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发展的反思与转型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国城市化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的关键发展阶段。考察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和经验,对中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美洲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为分析例证,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受到该国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从属于该国的总体发展过程。在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制约条件下,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经验,提升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无疑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此,可考虑推进城市化由杂乱无序转向科学规划、由粗放扩张转向绿色生态质量提升、由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注重城市文化建设、由单一发展转向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加拿大;墨西哥;古巴;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020-07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收紧、文化品质短板凸显、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城市化发展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的关键阶段。考察借鑒和学习其他国家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和经验,对中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美洲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城市化发展为分析例证,作相关研究,以期对中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有所裨益。
  一、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推进城市化的历程与特点
  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三国虽然社会体制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但从地理概念上来讲,这三个国家同属于美洲国家,其中加拿大是高度城市化国家,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墨西哥城市化率也很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古巴作为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经济结构单一,且由于外界几十年的经济封锁,民众维持生活有诸多困难,但人类发展指数极高,城市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一)加拿大的高度城市化特点分析
  加拿大作为近代移民国家,虽然建国历史很短,但城市化进程非常快,从17世纪初城市化启动到1887年,加拿大城镇人口比例达到22%;到1921年,短短30多年的时间,城市人口的比例就从1/4上升到1/2;到21世纪初,加拿大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0%,此后,加拿大城市化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样,在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呈现出前快后慢、缓慢提升的特征,城市化率保持在81%以上。加拿大作为一个发达的现代工业化国家,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拥有高生活品质的国家之一。与英国和欧洲城市相比,加拿大城市具有北美大陆特征,与美国有十分近似的物质形态。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乡村范儿的非主流气质的大都市国家,发展定位“重功能轻形式,重里子轻面子”,尤其是经历了二战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入了以质为核心的新阶段,特别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重视城市规划,拥有权威完善的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体系是关系城市未来的科学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市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基础。加拿大的城市规划体系很完善,各省和城市政府对规划和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非常详尽、严密的规定。在城市政府的组织结构中,规划部门平行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规划部门的工作与政府各个方面的职责相关联,城市规划与公共工程计划相结合,规划与实施相结合,不存在规划设计、土地管理、建设、预算等功能的分离。在城市规划中,为了控制土地使用的密度,同时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各城市和城镇当局都设立了严格的分区制,把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地带,对各自的使用和开发方向都做出明确的规定,既保留了农田和绿地,也避免了城市的无限度扩张。由于具有严格、自主、责任分明的规划权限划分和前瞻合理的城市化规划,加拿大的城市建筑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建设,很少有翻修和推倒重来或重复建设的现象,以最小的资源成本,发挥了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重视人文环境改善,开展健康城市运动
  加拿大政府不仅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区域内的自然环境问题,采取各类财政政策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同时也特别重视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善。1987年,加拿大作为国际健康城市项目的起源地,正式启动健康城市项目,如多伦多的健康城市运动,魁北克的健康城市与城镇运动,健康社区活动等。到1988年加拿大的健康社区活动已经覆盖全国各主要城市,包括农村的一些乡镇,并逐渐在省级建立了健康城市(社区)网络。加拿大健康城市运动的开展,创造和改善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享受生命,充分发挥潜能,最终给加拿大人带来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社会环境以及安宁的社区和高效率的社会体系。
  3.重视发展轨道交通,鼓励能源及土地的高效利用
