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社会及心理健康看美国校园枪击案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举世皆知,近年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校园枪击案,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同时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其成长环境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并且类似的校园枪击案在发达的美国屡禁不止,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后必定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等原因。本文试着从美国枪支文化、社会因素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角度探讨枪击案原因及其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校园;枪支;社会;心理
  1.引言:
  据报道,在美国平均每27秒就发生一次暴力案件,平均每24分钟就有一人命丧黄泉。更让人惊异的是近年来美国校园发生的枪击案有增无减,悲剧夺走了无数无辜的生命也造成许多人员受伤。近年来,校园枪击案的频繁发生让一向尊重生命和人权的美国人惊魂未定。原先发生在电视剧里的系列悲剧,已经真实的发生在了美国人的实际生活中。2012年12月14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小学,一个二十岁美国学生向学生开火,造成至少包括28个学生和老师在内的人员伤亡。然后其开枪自杀。据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最大的校园枪击案。校园枪击案,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而且还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一切应该值得让美国人去深刻反思该国的枪支文化、社会环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了。
  2.美国枪支历史文化
  2.1持枪作为一种文化
  美国枪支问题的出现与美国长期形成的枪支文化密切相关。美国早期的特殊历史对抢支文化的出现和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殖民、西部开发和独立战争时期,枪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16世纪,当第一批欧洲人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北美时,他们面临着极端恶劣的环境,不得不抵御来自野生动物和当地印第安人的袭击。所以当他们在种植、打猎、收获甚至去教堂时,他们也不得不携带枪支。为了在北美争夺土地和建立殖民地,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连连征战,战火延续了将近一个半世纪,这使得有必要拥有枪支。为了保护他们的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民兵组织,并且要求人们拥有和携带枪支,甚至惩罚那些没有枪支的人民。北美殖民地充满杀戮和伤害,人们不得不携带枪支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并且要打败印第安人以便扩张他们的殖民地。莱克星顿的一声枪响,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直到现在,许多美国人相信美国独立和自由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因于他们拥有枪支和为自由而战。然后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枪支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枪支很受欢迎,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学习如何使用枪支并武装进行战斗。美国独立战争加强了枪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开始把携带枪支作为一种不能被剥夺的权利。
  2.2美国枪支和人权
  由于美国人信奉自由、民主和共和,因此对枪支问题看法不同。大多数美国人相信拥有和携带枪支是上帝赋予的一种神圣和不能剥夺的权利。枪支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因为人们认为持有枪支是他们能够使用的最好的防止政府独裁和腐败的一种策略,所以尽管枪已经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但持枪作为权利的象征,不能被禁止。美国成立早期,对宪法进行了一次极具意义的修改。十条修正案孕育了著名的人权法案,其中第一条是关于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第二条是关于人民持枪的权利。权利法案,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美国文化的基础,人们的自由和独立、尊严和权利比生命更重要。第二修正案说:“人民持枪的权利不容侵犯”即每个人都拥有持有枪支的权利和自由。美国权利法案旨在保护基本人权,防止政府凌驾于人民之上。
  2.3美国枪支的当前状态
  由于校园枪击案与枪支持有紧密相关,因此对枪支实施有效管制显得很重要。在美国,枪支泛滥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据美国司法部,美国私人枪支的数量十分庞大。几乎每个美国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把枪,这还不包括非法枪支持有的数量。槍生产、维修、销售和储存已成为一个产业链。所有这些为美国大量的枪击暴力和枪击事件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自1972年以来,因枪击死亡和受伤的美国人在发达国家中排名第一。更糟糕的是,大量的枪支流入美国,导致美国社会不稳定,让美国人觉得自己生活在危险中。在美国社会上流动的枪支则多如牛毛,泛滥成灾。截止1994年5月9日,美国2.7亿人口中,私人拥有枪支高达222,630,500枝,其中步枪占6000多万枝,49%的家庭拥有枪支。纽约时代广场高耸着的一块死亡电子显示屏,每5秒就显示一次美国所增添的枪支数,每14秒钟就重现一次枪杀的人数。
