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是新闻,变的只是载体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z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翻阅《红楼梦》,不经意间浏览到多处表述为“新闻”的文字.比如,第一回里有这样的语句,“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同样是在第一回里,曹雪芹还说道:“(士隐)将道人的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然而去.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第三十九回中说道:\"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
其他文献
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广播逐步形成了与国民党广播、民营广播不同的爱憎分明、充满感情、准确通俗、沉稳有力的独特播音风格.中共独特播音风格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0月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对一名“前新疆警察”的独家专访.值得注意的是,其在采访中刻意塑造一种诡异的气氛,不仅在灯光幽暗的走廊里拍摄,而且让这名采访对象佩戴口罩,遮住自己的面部.可是,没过多久,这名被采访对象出现在非法的“维吾尔特别法庭”,成为特殊的证人.作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下属的机构,“维吾尔特别法庭”的经费来源于美国民主基金会,而这名出场的“前新疆警察”作为“匿名证人”获得43000英镑的出场费.
期刊
《报人世界》是一份新闻学术性期刊,体现了燕京大学服务社会的追求.本文以《报人世界》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以及分析刊物中的文章,总结出《报人世界》的理论贡献并指出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价值.
学位
刚入新闻这一行的时候,和很多年轻记者一样,我也有点愤世嫉俗,报道突发事件时遇到阻力,便认为有关部门是在“讳疾忌医”.后来才发现,这种心态,多半是因为书读少了.
期刊
《时务报》的“亏空”一说,大致起源于《时务报》改官报的纷争之际.汪康年公布的账目显示《时务报》仍有结余,“亏空”与否似乎已有定论.笔者在爬梳相关史料后认为,《时务报》存在着亏本的可能性.《时务报》的经营困境,是维新时期的同人报刊共同的难局.尊重报刊自身的媒介属性,并与具有现代性表征的报刊接轨,是维新时期的同入报刊留给后继者的重要启示.
韩振华曾指出古代南海交通贸易中出现的复杂的雇佣关系,这在近代时期也有所体现.客轮航运作为近代南海航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特征也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洋航运之中.厦门—南洋航线具有中国近代远洋航运业的一些基础特质.这包括外籍轮船公司比例大、客轮票价畸高、准点率差等多种负面特征.这是监管失职和近代南海交通中西方殖民统治者占据话语权的体现.
近年来,弹幕已成为受众表达对视频直播、网络剧和综艺节目看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实践方式.本文以弹幕这种独特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弹幕文化现象的价值与特点,并针对其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以期推动其良性有序发展.
本文分析了社交媒体在社区治理中建构社区关系、营造社区认同以及培育社区自治三方面的可行性,并且通过对上海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家门口”服务进行实证调研,分析其现存的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