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 如何破题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河子开发区工业企业创造了又一个“深圳速度”:2005年,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只有13.9亿元,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2亿元,占农八师工业增加值的92%。超常规发展,必然引发用工问题。
  
  4月12日,笔者来到坐落于石河子开发区的西北最大的棉纺织企业——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采访时,在纺纱车间看到了几名男性纺织工。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纺织工人应以女性为主,这儿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男工?面对笔者惊诧的目光,该公司人事部主任陈咏梅感慨地说:“为了尽快缓解用工紧张的局面,只要愿意来的农民工,即使携夫带子,我们也全部无条件地接收。”
  在离天盛公司办公场所只有二三步之遥的职工宿舍,记者见到了来自甘肃积山县的四五位农民工及其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七八个月。
  “5号车间16万锭的生产线全部安装到位,需要1280人。公司领导正在四处招兵买马。”陈咏梅的语气中透着焦急、无奈。
  2003年落户石河子开发区、2005年正式投产的民营企业——天盛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扩张,生产规模从当年的10万锭发展到目前的55万锭,今年还将增加30万锭,用工缺口达1万人。
  石河子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局长向晓梅告诉记者:今年,开发区工业企业用工缺口达1.6万人,主要集中在纺织企业。
  招工难,用工难。它的背后,是石河子经济正在悄然发生着怎样的深刻变化?这个以往在石河子并不突出的问题,为何正愈来愈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如何尽快解决矛盾冲突?
  
  快速扩张 劳动力资源告急
  
  石河子开发区目前的注册企业达810家,涉及纺织、食品、化工、玻璃制品等不同领域。其中,上规模工业企业51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家,超10亿元的2家。
  2005年,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只有13.9亿元,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2亿元,占农八师工业增加值的9.2%,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开发区工业企业创造了又一个“深圳速度”。2000年,开发区纺织企业的纺锭规模为3万锭,2009年风生水起,达到105万锭;2000年,食品企业的产能规模为10万吨,去年年底达到131万吨;化工产业PVC年产量从2000年的6000吨增加到现在的70万吨。
  一连串数字的飙升,企业的快速扩张,必然是以大量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作为支撑的。近两年,开发区工业企业每年需要新增劳动力5000人。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纺织产业来说,用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天盛公司刚开工生产时,员工不到1000名,到2009年,员工达到4500多人。即使这样,也无法跟上公司每年新增10万锭的发展速度。
  用天盛公司负责人的话说,用工紧缺的局面,2008年初现端倪。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感到招工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到2009年,从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全线吃紧。17号车间23万锭棉纱生产项目,厂房是2003年建成的,设备去年到齐,但却找不到安装人员;11号车间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后,因为没有招到工人,直到今年年初才开工生产。
  劳动力资源紧缺给企业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无法估算。“计划于今年6月上马的印染工业园,需要600人。如果人员不能到位,规模效益只能是一纸空谈。”陈咏梅满脸无奈。
  究竟是什么原因选成了纺织企业招工难?其它企业的用工形势是否乐观?
  
