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把社会史引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xi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最终是会踏入社会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要将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涵养作为重要目标。然而,枯燥的历史知识,会让学生觉得这些久远的东西没有意思,可能会失去对历史的兴趣。因此,一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良好的历史教学,可以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的独特魅力,将其中的精神升华为自己的精神需要。伴随着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越来越感觉到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所以,积极合理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编纂一些校本教材,将社会史引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补充历史教材的缺失等等。本文着重分析把社会史引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一、运用社会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上,即便在中考中历史作为必考科目,但由于分值比较少,所以还是很容易被忽略。这样,学生就很难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历史学科本身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性和直观性,内容的古板枯燥也使得学生感觉历史难以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对于社会史,特别是家乡历史却情有独钟,兴趣浓厚。基于此,我认为把社会史特别是家乡史引进初中历史教学,意义重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因为,社会史相对于历史教学内容来说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们所熟知的,这样很容易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如在讲解“敌后抗日”这一内容时,我引进了我们家乡是如何进行抗日的?又涌现了哪些抗日英雄?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抗日事迹,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很直观地将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就掌握了历史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社会史对于历史内容的补充作用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内容丰富。而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毕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历史信息都囊括进来。只是选取了一些典型代表的历史资料进行学习,概括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但由于历史久远,又很难让学生产生情绪,因此,还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必要的历史资料,使历史面貌更加清晰。我在教学中,就经常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穿插一些社会史资料,如家乡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古迹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主动掌握历史知识。如: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鉴于历史久远,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养成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习惯。从这件事的全过程中可见,并非贾雨村生下来就是一个贪官酷吏,而是这个社会现实决定了要出贾雨村式的封建官吏,冯渊的冤案在此之前“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做主”,不正好说明在他以前的那些官吏同样是贾雨村式的吗?因此,写出贾雨村的变化过程,比写他是一个天生的酷吏,其意义和效果要好得多。这也是贾雨村这一人物形象在审理“葫芦案”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
   当然,仁者见山,智者见水。苏轼亦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分析欣赏的角度不同,或许有不同的见解。
其他文献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发现矛盾,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具体有同中求异比较法和异中求同比较法。   (一)同中求异比较法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大家注意到: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
期刊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明确一种理念   由于学生的家庭、智力、生活环境等因素,学生的品行、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都不一样。首先我在每接手一届学生时都要召开一个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明确“我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帮助每一名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认
期刊
一、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教学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应该重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慢慢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形式,突然要形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学生会感觉到迷茫。当前,很多学生的合作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的自发性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要求和反映,教师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可以从以下
期刊
最近做了市级微型课题《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教师的习作批语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而这些不恰当的习作批语已经影响了学生习作的兴趣。笔者认为,习作批语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激活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在习作批语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切实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千万不可随心所欲。   一、切勿写空洞浮泛的习作批语  不少教师写习作批语,侧重于理性的说教,只注重讲评,不注意指导,如“中心不够明确
期刊
伴随着“357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们一起坐上了高效探索的快速列车,开始了高效课堂从学习“杜郞口模式”向自我模式的全新探索。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结合两年来高效课堂的实践谈谈自己学习、探索中的切身体会。   首先,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变为“幕后”。在高效课堂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从时间上来看,只有了10分钟,甚至是不到10分钟的舞台。我们在关注这10分钟的时候,更要思考如何让学生35分钟
期刊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我和往常一样夹着课本走到六(1)班教室门前,突然发现和平时不同:每次上课前,同学们都已经在教室里高歌一眺,等待我的到来。可今天铃声一响,门前还满是孩子们,咋一看,好像有人在哭,细一看,却有人在踢打,有人在哭泣。我不经意的上前问了一下,便引来一阵嘈杂的告状声、哭声、争吵声混成一片。我当时就懵了:马上就要上新课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不是一会儿的事呀!没有办法,我还是先了解一下原因再说。这
期刊
一、教师对课堂效果的难以预判,有了师生即兴生成,使课堂更精彩   我在教学《真正的英雄》时,关于里根总统发表的电视讲话稿,为了让学生能了解总统那种沉重的心情,我启发、引导均没有明显的效果。我正在考虑如何操作时,一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能理解总统的心情。因为我也参加过一个‘特殊的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我一个人,但我理解美国人民的国殇的心情。”同学们都屏声静息。原来啊,这位同学家中养了几十只小鸡
期刊
什么是兴趣?按心理学的解释,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说通俗一点,就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偏爱、感情。   作为学生,取得优良成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而培养自己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则是重要的一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勤奋学习的巨大力量,即使学习再艰苦,也能“乐在其中”。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本人就因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曾三月不知肉味
期刊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从文化的角度讲,班级文化是班级社会的一种现象,是“由班级师生在班级教育环境中,通过教育教学以及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式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系统”。   一、用物质文化构建班级的气场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班名、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记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期刊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比如学生所学的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名家名篇,优美的字词句就是积累材料。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等,在课文中闪现,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