  交通拥挤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公共轨道交通系统、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及管理城市可持续性的协调措施不仅是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人才选择居住的重要因素。加拿大在城市发展中高度重视优质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坚持公交优先的理念,从资金和运作机制上支持公共交通系统,以减少人们对私人小汽车的依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交通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加拿大政府还采取措施,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鼓励更加具有环境可持续性的交通方式,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由于交通而排放的污染物的量。为了鼓励能源及土地的高效利用,还采取了具有生态效率型的贷款手段,鼓励提高能源效率的改革措施出台和实施。
  4.重视发挥地方因素和社区精英作用,社会状态公平稳定
  加拿大的城市化虽然与欧洲和北美历史进程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但其价值体系中更强调集体或公众的因素,因而其城市管理和社会体系运转更强调公共性,尤其是在加拿大(特别是西部)城市发展中,地方因素和社区精英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其城市化的发展反映了新型社会组织结构的扩展,是一种高度地方化的组织向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地域体系演进的过程。加拿大城市的“公共性”还表现在省政府改组大都市地区行政体制的计划,一些大都市区或多或少地由大都市区行政机构(如大温哥华地区、大多伦多地区)协调管理,保证了更平衡的市政服务和更统一整合的规划。此外,加拿大还有称誉世界的良好福利制度。如全民免费医疗、教育、交通、环保、治安、救济等。加拿大还拥有世界上相对完善的民主法治宪政体制、独立司法系统和健全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这些使整个社会基本维持在公平和稳定的状态。   (二)墨西哥的城市化进程与经验教训
  墨西哥是较早步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城市化发展具有拉美地区的特点,城市化进程迅速,1990年城市化率已達到71.4%,2011年已达到78.1%,接近80%,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城市化进程阶段显著
  20世纪墨西哥城市化经历了三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即1900—1940年的缓慢发展阶段、1940—1980年的加速发展阶段和1980年至今的平稳发展阶段。1940—1960年是墨西哥城市化起步和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期间城市发展的特点是城市人口和数量分布不平衡,中部地区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到1960年达到67.8%,而南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化率仅为24.8%。1960—1980年是墨西哥城市化注意各地区平衡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开始注意改变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及中部地区的状况,由以前一味追求工业发展的“极端发展主义”战略向追求各地区平衡发展的“再分配”发展模式转化。1980年至今是墨西哥城市化平稳发展的阶段。墨西哥已经从过去的农业国家转型为工业和城市国家。这一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墨西哥“失去的10年问题”,由于1982年墨西哥爆发了债务危机,随之而来的是10年期的经济停滞。自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再到90年代的经济转型,墨西哥经历了重大经济变革,经济发展从以满足国内消费和生产为主的经济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化)转向以面向国际市场为主,同时把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长期高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在这些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实行经济自由增长模式,企业实行私有化,加入世贸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2.城市化发展中伴随的四大问题
  任何一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城市化亦如此。墨西哥从一个农业国家快速转型为工业城市国家,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发展至今,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墨西哥的城市化也面临着如何消灭贫民窟,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是“过度城市化”问题突出。由于墨西哥高度的城市化建立在农业衰败、乡村凋敝的基础上,农业的衰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城市化的速度快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在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急剧扩大的失业队伍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二是区域发展出现不均衡。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对经济也产生一定影响,比较突出的是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竞争优势的北部边境和中部地区的大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靠近美国边境的州经济增长迅速,但其他地区发展迟缓。三是“城市病”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政府不再对大城市进行规划,听任市场分配土地及城市服务,结果出现了土地的狂热投机行为以及不断膨胀的大城市无政府状态。大城市发展失序混乱、缺乏成熟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人口爆炸式增长以及城市失业率高与就业不足并存等给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基础设施缺乏、饮用水和住房短缺、垃圾处理服务不到位、空气和水污染以及对环境的其他影响等“城市病”爆发,“贫民窟”现象比较严重。四是社会不平等问题凸显。由于墨西哥在经济发展中实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工业生产体系的变化,导致正规就业机会减少,同时政府在城市化发展中放弃了部分职能,导致城市化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比较突出,处于城市社会边缘地位的城市贫民越来越穷,城市贫困问题严重。
  墨西哥历届政府为治理城市及解决社会问题做了各种努力,如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作用,维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这在动荡的拉丁美洲相当引人注目,但是由于某些社会结构问题的形成由来已久,且积重难返,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仍需要更多的努力。
  (三)古巴城市化发展的人文关怀
  古巴作为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单一,且由于外界几十年的经济封锁,民众生活不宽裕,但文化氛围浓厚,社会治安非常好,是西半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古巴拥有完善的教育医疗体制和未被污染的生态环境,人类发展指数极高,在拉美地区表现非常突出。古巴的城市化进程快速,1960年城市化率为58.4%,达到城市化国家水平,1985年就达到70.9%,至今保持在75%以上。
  1.重视社会公平,公共健康指数世界领先
