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与新能源立法的制度性设计——以英国《2010年能源法》为例

来源 :法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2010年能源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的理念。这种对碳捕获与封存的市场激励与强制社会价格支持机制相结合的制度性设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新能源立法应限定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仅是提供一种普遍的机会,以发挥市场作为个人、地方制度性设计的主渠道,同时也应确立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首要地位。而所有这些制度性设计得以实现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完成对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与手段的制度性安排,以及建立起具有中国语境范式的新能源立法体系。 The Energy Act of 2010 in Great Britain embodies the concept of the dual concept of social order rule to a large extent. This enlightenment from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that combines market incentives fo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with mandatory social price support mechanisms is that new energy legislation should limi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markets to provide only a general opportunity to play As the main channel for individual and local institutional design, the market should also establish the primacy of the government in social security. The key to realizing all these institutional designs lies in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process and means of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energy legislative system with a Chinese contextual paradigm.
其他文献
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差异决定了世界的丰富性。关于中西文明之差别,有人说近代西方文化之基础在工业,为火之文明;中国文化之基础在农业,为水之文明。也有人说西方文化
■10月19日,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奔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当代汉语诗歌流转到今天,呈现出繁复而又多样的个人化书写途径。其中,从隐喻到转喻、从对历史乌托邦的命题式书写到回归日常身体性存在的现场表述,从形而上抒情语境的式微到
本刊讯10月11日“首届全国‘山哈杯'畲族文学创作大赛”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揭晓,16篇获奖佳作从全国236位作者,884篇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摘取金奖、银奖、铜奖和佳作奖。福
新时期以来,随着更加开阔包容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出现,各民族被遮蔽的特质、记忆、向往与想象得到新的抒发与张扬。我国少数民族作家以他们的民族气质、文学感悟、人文良
一、新课程高考备考中的几个问题  1.备考复习是仍然按模块进行,还是打破模块按知识体系复习  我们在首届新高考(2008届)的第一轮复习时,是仍然按模块进行的,但在复习中老师感觉费力,学生掌握得不理想,不利于达到高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而且不利于考试,不好命题,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提升产生了影响。从2009届开始,我们即进行了调整,打破了模块结构,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例如,将必修1的函数
“马嘉恺幻想电影院”系列试图打造一种宫崎骏电影式的奇幻画面,献给未长大的孩子与不忘初心的大人。马嘉恺,男,天蝎座。中国新生代幻想文学代表作家。喜欢旅行和看电影,喜欢
贺昌盛在《东南学术》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可以成为“国学”的有效载体,因为这里所说的“国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共同体”的标志。非但
我是黑龙江大兴安岭读者孟繁冬。作家梁晓声一直笔耕不辍,而且小说和散文并驾齐驱,令人敬佩。读了贵刊今年第10期的《梁晓声散文两篇》,觉得温情亲切,与他以前指点江山的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