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理论,详细地描写和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汉语会话中的不同表现,指出了男性和女性在多人汉语会话中建构其性别特征的方式。
【关键词】:多人会话;会话结构;性别构建
1. 引言
会话分析不仅揭示了互动会话的内部序列、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更可作为会话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之间互相共建研究的模式。会话分析的研究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运作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有益的拓展。在人类社会存在诸多的自我印象一样,性别特征也是通过互动会话来进行建构的,同样也是可以被分析的。因此对汉语中多人会话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会话分析的研究成果;基于建构论理念的观察还可以研究会话在性别建构中的作用。
2.多人会话中的话语构建
不管是合作型的还是冲突型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打断都是一种对权力的侵犯行为。打断者通过提前介入的方式侵犯了被打断者的话语权。打断行为实际是一种权势行为,在会话中更强势的、更具专业性的、更急迫的会话参与者会采取更多的打断行为。打断作为话轮转换的“偏常”行为,在多人会话中男性和女性的打断行为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可以说打断是性别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清一色语料的打断情况来看,多人会话中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打断行为;男性打断以冲突型为主,女性打断以合作型为主。男性通过打断建构了专家和权威形象,甚至是霸权形象;女性通过打断建构的是合作、平等的形象。
男女混合的语料中,男性和女性对打断的使用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我们认为话题的性别倾向性是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喜欢谈及家庭、孩子、家务、婚姻、时尚等话题,我们称之为偏女性化的话题;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谈论政治、体育、工作等话题,我们称之为偏男性化的话题。
反驳作为冲突性打断的典型代表,男性和女性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从反驳的具体例子上来看,男性的反驳主要是针对于不同观点的,使用“不”“不对”“不不不”“这不是”“对,但是”等结构启动打断行为。而女性的反驳主要针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误解或错误表述的纠正的。可见,男性更关注观点的阐述与论证,而女性则更关注个人信息的正误。
综上,会话中的打断在性别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男性通过打断行为显示出对话轮的控制与霸权,尤其通过冲突型打断来建构自身的权威形象。而女性通过打断行为显示自身对会话的参与度,因此极少出现反驳型打断,即使有也只是对他人误解的纠正。
3. 打斷与性别构建小结
冲突型打断是对被打断者的面子威胁行为,也是对打断者的权威建构行为。合作型打断是对被打断者的支持和关注,是结盟行为。在清一色男性会话中男性通过冲突性打断来获取话语权,建构男性霸权、权威的形象,即使是合作型的打断,也多采用对他人的补充型打断来建构男性的专家形象;在清一色女性会话中,女性通过避免打断别人,或偶尔采取合作型打断也主要是表澄清或同意的方式来推动活题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话人当前话轮被打断,其反应也是合作型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建构女性友好、和谐、结盟的形象。
另外,我们发现话题的性别倾向和会话对象的性别对男性和女性打断行为也产生影响。与话题性别倾向的一致性会增加打断的频率,可见打断是建构专家特征的重要手段。另外,与清一色男性会话和清一色女性会话相比,在男女混合会话中,男性实施打断的频率降低、实施冲突型打断行为的频率降低,女性实施打断的频率增加、实施冲突型打断行为的比例增加。也就是说,同性别交谈会增强会话者性别特征表现,异性交谈会减弱会话者的性别特征表现。
4. 话语共建
会话过程是会话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互动过程。这是一个说话者和听话者密切配合的过程。当说话者可以通过各自手段或信号来明示或暗示自己话即将结束,听话者则具有识别“可能的结尾”并在适当时后开始自己的话轮的能力。会话者之间还存在一种默契:当前听话者适时地说出当前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意思,使两者的话语融为一体。
5. 结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是说作为女性必须使用女性特殊的的会话策略,很多语言特征既在女性身上表现,也在男性身上表现,这些特征只是男性和女性的实践群体的归纳,是结果而非原因。正是这些特征构成了社会性别的一个连续统。
参考文献:
[1]Garcés-Conejos Blitvich, Pilar. 2010. A genr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mpoliteness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2 (1): 46–94.
[2]Garcés-Conejos Blitvich, P. 2013. Introduction: Face, identity and im/politeness. Looking backward, moving forward: From Goffman to practice theory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13(9/1): 1-33.
[3]Kienpointner, Manfred. 2008. Impoliteness and emotional arguments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4(2): 243–265.
[4]Locher, Miriam A. & Sebastian Hoffmann. 2006. The emergence of the identity of a fictional expert advice-giver in an American Internet advice column [J]. Text & Talk 26(1): 69–106.
