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通过质疑题目、质疑“矛盾”、质疑同类比较、质疑反复、质疑“留白”和质疑关键词句这六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质疑 适应社会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传导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胡适云:“作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但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习惯了按教参所示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师和学生也习惯了对教参讲义的依赖。其实学生主动质疑,释疑解惑,能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是随便提问题不是质疑,质疑是充分关照文本分析后提出的疑难。学生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有赖于教师来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引导,而且给他们指点迷津,教导质疑的方法,使其拥有一双会“疑”的“慧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了质疑探究,就会对认知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该如何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
  一、质疑题目,窥视全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现今的罗布泊已成为举世皆知的沙漠,怎么能把它称之为“仙湖”呢?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进而阅读文章,方知罗布泊原来水流潺潺、绿树成荫、芳草鲜美、牛羊成群——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湖”,由于人类的破坏,它从绿洲变成了沙漠。由此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主题便“水落石出”。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明确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含着“伟大”两字呢?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通过这个疑点,让学生有所顿悟。让学生在伟大和对悲剧的解读中理解课文重点。质疑探究题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题目上质疑,积极思维,就可窥视写作目的,探究文章的主题。
  同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有类似的问题,例如一医院在宣传自己的广告词的大标语中写道:“神医华佗在世,出手便知病几分,天赐灵丹妙药,药到病除包治人间百病”。我随即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说:“对症下药,人世间有包治百病的药吗?”学生马上都会心地笑了。
  二、质疑探究“矛盾”豁然开朗
  有些课文有一些看似矛盾之处,这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大多蕴含深意。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阅读,从看似矛盾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孔乙己》的结尾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相矛盾的,这不是作者写作的失误,学习时就可这样质疑:“鲁迅为什么要把‘大约’与‘的确’用在一句话中?用意是什么?如果联系孔乙己的性格、社会地位及他与酒店的关系,可能还会生出一些疑问来,如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大约”、“的确”死了的依据是什么?把课文前后联系起来阅读,就能加深对孔乙己命运的理解。
  三、质疑同类比较,收获别有洞天
  比较是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将有可比意义的课文或语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则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赏析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比较,让学生思考讨论:都是写洞庭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在思考探究中达到赏析的目的。
  四、质疑“反复”,感情共鸣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安塞腰鼓》中几次写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和敬佩。又如《孔乙己》中,作者反复使用“笑”这一字,讽刺了富贵人的无情,平民的愚昧和无知,“笑”是含泪的笑——是鲁迅先生对世人愚昧麻木的无奈失望的“苦笑”。质疑理解了这些反复处,就能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五、质疑探究,“留白”
  文艺上常讲究“留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点染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处正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言尽而意未尽处质疑,既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如《孔乙己》中被打断腿后的孔乙己的命运,话剧小品《枣儿》以“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像。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结束全文,发人深思:老少两辈对家的眷恋和守望,对亲人的回归期盼,中华民族对家园的传统固守情愫是那样绵绵无尽……留白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
  六、质疑关键词句以点带面
  所谓击鼓要击在鼓点上。要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就该抓住文章的“鼓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比如一些推动情节的句子、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中心句等都是可质疑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关键。如《孔乙己》,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关键句,质疑释疑完这句,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分析这个人物的钥匙。
  当然,学无定法,不同的文章不可能用特定的质疑的模式去套用,虽然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探究质疑,但是,一定的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探究性要素可能是不明显的。所以要多读、多思,努力挖掘教材中探究性要素,使之显性化。只有善学多思,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发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学生质疑时不能过多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尽量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进行质疑。这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阅读目标和要求)和集中性(相对集中于阅读的重点、难点)。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个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主旨的内容进行质疑,正是把注意力引导到为达到学习目的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生面临的问题五花八门、错综复杂,一定要做到泰然处之。面对棘手多变的问题矛盾,叮嘱学生要做到不被其乱所扰,不被其狂所动,不被其矫情所蒙,能对我文中所说的六个发现问题的方法灵活转移,智慧通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与此同时,我们关键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而不迷失,相信而不迷信,面对权威而不盲目崇拜,教学生贵在以“导”,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和自我分析的余地,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在枝节上纠缠不休,能把握大局,涵盖主旨要领,全面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在竞争激烈而多变的社会中立住脚站稳脚。
其他文献
按照专家们的解释,教科书的重要特点是“三线两结合”,“三线”是活动、文体和语体,“两结合”指活动与阅读、写作与口语的结合,其指归就是:亲近文本,自主学习。这是对新课标的很好诠释。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自主学习  (一)重视对文章的初步感受  这一过程旨在实现对课文语言文字、内容、情感等方面的整体认识,我的做法是在课前完成,在学生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呈现。可分
摘 要: 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动力,需师生双方均处于情知交融状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情”支持“知”,只有情知交融,教学才可能有效。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情感教育 思想教育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有“情”之物,所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主要是用书面形式保存下来的,要利用这些文献资料,就必须克服语言文字的困难。学习古代汉语正是为了增进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但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花了那么多时间,用了那么多精力,学生却不能独立阅读理解文言文。我们应该反思文言文教学,为什么“种瓜不能得瓜,种豆不能得豆”?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其中不乏精品美品。高中课文
2014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调整,全国商品房销售有所下降,呈现区域分化特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销售和价格回落,区域分化较为明显。20
摘 要: 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必备一种阅读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文作者认为应该激发兴趣,鼓励质疑;教给方法,善于质疑;总结质疑,开拓阅读的广度、深度。  关键词: 质疑能力 阅读教学 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但就整个阅读过程来看,是否善于质疑,即能否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是思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
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提高.在课改拉开帷幕几年之后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依然如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就是以“境”育情的情感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或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从学校活动总量统计来看,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大。因为课堂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是否抓好课堂组织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课堂组织教学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