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是高校重点管理的工作方向,其中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源泉。只有发挥思政教育的基础作用,探寻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抓手,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大学生的育人工作,培养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问题,提出增强党建促进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以高质量思政做党建工作的熔炉,开辟党建思政合力新局面。
[关 键 词] 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54-02
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立德树人”,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在高校工作中占据重要作用与地位,是保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的主要途径。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做好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方向作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生育人的良性循环。
一、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融合不足
立德树人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使命与动力,做好这一核心工作需要多方部门协同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强调,要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推动优势作用,聚焦短板,形成育人合力。目前高校中,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与党性修养都有很强的共识,但思政部门与党建部门过于独立,各自分工,高校党建主要力量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方面,而思政没有集中做好建设学习型党建和提高群众的政治素养。
(二)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课程思政正处于思政大格局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形势。但很多教师不愿参与到基层党建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与党务之间的联系,做好教师思想的转变,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与党务工作的协同配合,仍需要很大的空间。
(三)开展教育方式单调
对于开展思政工作,大部分是关于完成固定的工作要求,并且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以刻板和老套的方式进行教育推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投入。在党建教育时,高校党务工作者更多地注重党的理论宣讲,并未系统地将时事政治与党的历史进行传播与融合。在思政教育时,教师更多地注重基本思想素质提升,并未将党的优秀精神与优秀历史进行讲授,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得到共同提升。
二、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
教育是国之根基,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需要加强和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政治引领是魂,高校党建重在铸魂。要着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做好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壁垒。
(二)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正处于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动“三圈三全十育人”,建好思政工作体系、教师队伍、主要渠道和第二课堂,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各方面协同调配,形成教育合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主阵地。
(三)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处时代改革浪潮中,需要高校培养的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担重任,不负历史使命。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把坚定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与丰富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三、探寻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协同发展新模式
(一)强化理论学习,完善教育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党性修养,需要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深悟透上做深做实。一是要加强党的政策宣传,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还是党组织教育,都要将党的理论宣讲做到学生中间;二是要着眼于学生产生问题与感兴趣的方向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建的授课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高、传播性不强,在遇到国际国内重要大事节点上,应及时结合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正确的思想引导。三是要加强实践的教育意义,时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开展多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服务与实践中学思知行感悟,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出真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通过构建党员职责划分,旨在最大程度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透过优秀党员的思想修养和行为给周边学生带来正向影响,从而提高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 (二)加强职责部门联系,建立良性循环
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互相借力,需要加强各部门互动。以往的基层党建更关注党校与党支部内部的交流,未能完成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高校思政工作缺少对基层党建的配合,缺乏执行性与完善性。高校需要做好布局,借助各部门工作平台,明确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分工,发挥好学工部门与组织部的合力,为做好党组织与思政工作的互动提供原动力。通过对党建工作过程化分析,明确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任务与职责,进而制定出符合大学生党的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合发展。学生党员应贯彻为群众服务的理念,积极参加班级管理活动,夯实群众工作,充分把握党员群体思想动态,优化党员群体发展工作,主动积极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以团结之力带动班级发展,掌握学生群体建议与困难,并及时向组织提出反馈。构建党员职责划分,不仅可提高党员群体处事能力、党性修养以及政治觉悟,而且还可提醒党员群体永葆个体思想理念的前沿性,争做学生群体思想理念的先行者、生活服务者以及学习带头者,始终树立前沿形象标杆,真正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最重要的是,高校党员职责划分应该基于党委与党组织的领导展开工作,此项工作不仅对党组织的组织能力进行检验,而且也是对党员合格性的严格考核。思政教育团队和党建工作团队是发展学生思想教育引领的重要工作者,决定着能否有序推动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建设与高校是否具备高素养。所以,高校应重视高素养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团队建设,并定期对其展开业务培训,加强其知识技能深入与工作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工作人员应精细化剖析工作对象,深度探索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效提高工作质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面向学生展开相应服务。
(三)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教育过程
在追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实效性时,最重要的就是寻求适合两者的合作形式,一是通过组织部党建工作的要求,对思政教育提出指导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水平,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二是通过党建工作的中的党员教育过程,加强对全体的思想建设,在开展初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组织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向群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引领作用。三是做好信息协同发展,将网络信息资源与校园网作为平台,在活动通知时,向学生讲解党建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高党性认知与理解,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与党建活动。四是创新形式,新媒体时代条件下,将思政教育与基层党建模式进行创新合作,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全方位、全方面、全覆盖地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与政治理论,推动更高水平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是高校重点管理的工作方向,其中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源泉。只有发挥思政教育的基础作用,探寻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抓手,才能更大程度地做好大学生的育人工作,培养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问题,提出增强党建促进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以高质量思政做党建工作的熔炉,开辟党建思政合力新局面。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各司其职,虽完成分块工作,但在协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与困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高校立德树人两大抓手的责任分工,完善部门协作,立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思政工作的指导方向,以思政教育创新作为党建工作先进性的源泉,不断加深基层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合力育人体系,进而促使高校思政工作与党建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对学生、高校全面且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党政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强化对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共同育人模式建设的关注程度,基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导向与制度需要持续创新和完善协同育人模式,立足于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可靠人才,培育建设协同育人体系,以党的政策方针强化创新工作思维,以思政教育创新强化党建的生命力,建设党建和思政教育深度结合体系,进而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不断互补与结合。
参考文献:
[1]雷虹艳.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53-55.
[2]侯荣增.提升高校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73-76.
