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节能与资源节约型城市协调发展浅析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e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达到经济增长与环保双赢目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高校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也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领域。高校节能对加快城市现代化水平与缓解城市资源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建设节约型高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基本概念、目标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是一致的。高校节能,应追求学校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合理控制各种资源消耗,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不仅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整个城市的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节约型高校,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应有的社会责任,对资源节约型城市的构建、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城校互动协调发展
  
  高校节能与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重点在于建设社会、教育和环境相互循环、相互支撑,从而产生强大竞争力的城市;在于全面引入市场经济的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原则,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一,地方政府在创建节约型城市中负有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体系,加强节能规划和政策引导,规定各个主体(政府、高校、公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循环经济在运行中有章可循,保证实现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重任。高校节能要严格执行国家能源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地方性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制,完善节能管理制度,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发挥城市中的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把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广泛采用节能、降耗、防污和循环再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流程,构建具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宜居、和谐的生态城市。
  第三,依托城市教育资源,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节约资源的第一要素。加强高校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和水平,提升高校对社会的贡献能力,是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大任务,也是实现城市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的要素的最佳组合。
  第四,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间的资源共享。这样既可节约资源初始投入,又可节约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是各工业国家常用的办法,也是我国高校应该认真研究、积极引入的思路。节约是综合考虑资源与环保的对策,传统能源的节约与新能源的使用会减少排放,清新城市空气;引用城市中水等作为高校新能源,节约水资源会减少污水量,实现循环再利用;城校互动共同承担节能减排,强化各项节能措施,亦可形成保护环境、提升质量、共享资源的协调发展状态。
  
  二、高校节能潜力分析
  
  高校节能是在校园设施的全寿命周期内,在各个环节中统筹考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挖掘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的节能潜力,满足校园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里以北京工业大学为实证,对高校节能潜力分析如下。
  1.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潜力。高校有很多老校区旧建筑,必须重视规划和改造,积极推进已有非节能建筑改造。学校对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颁布之前竣工的并且有改造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了建筑外门窗和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实现的采暖、制冷节能量预计为10%。
  2.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潜力。可在采暖、洗浴、烧开水等用气设备方面挖掘节能潜力,进行一系列节能改造。学校自备锅炉及供热管网采用气候补偿、尾气热回收、中央集控、水力平衡、分时空供热、变频水泵、二次循环等节能技术,更换腐蚀损坏的管道及保温层,每年可以实现采暖节能量近20%。2007~2008学年度与2006~2007学年度相比,节约燃气44.1万立方米,节约资金86万元。
  3.采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潜力。根据校园条件,尽可能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水源、地源热泵系统等,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实现节能。几年来,学校在校内打了两眼地热井,一眼回灌井,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热提供部分建筑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制冷。2008年,学校在奥运场馆周围打了10余口井,供奥运场馆采暖与空调使用,减少了燃气的使用量和大气污染。
  4.用水用电节能潜力。利用现有能源,加强管理,增效降耗。学校积极推进绿色照明和智能照明,采用低成本改造技术,控制空调温度,建设远程抄表系统,完善节能节水管理制度。将水电经费实行指标分解,定额管理(结余经费留用,超支自付),以达到节能目的。
  5.采用非传统水源的节水潜力。引进市政中水设施、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学校使用市政中水冲厕、浇灌绿地,至今已累计使用中水22万吨,节约水费60余万元。学校雨水收集工程包括雨水干管的改造,初雨池、沉淀池、过滤池、储水池的建造,变频供水设备的安装,以及雨水利用管道铺设等。至今,收集使用雨水0.8万吨,节约资金3万元。
  6.使用节水型器具的节水潜力。目前学校校园楼宇内使用的全部是节水器具。2006年,学校改造了校公共浴室、开水房,安装智能水控计价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9.3万吨,节约天然气约61万立方米,节约用电7.4万度。至今,累计节约水、电、气资金468万元。
  7.绿化用水潜力。使用市政中水和收集的雨水浇灌绿地,学校每年可节约自来水两万吨,节约资金7.4万元。
  8.节能减排成绩初见成效。学校在建筑面积增加的情况下,用水量逐年下降,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2008年12月,学校被评为“2008年全国城市节水工作示范校园”。
  
  三、共聚力量强化节能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倡导节约风尚,落实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需要政府、高校、公众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聚力量强化节能。
  第一,贯彻国家节能政策法规,建立3个体系。一是经济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中,实现全成本核算。二是政绩考核体系,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城市和高校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并在其网站公布了评价考核结果,加大了百姓的监督力度,也更有利于节能减排行为的改善。三是科学管理体系,对节能降耗和污染排放目标进行更科学的规划和分解,制定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节能管理的科学体系。
  第二,要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突出重点,抓住应用广、潜力大、见效快的节能关键领域,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加强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开展科技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理念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后勤改革也将站在一个更新更高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研究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改革思路,而且更要为解决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中重大技术课题服务,带头节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中作出表率。■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晶体结构是研究晶体内部微粒的排布方式及其特征的 1门科学.鉴于组成晶格的质点是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微粒,其空间结构复杂多变,使得学习这部分知识显得既抽象又空洞,难于理解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有效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研究实现高校党务管理专业化的途径,对提高高校党务管理水平,有效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政治领导、政治核心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一、党务管理专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我们积极探索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  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描绘学校内涵发展蓝图。学校围绕内涵发展主题,通过专家指导、班子研究、教代会
2016 年10 月,在厄瓜多尔基多举行的讨论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第三届世界人居大会(Habitat Ⅲ)上,联合国推出了“新城市议程”(NUA).这项议程的宣布旨在利用城市的力量
期刊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高校首要的政治任务。确定好实践载体,是保证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北京语言大学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重要机遇,着眼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战略目标,精心设计了“创新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水平”实践载体。这一实践载体把学校的改革发展放在服务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整体外交战略需要的使命中加以凝练,既总结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厘清了在加快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民科学道德素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担负着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作为支撑。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高水平大学体现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声
为了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2013年初我校以“润德养正,融和致美”办学理念为指导,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承载的民族精神、丰富情感、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采取学科整合实施、多方协同推进的策略开始了民族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之路,在提高课程影响力的过程中孕育学校课程文化。  课程开设落实“三个体现”  体现办学理念,落实办学目标。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润德养正,融和致美”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因此,怎样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对怎样构建和完善大学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大学教育质量进行探索,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一、大学教育质量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大学教育质量观的根本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着改变。因此,大学的办学思想、学校
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或以形传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或以声传情,以自己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使情感交流充分起到长效催化的作用,成为保证教学目标得到实现的基础,以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课上的师生情
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评奖已落下帷幕,作为全国顶级赛事,本届舞蹈比赛作品可圈可点。本文以此次舞蹈比赛作品的舞蹈调度为研究对象,从舞蹈舞台调度的主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