  招工陷困局
  资本与劳动力的工资博弈
  
  采访开发区部分工业企业时记者发现,扩张速度相对较慢,发展平稳的企业,用工缺口并不明显。与天盛公司相距咫尺,同为棉纺织企业的新疆唐成棉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为4.3万锭,员工只有460多人,即便公司今年新增7万锭,也只需增加员工500人,没有太大的用工压力;爱立泽纺织基本不存在用工问题。
  对食品加工企业来说,用工问题同样不突出。新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师傅”方便面,是家喻户晓的全国知名品牌。借助品牌优势,公司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流水线自动化程度较高,一线工人只有100多名,主要录用的是本地无业人员,员工流动性不大。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张滨告诉记者,公司主要通过在当地新闻媒体发布广告、开专场招聘会的形式,招录员工。每次都能招到十几个人,在企业的预期之内。
  开发区的其它工业企业,如明旺乳业、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因用工人数大多徘徊在五六百人左右,规模较小,招工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石河子开发区工业企业用工难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用工短缺,即扩张、发展势头迅猛的大企业急需员工,发展步伐较慢的中小企业,不缺人手;棉纺织企业缺口大,食品等其它行业招工较为容易。
  那么,招工难问题为何主要集中在纺织企业?这主要是由其的工资待遇决定的。
  众所周知,纺织属传统行业,位于产业链的前端。受金融危机等大气候影响,近年来其终端产品价格不升反降,但棉花价格却一直在高位运行,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纺织企业的利润在效益最好的年份也只能达到3.5%,而食品行业的平均利润为7%,化工行业为10%。企业给员工缴纳“五金”后,食品、化工企业一线职工收入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而纺织企业只有干元左右。
  工资的落差,让择业者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向了劳动强度低、收入略高的行业,纺织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去年12月,天盛公司从西安的一家高新技术学校挖来了10多名学生,但这些很受企业器重的孩子,因工资待遇问题,工作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孔雀东南飞”,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了。
  对此,天盛公司的陈咏梅主任深有感触。去年10月间,她和公司领导远赴甘肃、青海等省招工时,与广东、珠三角等发达省市的企业不期而遇。这些企业开出的工资普遍比疆内的高出500元以上,最多达千元。
  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天盛公司的高层。用工问题的实质是企业和劳动者利益的博弈。最大限度地获取劳动报酬,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企业要想在这场人力资源争夺战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开出更高的价码。
  从今年元月开始,天盛公司率先在疆内纺织企业中全线上调员工工资。除去“五金”之后,一线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最高达2000元以上,直逼沿海发达地区。尽管如此,农民工的主力——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们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很难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地方,流动性较大。天盛公司每年流失的农民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毕竟,招一名员工的成本比留一名员工的成本要高得多。为留住员工,天盛公司“下足了血本”:开设夫妻间,给带孩子的农民工子女联系学校;在 职工宿舍配备电视机、阅览室等等。与此同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升级、改造,借助先进的设备,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其的机器设施被疆内同行公认为“在全国都是一流的”,过去全部由人工操作的生产工序如接头,渐渐变为半人工半机械化方式,每万锭的用工人数在80人以内,而技术落后企业为百人以上。
  即使这样,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急剧扩张的纺织企业。
  
  内挖潜力 破解用工难题
  
  “新疆不是劳动力富余地区,劳动力资源主要来自外地。”石河子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局长向晓梅从电脑中调出这样一组数据:开发区工业企业招录的工人中,75%以上来自外地,其中,疆外的占50%以上,疆内占25%左右,本地的只占24%。毫无疑问,农民工是不可忽略的劳动力大军。
  为尽快解决“民工荒”问题,开发区管委会每年都要派出专人,远赴青海、甘肃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商议劳力输出问题,去年一年就在各劳动力输出集中的县市举办了20余场农民工招聘专场会,并与当地的劳务经济人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去年,经开发区管委会牵线搭桥,开发区工业企业共招录农民工5900余人,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农民工外出打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酬劳,他们承担的几乎全部都是当地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生活稍有改观,即“还能生活得下去”,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来自全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愿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0%。
  面对残酷的用工现实,开发区管委会把目光转向了本地富余人员身上。据不完全统计,八师14个农牧团场每年可提供富余劳动力9000多人。去年七八月间,管委会在134团举办了一场招聘会,招到了121人。
  正是这次有益的尝试,让管委会意识到,本地富余劳动力具有流动性小、稳定性强等特点,是新的劳动力资源增长点。今年,管委会将组织企业在不同的团场举办专场招聘会,招录职工。
  城市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都是潜在的用工对象。尽快转变这部分人的择业观念,促其“不挑不拣尽快上岗”,也是扩大招工范围的重要渠道。政府、企业出面,与职业院校、技术学校合作,实施订单教育,是破解“用工荒”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开发区管委会已与石河子工程技术学院签订了1000名学生委培计划。
  “‘用工荒’波及全国,不是哪一个地区特有。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办法总比困难多。”向晓梅认真地分析道。
  石河子的工业企业从农民工的长远利益着想,给农民工缴纳“五金”,每用一个农民工就要为此支出490多元,但农民工并不买账,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眼前利益,渴望得到更多的直接收入。为此,在沿海发达地区,不少企业根据农民工的自身要求、特点,采取灵活的工资分配方式,如把给农民工缴纳“五金”变为“三金”或只买工伤保险,让农民工得到更多的实惠,无形中加重了竞争的筹码。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农民工的这一利益诉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工资分配方式?
  无论如何,发展是大势所趋,用工稻草不可能压在日趋脆弱的农民工供应链上。在这方面,唐成棉业给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答案。
  