  社会整体公平是古巴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色。30多年来,古巴政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在古巴,最高收入者的收入仅是最低收入者收入的4倍;20世纪60年代,普通农民的收入仅有工人收入的49.1%,90年代就提升到95.6%,实现了社会平等的目标。当然,这种社会平等大部分是建立在强行一律贫困,遏制个人经营、致富才能的制度基础上的。此外,古巴政府非常重视对教育和健康的投入,在社会财富有限的情况下,把20%的GDP用于健康和教育等社会计划,高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高收入国家,比拉美国家高1倍。古巴覆盖全民的、公平的教育体制和公立医疗体制,保障了每个公民都享有免费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作为中低收入国家,古巴多项重要公共健康指数始终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成就令世界瞩目,国民健康状况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预期寿命为78岁,高于拉美地区平均预期72岁的寿命。
  2.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风貌和自然环境优良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古巴政府对外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外国人不能购买房产或土地,所以,虽然古巴的城市发展水平落后于时代,但古巴的大多数历史建筑都很好地保留了原貌,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历史街区Havana Vieja作为古巴的城市之魂,还是一座活的博物馆,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巴还拥有加勒比海地区最多的300余个白沙天然海滩和长达7000千米的海岸线,海水纯净,海滩美丽而干净,污染程度较低,原生态的城市旅游发展势头潜力巨大。   3.重视城市文化,拥有独特风骨和记忆的文化遗产
  虽然古巴物质贫乏,但古巴人民丰富而充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人记忆深刻,古巴人民的富有在于精神世界的闊绰。古巴拥有大大小小250座博物馆,从考古的洞窟到当地的风俗文化,主题各异。古巴境内拥有超过100家剧院、2000个乐队和30个专业舞团,他们共同编织了现代古巴的文化遗产。按照合理的分配原则,古巴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自2011年开始,长期封闭的经济政策在古巴告一段落。在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开始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以“更新”社会主义模式的政策,古巴未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城市化发展的反思与启示
  受经济发展体制、社会经济水平以及人口、地理、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和途径有着巨大的差异,呈现近似性与多样化并存的特点。
  (一)三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1.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化推进的依据和基础
  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重视规划的作用,但规划的科学性、持久性不一,因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加拿大的城市规划体系不仅完整而且详细,从规划运作体系本身来说可分为区域规划、地方规划、建设计划、土地管理、土地开发控制、建设工程许可、工商执照管理等。城市一级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有权力也有经济资源来规划未来并实施规划。在城市化连片发展的大都会地区,法律允许有某种形式的区域规划。而古巴则将“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历史古迹原貌”作为规划的核心理念,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通过有效的土地规划等,统一集中供电和供热系统,充分节约能源,形成高密度的簇团状社区,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墨西哥的城市发展受国家立法保护,其宪法、专门法以及地方性法规等都就城市化发展相继制定过发展规划法及相关的法制,早期分别采取隔离区域影响政策、国家经济战略的特殊设计方案、实施“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暂时制度化”管理等,每个阶段都成立相应的政府机构,颁布法令条文,以推行政府计划。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干预较少,力度减弱,并且由于过于强调市场的作用,产生了过度城市化、贫民窟等一系列问题。
  2.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风貌是城市化推进的本质规定
  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都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保护,重视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善。加拿大自二战以来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后,城市化的发展就进入了以质为核心的新阶段,更加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保持了高品质发展,其“轻形式重功能,轻面子重里子”的定位发展,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已经做得十分成熟和完善。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推进中,也非常注意自然景观特别是历史风貌的保护,至今保护很好的玛雅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很少受到现代化的冲击,成为人们追思历史的宝贵财富。古巴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创造了巨大成就,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古巴是全球唯一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两个重要维度——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0.8)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生态足迹(<1.8ha/p),都达到很高标准的国家,并且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评选为世界上唯一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3.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稳定器”
  在教育方面,加拿大有完备的教育体系,提供免费的中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一般为5—7年。墨西哥也非常重视正规义务教育,2012年,墨西哥将高中教育也纳入正规义务教育体系,预计在2022年前可实现全国高中教育普及率100%的目标。古巴的教育则为世人所瞩目,国民素质非常高,实行全民公费教育制度,9年制义务教育,学制与中国大体相同。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古巴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低下,但社会保险体系比较完善,特别是全民免费医疗体系保障了医疗服务的全面覆盖、全民医疗的公平获得以及国家税收保证免费的医疗供给等目标,最终实现了医疗健康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承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二)值得警惕和反思的问题
