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饮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75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强心饮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饮口服,疗程为4周。监测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参数及中医证候积分。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射血分数(LVEF)、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6 min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强心饮能明显改善心肾阳虚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强心饮;心肾阳虚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24-0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近年来随着人口老年化,心衰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越来越引起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法组方强心饮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临床应用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南通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并中医辨证属于心肾阳虚证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61.87±5.06)岁;心功能Ⅲ级21例,心功能Ⅳ级16例。治疗组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62.65±5.15)岁;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13例。2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公认的Framingham的心衰诊断标准[1],主要标准: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肺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静脉压增高(>16 cmH2O)。次要标准:踝部水肿;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肝肿大;胸腔积液,肺活量降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心动过速(>120次/min)。符合2项主要标准,或符合1项主要标准及2项次要标准者可确立诊断。心功能不全分级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2]。6 min步行试验参照Bittner使用的方法[3]进行:试验在长30 m平直走廊里进行,两端及中间各放一把椅子,用做标记和患者休息用。让患者在30 m走廊里来回行走,避免外界干扰,并嘱患者尽最大可能行走,在6 min内走完其能完成的最远距离。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衰指导原则》[4],心衰病心肾阳虚主症: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形寒肢冷;次症: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色青灰;舌脉:舌质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西医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且中医证型属心肾阳虚证,心功能Ⅲ-Ⅳ级,年龄50~75岁之间,NT-pro BNP>1000 pg/mL,且除外急性心肌梗死、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各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未坚持服药及因药物副作用终止实验者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ACEI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西药治疗(如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等),并根据基础病及合并症等选用适当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饮(主要附子、猪苓、茯苓、白术、白芍、仙灵脾、补骨脂、鹿角片、川芎、脐带等组成)口服,所有中药为免煎剂,购于南通市中医院中药房,疗程为4周。
  1.5 观察指标 (1)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变化;(2)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3)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4)6 min步行试验。
  1.6 疗效判定标准[4]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显效: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积分为0或减少≥70%;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30%;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1.7 统计方法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x[TX-*4]±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2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所有资料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疗效对比 见表1。
  2.2 2组心功能各参数比较 2组治疗后各心功能指标(LVEF、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并无心力衰竭之名,根据心衰的临床表现,本病当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喘证”、“心悸”、“痰饮”等范畴。本病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病证,其中虚证以心气亏虚、肾阳不足为主,实证以水湿内停、心脉瘀滞为主,临床大多虚实夹杂。本病病位在心,但牵及肝、肾、肺、脾等脏腑,尤其与肾密切相关,早在内经《灵枢·经脉》中就有记载:“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主水液,而肾的上述功能的发挥正常,又依赖于肾中精气充足;而心衰病人大多为中老年人,先天之精耗损大半,加之病情缠绵,久病必及肾,肾气亏虚,肾阳不足,气失摄纳,水失所主,水液代谢失常,水饮内停,上凌心肺,则出现喘息、气急、水肿等心衰表现。
  强心饮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的验方。实验证明,该方能有效抑制大鼠心肌病心肌细胞凋亡[5]。方中制附子补火助阳,温通心脉;白术甘苦而温,温运脾土以制水;仙灵脾、补骨脂、鹿角片温补肾气;白芍酸敛补阴,脐带补肾填精;猪苓、茯苓淡渗利水;川芎行气活血。诸药合用,达到温脾肾、利水湿、行心血之功。本临床实验证明,该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提升患者LVEF值及6 min步行试验,同时降低NT-proBNP,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心衰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临床荟萃[J],2006,21(13):932-934.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7.
  [3]Bittner V,Weiner DH,Yusuf S,et a1.Predic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ith 6-minute walk test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cular dysfunction.JAMA[J],1993,270(14):1702-1707.
  [4]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5]严骅,高俊杰.强心饮对心肌病大鼠模型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71-72.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眼底出血疾病;眼底血证;中医病名  中图分类号: R27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07-02  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不断加大,致使此类疾病不断增多。中医认为疾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疗效。 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用格拉司琼于化疗期间静滴,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比较2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止呕有效率为35%,治疗组为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格拉司琼3 mg于每日化疗前15 min静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健康青年左侧曲泉穴,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在不同的时间点血流速度、搏动及阻抗指数变化,为临床使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健康青年,针刺左侧曲泉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即刻)、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
期刊
关键词:潜阳;温潜法;滋潜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18-02  潜阳法是针对阳气浮越上亢的治疗方法,其源于唐代王冰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病之火甚者,尤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火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其所述“以火逐龙火”法,便为潜阳法的先河。
期刊
关键词:眩晕;左肝右肺;气机升降;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50-02  眩晕是指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多伴汗出、恶心呕吐、胸闷、四肢乏力、颈部僵硬等症,有经常性或偶发性的不同。主要是椎动脉血流障碍、颈椎退行性改变、内耳受损导致前庭神经眩晕干扰等表现出来的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综合征。病位主要是在脑髓清窍,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龙香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2例,口服龙香散;对照组32例,口服氟桂利嗪,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65.6%,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香散治疗偏头痛疗效较佳。  关键词:偏头痛;龙香散;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
期刊
关键词:磁朱丸;宁心安神;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1-0046-01  失眠古称“不寐”,指睡眠时间及深度不足。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表浅,或醒后难以再眠;重者表现为彻夜不寐。使学习及工作及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久之则对健康危害不小。  1病机模式  阳主动,阴主静,在天地表现为昼夜,在人表现为觉醒与睡眠。心藏神,神为身之
期刊
关键词: 颈性眩晕;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5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70-03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1],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CV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名称,可由颈椎病所引起,现代医学将颈椎病分为颈型
期刊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3-0028-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本科共观察了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岁。  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主症:周身骨痛,
期刊
摘要: HIV病毒与宿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病毒侵入机体之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常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HIV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在控制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故对已取得的成果从HIV感染特异性CTL应答的机制、不同时期应答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HIV感染;CTL应答;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93.32 文献标
期刊