示范村、示范场在资金上要给予大力扶持。
3、示范带动、以点辐射
我市榆次区石羊坂村地处东北的丘陵旱垣山区,是东赵乡最北面的一个行政村。全村现有居民76户,总人口312人,耕地1461亩,严重缺水,2003年人均收入1453元,是一个典型的黄土旱垣贫困型小山村。自2009年建起60余套“四位一体”新型温室园区以来,农民经济效益大增,如:农民杜四狗在他家建了一口10m3的沼气池,全年产沼气300~350m3,可解决4口人的农户一年的生活燃料。沼气灯的应用在寒冬最冷的季节除了补充CO2外,平均可提高棚温2~3℃。沼气池一年提供的沼渣、沼液,相当于50kg硫酸铵、40kg过磷酸钙和15kg的氯化钾。他充分利用沼液叶面施肥,他家的西葫芦抗病、抗虫、增产15%,他生产的蔬菜比临近的村生产的同样产品每斤价格高出0.1/0.2元,不足0.7亩的大棚,他栽植西葫芦和西红柿两茬作物共收入21000多元。
4、大力提倡秸秆沼气,拓宽沼气池发酵原料
一个8m3沼气池,需牛、猪粪便1m3,干秸秆400m3或青草600m3,绿秸灵复合菌剂一袋1m3、10m3左右碳酸氢铵,500m3左右接种物。首先将秸秆(青草)铡成2~3m3左右,然后提前一天用清水浇透润湿24小时左右,使秸秆、青草充分吸足水分。将绿秸灵和碳酸氢铵混溶于水中,边翻边均匀泼在已润湿好的秸秆、青草上。该技术具体工艺流程:秸秆处理一堆沤一投料加水封池一点火试气。此项技术对于不从事养殖的农户,也能建设沼气池,这大大拓展了农村沼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完善服务网点运行机制,提高沼气使用率
加强沼气服务网投入机制,使沼气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达到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对愿意使用沼气的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发挥沼气的持久效益。
一、“三沼”综合利用现状
1、酥梨喷施沼液
沼液是家畜粪尿厌氧发酵的副产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液体肥料,它不但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具有防病抗逆作用。我市祁县昭馀镇西关村的于润庆。经试验表明:对照田每亩酥梨产量2045kg,喷施沼液每亩生产2400kg,比对照增产355kg,增产17.4%。结果说明,梨喷施沼液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可保花、保果,增强树势和树体抗寒能力,并且能提高抗轮纹病、黑心病的能力。
2、沼渣种西瓜
试验地为修文镇郭荣。通过试验表明:露地西瓜基施沼渣,生长期喷施沼液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照田每亩西瓜产量2095kg,沼渣种西瓜每亩产量2500kg,比对照增产405kg,增产率19.3%。同时沼渣沼液种植西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色泽好。而且还能防治西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是一种顽固性土传病害,单纯用药剂不好防治,而用沼肥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良好。具体方法是:亩施沼渣2000~2500kg作基肥,采用沼液浸种,经催芽、育苗、移栽,在西瓜膨大期,结合叶面喷施沼液,用沼渣进行追肥,方可控制枯萎病,因此说:用沼肥生产的西瓜安全、优质、无公害。
3、沼肥种玉米
①沼渣种玉米,试验地为秋村李卫平。试验表明:玉米基施沼渣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未施沼渣的玉米田,亩产玉米570kg,施用沼渣玉米田亩产673kg,每亩增产103kg,增产率达18.1%,同时基施沼渣可培肥地力,减少土壤板结。②玉米沼液浸种试验在昭馀镇西关村武正卫责任田。试验表明:玉米沼液浸种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每亩增产90kg,增产率为16.5%,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与壮苗率。
二、沼肥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沼气池发酵原料短缺,降低了沼气正常使用率。随着养殖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庭院养殖逐渐减少,户用沼气原料严重缺乏,农户购买原料,既麻烦,又成本高,致使原有的沼气池废用。
二是其它方便快捷的能源代替了沼气。农户嫌麻烦,一般使用电磁炉、光波炉、生物质炉等代替了沼气灶做饭。
三是技术服务不配套,日常维修服务跟不上。
三、加强三沼综合利用对策
1、宣传引导农民是沼气建设工作的主体
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沼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农民建设的沼气建设机制。
2、开展三沼综合利用,需要政府资金扶持
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确保农产品安全绿色无害。三沼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降低农药、化肥在农产品的残留,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因此,建议政府要加大三沼综合利用的投资力度,对示范村、示范场在资金上要给予大力扶持。
3、示范带动、以点辐射
我市榆次区石羊坂村地处东北的丘陵旱垣山区,是东赵乡最北面的一个行政村。全村现有居民76户,总人口312人,耕地1461亩,严重缺水,2003年人均收入1453元,是一个典型的黄土旱垣贫困型小山村。自2009年建起60余套“四位一体”新型温室园区以来,农民经济效益大增,如:农民杜四狗在他家建了一口10m3的沼气池,全年产沼气300~350m3,可解决4口人的农户一年的生活燃料。沼气灯的应用在寒冬最冷的季节除了补充CO2外,平均可提高棚温2~3℃。沼气池一年提供的沼渣、沼液,相当于50kg硫酸铵、40kg过磷酸钙和15kg的氯化钾。他充分利用沼液叶面施肥,他家的西葫芦抗病、抗虫、增产15%,他生产的蔬菜比临近的村生产的同样产品每斤价格高出0.1/0.2元,不足0.7亩的大棚,他栽植西葫芦和西红柿两茬作物共收入21000多元。
4、大力提倡秸秆沼气,拓宽沼气池发酵原料
一个8m3沼气池,需牛、猪粪便1m3,干秸秆400m3或青草600m3,绿秸灵复合菌剂一袋1m3、10m3左右碳酸氢铵,500m3左右接种物。首先将秸秆(青草)铡成2~3m3左右,然后提前一天用清水浇透润湿24小时左右,使秸秆、青草充分吸足水分。将绿秸灵和碳酸氢铵混溶于水中,边翻边均匀泼在已润湿好的秸秆、青草上。该技术具体工艺流程:秸秆处理一堆沤一投料加水封池一点火试气。此项技术对于不从事养殖的农户,也能建设沼气池,这大大拓展了农村沼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完善服务网点运行机制,提高沼气使用率
加强沼气服务网投入机制,使沼气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达到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对愿意使用沼气的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发挥沼气的持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