[3]左盼盼.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三全育人”机制为构建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1):152-153,155.
[4]文常君,张少华.高校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4):23-25.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54-02
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立德树人”,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在高校工作中占据重要作用与地位,是保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的主要途径。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做好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方向作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生育人的良性循环。
一、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融合不足
立德树人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使命与动力,做好这一核心工作需要多方部门协同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强调,要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推动优势作用,聚焦短板,形成育人合力。目前高校中,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与党性修养都有很强的共识,但思政部门与党建部门过于独立,各自分工,高校党建主要力量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方面,而思政没有集中做好建设学习型党建和提高群众的政治素养。
(二)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课程思政正处于思政大格局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形势。但很多教师不愿参与到基层党建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与党务之间的联系,做好教师思想的转变,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与党务工作的协同配合,仍需要很大的空间。
(三)开展教育方式单调
对于开展思政工作,大部分是关于完成固定的工作要求,并且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以刻板和老套的方式进行教育推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投入。在党建教育时,高校党务工作者更多地注重党的理论宣讲,并未系统地将时事政治与党的历史进行传播与融合。在思政教育时,教师更多地注重基本思想素质提升,并未将党的优秀精神与优秀历史进行讲授,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得到共同提升。
二、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
教育是国之根基,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需要加强和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政治引领是魂,高校党建重在铸魂。要着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做好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壁垒。
(二)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正处于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动“三圈三全十育人”,建好思政工作体系、教师队伍、主要渠道和第二课堂,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各方面协同调配,形成教育合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主阵地。
(三)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处时代改革浪潮中,需要高校培养的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担重任,不负历史使命。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把坚定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与丰富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三、探寻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协同发展新模式
(一)强化理论学习,完善教育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党性修养,需要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深悟透上做深做实。一是要加强党的政策宣传,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还是党组织教育,都要将党的理论宣讲做到学生中间;二是要着眼于学生产生问题与感兴趣的方向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建的授课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高、传播性不强,在遇到国际国内重要大事节点上,应及时结合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正确的思想引导。三是要加强实践的教育意义,时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开展多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服务与实践中学思知行感悟,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出真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通过构建党员职责划分,旨在最大程度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透过优秀党员的思想修养和行为给周边学生带来正向影响,从而提高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 (二)加强职责部门联系,建立良性循环
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互相借力,需要加强各部门互动。以往的基层党建更关注党校与党支部内部的交流,未能完成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高校思政工作缺少对基层党建的配合,缺乏执行性与完善性。高校需要做好布局,借助各部门工作平台,明确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分工,发挥好学工部门与组织部的合力,为做好党组织与思政工作的互动提供原动力。通过对党建工作过程化分析,明确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任务与职责,进而制定出符合大学生党的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合发展。学生党员应贯彻为群众服务的理念,积极参加班级管理活动,夯实群众工作,充分把握党员群体思想动态,优化党员群体发展工作,主动积极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以团结之力带动班级发展,掌握学生群体建议与困难,并及时向组织提出反馈。构建党员职责划分,不仅可提高党员群体处事能力、党性修养以及政治觉悟,而且还可提醒党员群体永葆个体思想理念的前沿性,争做学生群体思想理念的先行者、生活服务者以及学习带头者,始终树立前沿形象标杆,真正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最重要的是,高校党员职责划分应该基于党委与党组织的领导展开工作,此项工作不仅对党组织的组织能力进行检验,而且也是对党员合格性的严格考核。思政教育团队和党建工作团队是发展学生思想教育引领的重要工作者,决定着能否有序推动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建设与高校是否具备高素养。所以,高校应重视高素养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团队建设,并定期对其展开业务培训,加强其知识技能深入与工作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工作人员应精细化剖析工作对象,深度探索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效提高工作质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面向学生展开相应服务。
(三)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教育过程
在追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实效性时,最重要的就是寻求适合两者的合作形式,一是通过组织部党建工作的要求,对思政教育提出指导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水平,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二是通过党建工作的中的党员教育过程,加强对全体的思想建设,在开展初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组织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向群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引领作用。三是做好信息协同发展,将网络信息资源与校园网作为平台,在活动通知时,向学生讲解党建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高党性认知与理解,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与党建活动。四是创新形式,新媒体时代条件下,将思政教育与基层党建模式进行创新合作,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全方位、全方面、全覆盖地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与政治理论,推动更高水平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是高校重点管理的工作方向,其中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源泉。只有发挥思政教育的基础作用,探寻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抓手,才能更大程度地做好大学生的育人工作,培养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问题,提出增强党建促进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以高质量思政做党建工作的熔炉,开辟党建思政合力新局面。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各司其职,虽完成分块工作,但在协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与困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高校立德树人两大抓手的责任分工,完善部门协作,立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思政工作的指导方向,以思政教育创新作为党建工作先进性的源泉,不断加深基层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合力育人体系,进而促使高校思政工作与党建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对学生、高校全面且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党政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强化对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共同育人模式建设的关注程度,基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导向与制度需要持续创新和完善协同育人模式,立足于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可靠人才,培育建设协同育人体系,以党的政策方针强化创新工作思维,以思政教育创新强化党建的生命力,建设党建和思政教育深度结合体系,进而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不断互补与结合。
参考文献:
[1]雷虹艳.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53-55.
[2]侯荣增.提升高校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73-76.
[3]左盼盼.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三全育人”机制为构建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1):152-153,155.
[4]文常君,张少华.高校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4):23-25.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