  1.警惕过度城市化的蔓延
  高城市化率是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三国的一个共同特点。早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三个国家就完成了中等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率都超过了75%。2015年,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三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81.2%、78.0%和75.8%。相比之下,虽然早在2011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为50.6%,自此增长更为快速,2015年为56.1%,2016年为57.4%,但仍比同期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三国城市化率平均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过早的高城市化率由于脱离了工业发展,工业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足以支撑过多的城市人口,因而容易出现工业部门发展缓慢,就业创造不足,贫困人口过多,分配差距大等城市病,进而成为城市化的一大负担。如墨西哥城市建设中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过度城市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所带来的拥挤和污染,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医疗、教育资源缺乏,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
  2.不可小觑城市贫困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发展不均衡,城市贫困问题随之产生。贫民窟就是墨西哥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间,墨西哥城的面积从120平方千米扩展到超过1000平方千米,人口从400万人猛增至近3000万人,成为全世界巨大城市之一。而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也从1950年的42.6%上升到2015年的78%,比德国、西班牙还高,但是其中的虚假成分也很高,也就是说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贫困问题严重,很多城市人口没有固定工作,居住在城市贫民窟里,生活水平低下。
  3.发展经济是城市化推进的第一要务   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第一要务。古巴的城市化率虽然比较高,但由于长期被封锁,影响了古巴制造业的发展,造成古巴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较为落后,至今无法真正释放其经济增长潜力。同时,长期的经济萧条已经使古巴萌生了城市“枯萎病”,并有在全国蔓延的趋势。在短期内全面解除封锁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的背景下,积极对外开放,持续推动国内改革,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摆在古巴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三、实现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四大转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和重要性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以人口计算)仅为17.92%,2015年飙升至56.1%,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不是一个系统的推进过程,而是采取劳动力转移先行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引发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等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短缺以及房地产行业畸形发展等问题。为了不走或者少走一些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弯路,可在借鉴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城市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城市化推进的实际,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大战略转型。
  1.城市化推进由杂乱无序向科学规划转型
  城市建设的不可重复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所以城市化的推进需要科学的规划作引领,以确定城市化的未来走向。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功不可没。但是,由于规划的缺陷及至缺位,许多城市是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甚至只规划不执行,导致城市建设的无序开发和城市破坏的不可逆转,陷入战略定位不准确、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模式不集约三大瓶颈。走出三大瓶颈,防止城市化发展中的盲目“摊大饼”式的铺张,防止出现墨西哥那样的“贫民窟”以及城市功能的重复和浪费,应高度重视城市规划问题,借鉴加拿大的城市规划经验,建立科学、完善、体系完整的城市发展规划,按照严格、自主的原则进行责任分明的规划权限划分和前瞻合理的城市化规划,尽量做好一次性建设,以最小的资源成本,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充分考虑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二是注重城市发展的个性特征,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保護好、利用好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要借鉴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的成功做法,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三是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依靠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牢固支撑,包括城市规划学科的科学性、技术的科学性、流程的科学性、体制机制的科学性等。
  2.城市化推进由粗放扩张向绿色生态质量提升转型
  快速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高生产、高消费、高废弃等高昂代价,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环境与地区环境的不断恶化。过去几十年,中国以廉价出口、低价劳工、低价土地和低水准的环境保护要求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今后城市化发展应该由粗放扩张向绿色生态质量提升转型,实现以“质”为核心的新发展,可在借鉴加拿大等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局出发,检讨现有城市各方面的方针及政策,及时调整和协调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政策等。二是重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特别是重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要素的细化和深入、城市空间管制和布局的优化、节约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与发展演变等研究,科学合理布局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供应以及污染物的处理等,采取相应措施逐步调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三是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整体性节能系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模式,积极推广环保型燃料的利用,大力开发与支持“绿色节能型”房屋的建设与推广等。