  国有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延伸
  
  唐成棉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1966年,上海国棉一厂响应国家“东锭西移”政策,采取与石河子各出资51%与49%的方式,组建了新申公司,属国有性质。
  2000年,全国棉纺织企业陷入困境后,新申公司砸掉了1.4万锭,只保留了1.6万锭棉纱生产线。2006年,141团整体收购新申公司后,易名为盛兴棉纺厂,国有企业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2003年3月15日,西安豪泰棉业整体收购盛兴,成为石河子第一家参与国企改制的民营企业。2009年7月,企业更名为新疆唐成棉业有限公司。
  虽然企业顺应市场经济变为了民营,但管理依然沿用长期形成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职工以原有企业职工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居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职工队伍。
  近两年,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后,企业的生产规模由1.6万锭发展到4.3万锭,用工人数随之增加。本着“拿来就能用”的思路,企业没有盲目地招录农民工,而是把招录对象定位在曾在国有棉纺织企业工作过的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像早已破产的石河子毛纺厂、石河子二毛厂等棉纺织企业职工,都在这里找到了发展的平台。唐成棉业还把目光投向了远在陕西的国有棉纺织企业职工身上。
  陕西曾是全国棉纺织产品生产大省。进入市场经济后,一些企业破产,工人下岗失业。而这些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工人,是企业发展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唐成棉业以特有的嗅觉,打出“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的口号,在陕西广纳人才。仅2003年4月,唐成棉业就从陕西一家破产的棉纺织企业招录到130多名技术工人。
  唐成棉业坚定不移地推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2008年10月,一次性投入700多万元改造厂区,并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工资待遇,一线职工月薪最高达2600元,平均为1300元。如果加上“五金”,这个待遇还是比较可观。职工宿舍都是两人一间的标准间,中晚餐每顿只需一元钱;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设立全勤奖等等,很合乎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出的国有企业职工的胃口。
  公司总经理杨晓敏自信地告诉记者说:“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用工问题而关过机。”
  尽管如此,面对可能出现的用工压力,唐成棉业从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一边使用一边培养职工队伍,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为企业发展囤积人才。
  在职工宿舍,记者见到了毕业于乌鲁木齐一家纺织学校、工作不满一年的细纱车间工人张婷婷。谈到工作环境、待遇等问题时,张婷婷满意地说:“缴过‘五金’后,我每月能拿1500元,和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差不多。”
  职工队伍的形成,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多录用下岗技术工人,不用或少用农民工;多录用本地人员,不用或少用外地易流动人员。唐成棉业的用工之道,是否值得更多企业借鉴?
  
  用工荒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还是点击网络近段时间受人关注的热点,“用工荒”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用工荒固然会对企业的正常用工、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正像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两面性一样,用工荒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处在转型期的社会具有推动作用。
  诚如波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在让企业、奶农深刻地反思乳制品加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加快了乳制品产业的升级换代、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用数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产品安全链的构建问题。
  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正在全国蔓延的用工荒问题,倒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淘汰落眉产能、设备,向业内一流水平看齐。
  就疆内的纺织企业来说,产品以中档纱为主,主要销往江浙地区,同质化趋向明显。劳动力紧缺,无形中给企业发出一个信号: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在改善硬件设施上下功夫,更应从提高研发能力、打造核心技术、拓宽营销渠道这些“软”环境着手,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比劳动力向比技术、比产品、比科技含量、比品牌转变,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
  用工荒问题,同样促使企业反思用人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不足,要求企业把长期低廉使用的劳动力资本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从而不断规范用工制度、薪酬制度等,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让每个员工都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与自豪感,不断强化其主人翁地位。这同时也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就全国来看,制造业廉价劳动力的入口红利逐渐褪色,劳动力市场正在阵痛中转型。我们不必为此过于心慌。正视现实,企业作为用工的主导,只有积极应对,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用人、留人环境,才是破解用工荒的根本所在。
其他文献
文科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自己读书、思考和研究,其它所有的学习方式诸如课堂、讲座、讨论以及实习和论文写作都是为此服务的。大学生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重要的,但远不
科学认定学分是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科学性的前提之一[1],是对素质教育极为有利的补充和体现,对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着优化作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制度,有
板厚精度和板形精度是衡量板带材的两大质量指标,针对许多中小型钢厂板厚控制精度不高,研发了一套基于PIC单片机的板带轧机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前期控制装置
<正>~~
期刊
提出了一种空间3-DOF柔性并联微动平台,该平台共有三个支链,每个支链均有一个球副,一个移动副和一个转动副组成的混合副。根据封闭环矢量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并求得微动平台的运动
近年来,农二师神宇建筑二分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通过健全组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开展活动等形式,推进了"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公司工会把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作
王彦梅,奇台农场"王彦梅手工纯羊毛地毯厂"负责人,拥有1500余平米的场地,有厂房两套,面积1000平方米,现有员工35名,年产值40万元,员工年收入可达3万元。王彦梅原是奇台农场供
目的:探讨自体冠突移植在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9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应用自体冠突移植关节重建术式治疗,间隙插
目的探讨铁代谢指标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停甲状腺激素期间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0位拟行131碘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另选取同期
兵团职工队伍是发展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主力军,是承担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根本依靠力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职工队伍的素质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