  3.社会因素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1美国暴力文化
  从上文可以得知枪支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人对枪支拥有特殊感情。在扩展疆域的历史过程中,殖民者需要携带枪支抵御野兽、强盗、小偷和打猎,安全和生存需要他们持有枪支。但是现在美国人仍认为拥有和携带枪支能够作为美国西部的和以持有枪、骑马、唱歌作为典型的牛仔精神。在时下的好莱坞电影中,小偷和杀人犯通常被描述为英雄,暴力枪击场面已经堂而皇之的成为美国电视和电影必不可少的镜头。美国人坚持暴力文化历史悠久,它对美国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美国副总统戈尔曾警告“如今美国青少年通过发达的媒体观看了八千多起谋杀案和成千上万的暴力事件。他们高中毕业后,观看数量还将大大增加”。由于长期受这种文化的影响,青少年一旦遇到极端特殊事件,他们将很容易冒险转向枪支。近年来,美国校园枪杀案的数量正快速增长,而案犯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小,美国暴力文化的负面影响乃罪魁祸首。
  3.2美国教育管理系统
  美国教育管理系统也是权力分离的。根据美国宪法,公共教育由州和人民负责。因此,在美国公共教育具有多样性、自主决定性和开放性,得到很多人和其他国家的赞赏。然而在这种看是完美的背后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问题。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可以在学校找到生长的属地,尤其是高校,哪怕是非常危险的地方,这导致美国学校既可以是用权力防止暴力也可以是暴力态度或趋势酝酿地和滋生地,甚至是学童体验暴力的地方。美国学校对所有的人群和思想如此兼容并包,更是夹杂很多坏的和危险的元素。   当然,这无疑是正确的,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该融入社会。但是人们已经注意到,一些负面影响和暴力文化在校园悄然传播,导致了复杂和危险的社会问题不断在校园出现。此外,很多美国学校重视教学知识和技能,很受社会欢迎,即在美国教育中,特别是高等教育太实用。这种以实用为主的教育忽略了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这些都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很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知识。在美国学校大多数学生喜欢以虐待对方和互相挑战为乐趣等,这种糟糕的现象在校园到处肆虐。如果这些错误的习惯和意识得不到及时指导和纠正,他们将扭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并且使青年学生更容易做出对人与社会不利的事情。所以对美国政府而言最为紧迫的就是采取行动和措施对其教育系统做一个重新思考。
  3.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就2012年12月14日发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小学的校园枪击案来说,枪手随后被警方证实,他的名字是亚当?兰扎,和他母亲住在南达科塔州街。他的母亲和父亲在2009年离婚,当时亚当还不到18岁。他们的邻居们说他们知道所有的邻居除了他和他的母亲。一个亲戚告诉记者,亚当的行为有明显的异常,他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他妈妈对他非常严格。据其小学同学回忆说,亚当有沟通问题,在谈话交流时从不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且非常古怪和害羞。他使用他母亲的枪支在家杀害了他的母亲南希,然后又无人性和血腥的来到学校抢杀无辜。反思该枪击悲剧,发现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健康显得异常重要和应该引起父母、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试想,要是美国教育体系中上文所提到的问题不存在,今天之悲剧也许就不会轻易发生。
  4.结论
  美国校园枪击案频繁发生牵涉到美国枪支文化、社会因素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以青少年为中心,采取科學手段全面处理解决这些问题乃美国的当务之急。枪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美几代人甚至更久时间的共同努力。鉴于此反观中国教育,虽然几乎不存在校园枪击案问题但也有类枪击案问题的存在,例如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等问题。这一切都应该引起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以免酿成社会性悲剧。
  [参考文献]
  [1]高英彤,姚旺.试析美国枪支泛滥与枪支犯罪的原因[J].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l)
  [2]韩文龙,郭延华.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美国校园枪击案说起[J].现代商贸工业.2007.8,8(19)
  [3]刘卫井.关于美国枪支问题的历史考察[J].历史世界,2001(2)
  [4]吕佩英.美国人民生活与社会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穆秀丽.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看美国枪支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其他文献
