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人听过或看过不少名师执教的课,可以说,每一位名师都有其独到之处,可每一位名师都学,最后很有可能学成了大杂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向名师们学习呢?其实,就是四个字:以微求之。
以微求之,就是从细节入手,学习名师们的细节处理。要知道,一个精彩的课堂正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细节组成的。
一、细节处理能够清晰表达出名师们的思想理念
有幸听过吴正宪老师执《认识方程》一课,吴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节奏鲜明;学生心情愉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甚至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能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这节课刚开始的一个小细节就吸引了我:
与大多数老师的课堂一样,吴老师拿出一个天平,可是,与大多数老师不一样的是:吴正宪老师使用的“天平”看起来也太简陋了一点:仅仅在黑板上用卡纸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天平图。
“为什么不使用标准的天平呢?是没有准备好?还是刻意而为之?”我的心里满是疑惑。
随着课堂活动的深入,我渐渐发现,这个简易天平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吴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示天平的变化,在这个天平上,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联想到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左边物体的重量大于右边物体的重量。这是天平应该向左倾斜,学生动手拨动卡片天平。
第二种情况:左边物体的重量小于右边物体的重量。这时天平应该向右倾斜,学生动手拨动卡片天平。
第三种情况:左边物体的重量等于右边物体的重量。这时天平应该保持平衡。
这一瞬间,我意识到:“是啊,就本节课的教学来说,只需要天平最基本的功能就行了,能表示出称东西形式即可,是不需要那么精确的!如果用现实生活中的天平,那么,这个结果就不是学生经过猜测、讨论而来的,学生们仅仅需要观看天平的运动即可。吴老师形象、生动的天平加上有趣的身体语言,即动了脑又动了手,迅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它,在“润物细无声”的时间流转中,学生已经喜欢上的数学,这是吴老师的教育理念。
二、细节处理能够体现名师们对教材、对学生的解读
贲友林老师和张齐华老师曾共同执教过《确定位置》一课,同样的课题,同样的精彩,不同的是过程。
有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从课中自学、并讨论了数对的写法后,教师引导对数对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师:刚才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请看黑板,师板书(列、行),列和行在数学上表示的意义一样。
生:不一样。
生:竖着的叫列,横着的叫行。
师:对,先找竖着的列,再找横着的行。再看看,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的,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是从前往右数的。
师: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补充板书:从左往右 从前往后
师:好了,她还说到什么?
生:我还对刚才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我想对这句话做一个补充,因为一开始,我觉得确定第几列,是一竖行,一竖行,觉得是从上往下数,后来才明白数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
……
在这个环节上,可以看出贲老师对教材、对学生的解读十分透彻,而贲老师正是通过对教材、学生的充分解读,才能巧妙地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穿插关键性、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猜疑、讨论、验证、补充、小结等环节活动中,不断地解决提出的问题。
而张齐华老师执教这课时,刚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方案:出示一张有25个头像的图,并给出提示(4,2)的位置是他的儿子,让学生帮忙找出来。
这样一来,学生对“找列,找行”的疑问得到充分体现,出现了四种可能。
张老师的风格是一贯的,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是由激起兴趣——产生疑问——引发思考——反思已知条件4个小细节串联而成的这个片断,张齐华老师创设特定的环境,将数对可能产生的疑惑集中起来,通过对学生的解读、充分的预设、对学生学习进程中每一个课堂细节的掌控,成功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最终找到自己的“儿子”。
对比两位老师的教学细节,贲老师在这个细节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自学、交流、讨论、释疑、解惑、归纳、补充、总结;而张老师则发挥了一贯风趣的教学风格,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古语有云:以微入道,以微求正,以微求变,以微求活,以微求奥,继而登堂入室。在学习众多名师时,我们同样需要从细节之处开始分析、探讨,从微小的片断进行研究、模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认真学习、充分吸收名师们细节之处的精妙后,才能加以改造、利用,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以微求之,就是从细节入手,学习名师们的细节处理。要知道,一个精彩的课堂正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细节组成的。
一、细节处理能够清晰表达出名师们的思想理念
有幸听过吴正宪老师执《认识方程》一课,吴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节奏鲜明;学生心情愉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甚至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能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这节课刚开始的一个小细节就吸引了我:
与大多数老师的课堂一样,吴老师拿出一个天平,可是,与大多数老师不一样的是:吴正宪老师使用的“天平”看起来也太简陋了一点:仅仅在黑板上用卡纸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天平图。
“为什么不使用标准的天平呢?是没有准备好?还是刻意而为之?”我的心里满是疑惑。
随着课堂活动的深入,我渐渐发现,这个简易天平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吴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示天平的变化,在这个天平上,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联想到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左边物体的重量大于右边物体的重量。这是天平应该向左倾斜,学生动手拨动卡片天平。
第二种情况:左边物体的重量小于右边物体的重量。这时天平应该向右倾斜,学生动手拨动卡片天平。
第三种情况:左边物体的重量等于右边物体的重量。这时天平应该保持平衡。
这一瞬间,我意识到:“是啊,就本节课的教学来说,只需要天平最基本的功能就行了,能表示出称东西形式即可,是不需要那么精确的!如果用现实生活中的天平,那么,这个结果就不是学生经过猜测、讨论而来的,学生们仅仅需要观看天平的运动即可。吴老师形象、生动的天平加上有趣的身体语言,即动了脑又动了手,迅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它,在“润物细无声”的时间流转中,学生已经喜欢上的数学,这是吴老师的教育理念。
二、细节处理能够体现名师们对教材、对学生的解读
贲友林老师和张齐华老师曾共同执教过《确定位置》一课,同样的课题,同样的精彩,不同的是过程。
有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从课中自学、并讨论了数对的写法后,教师引导对数对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师:刚才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请看黑板,师板书(列、行),列和行在数学上表示的意义一样。
生:不一样。
生:竖着的叫列,横着的叫行。
师:对,先找竖着的列,再找横着的行。再看看,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的,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是从前往右数的。
师: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补充板书:从左往右 从前往后
师:好了,她还说到什么?
生:我还对刚才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我想对这句话做一个补充,因为一开始,我觉得确定第几列,是一竖行,一竖行,觉得是从上往下数,后来才明白数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
……
在这个环节上,可以看出贲老师对教材、对学生的解读十分透彻,而贲老师正是通过对教材、学生的充分解读,才能巧妙地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穿插关键性、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猜疑、讨论、验证、补充、小结等环节活动中,不断地解决提出的问题。
而张齐华老师执教这课时,刚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方案:出示一张有25个头像的图,并给出提示(4,2)的位置是他的儿子,让学生帮忙找出来。
这样一来,学生对“找列,找行”的疑问得到充分体现,出现了四种可能。
张老师的风格是一贯的,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是由激起兴趣——产生疑问——引发思考——反思已知条件4个小细节串联而成的这个片断,张齐华老师创设特定的环境,将数对可能产生的疑惑集中起来,通过对学生的解读、充分的预设、对学生学习进程中每一个课堂细节的掌控,成功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最终找到自己的“儿子”。
对比两位老师的教学细节,贲老师在这个细节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自学、交流、讨论、释疑、解惑、归纳、补充、总结;而张老师则发挥了一贯风趣的教学风格,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古语有云:以微入道,以微求正,以微求变,以微求活,以微求奥,继而登堂入室。在学习众多名师时,我们同样需要从细节之处开始分析、探讨,从微小的片断进行研究、模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认真学习、充分吸收名师们细节之处的精妙后,才能加以改造、利用,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