  3.城市化推进由追求规模增长向注重城市文化建设转型
  从全球城市发展趋势来看,当今城市竞争的总体趋势,已经从资源竞争、资本竞争、技术竞争上升到城市文化竞争,全球化时代,城市文化已经凸显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因素,所以,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不仅是城市化健康推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城市树立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健康的城市文化生态,不仅能够让市民找到精神的栖居之所,更能充分激发一个城市昂扬向上的强大活力。以往城市化推进的误区之一就是城市化目标和标准的片面与错位,单一的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目标,以城市人口的数量比率为标准,不仅忽视了城市化的人文质量,也造就了单一非多元的城市化,虽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缺乏个性和多元色彩;虽然在器物层面快速推进了城市化,但是社会建设、人的建设问题大大落后。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中,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和涵养,是不可或缺的:一是动员广泛多元的社会主体参与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实现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并在城市形象、城市定位、城市品牌提高上着力,把城市经济、文化、旅游、建筑、景观、城市精神推向特色城市和世界名牌城市的更高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成熟发育。二是妥善处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学会把历史遗存和历史条件变成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随便抛弃。城市文化发育中最常被关注的就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问题,虽然人们在观念层面大都承认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普遍认识到离开历史文化遗存及附着其上的思想情感,也就割裂了历史记忆,城市文化将是虚无缥渺的。但在城市化推进中,历史文化遗存常常成为城市开发的牺牲品,导致城市发展中“去历史、去文化”现象普遍,千城一面的悲剧不断出现,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三是大力锻造城市主体人群的审美意识,培养大众的文化自信,这是塑造城市文化的软件部分。在城市文化涵养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中国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丧失、断裂,其实也是大众主体的审美意识丧失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缺少文化自信,甚至在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误把西方文化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制度作为必然的选择。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还不相称,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推陈出新,需要正确看待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所包含的价值。   4.城市化推进由单一发展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型
  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推进城市化发展依然是今后的第一要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化,推进由过去单一注重量的发展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型,是解决城市化诸多问题,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重视城市的创新发展。城市化推进要走向“生态、人文、创新”,从规模导向、效率导向走向品质导向、人本导向,首要的是要锻造城市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高效组合,共同驱动城市发展。城市创新发展还需要创造良好的创新制度环境、界限分明的政府与市场以及创新体系中主体之间有效配合的体制机制等。二是重视城市的协调发展。重视城市协调发展重在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另外,一方面需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产业在城市空间重构,提升城市集聚效应;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医疗等的空间分布。三是重视城市的绿色发展。正确处理好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四是重视城市的开放发展。持续加大开放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赢得城市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夯实城市开放基础,加强城市之间跨区域交流合作,构建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五是重视城市的共享发展。城市共享发展的核心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为防止出现墨西哥那样的贫民窟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鼓励共享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努力缩小不断拉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在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实现可融入的市民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l,2016-07-01.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011/c1001-28769985.html,2016-10-11.
  [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2/c_1117545528.htm,2015-12-22.
  [4]联合国会议通过未来20年全球城市发展蓝图[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10/21/c_1119763124.htm,2016-10-21.
  [5]高鉴国.加拿大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J].文史哲,2000,(6).