追溯我与绘画的元记忆,时常会唤起潜藏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带有原始性的偶发冲动。我最开始学习绘画是在初中三年级时,先是学习传统素描。其实当时并不喜欢,也不愿意去理解所谓的“宁方勿圆”,而是更愿意去“瞎画”,甚至是摧毁掉已经画完的“刻板的素描”,得到一种杂糅着乱七八糟的画面。这种杂糅和脑海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让我很过瘾,从而体会到原来绘画是件很有趣的事,有趣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写生,而是一种写生之外的“编
期刊
坐看江上月,身影水中花。在扬子江下游,宽阔的金陵古城区内,有一座江水冲击而成的自然滩涂平原,名曰:江心洲。洲上树木葱郁,风景秀丽,农田瓦舍散落其间,入其景则有流连忘返之感。金陵画家沈维才的“品月轩”就安落在这江心洲竹林掩映之中。  沈维才,金陵画家,少时习画,兼攻书文。曾读工艺,而后转攻中国画,在江苏美术学院深造后,画艺大进,已成形貌。去年清明前后同游江南,约我去洲中画舍小坐,夫妻皆事丹青,楼上楼
期刊
些许年前的一天,留有一撮白胡的画家沈维才走进我的视野。因性情相近、钟爱相邻,由初时的偶有把酒言欢,到不时的长谈古今,渐次发展为常常一边观其挥毫泼墨,一边与其奉茶说天,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维才早年得金陵四大画家之一胡国仁真传,后喝了几年中央美院的高级墨水,在江河山川的游历中又添了许多灵性与悟道,画作在画界评价颇高。留有一撮黑胡的书法家祁斌曾有一文,不妨摘录一段:沈维才善画喜书,常有左书右画之美誉
期刊
第一开 长干一枝  释文:清趣初消受,寒宵月满园。一贫从到骨,太寂敢招魂。句冷辞烟火,肠枯断菜根。何人知此意,欲笑且声吞。清湘大涤子一枝闭門语。  第二开 丛霄游赏  释文:鸡鸣月未落,钟散寒潮清。结伴丛雷游,问舟秋水行。江空塔孤见,树开峰远晴。幽意一林静,起我长松情。与友人游丛雷作画,大涤子。  第三开 峭壁窥月  释文:四壁窥山月,墙崩老树支。酒人催翰去,骚客恶书迟。烧竹馀新笋,餐松忆旧枝。斯
期刊
摘 要:人文主义教育对人的教育提出很多新观点,它的代表人物提出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等,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经典观点,阐述它对今天我们教学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教育思想;教学;启示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背景  人文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它对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提出了关于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权力对国家体育现状的影响和在体育教学中的运行现状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权力对现代体育带来的影响,为体育与权力、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创新提供一种思考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体育教学;权力  1.权力的定义  自古至今,中外学者对权力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什么是权力?马克斯·韦伯将权力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活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抵抗的情况下实现自
期刊
摘 要:《春宴》是安妮宝贝发表于2011年的作品,时间是这部作品的重要书写对象之一。笔者拟从时间与死亡,时间与流浪两个方面来分析时间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并得出生命个体在时间中走向虚无的最终命运。  关键词:春宴;时间;死亡;流浪  时间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一生是同时间抗争的一生,同时也是被时间湮没的一生,正如博尔赫斯所说“假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时间的话,那么我们相信,我们就会知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基层部队行政消耗性开支管理特点与要求出发,提出采取完善保障标准、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和细化公务卡结算方式等措施,提高行政消耗性开支管控能力。  关键词:部队行政;消耗性开支;管控方式  行政消耗性开支,是指各级机关在日常办公、行政管理、公务活动等所必需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会议集训、公务接待、差旅、邮政电讯、办公设备购置与维修、办公杂支、车辆维修与油料消耗等。行政消耗性开支具
期刊
袁世凯是一位影响深远而又复杂的政治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曾担任过驻外使节、领兵大臣、地方督抚,军机大臣、民国总统、洪宪皇帝等职,又经历了各种重大历史事件,诸如甲午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民初共和、帝制复辟等,其政治生涯不啻是清末民初的一部政治史。这个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重大转型,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清王朝的重臣权宦和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总统,袁世凯直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地与世界融合,对外介绍翻译的方方面面,乃翻译的大任。热词新语,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要想传神地翻译出热词新语,就要准确把握热词新语的特定意义和超越语义之外的文化内涵。“深度描写”是文化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美国的翻译理论家阿皮亚深受其启发,进而提出了“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本文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