【关键词】:多人会话;会话结构;性别构建
1. 引言
会话分析不仅揭示了互动会话的内部序列、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更可作为会话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之间互相共建研究的模式。会话分析的研究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运作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有益的拓展。在人类社会存在诸多的自我印象一样,性别特征也是通过互动会话来进行建构的,同样也是可以被分析的。因此对汉语中多人会话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会话分析的研究成果;基于建构论理念的观察还可以研究会话在性别建构中的作用。
2.多人会话中的话语构建
不管是合作型的还是冲突型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打断都是一种对权力的侵犯行为。打断者通过提前介入的方式侵犯了被打断者的话语权。打断行为实际是一种权势行为,在会话中更强势的、更具专业性的、更急迫的会话参与者会采取更多的打断行为。打断作为话轮转换的“偏常”行为,在多人会话中男性和女性的打断行为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可以说打断是性别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清一色语料的打断情况来看,多人会话中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打断行为;男性打断以冲突型为主,女性打断以合作型为主。男性通过打断建构了专家和权威形象,甚至是霸权形象;女性通过打断建构的是合作、平等的形象。
男女混合的语料中,男性和女性对打断的使用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我们认为话题的性别倾向性是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喜欢谈及家庭、孩子、家务、婚姻、时尚等话题,我们称之为偏女性化的话题;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谈论政治、体育、工作等话题,我们称之为偏男性化的话题。
反驳作为冲突性打断的典型代表,男性和女性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从反驳的具体例子上来看,男性的反驳主要是针对于不同观点的,使用“不”“不对”“不不不”“这不是”“对,但是”等结构启动打断行为。而女性的反驳主要针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误解或错误表述的纠正的。可见,男性更关注观点的阐述与论证,而女性则更关注个人信息的正误。
综上,会话中的打断在性别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男性通过打断行为显示出对话轮的控制与霸权,尤其通过冲突型打断来建构自身的权威形象。而女性通过打断行为显示自身对会话的参与度,因此极少出现反驳型打断,即使有也只是对他人误解的纠正。
3. 打斷与性别构建小结
冲突型打断是对被打断者的面子威胁行为,也是对打断者的权威建构行为。合作型打断是对被打断者的支持和关注,是结盟行为。在清一色男性会话中男性通过冲突性打断来获取话语权,建构男性霸权、权威的形象,即使是合作型的打断,也多采用对他人的补充型打断来建构男性的专家形象;在清一色女性会话中,女性通过避免打断别人,或偶尔采取合作型打断也主要是表澄清或同意的方式来推动活题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话人当前话轮被打断,其反应也是合作型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建构女性友好、和谐、结盟的形象。
另外,我们发现话题的性别倾向和会话对象的性别对男性和女性打断行为也产生影响。与话题性别倾向的一致性会增加打断的频率,可见打断是建构专家特征的重要手段。另外,与清一色男性会话和清一色女性会话相比,在男女混合会话中,男性实施打断的频率降低、实施冲突型打断行为的频率降低,女性实施打断的频率增加、实施冲突型打断行为的比例增加。也就是说,同性别交谈会增强会话者性别特征表现,异性交谈会减弱会话者的性别特征表现。
4. 话语共建
会话过程是会话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互动过程。这是一个说话者和听话者密切配合的过程。当说话者可以通过各自手段或信号来明示或暗示自己话即将结束,听话者则具有识别“可能的结尾”并在适当时后开始自己的话轮的能力。会话者之间还存在一种默契:当前听话者适时地说出当前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意思,使两者的话语融为一体。
5. 结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是说作为女性必须使用女性特殊的的会话策略,很多语言特征既在女性身上表现,也在男性身上表现,这些特征只是男性和女性的实践群体的归纳,是结果而非原因。正是这些特征构成了社会性别的一个连续统。
参考文献:
[1]Garcés-Conejos Blitvich, Pilar. 2010. A genr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mpoliteness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2 (1): 46–94.
[2]Garcés-Conejos Blitvich, P. 2013. Introduction: Face, identity and im/politeness. Looking backward, moving forward: From Goffman to practice theory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13(9/1): 1-33.
[3]Kienpointner, Manfred. 2008. Impoliteness and emotional arguments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4(2): 243–265.
[4]Locher, Miriam A. & Sebastian Hoffmann. 2006. The emergence of the identity of a fictional expert advice-giver in an American Internet advice column [J]. Text & Talk 26(1): 6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