  责任编辑:澍文
其他文献
摘要:河南省淮阳县在推进乡村廉政体系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权力清单化,推进权力内容的全部公开透明;履职程序化,推进权力运行的刚性规范;监督科技化,推进权力监督手段的飞跃式提升;问责常态化,推进失责追究的常态运行。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的“微腐败”,提高了乡村机构的办事效率,展示了科技反腐的前景,保持了乡村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赢得了民心。这些做法,对在新时期更好地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搞好乡
期刊
摘 要:推进被征地农民市民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受城乡二元社会政策体系的影响,被征地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无法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因此,被征地农民市民化社会政策建设成为一个时期以来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各地的探索中,江苏省太仓市自21世纪初以来以推进被征地农民市民化为目标、以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政策与城镇整合為方向、通过“土地换保障”等途径,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政策与城镇社会政
期刊
摘要:党员意识与先锋意识是一个涉及机关党建向纵深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机关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政治觉悟较高,作用发挥较好,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能较好履行党员义务。但在党员意识与先锋意识方面还存在组织入党等同思想入党、业务职责代替党员职责、行政关系取代党内关系、物质追求重于党性修养、底线标准混同党性标准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机关党员的党员意识与先锋意识,需要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实行党员
期刊
摘要:从低保建制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布施行,我国政府间低保职能分配改革逐步走向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保制度的规范性与公平性。但现行低保职能分配体系无论是在财政责任分配还是在管理责任及决策权分配中,仍面临着影响低保制度减贫效能的结构性矛盾。相应的治理策略应包括:规范“中央—省—市”三级政府间的低保财政转移支付,以平衡低保财政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目标;构建“街道主导—社区协助—家计调查中心为补充”
期刊
摘 要:随着晚清经学研究的发展,许多学术标签被用来形容和归类过去某些历史文本。其中一者是所谓的“今文”和“古文”,当时不少经师咸以为今古文之别,是把经籍有效地划分范围,而被归入某一类范围的东西往往被视为有较相似的成分。《穀梁传》和《公羊传》明显被划归“今文”的范畴,因此它们在这一标签下也被当作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文本。一些经师在诠释《穀梁传》的文本时,往往倾向于采用《公羊传》的观点,而无视二传的差别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赵树理作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延安文学的人民性是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争鸣中逐步确立的。从表面上看,赵树理的作品反映的是解放区大众的生活,体现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但实质上,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理论阐釋,文学的人民性特征逐渐获得美学价值、形式创造、经典互文等多元意义,从而为文学的人民性赋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意义。这种理论阐释不仅将延安文学确认为一种新文
期刊
摘要:羌人“饶妻制”的形成,不仅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而且与羌汉战争以及羌人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羌人生活地区土壤微量元素严重缺锌,造成育龄妇女营养缺乏,引发妊娠期女性大量死亡,而羌人各种族间的斗争和与汉的战争以及其风俗以生病为耻,每病辄以刃自刺的习俗,使男性人口大量减少。因此,依靠人口强盛生存的羌人,为使更多的育龄女子受孕,“饶妻制”就成为其繁衍生存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西汉时
期刊
摘要:凤凰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案例显示,人、物与时空整合的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将民族特色地区的文化看作“文化空间”,走旅游化生存的道路,形成动态平衡与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是对以凤凰县为代表的古城镇和传统村落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路径。形成时间和空间立体交叉,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和原则。  关键词:凤凰
期刊
摘要:美好家风是营造党风政风民风的基石。传承和弘扬伟人家训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领导重视、精心谋划、高位推进,干部带头树好示范标杆,汇聚成果以放大综合效用等,是洪泽营造美好家风的创新举措。洪泽营造美好家风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催生了一批崇德尚廉、修身守正的模范干部和优秀党员,更促进了睦亲齐家、仁爱和美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洪泽家风家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经验证明:美好家风是涵养党风、政风
期刊
摘要:从未制定过国家制度的儒生在西汉面临将德性转化为制度的难题。出身史官世家而又尊崇黄老的司马谈在这一进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在《论六家要旨》中,司马谈从儒学内部对儒学德性进行了制度性改造。司马谈指出,由于经传礼仪的烦琐,儒者既不能得儒学之“要”,事实上也无法不知“要”而仅仅遵从经传礼仪的规定,于是儒学之内在和外在之整体性都亡失了。此后,只能以外在规定性重构儒学之整体性,而重构儒学的外在规定性即贡献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