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青要山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特别是一亿多客家人的共识。“河洛”本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地理概念,指以“九朝古都”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洛阳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寻根问祖是全球华人的大事,通过查阅史料和多次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洛阳市新安县的青要山一带,有可能就是五千年前炎黄部落活动的主要区域。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山海经·中次三经》载:“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是多驾鸟;南望渚,禹父之所化……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山海经·中次六经》载:“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家惟蜂蜜之庐。”
  从这些资料,可以清楚地知道: 1. 炎黄之世还是“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炎黄二帝是在有氏部落成长起来的。2. 能够“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的“平逢之山”,在现在的洛阳市西北,濒临黄河的邙山之上,是有氏部落的活动区域,当然也是炎黄二帝的生身地。3. 能够“南望渚”、“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的“青要之山”在洛阳市西北,濒临黄河的新安县境内,畛河就是从青要山流出,在新安县北面北冶乡境内始祖山北侧汇入黄河;青河从青要山流出,从始祖山南侧东流北折入黄河,因此可以认定,青要山就是黄帝的建都地。4.“平逢之山”与“青要之山”实为一体,是炎黄二帝的生身地、建都地,当然也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按照史料记载,最近部分学者和有关专家,对青要山进行实地考察。出洛阳北行折而往西,进入新安县地界,前方青山如黛,那就是青要山。青要山方圆90多平方公里,北临黄河,山地平缓,适合农耕;偶尔奇峰突起,峭壁陡立,山色苍翠,百鸟齐鸣,雉兔隐现,蜂蝶起舞。这都与史书记载大致相同。青要山不仅有炎黄始祖的遗迹,而且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城崖地,位于青要山腹地,周围峰峦奇秀,连绵不绝,环山为城,相传为黄帝密都之所在。高高耸立的和合塬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传说炎黄时代,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战事不断。先是黄帝在阪泉战败炎帝,后是黄帝在涿鹿战败蚩尤。若干年后,三个部落首领和解,在青要山上结盟。
  青要山的北部是荆紫山,荆紫山原名敖岸山,因其横亘黄河南岸而得名,如今因“漫山荆花泛紫意”而叫它荆紫山。荆花娇艳,香气扑鼻,蜂蝶翻飞,这大概是有氏部落以蜜蜂为图腾崇拜的原因。荆紫山古名又叫天坛山,据说是黄帝祭天的地方。山的北面有铸鼎塬,传说为黄帝的冶炼遗址,因小浪底水库蓄水没入水底。现在山上有新铸青铜宝鼎三尊。
  青要山的东段为始祖山。顾名思义,此山因是炎黄故里而得名,山下有始祖庙,是祭祀炎黄始祖的。《山海经》说:荆紫山“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南望渚……”在荆紫山“东十里”能够“南望渚”的地方,只有始祖山,所以,始祖山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青要山。
  如今的始祖山因小浪底蓄水山体多半沉没水中,祭祀炎黄二帝的始祖庙也成了水底遗迹。扑入视野的是辽阔的水域,高高低低的山头露出水面,形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碧波荡漾,水鸟翻飞,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洛阳人叫它“北国万山湖”。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选择寻根祭祖之地克服种种困难,如今终于选定了在黄帝密都青要山建造“中华姓氏文化园(洛阳百家姓祠)”,使炎黄子孙能在始祖堂前祭祀炎黄始祖,百姓人家能在百家姓祠里缅怀祖宗恩德,追忆历史,万姓同根,民族团圆。
其他文献
清代活跃在各地的地域商帮,纷纷建立起同乡组织—会馆,这种会馆,不但设立在全国各地城镇,而且远及日本的长崎、大阪、神户、横滨,越南的西贡、岘港,南洋的新加坡、泰国,远东的莫斯科等地。会馆在各地商帮的经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地形形色色的商人会馆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会馆的创建者和修葺者都反复强调会馆的建立,旨在“联乡谊,祀神”。清初福建人蔡世远说,苏州的漳州会馆之建立,“以事神而洽人,联情笃谊,
期刊
肉连响表演与巴人军舞遗风    鄂西土家族地区堪称歌舞之乡,这里传统舞蹈名目繁多,如摆手舞、撒叶尔荷、耍耍、八宝铜铃舞等。其中的肉连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特别引人注目。肉连响又称肉莲香、肉莲湘、肉莲花和肉年宵、耍泥神等,其核心流行区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的利川市都亭、汪营、南坪一带,是鄂西土家族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与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曲艺“利川小曲”一起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名物考证,自来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乃至官制、祭祀、礼、乐、兵、农等等,都可归入名物之列。扬之水先生的《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颇得学界注目与好评的《诗经》名物研究的专著。作者说:“用了‘名物’一词,是表明它仍从传统中来;而所谓‘新证’,则申言它与传统的名物研究不尽相同。”  “新证”之新,一是使用了大量的田野考古成果。作者对发
期刊
近20年来,小泥佛、小泥塔或者说“擦擦”,包括西藏在内全国各地多有发现。据我初步研究认为,汉地小泥佛、小泥塔和藏地“擦擦”,是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系统。关于藏地“擦擦”的研究已有几部专著面世,如张建林《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擦擦》,刘栋《“擦擦”—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张鹰《西藏脱模泥塑》等,对藏地“擦擦”的研究,都有相当的水平,也有相当的深度。而汉地小泥佛、小泥塔,虽说多有出土报道,但总体
期刊
一    河南修武的云台山,近些年真可谓出尽了风头,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多项称号集于一身,尤其是她那精美绝伦的山水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内外游客,每年的黄金周,基本上是游客如云,人满为患。然而游人很少知道,云台山除了山水,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游宴之所。也许正因为缺乏了解的缘故,同属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远没有红石崖等景观吸引人,当不远千里的客人来到云台山后,全都
期刊
庙宇,恐怕是历史变迁中最容易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了。因为庙里的人与世无争,庙里的神能“消灾降福”,所以,庙宇一般不会被轻易毁坏,庙宇的寿命便很长久。对于今人,这些久存下来的庙宇,便成了可以提供大量历史信息的源泉。“从庙宇的分布看历史”,是我在看了陈正祥和谭其骧两位历史地理学家关于庙宇的一些记述后,领会到的一种学史方法。  十年前,我有过一段“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日子,就是白日黑夜写《行业神崇拜》。写到农
期刊
中国考古学家在探索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已知的商文化特征为基点,在文献记载夏人活动的地域范围内,从进入夏纪年的考古学文化中去辨识夏文化。因此,商代第一首都—汤都亳成为区分夏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的商文化遗存,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于商文化的认识提早至盘庚迁殷以前。由于郑州商文化拥有迄今所见规模
期刊
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  “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但“她”与“他”的相提并论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文化元典《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被称
期刊
在古人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一种人生烦恼,即“寻找”,虽然可以付诸主观努力,其烦苦也往往为常人所不堪。古人称此为“苦觅”。如苏轼《赠善相程杰》诗所谓:“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这种心力和体力的辛劳,人们也用“踏破铁鞋”来形容。“苦觅”之中,如果能够终于柳暗花明,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句话原出自宋人诗句。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
期刊
端午溯源    唐代诗人文秀诗云:“节分端午本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关于端午的起源,纪念屈原已是居于主流的一种说法。实际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更早时期的节俗自有其另外的渊源。而避疫和纪念,自汉唐以至后世,一直是端午节日并行的两大主题。  《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即指兰汤沐浴。这可能是文献中最早将“五月五日”与“兰汤沐浴”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